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一位江蘇家長火了,因為他做出了一件大家不敢做的事情,當然也引發了網上激烈的爭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原來這位來自江蘇的爸爸,不滿老師長期要求家長輔導作業,批改作業,一怒之下,退出了家校群,不再接受老師的信息。
即使面對媒體採訪,也毫不示弱: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
此言一出,很多網友都拍手叫好,覺得揚眉吐氣,但不少老師卻有苦難言,非常委屈,那麼問題來了,目前的這個風氣,責任究竟是誰呢?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每個職業都有自己的特點,只要做這行的人,才知道裡面的心酸和不易,而外行往往只能看到表面東西。
比如,很多人看到醫生收入高,掛號費貴,卻不知道人家活到老學到老,一生都在參加各種考試和進修,周末值班和晚上夜班也是沒有幾個人能堅持得了的。
很多人都覺得銀行的員工很輕鬆,早九晚五,四五點銀行就關門了。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關門並不等於下班,還要開會,進行資金的整理和複合工作,確保萬無一失,稍不注意,晚上八九點下班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同理,教師這個職業也一樣,很多人都覺得每天就是上兩三節課,然後就是各種法定假日,每年3個月的寒暑假更是讓人羨慕,甚至很多人直接斷言,教師就是世界上最輕鬆的職業。
其實遠遠沒有那麼簡單,其實教師是非常繁忙的,特別是班主任和主科老師,每天的時間被安排滿滿當當,幾乎都是連軸轉,從早上7點多來,一直到晚上晚上六七點,全是高強度的工作。
而老師看似忙碌,但很多工作都是隱形的,不容易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給了外界很多人覺得無事可做的感覺,而分數成了壓垮老師的最後一顆稻草。
為了分數,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很多老師都會發明很多的辦法,相信劇場效應大家都聽過,惡性競爭就是這麼一步步來的。
20多年前,那時的老師和學生都很輕鬆,因為大家都沒有全力以赴,競爭意識也沒有現在這麼強。直到後來某一天,有老師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家長來輔導作業,這樣全班的作業質量大大提高,考試班平均分也高出其他班不少。
這個老師受到學校領導的表揚,他的方法被推廣使用,於是,越來越多的班級都採用家長輔導作業,這樣全年級的所有班平均分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某一天,有位老師,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將聽寫放在課後家長來完成,這樣不僅學生可以快速過關,而且還節省了不少課堂時間,可以利用課堂40分鐘,拓展更多的題型。
方法真不錯,很快,這個班成績又脫穎而出,高出其他班級許多,這個老師的方法又被其他老師爭相效仿,大家都把聽寫布置給家長完成。最後的結果是所有班級的排名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在這種理論下,總有老師在不斷尋找增長點,課內到課外,學校到家庭,於是家長的任務越來越多,越來越重。
本來這些都是一些非常小的任務,但是卻忽略了全職家長畢竟是少數,很多家長每天辛苦下班回來,還要輔導孩子作業,加上一些特殊職業的家長,或者文化太低的家長,根本就完不成這些任務。所以才有了前面的家長退群事件的發生。
總結:其實家長沒有錯,老師也沒有錯,大家的從發點都是好的,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但問題在於社會環境變了,學校對老師的要求也提高了,而家長還停留在以前的觀念上。
說到底就是人們的思想意識沒有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每個職業都和以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不斷學習,不斷適應,放平心態才是我們每一位人需要做的事情。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兒了,對於家長退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暢所欲言,留言區見!
(原創文章,維權必究,喜歡就請點讚關注,空間還有更多精彩文章,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