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根州印象 埃爾福特——不那麼黑暗的中世紀

2020-12-23 果哥布林

在埃爾福特沒有太多的照片。該城是圖靈根州的首府,可逛的東西太多,而那天也是出門不順,到達的時候已經11點,時間比較趕。並且那天有當地土著Thomas陪同,也不好意思拖拖拉拉到處拍照片。

其實在去埃爾福特之前,只看網上的介紹,對這個城市並沒有太大興趣。但經過大半天的遊歷,印象大為改觀,埃爾福特實在是一個靈動鮮活卻又不失質樸深刻的城市。下面先上一些照片,然後再補充一些印象比較深刻卻沒有照片可以展示的點吧。

這是市中心的XXX教堂(請原諒我記不住那些名字)。這個教堂值得驕傲之處在於當年某巴赫在這裡結婚,然後就繁衍出了產生了16個音樂家的巴赫家族,其中包括塞巴斯蒂安·巴赫。另外宗教改革的馬丁·路德當年也是在這裡學習,儘管真正做宗教改革是他離開埃爾福特之後的事情了。圖中塑像即是馬丁·路德。

購物中心,其位置就在上圖往右。Thomas的妹妹就在這裡面上班。圖中最右陰影中的房子實際上是一間從中世紀建立,至今仍在運作的天主教女眾修道院。我覺得這個地理位置是比較奇怪的,因為其門前即是熱鬧的市場,而這種格局也是從中世紀就開始了。

埃爾福特城中有Gera河流過,傍水而居的感覺很好。Gera河現在看起來並不大,因為其水位比起中世紀時已經大大下降了。照片最右上角的那個房子,就是埃爾福特著名的商販橋。沒有好好拍照,是因為出門前在網上看到的埃爾福特的旅遊信息,幾乎條條都會提到這座橋。當時覺得不就一座中世紀的橋,橋上有些房子嘛,有什麼奇怪的,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多的是風雨橋。但當天到了這地方,才覺得這裡確實有些有趣之處。下面有幾張照片都是與這個有關的。

有河的城市就是好,假期中會特別有閒適的感覺。

照片所攝的地方是一個小市集。12月28號,聖誕市集已經沒有了,但是在埃爾福特,這裡還有一個迷你版的聖誕市集仍然延續著,商家不多,基本都是出售食物。

進入這個小市場之後左拐就是上商販橋的路。這一片都是中世紀建築區,在我拍照的街這一面,一棟老房子正在修繕。Thomas說,原東德地區房價非常便宜,便宜到房子的所有者都沒有錢對它們進行正常維護。並且政府有規定,對老房子進行修繕,必須要使用房子建造時本來的工藝和材料,這又增加了維護成本。埃爾福特這座城市在二戰結束時並沒有遭到太嚴重的轟炸,許多古老建築得以保存,但其維護始終是個問題。這不禁令我想起幾年前看到的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外牆上二戰時留下的彈孔。不過去年去柏林開會的時候,他們已經在進行修繕了。

商販橋的一端有一座教堂,爬上塔樓可以俯瞰全城,這張照片即是拍攝於塔樓上。視野中可以看到許多教堂的塔樓。Thomas也說,埃爾福特在中世紀時既是南北和東西貿易的要道,又是重要的宗教中心,全城至今還有一百多座教堂(數據沒記錯的話),中世紀的時候更是被稱為小羅馬。

照片中央偏右就是旅遊網站一定會提到的關於埃爾福特的另一個點,即大天主教堂。其門前的臺階尤其有名,每年都會有冠以「臺階節」之名的慶祝活動。圖中教堂往右在靠近圖片邊緣的地方是一座小丘,其實那是一個叫做Petersburg的堡壘,至少從外觀上看,工事的宏偉程度不亞於南京的中華門。其頂部目前是一片鋪了草坪的平臺,在上面也可鳥瞰全城,散步、曬太陽、喝咖啡皆可。

商販橋的其他細節

商販橋上其實是一條被兩側房屋夾住的狹窄街道。整座橋上的房屋原本有六十多座,但後來一些相鄰的房屋合併,如今只有三十多座了。這些房屋齊街的一層都是店鋪,目前大多是出售手工藝品。建築上高度忠實於原貌的環境,以及店鋪出售商品的非工業量產性,真的會讓人感覺置身於中世紀貿易街平常的一天當中。

當時進門看了兩家店鋪。一家是橋上朝南的房子,出售各種香料,窄小古樸的店面、門邊的櫃檯、多格子的柜子以及混合著各種香料味道的空氣,極像中國的老中藥鋪。但西式的裝飾和假日的顧客又使這裡有不同於老中藥鋪的快活氛圍。特別喜歡下午的太陽以及Gera河的波光從狹小的窗戶照進店鋪,透過窗戶還能看見河邊散步的人。然而另一家窗戶朝北的巧克力店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店主甚至直接砌了一堵牆把店面和窗戶分隔開來。但該店生意不錯,店面幾乎總是被客人充滿。

在橋的另一端,有一個小小的把戲。一扇朝街開著的大窗,窗頂上掛著一塊牌子「劇院」,窗內是一個女巫(?)一樣的木偶,她閉著眼睛,右手用長袍遮掩著什麼東西。往窗邊的小口投入一個一塊錢的硬幣,木偶就會緩緩睜開眼睛,移開袍子,袍子內部就開始上演白雪公主的機械木偶劇。七個小矮人在這裡被詮釋為礦工,他們採礦工作的動作著實可愛。雖然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機械裝置,但放在這中世紀環境下,卻顯得非常應景,也很令人開心。

建築保護

如前所述,德國對古建築的保護措施確實值得稱讚。他們好像不那麼喜歡拆了建建了拆的重複勞動,也不覺得住二手甚至n手房有什麼不適。所以我問Thomas,埃爾福特這個城市的面貌跟你童年記憶中的面貌差別大嗎,他說沒什麼差別。我覺得這樣真好。

猶太人的遺產

由於是商業和交通發達的地方,猶太人在中世紀的時候也到埃爾福特定居並且發展出自己的社區。雖然基督教政府對猶太人有諸多限制,比如不能從事手工業之類,但猶太人畢竟還是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在這裡發了家。一開始的時候基督教徒與猶太教徒總體還是能和平相處的,他們甚至曾經聯手對抗外敵保衛埃爾福特。但後來發生了兩次驅逐猶太人運動,1349年的屠殺將猶太人徹底趕出了埃爾福特。

但是在最終離開之前,有些猶太人相信他們還會再回到這座城市,便將一些珠寶埋在了埃爾福特地下。90年代人們在建築過程中偶然發現其中的一筆寶藏,也就是目前在當地博物館中可以看到的展品。那雕刻著城堡/王冠的華麗麗的婚戒、數不清的銀幣以及披金戴銀的婚禮場景復原,直觀再現了當時埃爾福特猶太商人的優裕生活。

其實這個博物館的建築本身,原來也是中歐現存最古老的猶太教堂之一。另外在Gera河邊還有一間不起眼的石砌小屋,是當時猶太女人的浴場,用以「清潔身體和靈魂」。這兩座建築之所以保存至今,是因為猶太人被趕走之後,很快就被作為倉庫使用,以致二戰期間人們並不知道這兩個地方原來是猶太建築了。

市博物館

當天本來打算去參觀民俗博物館的,沒想到那天此館並不開放,所以我們最後去了市博物館。後者有三層樓加一個地下室,我們到達的時候離工作人員下班只有一個小時了,所以只看了一樓和三樓,不過也有些收穫。

一樓展出中世紀文物。除了一般都會展出的那些東西外,展廳四周牆上掛著的巨大的暗紅色盾牌顯得頗有氣勢。但最有意思的是展廳的一角牆上掛了一些不知名宗教人士的肖像,Thomas給我解釋展覽說明,關鍵詞大致是「知足者」的意思,我不記得原詞了。這些人說了一些相當高明的話,比如「當人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時,就不會覺得別人的錯誤不可饒恕了」,「知足的人比國王還富有/強大」等等。我問T同學以前是否聽說過這些人,他說沒有。這就說明一個令人愉快的事實,即在中世紀的歷史中,還是有那麼多閃耀的智慧的,只不過很多人沒有意識到。

三樓則是紀念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特展。在西方,宗教和科學的矛盾確實是一個問題。這個展覽的設計非常聰明,除了陳列一些與宗教改革有關的文物以外,它只是擺出基督教的道德觀念(如十誡)和現今社會種種現象(如槍擊案、二戰、進化論、通信技術、搖滾樂、色情暴力文化等)的事實,卻並不直接給出一個明確的態度和結論,而是一直用提問的方式來啟發參觀者自身的思考。比如納粹時期的圖片題為「思想是自由的嗎」,進化論圖片題為「神創造了世界嗎」等等。

總之結束了大半天參觀之後,埃爾福特眾多的宗教建築和市場遺址、令人驚嘆的猶太人寶藏、市博物館內不著名哲人的智慧語錄以及上文尚未提及的埃爾福特大學,動搖了我之前關於「黑暗的中世紀」的想像。歐洲中世紀確實充滿戰爭和瘟疫,但是或許並不是時時處處都那麼暗無天日。或許也有些溫暖晴朗的日子,商販橋上熙熙攘攘,橋下波光粼粼,僧侶矢志向學,匠人專精一藝。

相關焦點

  • 黑暗中世紀是怎麼回事?黑暗中世紀真實存在的鳥嘴醫生究竟是怎樣的?
    我們常說的黑暗中世紀,其實就是歐洲的中世紀時期,也就是大約在395年到1500年之間,懂得歷史的同學們,可能知道羅馬帝國被狄奧多西一世一分為二,也就是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成立的時間就是395年。在這之後,羅馬帝國逐漸開始衰敗,於476年和1453年,西,東羅馬帝國相繼滅亡。
  • 中世紀黑暗之下,理性覺醒的暗流湧動
    如今,提到中世紀人們往往自動用黑暗來形容,中世紀的黑暗似乎成為大眾的固有印象。然而,經歷了近千年的漫長旅程,中世紀真的只有黑暗嗎?宗教籠罩之下的歐洲真的在哲學思想和科學文化上完全停滯不前嗎? 主攻中世紀史的德國歷史學家約翰內斯·弗裡德並不贊同中世紀只有黑暗的觀點。
  • 「明晚19:30直播」黎明前的黑暗:淺談歐洲中世紀
    直播名稱黎明前的黑暗?淺談西歐中世紀直播時間2020年12月18日19:30-21:00主講嘉賓朱孝遠(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主辦方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出版社、北大博雅講壇、噹噹、博庫、談到歐洲中世紀,你會想到什麼?大多數人往往會把「黑暗」這段歷史的註解。畢竟,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起,歐洲進入了長達近千年的「混亂期」,各個封建國家之間戰亂頻仍,「黑死病」肆虐整個大陸,相比曾經輝煌的希臘與羅馬的古典時代,以及後來文藝復興之後思想解放、人文和科學繁榮的時代,這段歷史無疑是黑暗的。
  • 《瘟疫傳說:無罪》全新預告 中世紀黑暗場景重現
    《瘟疫傳說:無罪》全新預告 中世紀黑暗場景重現 時間:2019-02-01 14:17:52 來源:3DM編譯
  • 女騎士探索墮落聖殿,《黑暗獻祭》帶玩家走進中世紀冷兵器時代
    哥德式建築風格結合中世紀冷兵器風格遊戲的總體畫面風格是偏向黑暗的,2D的像素畫風,所有的遊戲畫面似乎都是被籠罩在黑色霧幔當中,暗黑風格帶給玩家一種神秘壓抑的感覺,遊戲本身並不是一個恐怖向的遊戲,黑暗中不會有突然出現的怪物,騎士明確的知道,哪裡有怪物,哪裡有需要戰勝的東西,黑暗的籠罩不過是給戰鬥加了一層緊張的氣氛
  • 黑暗的中世紀,為何誕生了大學?
    黑暗中的中世紀:希臘學術沒落 回顧歷史,東羅馬帝國日漸式微,直到1453年,徹底被奧斯曼土耳其攻陷。那時的西羅馬帝國,遭受蠻族入侵,國王多是文盲,古典文化開始衰退,整個歐洲有識之士很少,而且大都局限在修道院裡研讀聖經。
  • 為了「禁慾」壓制天性,不惜自殘自殺,歐洲中世紀有多黑暗?
    歐洲的中世紀曾經被後世稱為宗教靈光的"黑暗時代","黑暗"一詞派生於《聖經》的"啟示錄"。《聖經》又稱《新舊約全書》,是基督教的經典經文。中世紀的歐洲信仰天主教,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下的分教,教皇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和教皇的力量相比,英國國王和法克蘭國王的力量根本就微不足道,甚至說教皇的力量就像太陽,國王的力量就像月亮,月亮的光是向太陽借的,可見,教皇的力量可謂隻手遮天,他決定的事情沒有人能夠否決,相反,只能為他效命。
  • 歐洲的中世紀時期稱為黑暗時代,除了傳教士整個歐洲基本都是文盲
    在中世紀的歐洲,名義上是王權和教權分治,實際上教會幾乎掌控歐洲的一切。從公元5世紀到公元15世紀,這一段時期被稱為歐洲的黑暗時代。為什麼這麼講,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一、無知和迷信的時代在中世紀的歐洲,教會用聖經教義禁錮人民的思想。
  • 陳舊與創新的激昂碰撞,哥德式建築是如何敲醒黑暗中世紀的歐洲?
    曾經有這樣一個黑暗的時代,生活在那個時代中的人民愚妄無知,統治者荒淫無度,神權高於一切主權。那便是長達千年的歐洲中世紀時代。但是在這樣一個時代中,卻也誕生了很多人類文明的瑰寶,其中,人類建築史不可磨滅的璀璨明珠——哥德式建築,便是那星團中一顆閃耀的明星。
  • 中世紀時期分為中世紀早期,中世紀中期和中世紀晚期
    中世紀時期分為三個時期:中世紀早期,中世紀中期和中世紀晚期雖然在某些語言中,中世紀是用單數標記的,但很難將時代視為年齡複數以外的任何時代。這部分是因為這段很長一段時間內所包含的眾多主題,部分原因在於時代內的時間順序。
  • 關於圖靈和圖靈測試
    圖靈測試:為了避免對「思維」「思想」「自由意志」應該是什麼的哲學式討論,他提出只需要比較機器的表現和人類的表現,就可以判斷一個機器人的思維能力。這是「思考」的操作性定義,而非像愛因斯坦堅持的對時間和空間的操作性定義,以便將它的理論從先驗假設中解放出來……如果機器表現出了像人類一樣的行為,那麼它正是像人類一樣在行動。我們對人類網絡意識的定義,收緊了圖靈測試:圖靈測試需要軟體說服一小組專家,而非單一個體;不只涉及偶然的對話,也關乎自律和移情。
  • 圖靈的圖靈機
    》(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上的應用)的論文,指出不存在一個通用過程(圖靈機)能判斷任何一個一階謂詞邏輯公式是否可證明。在這一長篇大作中,圖靈設計出了圖靈機來模擬人類的數學演算過程,定義並研究了與實數、實變函數相對應的可計算數、可計算函數,並由此引出了不存在一臺圖靈機判定任意圖靈機是否是非循環機的問題,並通過哲學論證試圖在圖靈機和人之間建立聯繫,說明人的「機械運算過程」完全與圖靈機等價。
  • 圖靈、圖靈機、圖靈獎
    1935年,圖靈開始對數理邏輯發生興趣。計算機到底是怎樣一種機器,應該有哪些部分組成,如何進行計算和工作,在圖靈之前沒有任何人清楚地說明過。正是圖靈1936年那篇論文第一次回答了這些問題,提出了一種計算機的抽象模型,現在被稱作「圖靈機」。說來有趣,這個具有重大科學價值和歷史意義的計算模型,並非圖靈那篇論文的主題,而是在論文的一個腳註中「順便」提出來的。
  • 人工智慧之父——圖靈的傳奇人生
    雖然仍在劍橋,圖靈在1935年的春天參加了數學家馬克斯·紐曼的一個課程題為「基礎數學」,覆蓋了希爾伯特的「決策問題」。圖靈很快證明了這樣的算法是不存在的,但是儘管紐曼的鼓勵,他還是猶豫是否要把他的結果寫出來,直到1936年春天才這樣做。
  • 中世紀的1000年,最黑暗的教育是什麼樣兒?(西方教育3000年糾結史第五回)
    這1000年,被誰給偷走了?被偷走的1000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正在我大驚小怪的時候,有一個聲音從屋頂傳來,「唉,真是少見多怪啊,號稱讀書之人,竟然沒有聽說過『中世紀』,竟然不知道人類文明的黑暗世紀,可笑啊,可笑!」 我可來不及追究是誰在屋頂說話,趕緊一頭扎入歐洲歷史,進入到了一個籠罩著陰雲,呼嘯著寒風的「中世紀」。
  • 從中世紀到啟蒙運動:看理性的傳承
    啟蒙運動時期以迷信、愚昧、黑暗和落後等詞語來描述中世紀。然而,中世紀是否就處在所被定義的一種非理性的狀態下呢?本文,筆者將從理性這一角度入手,探尋中世紀到啟蒙時代的「理性傳承」。
  • 圖靈測試錯了嗎?——後圖靈時代的思考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對機器的智能測試。看過「模仿遊戲」這個電影的人都知道,圖靈的靈感來自於一個他設計的「模仿遊戲」:如果在一個裁判問了很多問題以後,還不能區分對方是人或計算機的話,那麼這個計算機就可以被認為是具有智能和思維能力的了!圖靈測試難不難?
  • 人工智慧:圖靈測試
    測試的談話僅限於使用唯一的文本管道,例如計算機鍵盤和屏幕,這樣的結果不依賴於計算機把單詞轉換為音頻的能力。測試內容:測試者與被測試者(一個人和一臺機器)在不發生物理接觸的情況下,由測試者通過一些裝置(如鍵盤)向被測試者隨意發問。經過多次測試後,如果有超過 30%的測試者不能確定被測試者是人還是機器,那麼這臺機器就通過了測試。
  • 夢回中世紀!這幾款以中世紀為背景的遊戲不可錯過
    「中世紀」一般是指公元5世紀到15世紀這長達1000年的歷史時期,最早由15世紀後期的義大利人文主義者比昂多開始使用。一般談到「中世紀」,往往會聯想到那時歐洲的「黑暗時期」以及頻繁的戰爭。由於「中世紀」對於歐洲的巨大影響,如今,不少遊戲廠商都會選擇以此作為題材開發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