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會議重申「房住不炒」,2021年樓市怎麼走?

2020-12-20 央視網

  一、年末「搶收效應」助推銷面增速轉正,開發投資繼續走強

  房地產銷售在疫情後半段表現穩健。今年以來,前有疫情衝擊,後有融資監管收緊,然而積壓購房需求集中釋放動力較強,使房地產成交量得以迎頭趕上。7-8月「淡季不淡」,9-10月「金九銀十」,11-12月則盡顯「搶收效應」。為衝刺年度業績,年末開發企業普遍加大了推盤和營銷力度,以價跑量現象突出。

  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5.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3%,增速比1-10月份提高1.3pct;商品房銷售額14.9萬億元,增長7.2%,增速提高1.4pct。不僅填補了疫情期間的深坑,還走出了盤桓兩年的負增區間。近期LPR連續7個月橫盤,首套房利率連續3個月不變,穩定在5.24%平臺期,或為階段性底部,也表明了成交多基於合理購房需求。其中,TOP30-50房企發力最為明顯。截至11月末,超過六成百強房企年度銷售目標完成率達90%以上,TOP30頭部房企完成目標無虞,多數百強房企有望追趕年初定下的業績目標。

  房價方面總體維持著穩中有降的態勢,11月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指數環比/同比增速為0.1%/4%,均較上期收窄;二手房價格指數環比/同比增速均與上期持平。然而局部地區銷售火爆、房價上漲過快也引發了調控升級。

  房地產開發投資韌勁十足,增速繼續走強。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29492億元,同比增長6.8%,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5pct。從其兩大組成部分來看,儘管土地購置面積累計降幅擴大至-5.2%,但成交溢價率的提高使成交價款增幅擴大至16.1%,土地投資整體不弱。各線城市土地成交面積增長首次全面放緩,10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二線/三線代表城市土地成交面積累計增速分別降至17.3%/6.5%/11.5%,較上期收窄2.9pct/1.5pct/4.7pct。建安投資方面繼續穩步復甦,房屋累計施工面積約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2%,較上期提高0.2pct;新開工/竣工面積降幅分別為-2%/-7.3%,均較上期進一步收窄。

  二、重要會議召開,重申「穩樓市」要求

  年末兩個重要會議已召開,傳遞出2021年樓市政策信號。一是住建部房地產工作座談會,重申了堅定落實「房住不炒」和「長效機制」;二是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相比2018年和2019年的年末政治局會議均未提及房地產,此次重申意味著房地產調控仍然是供給側改革框架中的一部分。

  「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作為房地產政策主基調,即便在疫情期間也未曾動搖,在疫情過後將作為長效機制繼續貫徹執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穩樓市」將依然是2021年房地產政策的內核訴求。

  三、展望2021年,預計樓市政策環境「一變兩不變」,成交基本平穩,投資增速小幅收窄

  預計2021年,樓市政策環境將呈現出「一變兩不變」的特徵。「變」的是,「三道紅線」融資監管新政改變了行業生態,將同時對房企融資、銷售、開發行為產生影響;「不變」的是,「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的政策基調不變,城鎮化維持增長的長期趨勢不變。

  預計房地產市場成交基本平穩。剛需仍是政策支持的對象,2021年初銷售有望延續復甦行情,居民購房需求平穩釋放;但下半年受三四線城市拖累,銷量存在下行壓力。全年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增速可能分別約為2%和5%,並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

  房價漲幅有望進一步收窄。在常態化組合調控下,房價上漲空間將十分有限;同時暢通資金鍊的訴求倒逼房企更加重視內源性融資,以價換量促回款是一個穩定可控的選擇。預計2021年房價同比增速穩中有降,商品房平均售價漲幅有望進一步收窄至3%左右。

  房地產投資增速或小幅收窄。一方面,土地投資將在融資約束下明顯失速。「三道紅線」融資新政下,多數房企面臨「踩線」壓力,倚仗「大而不倒」坐等救濟的投機心態不再適用,房企融資戰線被迫收縮,有息負債規模增速持續走低。反映到拿地上,預計房企將一改2020年大力補倉的風格,轉而趨于謹慎,土地購置費增速回落至約4%。另一方面,建安投資對開發投資的支撐將再次凸顯。三方面因素促使房企傾向於加大新開工和施工力度,帶動竣工面積轉好:一是多數房企現有土儲還能維持3-5年的存續,可開發項目供應充足;二是隨著疫情撥雲見日,工程項目施工進度不再受到大的約束,開發能力提升;三是在融資監管下,房企加快銷售回款、暢通資金鍊的訴求提升,客觀上需要加快竣工滿足可售房源供應。疊加土儲結構中一二線城市佔比提升使單位施工強度增長2%左右,建安投資或能實現7%左右的增長。綜合來看,預計2021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前高后低,中樞較2020年小幅下移至6%。

相關焦點

  • 政治局會議13個字定調樓市未提「房住不炒」,專家快速解讀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會議內容與2020年4月份和7月份的不同,「房住不炒」未被提及。但業內普遍認為,儘管未提「房住不炒」,但房地產市場仍會處於平穩運行的區間。房地產內容提及13個字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了2021年經濟工作。
  • 重要會議,上面把2021年樓市說的很明白了!
    2021年,國家將會如何施政,如何調控,如何「房住不炒」,本次講話差不多都說的明明白白。尤其是再結合今年7月,韓正發表的同樣主題的講話,兩下相比,就可以看出更多的東西。重點二:要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時刻繃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從實際出發不斷完善政策工具箱,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房住不炒」相關政策分析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解決好住房問題是重大民生工程,要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也要重視房住不炒政策在房地產審判中的運用,共同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 2020年中國樓市經歷了從驟降到恢復性上升的過
    中國網財經12月23日訊(記者 譚夢桐)不平凡的2020年終於接近尾聲,這一年,中國樓市經歷了從驟降到恢復性上升的過程。展望未來,2021年樓市怎麼走?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了「答案」。會議重申「房住不炒」,並且對住房租賃市場給予高度重視。
  • 不只是「房住不炒」!央行再提「房不刺激」,什麼信號?
    2020年遭遇的這場意外衝擊,帶動全球大寬鬆時代的重新降臨。寬鬆時代,樓市向來蠢蠢欲動,個別城市已經耐不住寂寞了。關鍵時刻,決策部門的定調尤其重要。央行不僅再提「房住不炒」,而且再度強調「房不刺激」。近日,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表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
  • 2021年房價怎麼走?央媒透露3大明確信號
    2021年房價怎麼走?2021年房價怎麼走?央媒回應透露3大明確信號   第一,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變。眾所周知,房住不炒已經被寫入國家各類文件報告當中,所以無論樓市怎麼變,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變。不過,調控初期,控制樓市熱度是主要目標,所以房住不炒反覆被強調。
  • 樓市:堅持「房住不炒」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題:樓市:堅持「房住不炒」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 「弦」還得時刻繃緊。2020年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穩定,但深圳等地也出現「價格倒掛」「眾籌打新」「萬人搶房」等現象,預示著這個匯聚各方利益的市場不乏「暗流」,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仍需合力夯實。 「穩」是今年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面對疫情衝擊,房地產市場從「冰凍」狀態快速恢復,銷售和投資走出「谷底」,深「V」迴轉,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銷售金額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均恢復正增長。
  • 2017年樓市怎麼走?7句話全說明白了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這句話最近火了。在這輪房價上漲中,上演了一場炒房者的狂歡盛宴。而很多人關注的2017年樓市究竟怎麼走?看完下面這7句話就明白了。  樓市未來怎麼走?長期來看,中金公司對於中國新房銷售量並不悲觀。  4.二季度開始改善,下半年見底回升  中金公司預計一、二線城市銷量下滑幅度在2017 年二季度收窄到10~20%,2017 年下半年重回增長態勢。
  • 破浪2020|風起浪湧,樓市調控、「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
    從2、3月份全國相繼20多個城市的紓困救市,到7月份杭州、東莞、寧波、深圳、南京等多個城市收緊樓市調控,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今年的樓市調控以「一城一策」為主,主要涉及限購限售、引才新政、融資監管等。值得注意的是,在8、9月份長租公寓暴雷現象頻發後,不少城市也迅速出臺了有針對性的租賃監管新政。
  • 「房住不炒」提出4年,為何不見房價下跌?只因為「兩個字」
    在2020年的兩會上,再次重申了「房住不炒」,為今年的房地產市場發展做了定位,銀保監會表示:堅決落實房住不炒的要求,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的發展。「房住不炒」是在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之後在每年的兩會上都會被提及,除了2019年,但這個堅持這個定位沒有變。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1年樓市: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其中,在涉及房地產方面,相比於2018、2019年更多強調「房住不炒」,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除了重申「房住不炒」外,更多筆墨體現在「租房市場」上,包括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 熱文TOP10:國家13個字定調房地產,未提房住不炒,樓市方向會變嗎?
    熱文TOP10:國家13個字定調房地產,未提房住不炒,樓市方向會變嗎?13個字定調房地產,未提房住不炒,樓市方向會變嗎?】」 國家13個字定調房地產,未提房住不炒,樓市方向會變嗎?房地產方向還用懷疑嗎?政策會有變嗎?但每一次高端的會都會引起一番新的解讀,一些期盼調控能放鬆的人死摳字眼,但凡抓住一點希望就跟救命稻草一樣,無限放大。
  • 樓市生變?官方未提房住不炒,黃奇帆:房產稅這麼收,誰還敢炒房
    例如12月11日,高層召開的「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規格之高,意義非凡,所以大家十分關注,而本次會議對於房地產的表述僅僅用了13個字: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高層會議未提「房住不炒」四個字!
  • 11月房價數據VS未提房住不炒,很多人都想錯了!
    730重要會議時的原話是: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次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很多朋友,會覺得語氣力度稍弱,起碼不利空。對此我也贊同。但要注意「十四五」規劃建議的根本性表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併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也就是說,「房住不炒」再次強化長期性,起碼未來5年基本不會變。
  • 剛剛,住建部公布2021年樓市「關鍵信息」!
    Anson地產PLUS繼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又一場重磅會議定調2021年樓市走向。就在剛剛,與樓市最為緊密的住建部,召開了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這場極為重要的會議到底說了什麼?咱馬上來劃重點!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三年提房住不炒,大城市住房問題受關注
    據新華社消息,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並部署了明年經濟工作。對於明年要抓好的重要任務,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用236字定調明年房地產市場: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
  • 鬱亮:房住不炒很重要,萬科大江大海計劃不是海盜行動
    3月25日晚間年報顯示,萬科A2018年實現營收2976.79億元,同比增長22.55%;淨利潤337.73億元,同比增長20.39%。從去年9月底流出的「活下去」會議圖片、多個樓盤維權事件等,萬科如何在業績、規模及質量間尋求平衡?鬱亮還有何創新突破萬科現有資產?
  • 三年連提"房住不炒" 大城市住房問題受關注
    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 2021年經濟工作怎麼幹?中央重磅定調!釋放9大政策信號:房住不炒...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9大政策信號: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不急轉彎;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房住不炒;強化反壟斷;穩定宏觀槓桿,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等等。   6、繼續提「房住不炒」,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房地產事關經濟增長、金融穩定等方方面面,「房住不炒」大原則不會動搖,「三道紅線」等已經將龍頭房企納入宏觀審慎監管並推動其去槓桿。
  • 國家表態樓市,2020年樓市迎來3大「好消息」,沒買房的恭喜了?
    一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表態要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二是,在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住建部首次在房住不炒之前加上了「長期」二字。三是,銀保監會召開了銀行保險業的新聞發布會,再次表示要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