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人九痔」,可見發病率有多高。比尷尬更要命的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坐立難安的痛處也只有得過的人才懂了。
如有深受痔瘡困擾的朋友,千萬別不好意思就醫,對於醫生來說這是很常見的病,但強忍著痛苦生活可就是自己受罪了。
什麼是痔瘡?
西醫臨床,痔瘡的病因主要由靜脈曲張引起,即直腸區的靜脈曲張導致痔瘡發生,嚴重者會出現便血等情況。
痔瘡是一種慢性疾病,主要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痔瘡發病約佔肛腸疾患中的80%。
內痔:長在肛管齒狀線以上,所以痛楚感不太敏感,內痔瘡患者大多不會感到疼痛,最明顯的症狀通常為大便(無痛)出血、大便困難或覺得直腸肛門位置有灼熱感。
外痔:長在肛管齒狀線以下,對痛楚感特別敏感,所以外痔瘡患者一旦有痔瘡出血的現象,就會因劇痛而坐立不安,嚴重的更會有大便有血或脫肛現象。
中醫角度,痔瘡辨證分為:因風、溼、燥、熱而病者;有氣血兩虧,脾、肺、腎虛而病者;有虛實夾雜者;所以採用中醫診療調理,還需就患者實際情況因證施治,既要扶正,又要祛邪。
產生痔瘡的原因有哪些?
1)經常久坐、或久站、或久蹲、且缺乏運動者
2)炎熱天氣常騎車或乘坐機動車的人
3)日常飲食喜歡重口味﹑或辛辣﹑或常飲酒的人
4)便秘,每次上廁所需要很久,總是超過10分鐘以上的人
5)肛門周圍受到感染的者
6﹑孕/產後女性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痔瘡的發生
1)合理飲食,預防便秘
日常要合理調配飲食,多吃些當季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每天晨起後,養成喝一杯溫開水的習慣 ,不僅能刺激胃腸運動,也可預防便秘。
2)保持肛門周圍清潔
肛門、直腸、乙狀結腸是貯存和排洩糞便的地方,糞便中含有許多細菌,肛門周圍很容易受到這些細菌的汙染;平時如廁後,應經常保持肛門周圍的清潔,每日溫水燻洗,勤換內褲,也可起到預防痔瘡的作用。
3)加強鍛鍊,合理活動
避免常久坐不動,每天或每周都應安排身體活動,如體操、太極拳、氣功等,不僅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也能減少疾病發生,氣血順暢對於痔瘡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自我按摩,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
方法1:臨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長強穴,每次約5分鐘,可以疏通經絡,改善肛門血液循環;
方法2:做提肛運動,有意識地向上收縮肛門,早晚各1次,每次做30下。
孕期注意保健:懷孕期間應定時去醫院複查,同時適當增加活動,避免久站、久坐。
結論:細心呵護自己,可以預防和減少痔瘡的發生,對於已經患有痔瘡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使其症狀減輕,減少和防止痔瘡的發作。切忌不能躲避檢查、諱疾忌醫!
我是中西營養作者,不愛穿鞋子的@赤腳李中醫,祝大家平安喜樂,遠離痔瘡困擾。文章對你有幫助記得點讚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