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首次預測蛋白質「光學指紋」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合肥6月9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江俊教授與其合作者合作,通過利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中的神經網絡技術,模擬了蛋白質肽鍵結構與性質之間的構效關係,大大降低了計算量,為預測蛋白質的光學特性提供了一種高效的工具。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蛋白質的光譜響應信號,尤其是紫外光譜,可以稱之為蛋白質骨架的「指紋」。這個「光學指紋」,經過理論模擬的解讀,可以揭示出精確的蛋白質結構,為生命科學和醫學診斷提供極其重要的信息。

然而,蛋白質的結構極其複雜多變,需要做大量的高精度的量子化學理論計算。由於計算量太大,即使是最厲害的超級計算機也「吃不消」。所以蛋白質光譜的理論解讀是一個長期的困難與挑戰,限制了光譜的準確分析和蛋白質結構的發現。

研究人員首先在300K溫度下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以及量子化學計算,得到了五萬組不同構型的肽鍵模型分子。通過機器學習算法篩選出鍵長、鍵角,二面角跟電荷信息作為描述符,通過神經網絡來構建肽鍵基態結構與其激發態性質之間的構效關係。基於訓練好的機器學習模型,預測出了肽鍵的基態偶極矩及激發態性質,最後預測出肽鍵的紫外吸收光譜。為了驗證機器學習模型的魯棒性,研究人員又基於300K的溫度下得到的機器學習模型,預測出肽鍵在200K以及400K溫度下的紫外吸收光譜,其結果與時間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結果達到很好的吻合。

這是人工智慧技術首次用於理論計算預測蛋白質的光譜研究。通過理論計算得到大量數據,使用人工智慧加以訓練後,確立了機器學習模擬蛋白質肽鍵骨架紫外吸收光譜的可行性和優勢,蛋白質的「光學指紋」解讀也將會變得更加輕易和有效。

相關焦點

  • S8/iPhone 8都妥協 光學指紋有多難實現?
    ,光學和超聲波這才成了考慮的對象。    受限於LCD的組成結構,目前僅有AMOLED屏幕可以作為光學指紋識別考慮的嵌入對象,AMOLED的RGB像素點之間的縫隙可以通過一些工藝使得光線穿過去。光學指紋晶片接收到這些光線後,再做運行相關算法去識別指紋,實現Under-Display方式的指紋識別。同理,AMOLED的RGB像素點之間也有機會放下光學指紋傳感器,實現In-Display指紋識別。
  • 光學指紋out?綠廠布局超聲波指紋,Find X3有望首發
    關注數碼圈的小夥伴應該知道,目前智慧型手機只要採用兩種解鎖方案——屏下指紋以及面部識別。其中,前者因為解鎖成功率高且不佔空間,自2018年以來逐漸成為全面屏手機的最佳解鎖方案。不過目前的屏下指紋大多是光學指紋方案,即通過隱藏在屏幕下的攝像頭來識別指紋並解鎖,目前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 AlphaGo之後,DeepMind重磅推出AlphaFold:基因序列預測蛋白質結構
    如今,該公司已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最具挑戰性的科學研究問題中,其剛剛推出的 AlphaFold 可以僅根據基因「代碼」預測生成蛋白質的 3D 形狀。DeepMind 表示,AlphaFold 是「該公司首個證明人工智慧研究可以驅動和加速科學新發現的重要裡程碑」。
  • 光學、半導體、超聲波……究竟哪種指紋識別技術更好用?
    而智能門鎖產品的指紋採集多光學和半導體,超聲波技術還比較少見。 光學指紋識別技術 藉助光學技術採集指紋是歷史最久遠、使用最廣泛的技術。 優勢2:壽命較長 光學指紋識別模塊穩定性好,光學指紋識別技術經過市場的長期考驗並不斷改良,加上光學指紋頭對市場環境的適應性較好,理論上壽命較長。
  • 中國印象認知推出超薄型光學指紋傳感器
    2015年美國CES展上,一款擁有2000PPI超高解析度的光學指紋採集器吸引了全球手機廠商的目光。這款由中國印象認知推出的名為UTFIS的超薄型光學指紋傳感器,解析度超越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電容式指紋傳感器,是蘋果手機指紋識別晶片的四倍。
  • 2020年屏下指紋手機將佔50%
    圖3: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原理。 隨著光學指紋識別產業鏈的初步成熟,供應鏈的進一步完善,屏下指紋識別應用規模將顯著擴大,同時,隨著國內OLED面板廠商的生產能力逐漸導入,目前只適用於OLED屏幕的光學式和超聲波式屏下指紋識別方案的成本將會逐漸下降,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方案的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
  • 「阿爾法摺疊」精準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
    人工智慧(AI)再度發威,攻克了生物學領域一項重大難題:預測蛋白質如何從線性胺基酸鏈捲曲成3D形狀以執行任務。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11月30日報導,「蛋白質結構預測關鍵評估」(CASP)競賽傳來喜訊:英國「深度學習」(DeepMind)稱其AI實現了上述成就,他們的方法將極大加快新藥研發進程。
  • DeepMind 團隊 CASP 奪冠:用 AlphaFold 預測蛋白質結構
    近日,團隊發現了僅僅基於蛋白質的遺傳序列來預測蛋白質的 3D 結構的方法。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編譯如下。今天,我們非常興奮地與大家分享 DeepMind 在展示人工智慧研究如何推動和加速新的科學發現方面的第一個重要裡程碑。
  • 谷歌人工智慧解決蛋白質摺疊問題
    打開APP 谷歌人工智慧解決蛋白質摺疊問題 賈桂鵬 發表於 2020-12-06 09:07:00 據統計,經過此輪加注後,「地平線歐洲」的最終預算比歐盟委員會在2018年首次提出該計劃時的預算多15億歐元,但有50億歐元預留給疫後復甦基金,用於資助應用研究和小型科技公司,因此,剩餘預算僅比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地平線2020」略有增加,後者總預算約為770.28億歐元。
  • AlphaFold成功預測蛋白質結構
    原文作者:Ewen Callaway科學家認為,谷歌預測蛋白質3D結構的深度學習程序將顛覆生物學。谷歌旗下人工智慧(AI)公司DeepMind的一個AI網絡朝著解決生物學領域最大的挑戰之一邁出了一大步,這裡的挑戰是:根據一個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來確定它的3D結構。
  • 告別Home鍵,首款Under Glass光學指紋Sensor發布
    Synaptics高調宣布行業首款面向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光學指紋傳感器Natural ID FS9100,可透過1mm蓋板玻璃掃描,將配置於正面邊框底部的蓋板玻璃內層,包括2.5D玻璃,極有可能首發於三星S8…… 全屏幕手機,就要來了。小米5s率先應用高通驍龍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進行全屏幕無邊框概念設計。
  • AI成功預測蛋白質3D結構
    在 AlphaGo 徵服了 Atari 經典遊戲,並在西洋棋和中國圍棋中達到超人表現之後,DeepMind 現在將其人工智慧轉向了人類科學中最棘手的醫療領域。現在,DeepMind 或許已經實現了預測功能。
  • 生物界「AlphaGo」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
    提到DeepMind公司,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幾年前,它開發的人工智慧AlphaGo「橫掃」頂尖人類圍棋職業選手,變革了圍棋的思考方式。除了在棋類比賽中所向披靡以外,DeepMind也在加速科學發現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 美國科學家用人工智慧來研究蛋白質結構,既快又高效
    所以說,如果能真正研究透蛋白質的結構的話,那科研人員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開發藥品來治療疾病,醫生們也可以採用更好的辦法來給人治病。小編認為,往往最基礎的研究才是最難的,誰能想到小小的蛋白質,其實如此重要呢?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的,雖然看起來組成的種類不多,才20種胺基酸。但是由於蛋白質裡的胺基酸很多,有的甚至有上千個胺基酸,所以序列就會很長。
  • 顏寧等點評:AI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結構生物學何去何從?
    12月1日,谷歌旗下的DeepMind公司宣布,其新一代AlphaFold人工智慧系統在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SP)上擊敗了其餘的參會選手,精確預測了蛋白質的三維結構,準確性可與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核磁共振或 X 射線晶體學等實驗技術相媲美。(詳見《解決生物學50年來的重大挑戰!
  • 顏寧等點評:AI 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結構生物學何去何從?
    12 月 1 日,谷歌旗下的 DeepMind 公司宣布,其新一代 AlphaFold 人工智慧系統在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SP)上擊敗了其餘的參會選手,精確預測了蛋白質的三維結構,準確性可與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
  • 攻克生物學難題,「阿爾法摺疊」精準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日電人工智慧(AI)再度發威,攻克了生物學領域一項重大難題:預測蛋白質如何從線性胺基酸鏈捲曲成3D形狀以執行任務。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11月30日報導,「蛋白質結構預測關鍵評估」(CASP)競賽傳來喜訊:英國「深度學習」(DeepMind)稱其AI實現了上述成就,他們的方法將極大加快新藥研發進程。人體擁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蛋白質,每一種蛋白質都包含幾十到幾百種胺基酸,這些胺基酸的順序決定了它們之間的作用,賦予蛋白質複雜的三維形狀,進而決定了蛋白質的功能。
  • 除了下圍棋,AI還能預測「難纏」的蛋白質結構,它是怎麼做到的?
    在2020年各種重大科學新聞評選中,「人工智慧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是上榜率很高的一項內容。50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解決生物學最大的挑戰之一——預測一串胺基酸在變成工作蛋白質時摺疊成的精確三維形狀。
  • 電容式指紋引領生物識別技術升級
    近幾年,在智慧型手機、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大力推進之下,生物識別技術迅速普及,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早已不再是公安刑偵部門專門使用的了。人們每天都要用指紋解鎖、刷臉打卡。在進行身份認證時要提供生物密鑰,在進行交易付款時要提供生物密鑰,在籤訂合同時還是要提供生物密鑰。
  • AI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結構生物學何去何從?|返樸
    最終,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的人工智慧系統AlphaFold2在2018年的Alphafold基礎上迭代創新,超常發揮,一枝獨秀,基本解決了「從胺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結構」這個困擾人類50年的生物學第二遺傳密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