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這句話最近火了。在這輪房價上漲中,上演了一場炒房者的狂歡盛宴。而很多人關注的2017年樓市究竟怎麼走?看完下面這7句話就明白了。
樓市未來怎麼走?7句話說明白
1.房價會跌嗎?不會
中金公司預計2017 年上半年銷售均價將持平,下半年重回上升趨勢。
2.二手房:小幅調整在所難免
中金公司認為二手房銷售均價會出現合理的小幅調整(約5~10%)。
3.需求減少?會,但只是暫時的
由於政策擾動,短期內銷量將會出現顯著同比下滑,但將會在2017下半年重拾上升趨勢。長期來看,中金公司對於中國新房銷售量並不悲觀。
4.二季度開始改善,下半年見底回升
中金公司預計一、二線城市銷量下滑幅度在2017 年二季度收窄到10~20%,2017 年下半年重回增長態勢。
5.一線城市供應短缺難以改變
由於中央政府「因城施策」框架的指引,中金公司認為城市層面的供求關係短期內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不會徹底扭轉,這意味著:1)此次政策收緊的熱點城市供應缺口將持續存在;2)三、四線城市供應過剩的問題難以根本解決。
6.房貸槓桿過高?在可控範圍內
中金公司預測2017年新增房貸總額5.5萬億元,同比下降15%。房貸的邊際收窄不會對房地產市場帶來實質性影響。
7.房價「大殺器」房地產稅會否在2017年推出?不會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馮奎在接受南都專訪談道,有些住房制度在這個過程中,慢慢被識別出來,但具體的制度內容還需要進一步明確。比如房地產稅等只在少數地方試點,馬上推廣的時機還沒到來。預計主要的制度內容經過幾年探索,到2020年前後,應該會相對成熟。
我們之間隔著一套房子,但這套房子,是幾百萬的距離
「先成家,後立業」!中國作為一個千百年受著這樣人生模式影響的國度。
有沒有房子也逐漸成了評判一個人是否幸福的決定性因素。但無論如何,大家都堅信一點:房子是當前最保值升值的東西。也就是因為這樣,炒房客才會大批湧現,房價也隨之衝高。
有房者和無房者,實際上就是有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而房價的上漲,使得階層間的壁壘更加堅不可摧。
對於年輕人來說,房價和工資之間越拉越大的比例,讓年輕人的努力和奮鬥顯得蒼白無力。與房價攀升的幅度相比,努力升職和加薪都顯得微不足道。房價正在摧毀年輕人的夢想,抹殺他們的努力。
當今社會,實業之冷與樓市之熱形成鮮明對比,也似乎在說,與其辛辛苦苦地經營實業,還不如去炒樓拿地賣房產。如果古人看了如今的場景,不知會作何感嘆?
恐怕屈原又要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炒房者,請三思
今年以來,中國一些地區房價上漲過快,蘊藏大量的泡沫,投機炒房大行其道。不僅有個體在瘋狂炒房,也有開發商在參與這場炒房遊戲,因為買地也能用槓桿,使得一些願意冒險的開發商高價競拍、推高了地價,從而推高了房價。
這樣的後果是不僅導致金融風險上升,長此以往,也不利於實體經濟的發展。如何讓房子「炒不起來」,這是未來房市政策的重要方向。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主任金煜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炒作大行其道,市場就容易失靈,這時政府的作為就顯得十分重要。就明年來看,中國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將呈現三大特點:一是加大熱點地區住宅土地供應,同時加強不同區域之間土地佔補的協調;二是加強信貸監管,提高投資性投機性購房的成本,控制家庭購房槓桿,防控金融風險;三是大力發展房屋租賃市場,盤活現有住宅資源。」總而言之,未來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與氛圍也將有助於讓炒房者知難而退。
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中國房地產市場做出了最新定位,「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炒房者,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