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公號評「別讓李嘉誠跑了」:顯得有點落後於時代的不自信

2020-12-18 澎湃新聞

央媒公號評「別讓李嘉誠跑了」:顯得有點落後於時代的不自信

李克濟/「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號

2015-09-20 22:16 來源:澎湃新聞

李嘉誠。 東方IC 資料

【編者按】

李嘉誠從內地撤資,引發多重猜測和激烈爭論。

9月20日, 「人民日報評論」公號發文指出,亞洲首富李嘉誠深陷輿論漩渦,關於他從內地撤資的爭論,仍然在唇槍舌劍地進行著。是正常的運作,還是道義的失守?是合法的進退,還是無奈的撤離?義憤填膺的道德審視、唱衰中國的負面猜測、恐慌情緒的傳染效應……所有這些元素,使得李嘉誠的撤離變得十分敏感。

那麼,如何看待李嘉誠「投資路線圖」的轉向?文章指出,一些人選擇從感性角度審視。改革開放以來,內地的優惠政策、開放環境、巨大市場,是他走到今天的重要基石;而這幾年來,由於轉方式、調結構,內地經濟增速主動回調,李嘉誠的選擇就顯得尤為扎眼。從樸素情感出發,好的時候同享福,遇到困難卻不能共度難關,這確實讓一些人覺得有點說不過去。

文章強調,看待一件事情不能僅僅停留於感性。即便是有種種「看法」,也只能停留於個人內心的幾聲嘀咕,卻難以從公共層面進行「道德綁架」。畢竟,資本的本性就是逐利而動,市場的規則就是遵守法治,只要在法治框架內,資本享有來去自由的權利。

文章認為,看待李嘉誠到內地賺錢,如果缺少大視野,激於義憤而情緒失控,甚至公開叫囂「別讓李嘉誠跑了」,就顯得有點落後於時代的不自信了,也不利於企業家樹立信心。

文章指出,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的比重超過12%,這麼大的盤子、這麼重的分量,一個商人的撤離能影響基本面嗎?與一些人的恐慌情緒相反,中國官方對此表現得從容淡定、舉重若輕。資本沒有國界,但商人有祖國。相信包容開放的中國,會為更多商人留一份溫情。

全文如下:

這幾天,亞洲首富李嘉誠深陷輿論漩渦,關於他從內地撤資的爭論,仍然在唇槍舌劍地進行著。是正常的運作,還是道義的失守?是合法的進退,還是無奈的撤離?義憤填膺的道德審視、唱衰中國的負面猜測、恐慌情緒的傳染效應……所有這些元素,使得李嘉誠的撤離變得十分敏感。

那麼,如何看待李嘉誠「投資路線圖」的轉向?一些人選擇從感性的角度來審視。改革開放以來,內地的優惠政策、開放環境、巨大市場,是他走到今天的重要基石;而這幾年來,由於轉方式、調結構,內地經濟增速主動回調,李嘉誠的選擇就顯得尤為扎眼。

從普通人的樸素情感出發,好的時候同享福,遇到困難卻不能共度難關,這在觀感上確實讓一些人覺得有點說不過去。

然而,看待一件事情不能僅僅停留於感性。即便是有種種「看法」,也只能停留於個人內心的幾聲嘀咕,卻難以從公共層面進行「道德綁架」。畢竟,

資本的本性就是逐利而動,市場的規則就是遵守法治,只要在法治框架內,資本享有來去自由的權利。

李嘉誠到內地賺錢,如果因為曾經給予優惠而主張「不宜想走就走」,

即便在道德上有正當性,在道理上也說不通,更與法治精神相悖。

今天的內地,政治清明、法治昌明、市場透明,當然有足夠的底氣接受任何資本的歸去來兮。只是,

如果缺少這樣的大視野,激於義憤而情緒失控,甚至公開叫囂「別讓李嘉誠跑了」,就顯得有點落後於時代的不自信了,也不利於企業家樹立信心。

眾所周知,北京長安街的東方廣場,上海陸家嘴的東方匯經,中國政治中心和經濟重鎮的標誌性建築,都打上了李嘉誠的烙印,他的撤離,無論如何都可能被視為一個「標誌性」的事件,也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說這不代表什麼,肯定不現實,但如果對此做過度解讀,甚至由此預測中國經濟不行了,則顯得有些誇大其詞。

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的比重超過12%,這麼大的盤子、這麼重的分量,一個商人的撤離能影響基本面嗎?

全球化時代,資本流動再正常不過,沒必要對此風聲鶴唳。

與一些人的恐慌情緒相反,中國官方對此表現得從容淡定、舉重若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日前表示,「更多的外來投資對在中國投資信心逐步增強」,「我們現在推進的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斯人已去,難以挽留也不必挽留,

市場經濟本就是多元經濟、流動經濟,有人走、有人來,有人看跌、有人看漲。只要中國深入推進改革、堅定完成轉型、保持市場活力,就不用擔心李嘉誠之後沒有資本進來。

我們能做的,不是自降身份的挽留,更不是激於義憤的謾罵,而是把這個國家建設得更好,讓今天的離開成為明天的遺憾。

資本沒有國界,但商人有祖國。

相信包容開放的中國,會為更多商人留一份溫情,不僅會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來容納他們,更會以超越金錢的胸懷來溫暖他們。

如果僅僅把中國視為利益性市場,而不是戰略性市場,一些人可能會選擇離開。但時間將證明,內地錯過的可能只是一兩個商人、一兩家企業,而他們失去的,則將是與中國一起成長的整個時代。

(原文標題《對李嘉誠,與其挽留不如目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李嘉誠

相關推薦

評論(1689)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談李嘉誠事件:斯人已去 不必挽留
    李嘉誠到大陸賺錢,如果因為曾經給予優惠而主張「不宜想走就走」,即便在道德上有正當性,在道理上也說不通,更與法治精神相悖。今天的大陸,政治清明、法治昌明、市場透明,當然有足夠的底氣接受任何資本的歸去來兮。只是,如果缺少這樣的大視野,激於義憤而情緒失控,甚至公開叫囂「別讓李嘉誠跑了」,就顯得有點落後於時代的不自信了,也不利於企業家樹立信心。
  • 人民日報評論:與其挽留不如目送李嘉誠離開
    義憤填膺的道德審視、唱衰中國的負面猜測、恐慌情緒的傳染效應……這些元素,使得李嘉誠的撤離變得十分敏感。那麼,如何看待李嘉誠「路線圖」的轉向?一些人選擇從感性的角度來審視。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優惠政策、開放環境、巨大市場,是他走到今天的重要基石;而這幾年來,由於轉方式、調結構,大陸經濟增速主動回調,李嘉誠的選擇就顯得尤為扎眼。
  • 央媒:別讓紅包戰衝淡春節本意
    (原標題:央媒:別讓紅包戰衝淡春節本意)
  • 央媒省媒記者進宜昌,看看他們怎麼說……
    央媒省媒記者進宜昌,看看他們怎麼說…… 2020-11-25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螞蟻之後,央媒再次發聲,社區團購要涼?
    螞蟻之後,央媒再次發聲,社區團購要涼?不久之前,央媒光明日報針對網絡小貸發聲,矛頭直指馬雲的螞蟻集團,揭露了螞蟻集團業務真相,並對其試圖脫離金融監管體系的做法提出批評。隨後,螞蟻集團上市被監管部門叫停。網絡金融之後,社區團購又成了網際網路風口,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跑步入場,包括美團、拼多多、阿里、京東等網際網路企業都開始布局社區團購。
  • 央媒關注!慈谿:全力打贏創建攻堅戰,奮力打造美麗新家園
    「央媒關注」融媒矩陣信息推送:「央媒關注」融媒矩陣(中經新聞記者 一凡 綜合)據慈谿發布公眾號消息,慈谿市委書記高慶豐在全市「基本無違建」創建推進暨美麗城鎮建設動員大會上強調高慶豐指出,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是帶動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創建「基本無違建市」是建設美麗城鎮的基本要求,要提高站位,聚焦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治理美「五美」總目標,奮力打造美麗新家園,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地產巨頭王健林李嘉誠回歸房地產?樓市到底是什麼風向?
    房價到底還有沒有漲的可能性了,所以,現在依然有不少人,對樓市和房價抱有著一絲期望,觀察著房產的動向,有點風聲就認為房價要漲價了。經濟學家不建議投資房產針對此事我國的經濟學家馬光遠曾經也說過:房價一定會漲,到馬光遠是說了房價會漲,但是他卻沒有鼓勵大家買房,反而勸告大家,房子並不是最好的投資品,但是,還是有些人只是看漲不看跌。不過,近段時間地產巨頭王健林,又似乎準備重回地產業了,他的舉動觸及那些看房只是看漲不看跌的人。
  • 「重慶李嘉誠」跑了?
    仿效李嘉誠在英倫「買買買」按中渝置地的說法,公司拋售內地資產的原因是「預見到二線城市物業市場的不明朗情況及風險」,準備從偏安一隅的地方房企,轉型成國際性房地產發展商。2013年11月,中渝置地以14.25億元將照母山一塊尚未開發的地產項目轉讓了出去。
  • 原形畢露 :李嘉誠為何不參加賭王的喪禮?背後的原因「耐人尋味」
    李嘉誠,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李嘉誠就是豪門,而且李嘉誠也是一個非常懂得做生意的商人。李嘉誠和賭王何鴻燊不一樣,李嘉誠是從一個普通的人慢慢的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自己的智慧打拼出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不去參加賭王何鴻燊的葬禮也許影響的是面子的問題,但是不去把關自己的項目,就直接關係到了利益的問題。也是這個原因,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李嘉誠選擇不參加喪禮就是為了自己的房地產項目。
  • 央媒透露3大明確信號
    央媒透露3大明確信號   對於這種現象,專家分析,前三季度房價上漲主要是兩方面因素:一方面,今年在公共事件的影響下,央行為了扶持實體行業經濟,採取降息措施,同時房貸利率也跟著下調,也順便降低了房貸門檻。在此情境下,買房的人多了,房價跟著上漲也就不奇怪了。
  • 央媒評「馬保國熱」、丁真走紅:去「尾」存「真」,廓清網絡空間
    央媒評「馬保國熱」、丁真走紅:去「尾」存「真」,廓清網絡空間 時間:2020
  • 央媒談「吊絲」:這個詞隱含自我矮化,必須予以批判與摒棄
    央媒談「吊絲」:這個詞隱含自我矮化,必須予以批判與摒棄 人民日報 2014-12-02 18:29 來源:澎湃新聞
  • 頻頻「出鏡」央媒!這些畫面,記錄二公司與國同慶時刻~
    頻頻「出鏡」央媒! 這個假期雙節相逢 舉國同慶二公司人在央媒頻頻「出鏡」一起走進鏡頭中的建設者故事
  • 央媒開啟系列評論批駁美方:背信棄義貽害全球
    繼新聞聯播連續兩天火力全開、正面回懟後,人民日報今天刊發題為《一諾千金不可違——評美國一些人的背信棄義》的鐘聲文章。
  • 女子不配合防疫,還找「盧書記」放行?央媒集體狠批
    近日,遼寧大連一位女子進小區拒不配合登記,隨即稱給社區盧書記打電話,被防疫志願者嚴詞拒絕。視頻顯示,該女子給社區書記「盧書記」打電話稱:「我進我小區,他(志願者)讓我寫身份證,我沒寫。我就寫了個電話不行,你跟他說一下。」
  • 北京最牛包租公,年收租是李嘉誠的5倍,可輕易買下一個萬達商城
    「包租公」一般是社會上對於男房東的稱呼,這個詞雖然很早就存在了,但是真正流行開始還要源於周星馳的電影《功夫》。電影上映之後,華所扮演的包租公讓人印象深刻,也是從那時起「包租公」這個詞才開始真正流行起來。
  • 如何看待這次重啟磋商,來看央媒的第一時間解讀
    央媒和知名微信公號第一時間進行了解讀。首先,中午12點18分,微信公號「陶然筆記」發文《速讀 | 重啟磋商,有何看點?》;接著,13點59分,環球時報社評《中美經貿磋商重啟,值得世界期待》發出;14點20分,人民日報鐘聲署名文章《用實際行動創造條件,通過磋商解決問題》發出;14點35分,總臺發表國際銳評《理性磋商才能負責任地解決問題》。
  • 聚焦央媒|葡萄籽英語榮獲2020年度家長信賴少兒英語品牌獎
    聚焦央媒|葡萄籽英語榮獲2020年度家長信賴少兒英語品牌獎 發布時間:2020-12-07 10:39:00 來源: 央廣網    12月3日,由央廣網主辦的「乘風破浪 聚教未來——2020年度央廣網教育峰會」在北京隆重舉辦,與各界教育精英歡聚一堂共話教育
  • 七彩熊繪本獲得央媒認可——榮獲「2019年年度兒童教育品牌」!
    央廣網作為中央媒體,始終關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更肩負著傳遞呈現社會各界對教育思考和觀點的責任。同時也向教育界傳遞廣大網民的建議、意見和期待,為我國新時代教育發展獻言建策,聚焦教育改革與發展,群策群力描繪契合時代步伐、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藍圖。
  • 央媒點讚!三明後生仔宣講團面向青年,形式多樣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
    央媒點讚!清華大學本科一年級三明籍學生羅開榮激動地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強調了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勵和鞭策我們高校青年更加努力地學習知識本領,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強化自主創新的意識,勇擔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吳長翔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指導方針、重要原則和重要任務,為我們青年成長發展、建功立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充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