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關於2021年 中指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中國房地產市場2020總結&2021展望報告》預測,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增長空間存優勢,成渝整體或有周
關於2021年 中指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中國房地產市場2020總結&2021展望報告》預測,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增長空間存優勢,成渝整體或有周期調整壓力,長三角、京津冀、長江中遊城市群市場規模有望實現穩中增長。
報告預計,2021年,全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節奏將放緩,整體銷量存小幅調整壓力,在新型城鎮化持續推進背景下,人口及土地等關鍵資源將加速向城市群和中心城市聚集,聚焦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可最大化享受城鎮化帶來的紅利。
2021年房價怎麼走?央媒透露3大明確信號
對於這種現象,專家分析,前三季度房價上漲主要是兩方面因素:一方面,今年在公共事件的影響下,央行為了扶持實體行業經濟,採取降息措施,同時房貸利率也跟著下調,也順便降低了房貸門檻。在此情境下,買房的人多了,房價跟著上漲也就不奇怪了。
另一方面,在公共事件的影響下,上半年有許多人認為今年房價會大跌。而開發商也擔心房子不好賣,就故意耍手段、漲價銷售。在開發商的眼裡,只有房價持續上漲了,大家買房的積極性才你能上去。而這也是過去數十年一貫的「買漲不買跌」的套路罷了。
然而,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事情,隨著調控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徹底打破了房價只漲不落的**。形勢直轉而下,不少投資房產者被套牢,很多房產企業步履維艱,甚至因此而破產。從此,房產市場進入冰凍期,降價潮此起彼伏席捲全國。
由於降價潮的到來,是那些有房戶房子價值大量縮水,特別是加槓桿的投資者更是措手不及,賣也賣不掉,從而被沉重的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即使是那些自住戶,看到剛剛買來的房子因房價下跌貶值那麼多,心裡總是心痛不已。
鑑於這種情況,與其心疼倒不如自我麻醉好受些,所以他們就願意裝睡不醒,甚至寧願做一個永遠也叫不醒裝睡的人。
但是房價一路下滑也給人一種樓市泡沫破裂的錯覺,有點無房戶於是就歡呼雀躍,期盼房價如蔥這一天及早到來,自己就可以買到便宜房子了。也有不少人擔心,如果樓市崩盤將會帶來何種災難性的後果。也有人猜測政府會不會出臺寬鬆政策救市,為樓市鬆綁。
2021年房價怎麼走?央媒透露3大明確信號
明年房價到底是漲是跌?央媒回應透露3大明確信號
第一,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變。眾所周知,房住不炒已經被寫入國家各類文件報告當中,所以無論樓市怎麼變,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變。不過,調控初期,控制樓市熱度是主要目標,所以房住不炒反覆被強調。但是,隨著樓市進入下行通道,炒房客已經普遍離場,為了實現防止房價大起大落的目標,也為了發揮房地產穩增長的作用,因城施策有望成為未來調控的主要方式,但房住不炒的底線不會改變。
其二,因城施策、雙向調控將成為調控常態化。房價上漲明顯的城市,樓市調控一定還會繼續加碼,但房價下行壓力大的城市或有可能出現適度的寬鬆,總體原則依然是防止房價大跌大漲。其實,根據目前出現政策鬆動的城市來看,基本都是在吸引人才購房落戶,公積金政策,首套剛需貸款等方面出現了邊際寬鬆,顯而易見,這是利好剛需、穩定樓市的重要舉措,而對於房價的直接影響相對要小得多。
其三,長效機制一直貫穿調控過程當中。國家對樓市調控的態度很明確,除了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長效機制也一直貫穿其中。誠然,盛松成所說的供需問題的確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但隨著以房地產稅、租購併舉、共有產權等為主要內容的長效機制加快推進,未來供需格局會進一步平衡,所以房價反彈的機會越來越小了。筆者倒是認為,恰恰相反,最應該擔心的或許不再是房價上漲,如果調控不放鬆,那些郊區樓盤、中小城市樓盤、各類商鋪寫字樓等或將迎來下行調整的可能。
從上文可以說明房地產從緊的基調依然沒有發生根本改變。但就現階段來說,面對不漲不跌的房價,購房者往往變得更加糾結,這時就應該根據需求作出選擇。一方面,房價趨於平穩,買房****下滑已是明顯趨勢,投資炒房還是暫時放棄。另一方面,降價跑量、衝刺業績是目前房企的主流選擇,對普通購房者群體而言,遇到高性價比房源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對於資金充足的剛需來說不失為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