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上熱搜:傷害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剝奪...

2020-12-20 澎湃新聞

來源:書單

ID:BookSelection

比起家人,更像敵人

這幾天,一個在家裡安攝像頭,監控女兒看書的媽媽上了熱搜。

看完新聞的網友紛紛表示:突然想起了小時候,被父母支配的恐懼。

事情是這樣的。一位一年級女孩兒的媽媽,在家裡安裝了一個雲臺攝像頭,即使人不在家,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監視孩子,有沒有按時看書、坐姿是不是端正。

還時不時通過對講功能喊:坐直一點。你在看什麼書?怎麼又看動畫片?

不光攝像頭前的孩子感覺到窒息,就連看這個視頻的書單君,都感覺到一陣恐懼的哆嗦。

被以「關心你」的名義,24小時監視著,該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

沒想到,事情一出來,更多類似的事件也跟著上了熱搜。

南京一個14歲的小男孩打電話報警,稱自己的父親要裝攝像頭監控自己。

視頻裡,被指控的父親破口大罵:

我監控你什麼了?

你有多少隱私?

我是你什麼人?

我不可以監控你?

這令人窒息的一連串追問,怎麼越聽越覺得熟悉?嗯,好像就差一句「我這都是為你好」了。

但這實際上早就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是違法行為。

視頻中,很多被採訪的小學生都表示:接受不了,感覺自己像個囚犯一樣生活。

而所有的家長都說:好好學習,自然不怕這種東西。我也是無奈之舉。

不知為何,這些回答越聽越不像家人,倒像是壓迫者和反抗者的鬥爭,在他們的親子關係裡,我只看得到兩個字:控制。

回想我們小時候,父母的控制,是「我坐在桌前寫作業,媽媽坐在身後織毛衣 」。是「回家的父母躡手躡腳開門,第一眼就看向電視機」。

但是時代變了,科技的進步使父母操控的手得以伸得更長,從前的反抗大法已經不管用了。

近期的新聞裡,有一條是,一個小女孩趁著爸爸不在家,偷偷看電視,她的寵物狗在旁邊放風。

聽到家長的腳步聲後,狗狗趕緊伸出前爪撓了撓作業,女孩迅速關掉電視,裝作一直在寫作業的樣子。隨後,家長進門。

一人一狗,配合得天衣無縫。然而他們沒想到,家裡居然還有監控。回家後的爸爸一調回看,一切都瞭然於心。

想從父母的手上,擠出一點兒自由空間,實在是太難了。

父母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塊肉,一塊肉哪有什麼隱私權?

因此,在青春期,甚至成年之前,許多父母都認為,孩子的人格是不完善的,因此就應該依附於家長存在。

簡單來說,就是:乖乖聽話。

這種想法會給家庭造成多大的傷害呢?

2011年的美國,一個叫詹妮弗的華裔女孩,僱了三個殺手,企圖謀殺自己的父母。結果母親當場死亡,父親逃過一劫。

其實,詹妮弗從小是個成績優異的乖乖女,但進入高中後,她的成績開始走下坡路,還談起了戀愛,但完全不敢讓家裡人知道。

為了應付爸媽,她謊稱自己考上了大學,每天假裝出門上學。而「大學」期間,父母依舊那麼嚴厲,不準她談戀愛,不準她化妝,不準和朋友出去玩,不準上專業課以外的興趣班。

紙總是包不住火的,謊言拆穿後,父母沒收了她的手機電腦,查她的聊天記錄,完全監控著她的生活。

這讓她走向崩潰,最終才導致了上述的慘劇。經過四年的調查後,詹妮弗也最終入獄,被判無期徒刑。

父母對孩子的控制,就像擠壓一個彈簧,壓縮著孩子的自我空間。

總有一天,這根彈簧要麼就失去彈性,自暴自棄,要麼就奮力反抗,與父母變得勢不兩立。

高壓教育,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家長們每每用起「都是為你好」這一藉口時,書單君其實從來都不懷疑他們的真誠。

問題在於,就像網上調侃的段子「有一種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冷」一樣,家長們的「為你好」,多少有些一廂情願,又一意孤行。

明明看到高壓教育之下孩子們的反抗與不快樂,他們卻能夠始終堅信自己是對的。

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站在「過來人」的角度,能一眼看穿孩子們將要走的彎路,並提前進行規避。

但事實上,在規避風險的時候,很可能要走更多的彎路,還有可能,摧毀一些更珍貴的東西。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作者吳曉樂就講述了一個和高壓教育有關的經歷。

大學時,吳曉樂擔任了學生紀小弟的家教。

紀小弟的知識基礎也不太好,為了培養他的學習興趣,吳曉樂最初制定的學習計劃,比較簡單。

結果這可不得了,紀媽媽得知以後,不停地奪命連環Call,一打就是一個小時,要求吳曉樂必須「用力地督促他「,必須節節課都考試,還要布置雙倍的作業才行。

除此以外,還要求吳曉樂準備一本」聯絡簿「,在這個冊子上,要事無巨細地記錄上課內容,包括教學進度,小考成績,下次考試範圍等等,以便她能夠無縫從老師手裡「接過」紀小弟,繼續鞭策他學習。

紀小弟家裡雖然沒有攝像頭監控,但和書單君開頭提到的遠程監控,真的是如出一轍。

隨著進一步了解,吳曉樂發現,紀小弟雖然不愛學習,但在打籃球方面卻很有天賦。

可紀媽媽並不在意,她早已替兒子規劃好了人生路線:考上法律系,拿到律師執照,繼承家裡親戚的律師事務所。

後來,為了不讓他去練球,紀媽媽特意把家教的時間,從原本的下午改到上午。

這種方式不但沒能激發紀小弟的學習潛力,反而讓他更加抗拒。他最初還肯認真做作業,到後來就直接敷衍了事,根本不學習了,成績就此一落千丈。

高壓教育之下能否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這件事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被父母控制著的孩子的人生,都不快樂。

而拼了命對孩子「好」的父母,最後反而都會失去與孩子好好相處的可能性。

先成人,後成家長

家長對孩子的控制,傷害的僅僅是親子關係嗎?當然不止。

很多人都知道,父母的高壓管制是有問題的,卻說不出最大的傷害是啥。

是打遊戲時間少了嗎?是不能偷偷摸魚了嗎?這樣的理由好像無法堂而皇之地對父母說出口。

其實,我認為,父母的控制,傷害最大的,是孩子與自我相處的能力。

上學時期,正是一個人自我意識形成的過程。除了學習,他們還在學會如何「成人」。

可是,一個時刻被攝像頭盯著,生活被安排的滿滿當當,完全沒機會和自己相處的人,怎麼可能去思考自己到底是誰,自己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孩子的內心也需要隱私空間的,這個空間被家長持續擠壓之後,只會導致兩種結果。

第一,放棄自我思考,成為父母的傀儡。就像是習慣了鞭子的驢,你不抽,我就不走,你抽一下,我就走一步。一旦形成了習慣,等進入大學,走出社會,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鞭子沒了,怎麼辦呢?

形成自我意識的階段已經過去了,這時的孩子,除了隨波逐流,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第二,就是在父母看不見的角落裡,雙倍釋放自我,臥室裡安攝像頭,上廁所你管不了吧;家裡安攝像頭,學校裡管不了吧。

這樣的孩子,一旦嗅到了自己不在父母管控範圍之內,便會變本加厲地玩,原本對學習的幾分熱情,也完全散失殆盡了。

很多父母可能會喊冤,說:「這也不是我們的本意,還不是因為我關心你們,擔心你們缺乏經驗。」

這話不假,孩子們的確是缺乏經驗,但誰又能夠保證,父母的經驗和判斷就一定正確呢?

其實,父母很容易缺乏邊界感,覺得自己和孩子是一體的,如果孩子優秀,自己才算才優秀,而如果孩子不聽話或是毫無建樹,則代表著他們的無能。

這比事業、感情狀況,都更容易動搖他們的自我認知,於是乎,父母們才會拼盡全力,教育好孩子。

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想要有「優秀的孩子」,而是因為「優秀的孩子」代表著他們是「優秀的父母」。

在成為父母以後,他們很容易就忘掉了自己也是個妻子/父親、是同事、是社會上的一員,甚至是身為「自己」的身份,他們太執著於扮演好「父母」這個角色」,讓自己無法喘息,也給了孩子們太多不必要的壓力。

但其實,人生這麼長,孩子完全經得起一些彎路,而且,比起浪費時間來,擁有自己的自主性和幸福,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正如網友「已註銷人士暗藍」所說:

「是活成一種標準,還是活成一個自我,活成一個獨立的『人』?這道題總是家長先做,孩子後做,然而這道題的結果,終究要歸到孩子名下。家長之於孩子,只是也只能是起點和源頭。源頭不可能、不必要,更不可以安排河流的所有方向。」

比起打造父母心目中的「完美孩子」,不如留出足夠的空間,讓他們自行成長,也許反而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本文轉載自一個推薦好書的微信公眾號「書單」(ID:BookSelection):這裡有一群三觀正的讀書人,與你分享思考,推薦好書。關注書單,我們一起通過閱讀,變成更好的人。轉載請聯繫「書單」公眾號。

圖源 | 《天空之城》、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標題:《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上熱搜:傷害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剝奪他的隱私》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上熱搜:傷害孩子最隱蔽的方式,是剝奪隱私
    ,監控女兒看書的媽媽上了熱搜。沒想到,事情一出來,更多類似的事件也跟著上了熱搜。南京一個14歲的小男孩打電話報警,稱自己的父親要裝攝像頭監控自己。這樣的理由好像無法堂而皇之地對父母說出口。 其實,大師君認為,父母的控制,傷害最大的,是孩子與自我相處的能力。
  • 父母用攝像頭上熱搜:傷害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剝奪他的隱私
    比起家人,更像敵人 這幾天,一個在家裡安攝像頭,監控女兒看書的媽媽上了熱搜。 看完新聞的網友紛紛表示:突然想起了小時候,被父母支配的恐懼。沒想到,事情一出來,更多類似的事件也跟著上了熱搜。南京一個14歲的小男孩打電話報警,稱自己的父親要裝攝像頭監控自己。
  • 傷害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剝奪他的隱私
    比起家人,更像敵人這幾天,一個在家裡安攝像頭,監控女兒看書的媽媽上了熱搜。看完新聞的網友紛紛表示:突然想起了小時候,被父母支配的恐懼。事情是這樣的。一位一年級女孩兒的媽媽,在家裡安裝了一個雲臺攝像頭,即使人不在家,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監視孩子,有沒有按時看書、坐姿是不是端正。還時不時通過對講功能喊:坐直一點。你在看什麼書?怎麼又看動畫片?
  • 傷害一個孩子最隱蔽方式,就是偷窺他的隱私
    比起家人,更像敵人這幾天,一個在家裡安攝像頭,監控女兒看書的媽媽上了熱搜。看完新聞的網友紛紛表示:突然想起了小時候,被父母支配的恐懼。事情是這樣的。一位一年級女孩兒的媽媽,在家裡安裝了一個雲臺攝像頭,即使人不在家,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監視孩子,有沒有按時看書、坐姿是不是端正。還時不時通過對講功能喊:坐直一點。你在看什麼書?
  • 用攝像頭監控學習:別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開學季到來,孩子的學習尤其是他們放學回家後的自覺性最讓家長關心。近日,「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按時看書」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此前,一位14歲男孩因父親要在自己房間裝監控而選擇報警也引發網友熱議。父親表示,男孩沉迷遊戲,自己在外忙著做生意,裝監控是為了督促他學習,起到提示的作用。
  • 「父欲裝監控兒報警」上熱搜:你贊成安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嗎?
    近日,話題#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按時看書#衝上微博熱搜;此後,江蘇一家電視臺以#兒子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話題,對安裝攝像頭監督孩子學習這一話題進行了街頭隨機採訪。
  • 「父欲裝監控兒報警」上熱搜:你贊成安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嗎?
    更有家長發出感慨:「暑假第一周:嚴格控制孩子看電子屏幕時間;暑假最後一周:我要感謝佩琦、超級飛俠、豬豬俠………我這條命都是你們給的(以上排名不分先後)」。開學了,家長最操心的事就是孩子的學習了,特別是放學回家後,孩子的自覺性能讓家長放心嗎?近日,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此後,江蘇一家電視臺以話題,對安裝攝像頭監督孩子學習這一話題進行了街頭隨機採訪。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被報警:中國的孩子該有隱私嗎?
    ,監控女兒看書的媽媽上了熱搜。不光攝像頭前的孩子感覺到窒息,就連看這個視頻的書單君,都感覺到一陣恐懼的哆嗦。被以「關心你」的名義,24小時監視著,該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沒想到,事情一出來,更多類似的事件也跟著上了熱搜。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智慧的家長,懂得給孩子留出自由
    當媽那些事兒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智慧的家長,懂得給孩子留出自由!近日,一個在家裡安裝攝像頭,監控女兒學習的爸爸引發全網熱議。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再一次想起,小時候被父母支配的恐懼。」、「學生時代難忘的噩夢。」…… 在中國,不少孩子都正經歷,或曾遭遇,父母以「關心你」、「為你好」的名義,施以24小時監控,而細想之下,這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隨著事情的被報導出來,更多類似事件也緊跟著上了熱搜。
  • 新學期來了,​你會用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嗎?
    最近幾天,微博熱搜上出現了家長通過攝像頭監控女兒是否按時讀書的消息,一位媽媽在家裡安裝了雲臺攝像頭,監控女兒讀書的時候,坐姿是否端正,還通過攝像頭的對講功能喊話。對此,網友們觀點不一,您會給孩子安裝攝像頭嗎?作為孩子,你能接受父母這種行為嗎?
  • 母親用攝像頭監控女兒讀書,14歲男孩報警求助上熱搜:「以愛為名...
    「假如你有千裡眼,最想用它來幹什麼?」 如果你問一千個孩子,可能會得到一千個答案。 但是如果你問一千個父母,也許得到的回答只有一個——用來監視孩子。
  •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讓他太忙
    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陳志武說:父母的焦慮症,剝奪了孩子的童年。外孫的媽媽還用各種跨越年齡層的知識填滿了外孫的每一天。甚至對外孫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個月都設置著不同的考核,她教給孩子的第一個單詞就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簡稱」KPI」。
  • 毀掉一個孩子,給他裝個監控就夠了
    前幾天,辦公室的老母親們紛紛議論起微博上的一條熱搜:同時上熱搜的還有南京另外一個14歲的男孩,報警稱自己父親要在自己房間裝攝像頭。幾位嘉賓紛紛搖頭表示反對,何炅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多不會教育孩子,才會用監控的方式。
  • 24小時監視女兒上熱搜:攝像頭下,是父母無處不在的「控制欲」
    無獨有偶,同樣因為監控孩子登上熱搜的還有另一位爸爸。、看電視而不寫作業,所以想在孩子的房間安裝一個監控探頭。「直升機式父母」:父母就是像直升機一樣徘徊在孩子周圍,不斷確認孩子的狀況。那些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缺憾,很可能要用一生去彌補和挽回。當孩子被「死死管住」,他們的行為規範能得到暫時的保證,但沒有界限感的控制,最終只能走向傷害。就像《隱秘的角落》裡的朱朝陽。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是否正確,父母與孩子之間該如何正確的溝通
    近日,通過攝像頭監控孩子是否按時看書的新聞引起許多網友的熱議。許多家長認為這種方式很有效,也有家長認為實屬無奈之舉,而孩子們則認為這樣的溝通方法讓他們感到不適。家長也擔心孩子沒有自制力,不能好好學習,反而沉迷遊戲。有些網友也表示理解父母安攝像頭監控的行為,他們的觀點主要是子不教,父之過。網絡上有那麼多的關於熊孩子的新聞報導,一堆人嚷嚷著家長連帶責任,甚至連只承擔民事責任都覺得太輕,恨不得孩子犯罪不能追究刑事責任,就得讓家長去坐牢;孩子沉迷遊戲、亂充值、看不良文章犯錯,一堆人指責家長對孩子監護不力.....
  • 父親用攝像頭監控兒子學習?攝像頭監督不出好孩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馬純瀟前幾天,網上爆出「母親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按時看書」的新聞,引發網友熱議。8月30日江蘇一家電視臺爆出的「兒子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的新聞更是衝上了熱搜。不只是這位父親,恐怕很多父母都是如此,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附屬品,而沒有把孩子看成有著獨立人格和權利意識的個體。為人父母者當初都曾為人子女,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被父母「無視」或者「粗暴對待」的經歷。
  • 兒子報警稱爸爸用攝像頭監控:當隱私權撞上監護權,父母該何去何從?
    可是我們是否應該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父母之所以要裝監控,是因為孩子已經因為玩遊戲耽誤了學習,想要用裝監控的方法來督促孩子的。 也許有人會說,不讓孩子玩遊戲方法有很多,為什麼一定要用讓孩子反感的方式呢? 可是我們有沒有考慮過,父母因為生計奔波,不能時時陪在孩子身邊的現實呢?
  • 這種火遍中國的「教育」方式,方便了父母,卻毀了孩子的一生
    作者|佳言近期,一則「用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的新聞衝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14歲的男孩因其父親要在自己的臥室裡裝監控,反對無效,所以報了警。因為這位父親忙著做生意,沒時間陪孩子。而孩子剛上完初二,晚上經常熬夜打遊戲,成績下降得厲害。於是這位父親便想通過裝監控來監督孩子學習。
  • 裝攝像頭監控孩子看書寫作業,可真是個好辦法!
    特別是對我們這經歷過「聽音辯位」關電視的一代來說,更是覺得父母開始用攝像頭監控孩子的行為尤為「恐怖」。△聽父母腳步聲關電視1家家戶戶「瘋狂的」攝像頭近日,一個監控女兒看書的媽媽就因為這事兒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一波熱烈討論,閱讀量超過了4億。
  • 「攝像頭監控孩子」是侵犯不是愛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無所不能」的攝像頭,又被一些父母開發出了新的「技能包」,那就是遠程監控孩子的一切,讓他們的一舉一動呈現在自己的眼底。之前,抖音上有一個10多歲的孩子和網友們分享了他家裡的一處畫面:臥室的牆上,赫然立著一個監控攝像頭,閃著幽幽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