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裡,中國是世界視頻監控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監控攝像頭數量明年預計會達到6.26億個。
攝像頭的廣泛應用,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安全更便利。
就像現在有了天眼系統,警察不需要福爾摩斯的幫助,就能找到犯人的藏身之處。還有行車記錄儀防碰瓷,商店監控防盜等等。
但另一方面,攝像頭的泛濫,也滋生出了一些人的黑暗面。
「我在臥室裡發現了攝像頭」
最近,我無意中刷到了這樣一個短視頻,那是一張臥室裡的攝像頭照片,配文是:
分享一下父母在我房間安的監控。
父母在孩子的臥室裡裝監控?我的第一反應是懷疑這事是假的。
但打開這條視頻的評論區,我發現有類似的情況比比皆是:
「和我家一樣,我爸媽也在我房間裝了監視器。」
「關鍵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裝的,夜裡沒開燈才發現攝像頭。」
「發現的那一刻像被惡鬼盯著。」
「都是我媽看的,有時候挺害怕的,因為它可以說話。」
其中,也有很多孩子反對,但他們的父母是這樣解釋的:
「未成年之前都是你的監護人,有這個權力。」
翻譯過來就是:「你一個小孩子要什麼隱私?」
這樣的現象難道真的這麼普遍?
我試著去淘寶搜了下家庭監控,當打出關鍵詞「監控孩子」時,監控孩子學習、隨身監控器等等推薦立馬跳了出來。
原來,監控孩子已經有了一個成熟的產業鏈。
被監視著的人生,太壓抑!
這也是科技給教育帶來的進步嗎?
我試著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攝像頭下的孩子,晚上獨自呆在門窗緊閉、拉著窗簾的房間裡,卻始終感覺背後有一道視線,那是一顆閃著紅光的眼睛,而我永遠不知道,它是不是在凝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
單是想像了一下,我就感到很不舒服。
我想到早在兩百多年前,有個叫邊沁的英國人發明了一種監獄。
這種監獄四周的環形建築分隔成一個個囚室,囚室的一端面向外界用於採光,另一端面向中間一座用於監視的高塔。
這樣高塔中的監視人員可以時刻監視到任何一間囚室,而囚室中的犯人因為逆光,無法看到監視人員,每個犯人都疑心自己時刻受到監視,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我想,活在攝像頭下的孩子的感受,大概與此類同。
但是,這兩者也有很大的不同。
那就是攝像頭背後的父母,他們是真心愛孩子的。就是因為太愛了,他們才想要每天24小時注視著孩子。
其實現在家庭裡的孩子,多多少少都面臨這個問題,尤其是獨生子女,他們可能從小就生活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12隻眼睛的注視之下。
乍看上去,猶如眾星捧月,孩子該多麼幸福啊!
可仔細一想,這樣的孩子將很難擁有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
「我監視孩子,是怕他誤入歧途啊!」
窺探欲,是人的天性,而父母強烈的窺探欲背後,反映的是對孩子的強烈控制欲。
控制欲是一種自身很難察覺的欲望,控制欲強的人,往往對他人的行為進行了過度的綁架而不自知。
父母初心是愛,但最後卻成了孩子命運裡最深的傷害。
我想起一件陳年往事,那時候我還是個中學生,而我的表姐正在讀高中。
有天晚上,表姐獨自一人來到我家,我父母感到很奇怪,想要打電話給舅媽詢問情況。
表姐連忙阻止,承認自己是離家出走,並講述了前因後果。
起因是1個月前,表姐去參加了同學的生日聚會,本來約定晚上9點回家,但因為唱歌太起興而耽誤了時間。
班上的一個男同學擔心她一個人回家不安全,就送她到樓下,結果被舅媽看到了,不停追問。
表姐說只是正常的男女同學關係,可舅媽卻不信,硬是懷疑她早戀。最後提出,除非把日記拿出來檢查,不然就是有貓膩。
就這樣,表姐多年的日記被翻開,舅媽一邊看日記,一邊問這問那。這讓她有一種被人扒光衣服,還不能反抗的屈辱感。
表姐氣憤不過,把日記本奪過來,撕了個一乾二淨。並且從那之後,表姐每天去學校時,都會把自己房間鎖起來。
但她沒想到,母親居然有備用鑰匙,於是,她又偷偷地把自己房間的鎖芯換了。
得知表姐的這一舉動,舅媽如同火山爆發,指著鼻子罵她、吼她。
表姐忍無可忍,這才離家出走……
第二天舅媽來接表姐,舅媽一進門,母女兩人四目相對,表姐那充滿戒備的敵視眼神,我至今記憶猶新。
現在的孩子,可能不怎麼寫日記了,但父母對孩子的窺探欲和控制欲並沒變。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發朋友圈是屏蔽了父母的,我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想法設法看孩子朋友圈。
我看到有的父母說:「我監視孩子,是怕他誤入歧途啊!」
但在我看來,誤入歧途恐怕是家長。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心理學上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邊界,就如一座「心理圍牆」。
自己在圍牆之內才會覺得安全,而一旦有人越過圍牆,就會產生不舒服、不安全感覺。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的心理邊界老是被侵犯,那就會有兩種結果:
要麼對所有的親近行為都會非常抗拒;
要麼自我否定,習慣生活在別人的掌控下。
如果不希望養育出這樣的孩子,父母們就要警惕以下情況:
想要知道孩子的一舉一動,不然就焦慮;
擔心孩子遇到危險,過多限制他們行動;
希望孩子實現父母的夢想;
當孩子求助時,替代孩子解決,而不是引導他們自己解決;
替孩子安排好一切,總擔心他受苦。
孩子是一個矛盾的個體,既需要被關注、被呵護,又渴望獨立、嚮往自由。
在我看來,最好的養育是和孩子保持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既讓孩子感覺到被關注,卻又不是被監視。
對於監視孩子的家長而言,當前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攝像頭從孩子身上拆下來,把隱私還給孩子。
因為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愛可以親密,但不能無間!
轉載自後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