臺灣屏東著名「豆油伯」醬油被指摻入其他醬油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獲今年屏東縣10大伴手禮的「豆油伯竹田驛客缸底醬油」被民眾質疑混調金蘭醬油;對此臺屏東縣政府衛生局說,這不違法;豆油伯在官網公告,商品如有問題,10倍退費。

  屏縣府衛生局今年元月接獲民眾投訴,指豆油伯系列醬油中,部分產品成分標示不清,衛生局表示,當時投訴者是舉報醬油上標示「黃豆」及「非轉基因黃豆」,擔心用的是轉基因黃豆。

  衛生局稱,調查後發現豆油伯用的是非轉基因黃豆,但有向金蘭醬油公司購買醬油混調,這不違法,除非標示全程自釀。

  「豆油伯」表示,消費者如果有疑慮,20日官網上會公告換貨或退貨處理方式。退換貨時間即日起至10月31日,退換貨商品為生產日期2014/09/01至2015/03/31的「豆油伯金豆醬油」,商品未經拆封使用或空瓶,都可退換貨。

  「豆油伯」19日不斷接到消費者要求退貨的電話,也有消費者直接到竹田鄉的工廠要求退貨或想了解詳情,「豆油伯」開放廠房讓媒體拍攝製程,並且發表聲明。

  「豆油伯」在聲明中表示,因擴建的廠房還沒有完成,要解決產量及合約出貨的問題,才會向金蘭合作代工,醬油產業也都一直這樣互助,「豆油伯」不敢尋求中小型廠代工,而找大廠代工。

  聲明表示,金蘭所銷售給「豆油伯」的生醬汁是製作醬油前端的原料部分,不是使用金蘭醬油混合,加入高比例自釀生醬汁,經過調配後,才有獨特的豆油伯醬油風味,所以,生醬汁不是特定廠商的醬油半成品。

  「豆油伯」表示,金蘭代工是使用「豆油伯」生產規範的原料,高過於國家標準CNS純釀造豆麥釀造醬油甲級檢測標準。

  「豆油伯」表示,目前新廠已逐漸拓建完成,日後將不再代工原料,以避免言論爭議。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臺灣屏東將「豆油伯」醬油撤出十大伴手禮名單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豆油伯」系列醬油爆出請金蘭醬油代工及引用金蘭醬汁,屏東縣政府即日將「豆油伯」撤出十大伴手禮。至於疑似混調醬油以高價品銷售部分,縣府將移請公平會調查。  豆油伯表示,委託金蘭代工生醬汁,並非使用金蘭醬油混合。
  • 日本著名醬油大賞
    至六七月之交,可以做清醬」中的清醬實際上就是「醬油」的前身,直至南宋,「醬油」的稱謂才正式出現。到後來的元和明,醬油又稱「醬料」和「豆油」,當然也有其他小名,如豉油、秋油、母油等。而隨著各種醬油工坊在清代的大規模出現,醬油開始迅速發展,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料之一。具體說中國醬油何時傳到日本,主要有2派學說。
  • 釀造原料決定醬油的品質
    隨著需求的不斷增加,市面上的醬油品類也在發生著變化,很容易就挑花了眼,所以不能全憑感覺去挑選,根據釀造原料來挑選醬油是非常基礎的挑選方式,當然也是最簡單的,學會這種方法,你更能選擇到讓自己滿意的醬油。脫脂大豆就是指大豆提取豆油後,剩下的副產品,通常俗稱為豆餅或豆粕,而用脫脂黃豆釀造的醬油造價比較便宜。脫脂大豆的營養成分與大豆相比最主要的就是油脂含量低,而營養成分也相對較低,那麼我們在選擇的時候,應該選擇大豆釀造的醬油。
  • 媒體曝「化學醬油」可能致癌 與釀造醬油無法區分
    業內稱醬油是配製還是釀造無法區分 不少商家為爭市場偽稱醬油純「釀造」       記者走訪未發現醬油貼「配製」標籤       昨日有香港媒體報導指發現有售用化學物配置的「化學醬油」,並指出這種「化學醬油」中含有的水解植物蛋白質若用鹽酸分解
  • 日本著名醬油大賞,比國內好喝多了去!
    至六七月之交,可以做清醬」中的清醬實際上就是「醬油」的前身,直至南宋,「醬油」的稱謂才正式出現。到後來的元和明,醬油又稱「醬料」和「豆油」,當然也有其他小名,如豉油、秋油、母油等。而隨著各種醬油工坊在清代的大規模出現,醬油開始迅速發展,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料之一。具體說中國醬油何時傳到日本,主要有2派學說。
  • 臺灣彰化縣衛生局:市售醬油九成五為化學醬油(圖)
    搖晃瓶子,純釀醬油(右一、二)泡沫多又細,餐飲業和家庭號的化學醬油(左一、二)泡沫較少,起泡後很快消失。記者簡慧珍/攝影(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0月2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大統長基純釀醬油被爆不純,由化學醬油冒充,彰化縣衛生局昨抽驗,大統長基純釀醬油是由大豆釀造,非化學醬油混合;至於其它化學醬油
  • 金龍魚的未來靠「醬油」?
    這裡的「靜」所指的是已經進入存量競爭的糧油市場環境。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統計數據,2017/2018年度,我國食用植物油生產量2963萬噸,消費量3440萬噸,供需基本平衡;生產量與消費量的5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4.55%與4.54%。
  • 臺灣人吃了80多年的金蘭醬油,做菜真鮮啊!
    臺灣金蘭醬油2瓶裝,590ml/瓶限時特惠價:¥39元現在購買還可享:第2件半價6月26號23:59特惠結束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 寶寶多大才能吃醬油?寶寶吃醬油,媽媽不可忽視的3件事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醬油,也稱作豉油或者豆油,是我們家中常見的調味佳品。其色紅潤,其味醬香鮮美,大大提升人們的食慾。從醬油出現,到現在已經有3000年的歷史。寶寶什麼時候能吃醬油,就要看寶寶什麼時候能吃鹽了。一般而言,寶寶開始吃鹽是在一歲以後,媽媽可以在寶寶吃鹽之前,先添加醬油,畢竟醬油的鹽的成分更低。寶寶適應了醬油後,在慢慢添加鹽。兒童醬油真的有宣傳的那麼好嗎?很多家長很關心寶寶健康,也知道兒童飲食要少鹽。
  • 食知識、品味學:醬油篇 了解原料與工序才是關鍵
    比如,廣東人的生抽、老抽,臺灣人的蔭油、醬油膏、醬油清、白醬油…...如何在這些多樣的產品中,我們邀請到有「慢食達人」之稱、長期關注在地食材並通過品嘗會歸納比較食物特色的專家徐仲來跟我們分享,如何通過味覺、嗅覺、知識及運用認識醬油。
  • 臺灣人吃了80多年的金蘭醬油,古法釀造,沒有味精~
    幾何民宿給你找來了臺灣的金蘭醬油,古法釀造,臺灣80多年的老牌子,連續多年臺灣市場銷售第一,帶你找到記憶中的味道!「鮮」到底是指什麼嗎?,有這麼一句話「每飯不忘金蘭醬油」,由此可見金蘭醬油在臺灣人心中的地位。
  • 臺灣原汁原味黑豆手工釀造醬油,10年古法釀造,好醬油值得你等
    臺灣原汁原味黑豆手工釀造醬油,10年古法釀造,好醬油值得你等為何西螺鎮盛產醬油?醬油膏是臺灣的特產,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西螺產的,西羅被譽為「醬油的故鄉」,據說這裡產的醬油都是用得利濁水溪裡面的甘泉,泉水中富含著大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能夠有效的與空氣中的微生物進行發酵一瓶好的醬油製作的原材料是十分關鍵的,要用優質的豆麥原料,上好的清水,溫暖乾燥的陽光曬制,令豆麥經過自然發酵分解出胺基酸
  • 臺灣丸莊推出新品黑豆醬油產品
    來源:光明網12月9日,臺灣百年老字號丸莊醬油在上海舉辦110周年紀念活動,重溫品牌百年來的發展歷程,詮釋黑豆醬心的釀造工藝。啟動儀式上,丸莊醬油宣布將推出全新黑豆醬油產品。活動現場據了解,丸莊醬油始於1909年,至今已傳承4代,發跡於臺灣傳統醬油故鄉——西螺,創始人莊清臨先生從小與醬類製品為伍,傳承「甕式」黑豆醬油缸釀工藝,遵循古法製程,由此釀造出來的黑豆醬油,口感醇厚,鮮味獨特,成為具有代表性的西螺特產。
  • 「土芒果」情人果吃法多變,搭梅粉、醬油、酸辣醬好滋味
    土芒果,俗稱「柴檨」、「土檨仔」,傳聞是在荷蘭滯臺時期從爪哇所引進的外來種,最早種植植於臺南六甲鄉,爾後慢慢遍布臺灣南部各地。經多年之繁殖,漸被馴化適合臺灣南部之風土。植株高大,新梢紅色,花穗金黃色,可達10 公尺以上,壽命長達100 年,因適應性廣,臺灣各地均有栽培。
  • 買醬油,別管什麼牌子,只要配料表裡有這行字,都是好醬油
    現在市場上的醬油品種非常的多,讓人眼花繚亂。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品質不太好的醬油,那我們消費者應該如何避免買到不好的醬油,又該如何挑選好醬油呢?醬油這種東西買的時候又不能打開嘗,我們只能從包裝上下手。其實醬油的配料表就能告訴我們很多信息,買醬油的時候,別看牌子,一定看好配料表,只要有這行字,都是好醬油。首先要明確的是,釀造醬油要比配製醬油好,所以我們買的時候要選擇釀造醬油,不要選擇配製的。釀造工藝選擇高鹽稀態發酵的,不要選擇低鹽固態發酵的。所以買醬油的第一步,首先把標註配製醬油和低鹽固態發酵的醬油pass掉。
  • 中國醬油復興記
    諮詢了眾多行業專家,甚至包括中科院院士,最後得出的結論著實令人愕然:「國產醬油的品質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一直也沒能趕上日本。」  當時在國際市場上,日本醬油更是佔據了80%的份額,基本上找不到中國醬油。改革開放的那些年,「去日本打醬油」是遠比如今網絡上「去日本買個馬桶蓋」還要火的高淨值人群行為。
  • 買醬油,別管什麼牌子,只要瓶身上有這「4行字」,就都是好醬油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醬油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調味品。現在市面上的醬油種類、品牌非常的多,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更是不知道該選哪種好。價格貴不貴,牌子好不好,都不是判斷一瓶好醬油的標準,只有瓶身上有「這4行字」的醬油才是好醬油。
  • 醬油是生抽還是老抽? 醬油的分類了解一下
    醬油是生抽還是老抽? 醬油的分類了解一下時間:2018-07-16 19: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醬油是生抽還是老抽? 醬油的分類了解一下 生抽是以大豆或黑豆、麵粉為主要原料,人工接入種曲,經天然露曬,發酵而成的,顏色比較淡並且呈紅褐色。那醬油是生抽還是老抽呢?
  • 買醬油要細看「胺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醬油越好
    從價格上看,不同醬油的價差非常大,便宜的品種500ml的售價在5元左右,貴的則接近20元。  這些還大多是國產品牌的醬油。如果考慮進口醬油,差價就更大了。以主要售賣進口商品的杭州萬象城OLE'超市為例,該超市目前所售的醬油大多來自日本、中國臺灣、新加坡、韓國等,其中最貴的一款醬油來自中國臺灣,340ml的容量,超市裡賣100元。
  • 買醬油時,只要包裝有這幾個數字,不管什麼牌子,都是優質好醬油
    日常生活中,除了食鹽之外,我們用得最多的調料就是醬油和醋了,無論是涼拌還是烹煮食材,它們都是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尤其是醬油,它不僅種類眾多,連味道和用途都各有差別,那如何在眾多醬油中挑選出優質的好醬油呢?下面小小跟大家分享4個挑選醬油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