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竹筍時,最好別買「這3種」,就算再便宜,你買了也會吃虧
說到竹筍,筆者想起了很多人都熟悉和關注的網絡視頻作者「華農兄弟」,他們曾因花樣吃竹鼠在網上迅速走紅,擁有百萬粉絲,現如今因為疫情禁食令而轉行直播挖竹筍了,點擊率也不低。
足以見得,華農兄弟家的竹林還是比較大的,夠他們天天挖,當然也說明網友們對竹筍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在南方,不僅華農兄弟家有竹林, 其他很多村民也有竹林的。換言之,竹林在南方的農村是很常見的。
每到春天,竹林裡便生機勃勃,一棵棵尖尖的竹筍仿佛是聽從了春天的召喚一般,爭先恐後露出稚嫩的腦袋,來探尋這神奇的世界。
對於這些新鮮的竹筍,農民們除了挖來自己吃,或者是曬乾留著其他季節吃,當然還會拿出去賣。
在一些大型的竹林裡,長出來的竹筍有成千上萬個,農民們根本就吃不過來,所以他們都會將這最鮮嫩的竹筍運到市場去賣,賺取一筆生活費用。
為了讓消費者吃到新鮮的筍,農民們往往會在凌晨三四點鐘就開始挖筍,忙得熱火朝天。當天微微亮時,他們則扛著一袋袋裝得滿滿當當的竹筍來到村口排著長隊的卡車前,然後將竹筍裝上去,運往市裡的批發市場以及物流中心,再送到各個零售市場、生鮮蔬菜商店、早夜市和超市銷售。
春天吃竹筍正當時。對於消費者來說,春天別錯過竹筍了。
因為春天的竹筍是自然生長的,沒有添加任何農藥化肥,是天然的綠色生態菜,而且吃起來脆嫩爽口,有很多營養功效與作用,比如清熱降火、減肥瘦身、開胃健脾、潤腸通便、增強抵抗力、解酒、預防高血壓等。
所以說,錯過這春天的竹筍實在是太可惜了。
不過,小編提醒大家,在買竹筍時,遇到「這3種」最好別買,就算再便宜,你買了也會吃虧。
1、沒有殼、顏色特別白的竹筍
這種竹筍可能被添加了硫磺等的特殊「水」長時間浸泡過。為了讓竹筍的保存時間更長,提高竹筍的賣相,不少商販批發春筍回到家後,會將它們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時間,讓它們喝足「水」,然後再出售。這樣做,除了可以延長春筍的保存時間,讓竹筍的賣相更好,看起來十分新鮮,甚至還能壓秤呢。
這種竹筍最好別買,吃起來不好吃,不怎麼脆,口感很差,甚至還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健康隱患。所以,儘可能買帶殼的竹筍,如果殼上有新鮮泥巴,那就更好了。
2、筍肉沒有水分的帶殼竹筍
挑選帶殼的竹筍時,如果竹筍不新鮮,那麼用手掐一掐底部露出來的筍肉,要是沒有明顯的水分,那麼說明這種竹不新鮮,口感不怎麼樣,就算賣得再便宜,也不要買了。
3、聞起來味道怪怪的竹筍
無論是泡過水的沒殼竹筍也好,還是沒有泡過水但是存放時間長未賣出去的帶殼竹筍,都會有一股怪怪的味道。前者聞起來有酸味或刺激性的氣味,而後者呢聞起來有一股捂久了的黴味。這樣的竹筍就別吃了,不僅口感差,而且還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