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是否正確,父母與孩子之間該如何正確的溝通

2020-09-05 小薛娛樂搞笑

近日,通過攝像頭監控孩子是否按時看書的新聞引起許多網友的熱議。許多家長認為這種方式很有效,也有家長認為實屬無奈之舉,而孩子們則認為這樣的溝通方法讓他們感到不適。

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人每天都忙於工作,沒有充足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和督促孩子的學習。家長也擔心孩子沒有自制力,不能好好學習,反而沉迷遊戲。有些網友也表示理解父母安攝像頭監控的行為,他們的觀點主要是子不教,父之過。網絡上有那麼多的關於熊孩子的新聞報導,一堆人嚷嚷著家長連帶責任,甚至連只承擔民事責任都覺得太輕,恨不得孩子犯罪不能追究刑事責任,就得讓家長去坐牢;孩子沉迷遊戲、亂充值、看不良文章犯錯,一堆人指責家長對孩子監護不力.....

他們相信那些安攝像頭的家長應該是平時發現孩子的問題了,比如「不好好學習完成作業、玩遊戲、看電視」,說服教育肯定是沒起到足夠的作用,也沒有時間和精力老親自看著孩子。這種情況,安攝像頭不是好方法,但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對安監控反感的孩子,有多少是因為覺得隱私和自尊被侵犯而反感,有又少是因為沒法偷偷玩遊戲、看電視而反感?

另一些網友表示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子女的行為是不對也不可取的,即使是有監督看書、聽課等正當的理由也不行。我們應當明白,孩子首先是一個獨立的人,然後才是父母的子女,他們並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有自己的權利也有自己的義務,也有自己的隱私,需要被尊重和理解,需要被信任和支持。與孩子相處,需要充分尊重其意願,用攝像頭監控子女的行為,是一種對子女隱私權的侵犯,是對子女的不信任,即使是監護人也不能這麼做,這並不是健康的溝通相處方式,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作為一個吃瓜群眾,小編認為在子女的教育問題是值得每個家長去重視,去親力親為的。教育可拆為教書,育人。我們督促著孩子去學習知識,希望他們能夠掌握更多的技能,將來能在社會上立足,最好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我們並不能忽視一個孩子的心理成長,他們也需要一個讓他們感到安全有愛的成長環境。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需要安撫和引導的。 在孩子的教育的問題上我個人認為應該採取鼓勵式教育,父母引導著孩子的大方向。在小方面上引導這孩子自己認知,督促孩子學習,我們該鼓勵孩子自己去抵抗誘惑。每天都告訴你要比昨天更加堅強,你有能力靠自己去抵抗誘惑好好學習,也要告訴他們哪裡進步了,進步了多少。

在父母教育孩子的事情上,父母是個引導者。引導孩子認知正確的行為,並且自己去做。與孩子好好聊聊花不了多少時間,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與激勵。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知道各位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智慧的家長,懂得給孩子留出自由
    當媽那些事兒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智慧的家長,懂得給孩子留出自由!近日,一個在家裡安裝攝像頭,監控女兒學習的爸爸引發全網熱議。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電話那頭,孩子告訴警察,父親打算安裝攝像頭監控自己。 原來,這位初二年級的男孩,上學期成績嚴重下滑,暑期又徹夜通宵,沉迷於遊戲中。忙於生意的爸爸,因無法時刻在家督促、陪伴孩子學習。 於是,父親想出這個辦法,即安裝監控攝像頭,監控孩子讀書。 面對孩子的指控,視頻裡的父親怒火中燒:「我監控你什麼了?」
  • 兒子報警稱爸爸用攝像頭監控:當隱私權撞上監護權,父母該何去何從?
    可是我們是否應該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父母之所以要裝監控,是因為孩子已經因為玩遊戲耽誤了學習,想要用裝監控的方法來督促孩子的。 也許有人會說,不讓孩子玩遊戲方法有很多,為什麼一定要用讓孩子反感的方式呢? 可是我們有沒有考慮過,父母因為生計奔波,不能時時陪在孩子身邊的現實呢?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被報警:中國的孩子該有隱私嗎?
    不光攝像頭前的孩子感覺到窒息,就連看這個視頻的書單君,都感覺到一陣恐懼的哆嗦。被以「關心你」的名義,24小時監視著,該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沒想到,事情一出來,更多類似的事件也跟著上了熱搜。南京一個14歲的小男孩打電話報警,稱自己的父親要裝攝像頭監控自己。
  • 用攝像頭監控學習:別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開學季到來,孩子的學習尤其是他們放學回家後的自覺性最讓家長關心。近日,「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按時看書」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此前,一位14歲男孩因父親要在自己房間裝監控而選擇報警也引發網友熱議。父親表示,男孩沉迷遊戲,自己在外忙著做生意,裝監控是為了督促他學習,起到提示的作用。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和孩子溝通前,父母該怎么正確管理情緒?
    但總還是有少數父母,能夠用平和的方式讓孩子和他們達成共識,參考他們的建議順利成長。蘿拉•馬卡姆博士在她的《父母平和孩子快樂》一書中分析了父母的情緒來源,並提供了正確控制情緒的方法。這就是本文想跟大家分享的內容。
  • 我父母在我房間裝了攝像頭:不要讓你的控制欲,毀了孩子的一生
    前段時間有一則「家長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按時學習」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據報導,該家長不僅每天通過攝像頭監控孩子的學習情況,也監督孩子坐姿是否端正,偶爾還會冷不丁的通過攝像頭的對講功能對女兒喊話:「坐直一點!」
  • 孩子不滿父母在臥室安裝監控直接報警,父母該如何監督孩子學習?
    閱讀前請先點擊關注,以免錯過每日精彩更新~01 我的房間,被父母安裝了攝像頭在網上看到抖音一個視頻截圖火了。 內容是:分享一下我父母在我房間安的監控。 父母擔心家裡和孩子的安全,在客廳或公共區域安裝攝像頭,可以理解。 但房間是隱私空間,特別是初高中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有自己的空間來安放所有的情緒和行為。 在教室裡有攝像頭,回家房間還有攝像頭。
  • 父母和孩子溝通時的正確方式
    常有父母發愁說:真不知道如何跟孩子交流,總是沒說兩句就沒話說了,想再問點什麼他還嫌我煩。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擔心是對的,這種擔心折射出了親子溝通的重要性。親子溝通是門大學問!父母有教育子女的義務和責任,但是不良的親子溝通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也會讓父母勞心勞神、苦不堪言,最重要的是,不良的溝通方式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監控?是為了安全,還是滿足家長的控制欲
    1,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父母在孩子房間裝上了監控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父母都開始給孩子的房間裝上了監控呢?幾乎所有的家長的回答都是:「關心孩子。」的確,在孩子幼年時期(特指孩子無法照顧自己生活的時期)安裝監控攝像頭,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上熱搜:傷害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剝奪...
    比起家人,更像敵人這幾天,一個在家裡安攝像頭,監控女兒看書的媽媽上了熱搜。看完新聞的網友紛紛表示:突然想起了小時候,被父母支配的恐懼。被以「關心你」的名義,24小時監視著,該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沒想到,事情一出來,更多類似的事件也跟著上了熱搜。南京一個14歲的小男孩打電話報警,稱自己的父親要裝攝像頭監控自己。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上熱搜:傷害孩子最隱蔽的方式,是剝奪隱私
    南京一個14歲的小男孩打電話報警,稱自己的父親要裝攝像頭監控自己。 紀小弟家裡雖然沒有攝像頭監控,但和大師君開頭提到的遠程監控,真的是如出一轍。除了學習,他們還在學會如何「成人」。 可是,一個時刻被攝像頭盯著,生活被安排的滿滿當當,完全沒機會和自己相處的人,怎麼可能去思考自己到底是誰,自己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 父母如何正確對待孩子叛逆?
    做為家長,在日常生活,總是會遇到一些孩子叛逆從而不知如何來引導正確方向,許多孩子在青春期叛逆期時候常常與父母對著幹,不聽父母的話,上課也不認真,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對於這些問題可能許多家長都面臨著,父母在身邊的孩子還好,許多農村孩子父母都外出打工,從小爺爺奶奶帶著,被爺爺奶奶嬌生慣養,青春期也缺少正確的溝通,缺少父母的關愛,從而造成青春反逆。
  • 孩子犯錯,父母要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多用交流溝通解決問題
    父母總是替孩子翻舊帳,對於孩子來說,自己已經改過自新,但是父母還是不信任他,沒有信任,之間的交流溝通就會比較困難。比如孩子每次考試的時候,總會因為馬虎丟分,父母也總是批評他,雖然父母的批評得不重,但是長期積累還會導致孩子內心出現心理陰影,難以擺脫。
  • 男孩報警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 監護權與隱私權衝突咋辦
    本文轉自【法治日報】;監護權與隱私權爆發衝突咋辦 14歲男孩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引發熱議 ● 翻看孩子的日記本、查聊天記錄、安裝監控監督孩子學習等做法容易破壞孩子的心理安全感,剝奪孩子的尊重需要,也失去了家庭教育的本意 ● 忙於工作的家長安裝監控監督孩子學習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沒有與孩子提前溝通協調好,那麼這種做法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孩子的隱私
  • 睿智燈塔-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
    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功課。不管在生活的哪個方面,溝通永遠都是維繫關係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在親子關係當中,學會如何溝通,能讓父母更好地教育孩子。那麼,家長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有哪些呢?很多時候,家長經常抱怨自己與孩子溝通的次數並不少,但每次都是以爭吵告終。
  •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父母需要知道這些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父母需要知道這些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未來, 是一個家族的延續,而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成為具有幸福能力的完整的人。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年齡越小,作為身心健康發展的精神支柱「愛」的情感交流越發顯得重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愛就是用心靈去體會別人最細微的精神需要。那麼家長如何正確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一、樹立榜樣身教重於言教,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
  • 男孩報警稱被父用攝像頭監控,監護權隱私權衝突咋辦?
    監護權與隱私權爆發衝突咋辦14歲男孩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引發熱議●翻看孩子的日記本、查聊天記錄、安裝監控監督孩子學習等做法容易破壞孩子的心理安全感,剝奪孩子的尊重需要,也失去了家庭教育的本意●忙於工作的家長安裝監控監督孩子學習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沒有與孩子提前溝通協調好,那麼這種做法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孩子的隱私,還容易破壞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基本信任
  • 成長教育丨父母該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正確相處?
    自我意識增強,孩子在此階段獨立意識逐漸成形,希望建立自我認同,希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容易對父母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正確的相處我們家長首先要正確學習青春期叛逆的相關生理和心理知識,調整好心態。其次,應多留心觀察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變化,了解孩子出現叛逆問題的原因,根據孩子的心理變化特點,採取相應的相處方式。
  • 男孩報警稱被父用攝像頭監控 監護權隱私權衝突咋辦
    也有部分網友表示支持,認為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家長對孩子擁有監護和教育的權利,大人不在家時安裝攝像頭也是無奈之舉,情有可原。  如果單說隱私權,許多人都明白,但如果把隱私權放到一個家庭中去討論,就不那麼簡單了。因為家庭成員之間有非常親密的關係,而且還有非常明確的權利義務關係。那麼,究竟該如何處理好親人之間隱私權的衝突問題?
  • 為什麼孩子和父母難以溝通?
    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環節,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與父母溝通起來非常困難呢?有的並不是和父母有矛盾,而是不知道該說什麼,父母有時候會主動的與孩子說話。但是日復一日就一個話題。2家長的嘮叨,和孩子與他人相比較的做法,激發了高中生的逆反心理。3,對於孩子的全方位的監控,迫使孩子遠離父母。家長對孩子進行監護,他們翻書包、偷看日記、查閱信件。孩子的隱私被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