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過攝像頭監控孩子是否按時看書的新聞引起許多網友的熱議。許多家長認為這種方式很有效,也有家長認為實屬無奈之舉,而孩子們則認為這樣的溝通方法讓他們感到不適。
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人每天都忙於工作,沒有充足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和督促孩子的學習。家長也擔心孩子沒有自制力,不能好好學習,反而沉迷遊戲。有些網友也表示理解父母安攝像頭監控的行為,他們的觀點主要是子不教,父之過。網絡上有那麼多的關於熊孩子的新聞報導,一堆人嚷嚷著家長連帶責任,甚至連只承擔民事責任都覺得太輕,恨不得孩子犯罪不能追究刑事責任,就得讓家長去坐牢;孩子沉迷遊戲、亂充值、看不良文章犯錯,一堆人指責家長對孩子監護不力.....
他們相信那些安攝像頭的家長應該是平時發現孩子的問題了,比如「不好好學習完成作業、玩遊戲、看電視」,說服教育肯定是沒起到足夠的作用,也沒有時間和精力老親自看著孩子。這種情況,安攝像頭不是好方法,但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對安監控反感的孩子,有多少是因為覺得隱私和自尊被侵犯而反感,有又少是因為沒法偷偷玩遊戲、看電視而反感?
另一些網友表示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子女的行為是不對也不可取的,即使是有監督看書、聽課等正當的理由也不行。我們應當明白,孩子首先是一個獨立的人,然後才是父母的子女,他們並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有自己的權利也有自己的義務,也有自己的隱私,需要被尊重和理解,需要被信任和支持。與孩子相處,需要充分尊重其意願,用攝像頭監控子女的行為,是一種對子女隱私權的侵犯,是對子女的不信任,即使是監護人也不能這麼做,這並不是健康的溝通相處方式,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作為一個吃瓜群眾,小編認為在子女的教育問題是值得每個家長去重視,去親力親為的。教育可拆為教書,育人。我們督促著孩子去學習知識,希望他們能夠掌握更多的技能,將來能在社會上立足,最好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我們並不能忽視一個孩子的心理成長,他們也需要一個讓他們感到安全有愛的成長環境。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需要安撫和引導的。 在孩子的教育的問題上我個人認為應該採取鼓勵式教育,父母引導著孩子的大方向。在小方面上引導這孩子自己認知,督促孩子學習,我們該鼓勵孩子自己去抵抗誘惑。每天都告訴你要比昨天更加堅強,你有能力靠自己去抵抗誘惑好好學習,也要告訴他們哪裡進步了,進步了多少。
在父母教育孩子的事情上,父母是個引導者。引導孩子認知正確的行為,並且自己去做。與孩子好好聊聊花不了多少時間,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與激勵。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知道各位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