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被報警:中國的孩子該有隱私嗎?

2020-09-05 書單


比起家人,更像敵人

這幾天,一個在家裡安攝像頭,監控女兒看書的媽媽上了熱搜。

看完新聞的網友紛紛表示:突然想起了小時候,被父母支配的恐懼。


事情是這樣的。一位一年級女孩兒的媽媽,在家裡安裝了一個雲臺攝像頭,即使人不在家,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監視孩子,有沒有按時看書、坐姿是不是端正。

還時不時通過對講功能喊:坐直一點。你在看什麼書?怎麼又看動畫片?


不光攝像頭前的孩子感覺到窒息,就連看這個視頻的書單君,都感覺到一陣恐懼的哆嗦。

被以「關心你」的名義,24小時監視著,該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


沒想到,事情一出來,更多類似的事件也跟著上了熱搜。

南京一個14歲的小男孩打電話報警,稱自己的父親要裝攝像頭監控自己。


視頻裡,被指控的父親破口大罵:


我監控你什麼了?

你有多少隱私?

我是你什麼人?

我不可以監控你?

這令人窒息的一連串追問,怎麼越聽越覺得熟悉?嗯,好像就差一句「我這都是為你好」了。

但這實際上早就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是違法行為。

視頻中,很多被採訪的小學生都表示:接受不了,感覺自己像個囚犯一樣生活。

而所有的家長都說:好好學習,自然不怕這種東西。我也是無奈之舉。

不知為何,這些回答越聽越不像家人,倒像是壓迫者和反抗者的鬥爭,在他們的親子關係裡,我只看得到兩個字:控制



回想我們小時候,父母的控制,是「我坐在桌前寫作業,媽媽坐在身後織毛衣 」。是「回家的父母躡手躡腳開門,第一眼就看向電視機」。

但是時代變了,科技的進步使父母操控的手得以伸得更長,從前的反抗大法已經不管用了。

近期的新聞裡,有一條是,一個小女孩趁著爸爸不在家,偷偷看電視,她的寵物狗在旁邊放風。


聽到家長的腳步聲後,狗狗趕緊伸出前爪撓了撓作業,女孩迅速關掉電視,裝作一直在寫作業的樣子。隨後,家長進門。

一人一狗,配合得天衣無縫。然而他們沒想到,家裡居然還有監控。回家後的爸爸一調回看,一切都瞭然於心。


想從父母的手上,擠出一點兒自由空間,實在是太難了。

父母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塊肉,一塊肉哪有什麼隱私權?

因此,在青春期,甚至成年之前,許多父母都認為,孩子的人格是不完善的,因此就應該依附於家長存在。

簡單來說,就是:乖乖聽話。

這種想法會給家庭造成多大的傷害呢?


2011年的美國,一個叫詹妮弗的華裔女孩,僱了三個殺手,企圖謀殺自己的父母。結果母親當場死亡,父親逃過一劫。

其實,詹妮弗從小是個成績優異的乖乖女,但進入高中後,她的成績開始走下坡路,還談起了戀愛,但完全不敢讓家裡人知道。

為了應付爸媽,她謊稱自己考上了大學,每天假裝出門上學。而「大學」期間,父母依舊那麼嚴厲,不準她談戀愛,不準她化妝,不準和朋友出去玩,不準上專業課以外的興趣班。

紙總是包不住火的,謊言拆穿後,父母沒收了她的手機電腦,查她的聊天記錄,完全監控著她的生活。



這讓她走向崩潰,最終才導致了上述的慘劇。經過四年的調查後,詹妮弗也最終入獄,被判無期徒刑。


父母對孩子的控制,就像擠壓一個彈簧,壓縮著孩子的自我空間。

總有一天,這根彈簧要麼就失去彈性,自暴自棄,要麼就奮力反抗,與父母變得勢不兩立。



高壓教育,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家長們每每用起「都是為你好」這一藉口時,書單君其實從來都不懷疑他們的真誠。

問題在於,就像網上調侃的段子「有一種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冷」一樣,家長們的「為你好」,多少有些一廂情願,又一意孤行。

明明看到高壓教育之下孩子們的反抗與不快樂,他們卻能夠始終堅信自己是對的。

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站在「過來人」的角度,能一眼看穿孩子們將要走的彎路,並提前進行規避。

但事實上,在規避風險的時候,很可能要走更多的彎路,還有可能,摧毀一些更珍貴的東西。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作者吳曉樂就講述了一個和高壓教育有關的經歷。



大學時,吳曉樂擔任了學生紀小弟的家教。

紀小弟的知識基礎也不太好,為了培養他的學習興趣,吳曉樂最初制定的學習計劃,比較簡單。

結果這可不得了,紀媽媽得知以後,不停地奪命連環Call,一打就是一個小時,要求吳曉樂必須「用力地督促他「,必須節節課都考試,還要布置雙倍的作業才行。

除此以外,還要求吳曉樂準備一本」聯絡簿「,在這個冊子上,要事無巨細地記錄上課內容,包括教學進度,小考成績,下次考試範圍等等,以便她能夠無縫從老師手裡「接過」紀小弟,繼續鞭策他學習。

紀小弟家裡雖然沒有攝像頭監控,但和書單君開頭提到的遠程監控,真的是如出一轍。

隨著進一步了解,吳曉樂發現,紀小弟雖然不愛學習,但在打籃球方面卻很有天賦。

可紀媽媽並不在意,她早已替兒子規劃好了人生路線:考上法律系,拿到律師執照,繼承家裡親戚的律師事務所。

後來,為了不讓他去練球,紀媽媽特意把家教的時間,從原本的下午改到上午。

這種方式不但沒能激發紀小弟的學習潛力,反而讓他更加抗拒。他最初還肯認真做作業,到後來就直接敷衍了事,根本不學習了,成績就此一落千丈。



高壓教育之下能否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這件事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被父母控制著的孩子的人生,都不快樂。

而拼了命對孩子「好」的父母,最後反而都會失去與孩子好好相處的可能性。


先成人,後成家長


家長對孩子的控制,傷害的僅僅是親子關係嗎?當然不止。

很多人都知道,父母的高壓管制是有問題的,卻說不出最大的傷害是啥。

是打遊戲時間少了嗎?是不能偷偷摸魚了嗎?這樣的理由好像無法堂而皇之地對父母說出口。

其實,書單君認為,父母的控制,傷害最大的,是孩子與自我相處的能力。

上學時期,正是一個人自我意識形成的過程。除了學習,他們還在學會如何「成人」。

可是,一個時刻被攝像頭盯著,生活被安排的滿滿當當,完全沒機會和自己相處的人,怎麼可能去思考自己到底是誰,自己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孩子的內心也需要隱私空間的,這個空間被家長持續擠壓之後,只會導致兩種結果。

第一,放棄自我思考,成為父母的傀儡。就像是習慣了鞭子的驢,你不抽,我就不走,你抽一下,我就走一步。一旦形成了習慣,等進入大學,走出社會,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鞭子沒了,怎麼辦呢?

形成自我意識的階段已經過去了,這時的孩子,除了隨波逐流,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第二,就是在父母看不見的角落裡,雙倍釋放自我,臥室裡安攝像頭,上廁所你管不了吧;家裡安攝像頭,學校裡管不了吧。

這樣的孩子,一旦嗅到了自己不在父母管控範圍之內,便會變本加厲地玩,原本對學習的幾分熱情,也完全散失殆盡了。



很多父母可能會喊冤,說:「這也不是我們的本意,還不是因為我關心你們,擔心你們缺乏經驗。」

這話不假,孩子們的確是缺乏經驗,但誰又能夠保證,父母的經驗和判斷就一定正確呢?

其實,父母很容易缺乏邊界感,覺得自己和孩子是一體的,如果孩子優秀,自己才算才優秀,而如果孩子不聽話或是毫無建樹,則代表著他們的無能。

這比事業、感情狀況,都更容易動搖他們的自我認知,於是乎,父母們才會拼盡全力,教育好孩子。

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想要有「優秀的孩子」,而是因為「優秀的孩子」代表著他們是「優秀的父母」。

在成為父母以後,他們很容易就忘掉了自己也是個妻子/父親、是同事、是社會上的一員,甚至是身為「自己」的身份,他們太執著於扮演好「父母」這個角色」,讓自己無法喘息,也給了孩子們太多不必要的壓力。



但其實,人生這麼長,孩子完全經得起一些彎路,而且,比起浪費時間來,擁有自己的自主性和幸福,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正如網友「已註銷人士暗藍」所說:

「是活成一種標準,還是活成一個自我,活成一個獨立的『人』?這道題總是家長先做,孩子後做,然而這道題的結果,終究要歸到孩子名下。家長之於孩子,只是也只能是起點和源頭。源頭不可能、不必要,更不可以安排河流的所有方向。」


比起打造父母心目中的「完美孩子」,不如留出足夠的空間,讓他們自行成長,也許反而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相關焦點

  • 孩子該不該有隱私?父母要在孩子房間裝監控,14歲少年氣到報警
    只不過,家長的這種行為在孩子的眼中是一種什麼行徑呢?近日在南京,就有一個14少年,因為父母要在家中安裝監控,生氣的直接報警。於是孩子的父親就想在孩子的房間安裝一個攝像頭。但是孩子卻對父母的行為非常的排斥,認為父親是在監控他,侵犯了他的隱私權!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智慧的家長,懂得給孩子留出自由
    當媽那些事兒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智慧的家長,懂得給孩子留出自由!近日,一個在家裡安裝攝像頭,監控女兒學習的爸爸引發全網熱議。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2019年7月,南京警方接到一通來自14歲男孩的報警電話。電話那頭,孩子告訴警察,父親打算安裝攝像頭監控自己。 原來,這位初二年級的男孩,上學期成績嚴重下滑,暑期又徹夜通宵,沉迷於遊戲中。忙於生意的爸爸,因無法時刻在家督促、陪伴孩子學習。 於是,父親想出這個辦法,即安裝監控攝像頭,監控孩子讀書。
  • 兒子報警稱爸爸用攝像頭監控:當隱私權撞上監護權,父母該何去何從?
    一旁的爸爸氣得質問兒子:「我用監控監視你什麼了?你有多少隱私?我是你什麼人?」 可是我們是否應該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父母之所以要裝監控,是因為孩子已經因為玩遊戲耽誤了學習,想要用裝監控的方法來督促孩子的。 也許有人會說,不讓孩子玩遊戲方法有很多,為什麼一定要用讓孩子反感的方式呢? 可是我們有沒有考慮過,父母因為生計奔波,不能時時陪在孩子身邊的現實呢?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是否正確,父母與孩子之間該如何正確的溝通
    家長也擔心孩子沒有自制力,不能好好學習,反而沉迷遊戲。有些網友也表示理解父母安攝像頭監控的行為,他們的觀點主要是子不教,父之過。網絡上有那麼多的關於熊孩子的新聞報導,一堆人嚷嚷著家長連帶責任,甚至連只承擔民事責任都覺得太輕,恨不得孩子犯罪不能追究刑事責任,就得讓家長去坐牢;孩子沉迷遊戲、亂充值、看不良文章犯錯,一堆人指責家長對孩子監護不力.....
  • 男孩報警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 監護權與隱私權衝突咋辦
    本文轉自【法治日報】;監護權與隱私權爆發衝突咋辦 14歲男孩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引發熱議 ● 翻看孩子的日記本、查聊天記錄、安裝監控監督孩子學習等做法容易破壞孩子的心理安全感,剝奪孩子的尊重需要,也失去了家庭教育的本意 ● 忙於工作的家長安裝監控監督孩子學習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沒有與孩子提前溝通協調好,那麼這種做法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孩子的隱私
  • 「父欲裝監控兒報警」上熱搜:你贊成安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嗎?
    近日,話題#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按時看書#衝上微博熱搜;此後,江蘇一家電視臺以#兒子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話題,對安裝攝像頭監督孩子學習這一話題進行了街頭隨機採訪。
  • 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有必要嗎?孩子:這麼做侵犯了我的「隱私權」
    很多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辦法在家裡陪伴孩子的成長,監督孩子的學習,所以為了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家裡的情況,選擇了安裝攝像頭來監控了解情況。但是有的孩子對父母裝監控的這個行為卻敬謝不敏,即使安裝了監控也會利用各種手段讓監控失靈,因為不想自己活在一個沒有隱私的家庭環境中。
  • 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有必要嗎?孩子:這麼做侵犯了我的「隱私權」
    但是有的孩子對父母裝監控的這個行為卻敬謝不敏,即使安裝了監控也會利用各種手段讓監控失靈,因為不想自己活在一個沒有隱私的家庭環境中。在孩子們的眼裡,父母安裝監控攝像頭的做法,是不信任自己的表現,而且自己也不願意個人空間和隱私全都暴露在父母的眼前。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上熱搜:傷害孩子最隱蔽的方式,是剝奪隱私
    南京一個14歲的小男孩打電話報警,稱自己的父親要裝攝像頭監控自己。你有多少隱私?我是你什麼人?我不可以監控你? 這令人窒息的一連串追問,怎麼越聽越覺得熟悉?嗯,好像就差一句「我這都是為你好」了。 紀小弟家裡雖然沒有攝像頭監控,但和大師君開頭提到的遠程監控,真的是如出一轍。
  • 男孩報警稱被父用攝像頭監控,監護權隱私權衝突咋辦?
    監護權與隱私權爆發衝突咋辦14歲男孩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引發熱議●翻看孩子的日記本、查聊天記錄、安裝監控監督孩子學習等做法容易破壞孩子的心理安全感,剝奪孩子的尊重需要,也失去了家庭教育的本意●忙於工作的家長安裝監控監督孩子學習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沒有與孩子提前溝通協調好,那麼這種做法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孩子的隱私,還容易破壞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基本信任
  • 裝攝像頭監控孩子,愛不該如此冰冷
    荔枝新聞為人父母,你會在孩子房間安裝攝像頭當「監工」嗎?近日,一位母親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按時看書,並隔空喊話,引發網絡熱議。無獨有偶,一名14歲男孩報警稱父親在房間安裝攝像頭監視自己,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又再次將話題點燃。其實,父母安裝攝像頭監控孩子的行為,比比皆是。
  • 男孩報警稱被父用攝像頭監控 監護權隱私權衝突咋辦
    ,未成年人隱私權的克減性更加明顯,受到的限制更多,這是因為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生存能力較弱,要想順利成長,必須讓渡部分隱私利益以便為家長充分行使監護權創造必要的空間  近日,一段「14歲男孩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的視頻引起社會公眾熱議。
  • 「父欲裝監控兒報警」上熱搜:你贊成安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嗎?
    「父欲裝監控兒報警」上熱搜搜索發現,「14歲男生報警:我爸要裝監控監督我寫作業」確有其事。作為家長,您會因為監督學習給孩子安裝攝像頭嗎?作為孩子,您能接受父母這種行為嗎?面對「裝監控」這個問題,父母和孩子的觀點大為不同。案例 男孩因父親欲安裝監控報警父親:「你有多少隱私?」據《現代快報》報導,14歲男孩因父親欲安裝監控報警事件發生在去年夏天。
  • 用攝像頭監控學習:別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開學季到來,孩子的學習尤其是他們放學回家後的自覺性最讓家長關心。近日,「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按時看書」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此前,一位14歲男孩因父親要在自己房間裝監控而選擇報警也引發網友熱議。父親表示,男孩沉迷遊戲,自己在外忙著做生意,裝監控是為了督促他學習,起到提示的作用。
  • 父母裝攝像頭監視孩子學習:監護權之下,未成年人不配擁有隱私?
    隱形懶惰式父母,正在用監控掩飾自己的無能最近,父母在房間裝攝像頭監控孩子這事,屢次衝上熱搜。孩子們哭訴無門,只能報警維護自己的權益。江蘇一14歲男孩,近日向警方報警稱:父親在房間安裝攝像頭,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
  • 兒子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引網友熱議 律師:涉嫌侵犯隱私權
    其實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有過跟父母鬥智鬥勇的瞬間,不過隨著技術進步,家長不甘心只憑推測了,為監督孩子寫作業,有的家長選擇在家中專門安裝了攝像頭監視。近日,有媒體報導,江蘇一位家長通過攝像頭監視兒子學習遭兒子報警稱:侵犯我隱私!記者走訪發現,和初中生相比,小學生被「盯」得更緊,甚至一些幼兒園的孩子也被家長「盯」上了。不少家長認為這種方式很有效。
  • 14歲男孩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引發熱議 監護權與隱私權爆發...
    近日,一段「14歲男孩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的視頻引起社會公眾熱議。視頻顯示:家長因長期不在家,擔心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成績下滑,所以為了督促孩子學習,安裝了攝像頭進行監控。孩子報警稱受到父親監控,父親反問孩子:「你有多少隱私?我是你什麼人?我不可以監控你?」
  • 父親用攝像頭監控兒子學習?攝像頭監督不出好孩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馬純瀟前幾天,網上爆出「母親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按時看書」的新聞,引發網友熱議。8月30日江蘇一家電視臺爆出的「兒子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的新聞更是衝上了熱搜。在這則報導中,14歲的兒子稱父親安裝攝像頭侵犯了他的隱私;父親則稱安裝攝像頭是為了督促兒子學習,並有些惱怒地問兒子「你有多少隱私?」這位父親的「惱怒之問」無意間暴露了他腦海當中深層次卻又是根深蒂固的一些觀念:怎麼,你這小屁孩還有隱私?我是你爹,難道還不能管你了?
  • 迷信「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是一場災難
    近日,「用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一位14歲的男孩報警稱,爸爸要在他房間裝監控,結果這位父親反問:「你有多少隱私?」如果這位14歲的男孩如實招來,恐怕就上了父親的當了,引來的肯定是一番責罰。事實上,14歲的年紀,正處在人生的關鍵時刻,他即將開始身體的發育,也會有青春期的叛逆。
  • 父親在家裡裝監控,孩子氣到報警,遭爸爸質問:你有什麼隱私?
    其中比較普遍的,就是在家裡安裝攝像頭,尤其是一些長時間不在家的父母,為了監控孩子在家裡的狀態,都會在客廳或者房間裡裝一個小小的攝像頭。但最近看到一個視頻,南京的一戶人家卻為了這件事情吵得不可開交,引發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