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求職路,到底有多難

2020-09-06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楊喆 實習生 孫嘉璐 林毅珍

「除了畢業證書上多了個『非』字,我其餘的材料跟全日制研究生沒有區別。我們的師資、完成的作業和論文都是同樣標準的。但就因為選擇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我失去了很多機會。」回首自己的求職經歷,童欣(化名)感到很心酸。

收到選調生的擬籤約通知,卻因「非全」研究生的身份被拒籤;報考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但在報考系統裡找不到非全日制的選項;入職公立醫院後,因為「非全」研究生的身份,無法獲得編制,且享受不到所在城市的人才補貼。

今年剛從中南大學畢業的童欣,是2016年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誕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中的一員,她屢屢受挫的遭遇亦是這一群體尷尬求職境遇的縮影。

不舍名校情結,接受調劑「非全」

童欣本科畢業於廣西醫科大學,在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中,考出了393分的成績。這一分數高出當年醫學類考研國家線98分,比中南大學醫學類專業的分數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執行同一分數要求)也高出了83分。

2017年考研國家線和中南大學研究生招生複試成績要求

「我報考的是中南大學全日制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後來被調劑到非全日制公共衛生專業就讀。」童欣告訴澎湃新聞,由於當年是國家第一年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上線人數不足,很多原先報考全日制研究生的本科應屆生被調劑到了非全日制就讀。

「我的考研成績還蠻高的,雖然可以調劑到普通學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就讀,但我還是想留在中南大學這所名校,於是就接受了校內調劑到非全日制碩士。」童欣說。

學信網上童欣的考研信息 受訪者供圖

2016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國家統一下達招生計劃,考試招生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培養質量堅持同一要求,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雖有教育部的「背書」,但社會上針對「非全」研究生的偏見依然存在。不少人認為非全日制等同於過去的在職研究生,課時、師資、考核等各方面的含金量都不如全日制研究生。

而童欣告訴記者,除了真正在職讀研的那部分人,很多應屆本科生攻讀「非全」研究生其實是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樣脫產學習。而且為了學習,這些同學往往比全日制研究生付出了更多。

「學校沒給非全日制研究生安排宿舍,我們只能自己在校外租房子住。國家給全日制研究生的生活補貼,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不能享受。」童欣告訴記者,同班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和她一樣是應屆本科畢業,三年來他們都是和全日制研究生班級的同學在一起學習的。

童欣所在學院也為其出具了「學習方式證明」,證實其研究生期間的學習方式為全脫產學習,其課程設置、學分要求、學位授予標準等均與全日制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相同。

童欣所在學院為其出具的學習方式證明 受訪者供圖

因為「非全」身份,選調生錄取被拒籤

2017年入學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我國正式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區分研究生管理後招收的第一屆學生。2020年,第一屆入學的三年制非全日制研究生迎來了畢業。

在他們即將離開校園時,2019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明確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戶條件,精簡落戶憑證,簡化辦理手續,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戶機會。

在畢業前半年左右,童欣開始了自己的求職之路。

2019年底,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來中南大學定向招錄2020屆選調生。打算畢業後回家鄉工作的童欣很期待這個機會,但她看到招錄公告上「全日制應屆畢業生」的要求後,對自己能否報考心存顧慮。她找到組織部的工作人員諮詢,工作人員請示領導後答覆童欣先報名考試。於是童欣按照要求提供材料報考,也順利通過了資格審查。「之後我就認真備考,最後筆試和面試環節也都順利通過了。」童欣說。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為童欣出具的選調生擬籤約證明 受訪者供圖

今年5月22日,童欣收到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的擬籤約通知。但就在籤約前,她卻等來了自己無法被錄取的消息。

「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回復我,因為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所以不能錄取。工作人員說組織部領導討論後決定只招全日制的學生。」童欣給記者發來了她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幹部規劃辦工作人員的通話錄音。當她提及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下發的通知質疑廣西選調生拒絕錄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合理性時,工作人員表示,廣西選調生招錄公告是去年10月發布的,與前述通知原則上是不衝突的。

「於是,我在筆試和面試都通過的情況下,因為讀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終與選調生失之交臂,所有的努力也都化為烏有。」回首數月前的這段經歷,童欣非常沮喪。

一波三折的執業醫師考試

作為公共衛生專業碩士,童欣在實習單位完成了一年實習後,於今年上半年報考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但在網上報名時她卻發現,報考系統中的學習形式選項裡並沒有非全日制,「作為一名統招研究生,留給我們的報考選項都沒有。」

童欣向記者提供了國家醫學考試網的報名頁面截圖,其學習形式選項中包含普通全日制、成人脫產、夜大學、函授、電視教育、網絡教育、自學考試和學歷文憑考試、師承或確有所長等類別,在如此豐富的學習形式中,就是找不到「非全日制」的蹤影。

國家醫學考試網報名頁面 受訪者供圖

遭遇這一尷尬後,童欣和同學們曾與相關部門溝通,學校也出面協調。然而在報名結束後,她和同學們仍一度因為「非全」研究生的身份而未通過資格審查。

童欣曾就此事聯繫湖南省衛生健康委醫學考試中心,得到的答覆是,如果畢業證上寫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不能參加考試。除非考生出具承諾書,承諾日後取得的畢業證沒有「非全日制」字樣,不然資格審查就不能通過。

「我們就是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畢業證上肯定是有體現的,這樣的回覆讓我們很為難。」但為了獲得考試機會,童欣和同學們通過網絡信訪的方式向湖南省政府反映了相關訴求,最終他們獲得了考試的機會。

入職後「非全」仍是困擾

即使在順利入職後,「非全」的身份依然困擾著童欣。

成為選調生無望後,童欣於今年7月進入了廣西柳州的一所公立醫院工作。按照這家醫院的招聘公告,全日制應屆碩士研究生,原則上提供事業單位編制,享受柳州市人才政策,由柳州市發放購房補助8萬元。

童欣所在醫院2020年招聘公告 醫院官網圖

「那些畢業於普通院校和我一起入職的全日制研究生,他們都可以免試獲得編制並享受市裡的人才補貼。而我雖然畢業於985高校,但就因為讀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獲得編制遙遙無期,碩士研究生的人才補貼也拿不到。」童欣說。

澎湃新聞從柳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了解到,按照現行政策,非全日制研究生暫時不能享受柳州市的人才補貼。「之所以沒有按照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的文件來,是因為柳州市人才補貼是一種獎勵政策,是獎勵給特殊人才的,這不是一個普適性的補貼。」柳州市人社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的工作人員表示。該工作人員建議,童欣可以用全日制本科學歷領取相應的補貼,但本科與研究生的補貼金額有所不同。

9月4日,柳州市委人才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已經看到了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下發的相關文件,在給予編制的問題上,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研究生應該平等對待,工作人員表示會和醫院方面進行溝通。

童欣告訴記者,她就編制的問題曾多次和醫院協商,但醫院現在的態度是,按現有政策一年後她是無法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起獲得編制的。醫院會幫其嘗試申報,但無法保證最後的結果。

同日,記者也撥通了童欣所在醫院人事科韋姓科長的電話,對方拒絕就此回應。

考慮到非全日制研究生這一新事物的社會接受度,童欣的母校中南大學也在這屆學生畢業前也做了大量工作。

記者從中南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了解到,為做好首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業工作,中南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在去年就專門印製了相關宣傳冊,並隨就業推薦信一起發放給了來校招聘的用人單位。

「我們的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老師們都希望他們順利就業。」9月4日,中南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綜合辦的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學校已經通過多種渠道告知用人單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中南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推薦信 受訪者供圖

該工作人員表示,童欣還沒有向學校反映過這些她在求職中遭遇的不公。了解相關情況後,他們會及時和童欣本人取得聯繫,盡學校所能幫助她解決就業中遇到的難題。

「我經常在想,自己的本科學校不差,也是參加統考進的中南大學,和全日制的研究生一起學習,按照統一標準畢業。教育部也發了文件,可為什麼求職時還受到這麼多歧視呢?心裡真是非常委屈。」談及未來,童欣依然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應受訪者要求,童欣為化名)

本期編輯 周玉華

相關焦點

  • 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有沒有用?受認可嗎?能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考...
    擁有碩士學歷,找工作卻比本科難,「非全日制研究生」該何去何從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是需要學習研究生階段的所有專業知識,並且對於考核標準上沒有太大區別,具有的能力方面相差不大,本該在求職市場上平等,但是對於非全日制畢業生來說,遭遇了求職的百般無奈,甚至都不如一個本科生求職容易,這是為什麼,
  • 非全研究生考教師被取消資格,非全日制學歷,究竟有什麼用?
    研究生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分,長期以來,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求職、落戶等各方面都遭遇歧視:近期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考海南中學教師時,就因為這樣的學歷被取消資格。優路教育綜合了各方面信息,發現海南中學一方雖然存在工作上的失誤,但其招聘條件中,確實明確要求全日制學歷,這也引起了熱議,那麼非全日制學歷,真的沒有用處嗎?其實並不然。
  • 非全日制研究生之困:常在求職第一關就因「非全」被卡掉
    看到相關報導時,2019年從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全日制研究生王璇特別有感觸。王璇回憶,由於學制是兩年,2018年下半年,北師大心理學院一些2017級非全日制研究生已開始找工作。「當時有不少學生反映,求職過程中發現很多企事業單位都只招全日制畢業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面十分窄。」
  •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遭歧視」,用人單位:同樣標準為何不讀全日制?
    作為北京某大學 2018 級法律碩士研究生,方思(化名)在求職時備受冷眼,由於讀的是 " 非全 " 研究生,多數律所、省考的崗位她都沒有報考資格," 想不通,同樣是統招統分的在讀研究生,非全日制的為何不被承認?"
  •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被拒 究竟何時才能撕掉歧視標籤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立芳)只因畢業證書上有「非全日制」四個字,不少碩士研究生就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話題再度引發社會關注。作為改革後的新生事物,國家教育部明文規定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然而在實踐中,他們並未被平等對待,數十萬「非全」學子正在呼籲同等就業權利。
  • 非全研究生考教師被取消資格,但非全日制學歷,並不是一無是處
    研究生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分,長期以來,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求職、落戶等各方面都遭遇歧視:近期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考海南中學教師時,就因為這樣的學歷被取消資格。優路教育綜合了各方面信息,發現海南中學一方雖然存在工作上的失誤,但其招聘條件中,確實明確要求全日制學歷,這也引起了熱議,那麼非全日制學歷,真的沒有用處嗎?其實並不然。
  • 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考公面試無資格,入職國企當天被拒
    原標題: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考公面試無資格,入職國企當天被拒新華社 曹正平 攝本以為只差臨門一腳,卻發現對面是一堵牆。「我去入職那天,他們看到我畢業證問怎麼是非全日制,然後一個工作人員說,不接受非全日制。」王藝對南都記者說。
  • 考上碩士卻成了找工作的絆腳石——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之痛
    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因為用人單位不了解「非全」,辛辛苦苦考上的碩士,反而成了求職的絆腳石。1「非全」研究生:仿佛讀了個「假碩士」在這個特殊的就業季,碩士研究生小曹怎麼都沒想到,阻礙他找工作的竟然是自己的碩士學歷。
  • 考上碩士卻成了找工作的絆腳石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之痛
    來源:半月談網非全日制(簡稱「非全」)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然而在今年就業季中,許多非全日制碩士畢業生卻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業歧視。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因為用人單位不了解「非全」,辛辛苦苦考上的碩士,反而成了求職的絆腳石。
  • 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考公面試無資格,入職國企當天被拒
    王藝的遭遇在同屆非全日制研究生裡並不罕見。2020屆法律碩士畢業生陳羽去年底參加浙江省考,報考的是杭州市公安局某區分局的基層民警,結果筆試都過了,卻被拒在面試大門之外。作為2016年教育部研究生改革後的第一屆非全日制非定向碩士研究生,陳羽也有向報考單位科普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什麼的經歷,而且這一科普工作貫穿這次求職經歷的始終。
  • 選調生被拒籤、編制難落實:一位「非全」研究生的坎坷求職路
    「除了畢業證書上多了個『非』字,我其餘的材料跟全日制研究生沒有區別。我們的師資、完成的作業和論文都是同樣標準的。但就因為選擇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我失去了很多機會。」回首自己的求職經歷,童欣(化名)感到很心酸。
  • 選調生被拒籤、編制難落實:一位「非全」研究生的坎坷求職路
    「除了畢業證書上多了個『非』字,我其餘的材料跟全日制研究生沒有區別。我們的師資、完成的作業和論文都是同樣標準的。但就因為選擇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我失去了很多機會。」回首自己的求職經歷,童欣(化名)感到很心酸。
  • 多地發聲要求一視同仁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誤解得太深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頻被拒今年,首屆三年制「非全」研究生走出校園,因為學歷求職被拒令他們十分頭疼。華中師範大學的王藝參加校招並籤下三方,某通信公司由於不接受非全日制學歷跟她提出了解約。王藝怎麼都想不通,平時一樣上課、寫論文、答辯,怎麼到了求職就不一樣了?
  •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哪些區別?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用嗎?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肯定是有區別的什麼是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是面向應屆本科畢業生經過國家統一考試招生錄取的正式學生2017年做了改革,非全日制研究生也都改為畢業證學位證均發放的人雙證齊全,入學考試也加大了難度,應該說以後社會的認可度應該有所提高。
  • 2021年考研在即,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視」,還有必要讀嗎?
    2021年考研時間已確定,考試恢復正常,本來是件高興的事,可是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頻繁遭「歧視」,讓不少人考研的熱情冷卻了許多!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求職不被認可,無法享受同等社會福利等問題都折射出一個問題:「非全日制」學歷認可度不高,學歷歧視問題依然存在。
  •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誤解得太深 北京山東等多地發聲要求一視同仁
    「統招雙證」的畢業生因為一個「非」字境地尷尬。教育部多番力挺,企業仍然不了解不敢招,非全日制畢業生被誤解得多深?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頻被拒今年,首屆三年制「非全」研究生走出校園,因為學歷求職被拒令他們十分頭疼。
  • 「不好意思,我們不招非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
    又到了一年火熱的求職季,各個高校的學生都湧入了人才市場。作為北京某大學2018級法律碩士研究生,方思(化名)在求職時備受冷眼,由於讀的是 " 非全 " 研究生,多數律所、省考的崗位她都沒有報考資格," 想不通,同樣是統招統分的在讀研究生,非全日制的為何不被承認?"
  • 多地發聲要求一視同仁,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誤解太深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頻被拒今年,首屆三年制「非全」研究生走出校園,因為學歷求職被拒令他們十分頭疼。華中師範大學的王藝參加校招並籤下三方,某通信公司由於不接受非全日制學歷跟她提出了解約。王藝怎麼都想不通,平時一樣上課、寫論文、答辯,怎麼到了求職就不一樣了?
  •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到底有什麼區別?
    有考研想法的同學,再準備考研時都可能會陷入迷茫,不清楚自己的水平能考什麼樣的大學,又或者不知道能考什麼專業,再一個是確定選擇後,不知道怎麼去準備考研,考研考什麼,也不是很清楚。這次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內容,希望對同學在考研備考的過程中有所幫助。
  • 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委屈:我們不水
    「當時有不少學生反映,求職過程中發現很多企事業單位都只招全日制畢業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面十分窄。」王璇說,為此,北師大心理學院還發了一則《關於北京師範大學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性質的說明》,解釋非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與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相同。但據王璇了解,2018年之後畢業的北師大心理學院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求職時仍會遇到因「非全」被區別對待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