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調生被拒籤、編制難落實:一位「非全」研究生的坎坷求職路

2020-09-06 中國青年網

「除了畢業證書上多了個『非』字,我其餘的材料跟全日制研究生沒有區別。我們的師資、完成的作業和論文都是同樣標準的。但就因為選擇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我失去了很多機會。」回首自己的求職經歷,童欣(化名)感到很心酸。

收到選調生的擬籤約通知,卻因「非全」研究生的身份被拒籤;報考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但在報考系統裡找不到非全日制的選項;入職公立醫院後,因為「非全」研究生的身份,無法獲得編制,且享受不到所在城市的人才補貼。

今年剛從中南大學畢業的童欣,是2016年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誕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中的一員,她屢屢受挫的遭遇亦是這一群體尷尬求職境遇的縮影。

不舍名校情結,接受調劑「非全」

童欣本科畢業於廣西醫科大學,在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中,考出了393分的成績。這一分數高出當年醫學類考研國家線98分,比中南大學醫學類專業的分數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執行同一分數要求)也高出了83分。

2017年考研國家線和中南大學研究生招生複試成績要求 「我報考的是中南大學全日制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後來被調劑到非全日制公共衛生專業就讀。」童欣告訴澎湃新聞,由於當年是國家第一年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上線人數不足,很多原先報考全日制研究生的本科應屆生被調劑到了非全日制就讀。

「我的考研成績還蠻高的,雖然可以調劑到普通學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就讀,但我還是想留在中南大學這所名校,於是就接受了校內調劑到非全日制碩士。」童欣說。

學信網上童欣的考研信息 受訪者供圖2016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國家統一下達招生計劃,考試招生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培養質量堅持同一要求,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雖有教育部的「背書」,但社會上針對「非全」研究生的偏見依然存在。不少人認為非全日制等同於過去的在職研究生,課時、師資、考核等各方面的含金量都不如全日制研究生。

而童欣告訴記者,除了真正在職讀研的那部分人,很多應屆本科生攻讀「非全」研究生其實是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樣脫產學習。而且為了學習,這些同學往往比全日制研究生付出了更多。

「學校沒給非全日制研究生安排宿舍,我們只能自己在校外租房子住。國家給全日制研究生的生活補貼,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不能享受。」童欣告訴記者,同班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和她一樣是應屆本科畢業,三年來他們都是和全日制研究生班級的同學在一起學習的。

童欣所在學院也為其出具了「學習方式證明」,證實其研究生期間的學習方式為全脫產學習,其課程設置、學分要求、學位授予標準等均與全日制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相同。

童欣所在學院為其出具的學習方式證明 受訪者供圖因為「非全」身份,選調生錄取被拒籤

2017年入學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我國正式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區分研究生管理後招收的第一屆學生。2020年,第一屆入學的三年制非全日制研究生迎來了畢業。

在他們即將離開校園時,2019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明確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戶條件,精簡落戶憑證,簡化辦理手續,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戶機會。

在畢業前半年左右,童欣開始了自己的求職之路。

2019年底,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來中南大學定向招錄2020屆選調生。打算畢業後回家鄉工作的童欣很期待這個機會,但她看到招錄公告上「全日制應屆畢業生」的要求後,對自己能否報考心存顧慮。她找到組織部的工作人員諮詢,工作人員請示領導後答覆童欣先報名考試。於是童欣按照要求提供材料報考,也順利通過了資格審查。「之後我就認真備考,最後筆試和面試環節也都順利通過了。」童欣說。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為童欣出具的選調生擬籤約證明 受訪者供圖 今年5月22日,童欣收到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的擬籤約通知。但就在籤約前,她卻等來了自己無法被錄取的消息。

「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回復我,因為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所以不能錄取。工作人員說組織部領導討論後決定只招全日制的學生。」童欣給記者發來了她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幹部規劃辦工作人員的通話錄音。當她提及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下發的通知質疑廣西選調生拒絕錄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合理性時,工作人員表示,廣西選調生招錄公告是去年10月發布的,與前述通知原則上是不衝突的。

「於是,我在筆試和面試都通過的情況下,因為讀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終與選調生失之交臂,所有的努力也都化為烏有。」回首數月前的這段經歷,童欣非常沮喪。

一波三折的執業醫師考試

作為公共衛生專業碩士,童欣在實習單位完成了一年實習後,於今年上半年報考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但在網上報名時她卻發現,報考系統中的學習形式選項裡並沒有非全日制,「作為一名統招研究生,留給我們的報考選項都沒有。」

童欣向記者提供了國家醫學考試網的報名頁面截圖,其學習形式選項中包含普通全日制、成人脫產、夜大學、函授、電視教育、網絡教育、自學考試和學歷文憑考試、師承或確有所長等類別,在如此豐富的學習形式中,就是找不到「非全日制」的蹤影。

國家醫學考試網報名頁面 受訪者供圖遭遇這一尷尬後,童欣和同學們曾與相關部門溝通,學校也出面協調。然而在報名結束後,她和同學們仍一度因為「非全」研究生的身份而未通過資格審查。

童欣曾就此事聯繫湖南省衛生健康委醫學考試中心,得到的答覆是,如果畢業證上寫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不能參加考試。除非考生出具承諾書,承諾日後取得的畢業證沒有「非全日制」字樣,不然資格審查就不能通過。

「我們就是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畢業證上肯定是有體現的,這樣的回覆讓我們很為難。」但為了獲得考試機會,童欣和同學們通過網絡信訪的方式向湖南省政府反映了相關訴求,最終他們獲得了考試的機會。

入職後「非全」仍是困擾

即使在順利入職後,「非全」的身份依然困擾著童欣。

成為選調生無望後,童欣於今年7月進入了廣西柳州的一所公立醫院工作。按照這家醫院的招聘公告,全日制應屆碩士研究生,原則上提供事業單位編制,享受柳州市人才政策,由柳州市發放購房補助8萬元。

童欣所在醫院2020年招聘公告 醫院官網圖 「那些畢業於普通院校和我一起入職的全日制研究生,他們都可以免試獲得編制並享受市裡的人才補貼。而我雖然畢業於985高校,但就因為讀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獲得編制遙遙無期,碩士研究生的人才補貼也拿不到。」童欣說。

澎湃新聞從柳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了解到,按照現行政策,非全日制研究生暫時不能享受柳州市的人才補貼。「之所以沒有按照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的文件來,是因為柳州市人才補貼是一種獎勵政策,是獎勵給特殊人才的,這不是一個普適性的補貼。」柳州市人社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的工作人員表示。該工作人員建議,童欣可以用全日制本科學歷領取相應的補貼,但本科與研究生的補貼金額有所不同。

9月4日,柳州市委人才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已經看到了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下發的相關文件,在給予編制的問題上,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研究生應該平等對待,工作人員表示會和醫院方面進行溝通。

童欣告訴記者,她就編制的問題曾多次和醫院協商,但醫院現在的態度是,按現有政策一年後她是無法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起獲得編制的。醫院會幫其嘗試申報,但無法保證最後的結果。

同日,記者也撥通了童欣所在醫院人事科韋姓科長的電話,對方拒絕就此回應。

考慮到非全日制研究生這一新事物的社會接受度,童欣的母校中南大學也在這屆學生畢業前也做了大量工作。

記者從中南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了解到,為做好首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業工作,中南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在去年就專門印製了相關宣傳冊,並隨就業推薦信一起發放給了來校招聘的用人單位。

「我們的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老師們都希望他們順利就業。」9月4日,中南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綜合辦的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學校已經通過多種渠道告知用人單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中南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推薦信 受訪者供圖該工作人員表示,童欣還沒有向學校反映過這些她在求職中遭遇的不公。了解相關情況後,他們會及時和童欣本人取得聯繫,盡學校所能幫助她解決就業中遇到的難題。

「我經常在想,自己的本科學校不差,也是參加統考進的中南大學,和全日制的研究生一起學習,按照統一標準畢業。教育部也發了文件,可為什麼求職時還受到這麼多歧視呢?心裡真是非常委屈。」談及未來,童欣依然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應受訪者要求,童欣為化名)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選調生被拒籤、編制難落實:一位「非全」研究生的坎坷求職路
    「除了畢業證書上多了個『非』字,我其餘的材料跟全日制研究生沒有區別。我們的師資、完成的作業和論文都是同樣標準的。但就因為選擇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我失去了很多機會。」回首自己的求職經歷,童欣(化名)感到很心酸。
  • 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求職路,到底有多難
    收到選調生的擬籤約通知,卻因「非全」研究生的身份被拒籤;報考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但在報考系統裡找不到非全日制的選項;入職公立醫院後,因為「非全」研究生的身份,無法獲得編制,且享受不到所在城市的人才補貼。今年剛從中南大學畢業的童欣,是2016年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誕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中的一員,她屢屢受挫的遭遇亦是這一群體尷尬求職境遇的縮影。
  • 「非全研究生」有多慘,筆試面試都過卻被拒籤,還沒地兒說理去
    「非全」而屢屢受挫。選調生這條路看來是走不通了,小欣只好老老實實地去醫院實習,年初她打算報名公共衛生職業醫師考試,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報考系統中包含了「普通全日制、成人脫產、函授、夜大學、網絡教育和自學考試」等學習形式,偏偏沒有「非全」這一選項,也就是說小欣連一個正當戶口都沒有。
  • 研究生就業「是非題」非全日制學歷沒資格?
    近日,各地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陸續被媒體披露,據中國青年網、澎湃新聞報導,海南、廣西、甘肅、江蘇、內蒙古等地在就業招聘、人才落戶等方面存在對「非全」學歷求職者的歧視問題,引發社會輿論關注。但事實並非如此,據媒體報導,除了真正在職讀研的那部分人,很多應屆本科生攻讀「非全」研究生其實是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樣脫產學習。而且為了學習,這些同學往往比全日制研究生付出了更多。對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質疑「很水」,部分教育專家也指出「非全」存在的一些問題。
  • 「非全」研究生的尷尬:讀個研,把本科讀沒了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又有新案例。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爆料稱,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並稱這一規定與國家政策相悖,是就業歧視。對此,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相關人員向澎湃新聞確認,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對象確實不涵蓋非全日制學歷的畢業生。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機關黨委工作人員回應稱,「招考部門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設定招聘條件」。 從內蒙古發布的選調生公告來看,遭遇「特殊待遇」的不僅有非全日制研究生,民辦院校、獨立學院也赫然在列。
  • 「非全」研究生的尷尬:讀個研,把本科讀沒了
    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又有新案例。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爆料稱,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並稱這一規定與國家政策相悖,是就業歧視。
  • 馬上評|「非全」研究生的尷尬:讀個研,把本科讀沒了
    澎湃特約評論員 李一陵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又有新案例。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爆料稱,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並稱這一規定與國家政策相悖,是就業歧視。對此,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相關人員向澎湃新聞確認,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對象確實不涵蓋非全日制學歷的畢業生。
  • 非全學歷無法報考選調生,內蒙古教育廳回應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爆料稱,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並稱這一規定與國家政策相悖,是就業歧視。「疫情影響下,苦讀三年,嚴進嚴出,我們的就業路在何方,求政府、社會給我們莘莘學子一個說法。」8月31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幹部隊伍建設規劃處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確認,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對象確實不涵蓋非全日制學歷的畢業生。
  • 考上碩士卻成了找工作的絆腳石——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之痛
    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因為用人單位不了解「非全」,辛辛苦苦考上的碩士,反而成了求職的絆腳石。1「非全」研究生:仿佛讀了個「假碩士」在這個特殊的就業季,碩士研究生小曹怎麼都沒想到,阻礙他找工作的竟然是自己的碩士學歷。
  • 考上碩士卻成了找工作的絆腳石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之痛
    來源:半月談網非全日制(簡稱「非全」)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然而在今年就業季中,許多非全日制碩士畢業生卻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業歧視。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因為用人單位不了解「非全」,辛辛苦苦考上的碩士,反而成了求職的絆腳石。
  • 非全日制研究生之困:常在求職第一關就因「非全」被卡掉
    王璇說,為此,北師大心理學院還發了一則《關於北京師範大學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性質的說明》,解釋非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與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相同。但據王璇了解,2018年之後畢業的北師大心理學院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求職時仍會遇到因「非全」被區別對待的情況。
  • 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們:如何在誤解和歧視中艱難成長
    2019年3月,他報名參加了山東省「優選選調生」,在筆試面試階段名列前茅,終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認定為「在職」學歷,無法參加政審。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來陸續畢業的成千上萬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帶來的轉型「陣痛」。
  • 研究生可以考選調生嗎?研究生選調生怎麼樣?
    研究生可以考選調生嗎?研究生選調生怎麼樣?研究生可以考選調生嗎?選調生考試是考上公務員的一種考試,考上之後就是公務員編制。既然是本科以上,研究生學歷考選調生也即是可以的,但是同樣需要時優秀高校的優秀研究生。選調生考試作為公務員考試一種,考試難度也較大,建議早做準備。如有任何考試疑問,可以私信我。除了應屆生,服務期滿的服務基層人員也是可以也可以參加選調生考試。
  • 非全學歷無法報考選調生,內蒙古教育廳:招考可按需設條件
    澎湃新聞記者 楊喆 實習生 林毅珍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爆料稱,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並稱這一規定與國家政策相悖,是就業歧視。「疫情影響下,苦讀三年,嚴進嚴出,我們的就業路在何方,求政府、社會給我們莘莘學子一個說法。」
  • 特寫|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們:如何在誤解和歧視中艱難成長
    轉眼兩年的研究生學習即將結束,擺在他面前的便是擇業,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當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東省對外發布了《2019年山東省選調生優選計劃公告》,計劃招收375名定向選調生。王哲也在學校網站看到了這份公告,他發現該公告的職位列表中顯示有一個中級人民法院正計劃招收1名選調生,他當即決定報考。
  • 「非全歧視」
    」四個字,不少研究生在求職上遇到了困難。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不允許「非全」研究生報考;南昌「人才10條」排斥「非全」研究生;海南中學,「非全」研究生考教師被取消資格;山東濟南,「非全」研究生不能辦理「泉城人才交通卡」……這是對「非全」研究生的歧視嗎?應該如何消除歧視?請看以下評析。偏見也有現實基礎■青的蜂在我看來,「非全」研究生並非不夠優秀,不允許「非全」報考也的確是一種偏見。
  • 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考公面試無資格,入職國企當天被拒
    日前,以「學歷不符」為由拒絕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當地教師招聘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上了熱搜。當地官方近日已就此致歉,輿論爭議聲中更多地方也正在致歉或拒絕致歉。而對於很多剛遭遇拒絕的「非全」研究生來說,經過這麼一耽擱,剩下的選項已經不多,他們只能在疫情下的最難就業季重新踏上求職之路。
  • 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考公面試無資格,入職國企當天被拒
    而對於很多剛遭遇拒絕的「非全」研究生來說,經過這麼一耽擱,剩下的選項已經不多,他們只能在疫情下的最難就業季重新踏上求職之路。入職時遭拒:「從來沒聽過『非全』」「我去入職那天,他們告訴我從來沒聽過『非全』。」王藝說。王藝是華中師範大學2017級非全日製法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她參加了河南移動2020屆校招。
  • 「非全」碩士畢業生求職為何這麼難
    儘管一再被告知,「全」與「非全」的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作為首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王藝們發現,求學三年等來的卻是用人單位的歧視。1 入職遭拒單位稱「從來沒聽過『非全』」「我去入職那天,他們告訴我從來沒聽過『非全』。」王藝說。
  • 非全研究生抱怨:考上碩士卻成求職障礙,有4原因讓我理解單位
    非全日制研究生抱怨:考上碩士卻成找工作的絆腳石,基於這4點原因,我到很能理解他們所抱怨的用人單位的——————剛看到一篇網文《考上碩士卻成了找工作的絆腳石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之痛》,文章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大倒苦水,說自己在求職時遇到的重重阻礙,這些障礙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招聘單位不認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