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光臨《中國教師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師報」關注我們。
★★★★★★★★★★★★
不久前,某初中校發生了一個衝突事件:一男生沒有完成作業,女教師要求他下課後到辦公室說明情況。不料,該教師剛一轉身,男生便從教室牆角抽出長把笤帚,狠勁地打在她的背上。同辦公室的兩名男教師得知情況後,氣憤地指責了男生,還發生了肢體衝突。雖沒受傷,但是男生家長不依不饒,到處告狀,說學校教師「群毆」孩子。最後的結果是,學校除給學生經濟補償外,3名教師和分管德育的校領導受到不同的行政處分,當事女教師還被降低崗位工資等級。
其實,諸如此類的事件經常可以在媒體上看到,這讓人不能不心生憂慮。不知何時開始,師生平等被演繹成不分長幼,沒有原則。如此一旦教師想再「板著面孔」批評教導學生,必然讓學生備感不爽乃至不服。無角色相處,無原則相交,必起衝突。由此,教師教育教導學生之時,學生往往理直氣壯地不理不睬或反唇相譏,甚至對施教的教師拳腳相加,也就不值得驚奇了。
因學生不服教師管教造成師生衝突的結果,往往兩敗俱傷。面對「惡生」,教師往往失去理智予以「武力管教」;學生家長的渲染與社會輿論的助推,卻能讓教師身敗名裂。
如此師生衝突,已達膠著狀態。怎麼解決?師生衝突,學生是弱勢,必須支持學生。正是這種理念和思想傾向,導致師生衝突,惡性循環,不斷升級。
客觀地說,學生成長是有自身規律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要保障學生的權益,也要確保教師的工作權益,因為這是教師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育人如植樹,植樹必有修剪,修剪必傷痛。這是教育的規律。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現在似乎要追求一種無「修剪傷痛」的教育,這是極不科學的態度。
從師道尊嚴到自身正當權益被侵,其中自有教師教育方法的不當與教育藝術的不精。但同時,也有「一面倒」的不當輿論的炒作、裹挾與不良導向。更有教師自身與相關部門不敢不願不屑維護教師權益的原因。
作為教師,需要認真鑽研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與藝術,力求讓自己的教育水平能夠達到潤物無聲,使受教育者如沐春風。作為教育部門,需要認真研究法律賦予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的權利和義務,研究出臺符合新形勢需要的具體可行的師生權益保護的法規、條例。這些工作在當下尤顯緊迫和重要。
政府及社會各相關部門與各新聞媒體,都要主動承擔起依法維護教育和教師權益的職責,再也不能在師生「衝突」、家校矛盾的事件面前,簡答地、想當然地「一面倒」,不負責任地對某一方進行批評和指責。而要以法律和事實為依據,正確監督,正確引導,正確維護各方權益,為師生和諧、家校和諧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作者單位系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教育局)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角三個點按鈕分享到朋友圈。公眾號和其他媒體如要轉載,請註明來源於中國教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