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預警!乾貨預警!乾貨預警!
這兩天,「爸爸真棒」的小助手們異常忙碌,除了忙著為大家準備新年禮物之外,更重要的是收到了大量來自家長的私信。
而大家的焦慮點,幾乎清一色都在數學上。
尤其是打數學競賽,成為了家長們最糾結的一件事兒。很多孩子在校的數學成績不錯,但天賦似乎又並不是很突出。這種上不去下不來的狀況,到底適不適合打競賽?由此催生出一系列問題:
這是家長們最常問到的問題,為此,我特地請到了我們的老朋友,在國際競賽方面有著豐富經驗的翰林學院,採訪了不僅自己競賽拿獎到手軟、還帶學生獲獎無數的數學老師張老師。
接下去的文章、有信息、有方法,有心得,乾貨滿滿,還在糾結是否打競賽的家長必看!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理論數學博士,復旦大學上海數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高三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生物聯賽二等獎
7年理論數學的研究和相關數學經驗,曾系統教授大學數學系本科至研究生大部分專業課程
所帶學員多名AMC12學生成功晉級AIME
01 。
AMC只是入門,含金量的競賽還有這些
這幾年,AMC已經成了體制內外都家喻戶曉的數學競賽了,其實除了AMC,還有很多高含金量的比賽。張老師不但提供了AMC競賽中的一些小秘訣,更給出了一份詳細的競賽清單。
難度:★★★☆
認可度:★★★★★
特點:年齡覆蓋廣、難度適中
適合對象:普娃牛娃都適合的數學競賽
AMC是美國數學國家級、甚至是世界級的「選秀節目」,無論是從參賽人數、參賽國家、年齡跨度,AMC和其他數學競賽相比都處於霸主地位。
AMC不同於其他的數學比賽,它的體系環環相扣,頗有打怪升級的感覺。從下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AMC的整個體系:
AMC的評分制度和我們熟知的競賽也有些不同,它不是以一等獎、二等獎之類的等級來進行評判的,而是用百分比,比如:
獲得HR等級意味著你是所有考生中的TOP 5%
獲得DHR等級意味著你是所有考生中的TOP 1%
AMC的介紹網上已經非常豐富,在此不做贅述,這裡張老師給了兩個建議:
👉AMC中想要拿高分,「快」和「穩」是關鍵
AMC的整體難度並不是特別高,但是題目的數量並不少。因此,除了考察「會不會」,更重要的是「熟不熟」,保證前面的1~20題比較高的正確率,有時間再去衝擊難題。
👉AMC系列那麼多,參加哪個最有用?
AMC系列中,毫無疑問AIME是最有含金量的,尤其對於中國籍的孩子來說,AIME就是AMC的天花板。可以說能晉級AIME,在申請中的分量是極重的,甚至不必在意能在AIME中拿幾分。
晉級AIME的條件是AMC 10 和AMC 12,這兩者怎麼選呢?除了參加年齡的限制之外,AMC 10和AMC 12的題大部分難度差不多,但區別在於AMC 12最後的幾道題難度會有巨大飛躍,有些甚至可以達到IMO級別,因此想拿高分的難度會比AMC 10大。
△近幾年AMC 10和12中HR和DHR的分數要求
而相比AMC 10和AMC 12,AMC 8的含金量和難度都要低很多,畢竟這個比賽的初衷是讓更多有興趣的人來參加,對於申請幫助不大。
但由於國內現在小初階段競賽匱乏,這個競賽依然可以作為練兵和小升初的好工具。
其實與AMC同樣功能的賽事還有下面幾個:
加拿大滑鐵盧系列數學比賽:
滑鐵盧大學官辦比賽,覆蓋7-12年級,其中12年級的歐幾裡得數學競賽被譽為加拿大的「數學託福」,含金量最高。
Math League數學競賽:
Math League更偏向一個數學愛好者集會,不但有覆蓋小學到高中的各級比賽,還有線下交流活動。近幾年也越來越受到國內家長和學生的關注。
難度:★★★★★
認可度:★★★★★
特點:難度大、區分度高、組隊參賽
適合對象:具有極強數學能力的牛娃
如果在數學方面有極強的才能,那AMC顯然無法體現區分度。這裡為大家介紹幾個除AMC之外含金量超高的數學競賽。👉ARML(American Regions Mathematics League)
比賽時間:區域賽每年4月、晉級賽每年10月
誕生於1976年的老牌美國數學團體競賽,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43屆,含金量極高。
ARML主要分區域賽(Local)、晉級賽(Power contest)與國際賽(International),目前前兩項已經引入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典型的美系競賽,ARML採用6人團體賽的形式,講究個人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另外,比賽形式也很豐富,甚至包括接力的形式(前一人的答案是後一人解題的條件,因此一人錯全隊錯。)
當然,ARML難度高於AMC,區域賽還是以初等數學為主,但進入晉級挑戰賽會涉及高等數學內容,需要參賽者有很強的預學能力。
👉四大名校數學競賽
比賽時間:杜克大學數學競賽DMM、普林斯頓數學競賽PUMAC、加州理工&哈維姆德數學競賽CHMMC、每年8月舉辦;BMT每年10月底舉辦。其中DMM需通過選拔晉級才能參加全球決賽。
這四個競賽並稱為四大名校數學競賽,含金量自然不用多說。
同為美系競賽,這四個比賽的賽制和ARML非常相似,也是以團隊賽的形式進行,同時也會有個人賽。當然,難度也是非常高的。
尤其是「Power contest」(晉級賽)這個特殊輪次,包括了部分高等數學的知識和研究方法。甚至會提前一周左右發布試題,可見試題的難度之大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如果不是牛娃或是數學真愛,那還是別碰了。
👉CMIMC卡耐基梅隆大學數學競賽
比賽時間:每年2月
這項比賽和上述說到的高校數學競賽基本類似,是由卡耐基梅隆大學從2016年開始舉辦的。難度上也接近四大名校數學競賽。
它的最大特色是加入了計算機科學的內容,因此對於想通過數學申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02 。
校內底子牢,校外開小灶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張老師給出了下面這張表,把學校數學與競賽數學之間在內容上進行了對比,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結論。
有人說競賽和課內完全是兩個路子,其實不然。
從表中不難發現,其實中學數學的核心——代數和幾何,和校內知識的關聯度還是非常大的。考驗的只是孩子對知識點的理解深度和靈活運用的能力,並不需要額外補充很多內容。
真正需要「補充」的,是數論和組合數學,這兩個內容不但學校基本不涉及,而且還是競賽真正拉差距的重點。除非孩子天賦異稟,否則肯定要在外面「開小灶」。
體制內外的數學,並不能單純用「誰更難」來衡量。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兩者在內容上就有差距。
首先,幾何往往是體制內學習和競賽的「難點」。
那些天馬行空的「輔助線」讓無數初中生乍舌;而解析幾何常年成為高考的「殺器」。同樣,體制內競賽中幾何對於邏輯性和創造力的要求之高,讓很多人只能感嘆「天賦」的差距。
而體制外數學由於理念不同,對於幾何的要求僅僅大部分停留在「測量」和「計算」上。相較國內的要求低了很多。但是,體制外在概率方面,遠遠超過了體制內的要求,一些內容甚至和大學的統計學接軌。
同樣,體制外數學在高中階段會提前引入高等數學的內容,這也和體制內的內容編排不同。
因此,並不是說按照體制內學就能拿好成績。
哪怕單純從難度上來看,級別越高、含金量越大的比賽,體制內外的難度也越趨同,因為所有高級別的賽事都是為了選拔高水平的競賽選手,因此世界範圍內的標準是一致的。
首先,競賽內容的根基還是在課內。大部分有含金量的競賽,都不是單靠「套路」就能過關的,更多還是比「內功」。
這裡的內功,首先就是對概念的理解。反過來,競賽題不同尋常的風格和思路,也能讓學生用更豐富的角度去理解知識。
其次,良好的競賽訓練,可以全方位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觀察力、專注力、創造力等,無論對於競賽還是課內學習都是有幫助的。
正因為這兩點,哪怕是在競爭激烈的體制內競賽圈,每年都有不少競賽選手最終並沒有什麼建樹,只能回去高考。但由於長期競賽的訓練讓這些學生的內功比普通學生更深厚,因此這些學生應對高考就會顯得很輕鬆,對於走體制外路線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
03 。
不套路的好教練會做這些事兒
介紹了這麼多,最後回到一個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怎麼找老師?
解鎖120+頂級國際競賽
僅2020年指導學員5000+
每天 10000+訪問
學員遍布世界各地
張老師所在的翰林學院,可以說是國際競賽培訓中的「模板」,而數學競賽,更是翰林的強項。
▽上下滑動,看翰林書院數學競賽戰績▽
美國AMC系列
🏆2020翰林學員美國考團AIME晉級率93.3%,目前已統計到的參考學員AIME晉級率90.9%。來自全國各地的10位學員在AMC12B卷中獲得了平均123分的好成績,均分超過DHR!所有AMC12A+B聯考學員均獲得大幅度提分,平均提分39.75分。
🏆2019-2020賽季,AMC12B最高分132分,AMC12A最高分118.3分,AMC10B最高分133.5分,兩位學員AIME分別以11分與12分晉級USAMO美國數學奧林匹克。
🏆2019翰林學員中1名AMC8滿分,根據已有反饋:AMC10A美高學員均分123分,AMC10B學員均分124分,AMC12A美高學員均分108分,AMC10B學員均分111分;除部分未參賽學員,AMC10/12小班課學員綜合AIME晉級率52/67,接近80%。
🏆2018翰林學員中2名AMC8滿分,AMC10均分126,AMC12均分115,一對一學員AIME晉級率100%,AIME最高分12/15。
澳洲AMC
🏆2020澳洲AMC翰林學員中 A等級:一等獎2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2名。B等級:二等獎1名,三等獎2名。D等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E等級:二等獎1名。
Euclid歐幾裡得數學競賽
🏆2019歐幾裡得數學競賽翰林學員,75-80分2人, 84-87分5人。
ARML系列
🏆2020ARML區域賽個人賽:1人華西賽區前20,1人華南賽區前100。
🏆2020ARML區域賽團隊賽:5位學員獲得團隊銅獎,並晉級下一輪晉級挑戰賽(power contest)(團隊編號604)。
Math League數學大聯盟
🏆2019Math League競賽第一階段:翰林學員一等獎12名,二等獎18名,三等獎13名,獲獎率95%(參賽學生45位,43位獲獎);第二階段:18名學生全部晉級美國總決賽,晉級率100%。
🏆2020夏季挑戰賽,翰林學員獲得金獎6枚,銀獎6枚,銅獎7枚,4名學員獲得優勝獎。
BMT伯克利數學思維挑戰
🏆2020BMT翰林學員在個人特長賽微積分比賽中獲得全球唯一滿分,個人特長賽代數比賽獲得中國區前三,中國區團隊二等獎,1名學員獲得全國第三名。
HiMCM美國高中數模競賽
🏆2019翰林學員9548隊獲全球特等獎O獎,據不完全統計,9552、9553、10193、9767隊獲全球F獎(僅次於特等獎),獲得M獎和HM獎隊伍若干。
🏆2018翰林學員兩隊獲得B題F獎(中國區最高榮譽),10+隊伍榮獲A題F獎,M獎和HM獎隊伍若干。
🏆2017翰林學員8028團隊榮獲全球O獎,8168團隊是所在學校唯一獲F獎團隊。
🏆2016翰林學員6453團隊榮獲O獎。
MCM/ICM全球大學生數模競賽
🏆2020翰林學員團隊獲全球M獎(僅次於全球特等獎)。
🏆2019翰林學員團隊獲Honorable Mention(16%)。
好成績的背後,是翰林有特色的教學體系。
剛才已經說到,越有含金量的競賽,越考驗內功。即使想突擊,前提也是孩子的數學能力足夠強。
翰林培訓競賽時,不會單純的拿幾套歷年真題就開講,而是有一套「以不變應萬變」的教學體系。
從翰林自編的講義中我們看到,針對競賽的各個知識點,翰林都是分項逐一「擊破」的。
這樣的好處首先是保證每個部分學生都能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視角,而不是散碎知識的拼湊,增強靈活變通的能力。其次,之前也介紹了,競賽的核心知識點是相通的,因此不用為了打不同的競賽去重起爐灶進行準備。
退一萬步講,即使競賽拿不了獎,所學的這些知識對於課內的數學學習一樣有作用。
當然,有內功還不夠,不同的競賽風格不同,因此出題的習慣和答題策略也不同。這時候就考驗培訓的老師是否「有經驗」了。
而翰林的教學採用標準化的模式,無論是歷年真題還是優質教案,都形成了一個涵蓋各大賽事的完整教學資源資料庫。
△翰林學院官網就是一個巨大的資料庫,包含競賽信息、題庫等各類資源
因此,翰林有能力覆蓋從小學到高中的各類數學競賽,並且能根據孩子的能力提供不同類型的課程。
以AMC為例,不同起點的學生都能通過測評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班型。
面向沒有參加過美國數學競賽的學生,或者是AMC10/12沒有晉級的學生。培訓目標是幫助學生為在AMC10/12中比賽建立競賽知識體系。
面向AMC10目標2.5%, AMC12目標5%的學員,在基礎班的內容上額外增加AMC難題訓練和AIME的基礎知識,為晉級AIME打下基礎。建議AMC10模考90分左右,AMC12模考75分左右的學員。
面向已經具備晉級AIME實力的學員,課程內容主要為AIME的知識體系學習及真題強化訓練。
剛才我們說到,很多高端競賽是以團隊的形式比賽的。因此組隊就成了一個問題。隊友的水平、互相之間的默契程度都會影響最終的成績。
翰林擁有的「學生池」很大,因此能很容易的為參賽者提供配隊,也接受同一個學校已經組好隊的學生,自由度很大。
不僅如此,翰林還提出了「競賽規劃」的概念。對於那些希望通過競賽體現數學專長的學生,翰林還能提供一個比較完整的方案:
這些都是非常超值的服務。
新的一年即將開啟,明年您的孩子是否將要走上數學競賽之路?如果還處於試水階段,不如先從AMC這樣的入門級競賽開始。翰林也為想要參加AMC各級賽事的學生提供了完整的線上和線下課程:
▽掃描下方二維碼▽
添加翰林學院老師
可以一對一諮詢解決你的困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