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研究生的尷尬:讀個研,把本科讀沒了

2020-12-27 環球網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又有新案例。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爆料稱,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並稱這一規定與國家政策相悖,是就業歧視。

對此,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相關人員向澎湃新聞確認,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對象確實不涵蓋非全日制學歷的畢業生。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機關黨委工作人員回應稱,「招考部門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設定招聘條件」。

從內蒙古發布的選調生公告來看,遭遇「特殊待遇」的不僅有非全日制研究生,民辦院校、獨立學院也赫然在列。「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設定招聘條件」,的確沒有問題。但是非全日制度研究生、民辦院校畢業生都是國家統招,學歷學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為國家所認可,將其排除在外,顯然不是因為崗位要求,而是以不同教育形式、院校屬性等與職位要求無關的資格作為限制條件。

說白了,就是這是涉嫌歧視。

今年2月14日,教育部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早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等五部門不僅轉發了教育部的上述文件,還提醒各地在招錄、招聘和落戶等方面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機會,共同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

現在將非全日制研究生排除在選調生招錄資格之外,不僅違背了教育部關於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的有關政策,也與自治區關於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相悖。

「很多人讀了非全研究生之後,發現自己本科時能得到的工作反而沒了,是謂 『讀個研把本科讀沒了』。」網友在新聞後的一句神評,道盡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尷尬。

讀研究生是為了提升自己學歷,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更現實點說,也是為了邁過一些有形無形的就業門檻。其實,就選調生招錄而言,國內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學歷應屆畢業生就有資格參加考試,但沒想到卻因為選了非全日制這一教育形式,卻失去參考這一資格。這種歧視政策對努力奮進的求學精神的打擊可想而知。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改革之後,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只有教育形式的區別,從招考到培養都堅持同一要求,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平等就業權,既是呵護疫情背景下本就不易的求職路,營造公平競爭的就業環境,也是呵護這一教育改革舉措。否則,任由這種不合理的歧視政策繼續存在,不僅將導致相關畢業生求職之路難上加難,也將把後續非全日制招生推入困境。

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招聘,在營造平等就業環境的過程中具有示範和表率作用。清理各類就業歧視政策,破除「唯文憑」「唯學歷」的頑瘴痼疾,黨政部門更應該帶頭示範,做執行中央和地方政策要求的表率。

相關焦點

  • 「非全」研究生的尷尬:讀個研,把本科讀沒了
    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又有新案例。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爆料稱,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並稱這一規定與國家政策相悖,是就業歧視。
  • 馬上評|「非全」研究生的尷尬:讀個研,把本科讀沒了
    澎湃特約評論員 李一陵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又有新案例。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爆料稱,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並稱這一規定與國家政策相悖,是就業歧視。對此,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相關人員向澎湃新聞確認,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對象確實不涵蓋非全日制學歷的畢業生。
  • 清華研究生新生開學,非全比例低:寧讀三本研究生,不讀清華非全
    錄取人數最多的前十個專業依次為:工商管理、電子信息、工程管理、公共管理、金融、能源動力、機械、藝術、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工商管理」一向被視為「雞肋」,卻沒想到專業錄取人數多於熱門專業「電子信息」,充分說明了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影響力。
  •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尷尬
    學歷證書不同雖然非全畢業時也是「雙證」(學位證、學歷證),但非全的學歷證書會註明學習方式為「非全日制」(圖1),而全日制研究生沒有這幾個字(圖2)。這也是全與非全最重要的區別。證書法律效力相同非全日制研究生尷尬的根源2016年以前的在職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的關係,更像成教本科與統招本科的關係:不同的入學標準,不同的上課方式。
  • 專科生想讀在職研:同等學力申碩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選哪個好?
    專科生想讀在職研,是選同等學力申碩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呢?以下我們將從入學方式、學習方式、學制學費、獲得證書、證書作用等五個方面來進行分析。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只有周末班和集中班的上課方式。相對來說,同等學力申碩的網絡班更為方便,可以節省很多上下課通勤時間。學制學費同等學力申碩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學制一般都為兩年,同等學力申碩的學費一般在1.2萬-5.7萬之間,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費一般在1.8萬-26萬之間。
  • 讀了個雙非學校的研究生,落差特別大,怎麼辦?
    他說:「可是,我覺得現在的研究生教育真的很水,素質極差。」我一聽,知道這孩子有點偏激了,於是問:「怎麼回事?你詳細說說。」他說:「我讀研的專業是非常不錯,但學校卻是個雙非,剛讀了半個學期,學校給我的整體印象太差了。」我說:「然後呢?」他說:「整個人都氣餒了,再也提不起心勁了。」
  • 在職研大事件!「非全」歧視引熱議,中立解讀非全與全日制研究生
    以前,在職研可能相對好考、好混,甚至在人們的認知中可能和專本科的成人學歷差不多(當然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以說是屬於邊工作便讀研的在職研究生的一種,被社會人士習慣的認為和原來等同。 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原來的「在職研究生」不是一個概念。
  • 非全日制到底值不值得讀?
    你也可以理解為,主要針對在職研究生提供的一種學習方式,當然,應屆生也可以讀,但目前大多數讀非全的應屆生還處於調劑報考的狀態。非全日制研的報考條件不同專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報考條件也不同,大多數專業都允許應屆生、往屆生及專科畢業滿2年及以上的同等學力人員報名,但部分專業還是有一定的報考門檻,比如:【會計、審計類專業】需要在專科畢業滿4年或本科畢業滿2年可以報考。
  • 留學加拿大,讀高中本科研究生哪個更合適?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件事,我們說的是「留學」,不是「移民」,當然留學可以更好更方便的移民幾乎成為了對加拿大感興趣的每個家庭的共識,但前提依然是你要去讀書,讀好書,之後的問題才有可能。雖然低齡化留學趨勢不可逆,但目前絕大多數我們的留學申請受眾依然是高升本和本申研這兩個階段的,這是所有留學目的地國家的基本規律,加拿大也不例外。
  • 985本科考研調劑到雙非學校,網友:這研究生還有必要讀嗎?
    面對這樣尷尬的結局,這名同學陷入了迷茫:985本科調劑到雙非讀研,值不值得?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生物醫學工程,不了解的網友可能會認為是與生物相關的專業。到時候本科985,研究生淪落到雙非你讓面試官怎麼想你?還不如直接拿本科畢業證去找工作。如下則是另外一些同學的看法,同樣認為沒有必要去讀,不如二次考研。
  • 非全日制研究生值不值得讀?看完你就明白了!
    最近很多同學都在打聽,到底能不能上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到底多少?會不會讀出來,但是用人單位不承認的情況?非全日制研究生將來不好找工作,因為很多大公司都不承認這樣的學歷。但也有同學覺得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也不錯,那麼我們調劑時要不要選擇非全呢?
  • 本科沒有學位能讀在職研究生嗎?
    與考研大熱一樣,在職研究生也日益火爆。其中,就包括一部分本科沒有學位的上班族,他們也想報讀在職研究生。可是,本科無學位能讀在職研究生嗎?同等學力申碩,本科沒有學位的在職人員可以報讀同等學力課程學習。但是沒有學位會影響申碩,所以本科無學位的在職人員無法參加申碩考試,後期也自然無法獲得碩士學位。簡言之,選擇同等學力申碩,入學條件寬鬆,不用考試,直接就可以進入院校參加研究生階段的課程學習,並獲得結業證書。本科無學位的人員,並無法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 那些被調劑到非全研究生的應屆生,如今都怎樣了?有人歡喜有人愁
    然而2016年後在職人員讀研有了新選擇,那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但是在非全日制研究生錄取中,有一些應屆生被調劑到了非全日制研究生。那些被調劑到非全研究生的應屆生,如今都怎樣了?有人歡喜有人愁。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之初,並不限制報考學生來源,導致很多應屆本科畢業生在考不上全日制研究生的情況下被調劑到非全日制研究生,這些被調劑到非全的應屆生很多都是高分生,對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充滿了信任,然而畢業時非全研究生的就業情況卻冷熱不均。有的學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情況佳,這樣的非全日制考生可以說是賺大了。
  • 讀研究生是啃老行為嗎?
    第二, 讀了很多商業類經濟類的書。本科四年都是沉迷各種綜藝,偶像劇。沒有花時間看過課外書。讀研後每周看一本書,現在的腦袋再也不空了。第三, 變得更自信,更主動了。我以前是一個有點自卑的人,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刻,我覺得自己不比別人差,整個人比以前自信了很多。此外,認識了一群積極向上的朋友,他們都很優秀,很樂觀。對我的影響也很大,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每個人讀研的需求不同。
  • 非985、211的普通大學,它們的研究生值得讀嗎?真相在這裡!
    所謂普通大學,通常是指非985、211的大學。目前,全國共計有2800多所高校,其中,重點大學,也就是211(包含985)只有112所,而具有研究生招生資格的大學,大約有780所。很顯然,在大多數具有研究生招生資格的高校都是普通大學的情況下,在普通大學讀研的人是很多的。
  • 研究生到底需要讀幾年?
    今天小甘就給大家說清楚:研究生的學制問題。大部分院校的學術型碩士為三年,第一年上課,後兩年跟著導師做課題。但也有一些特例,有的學校學術型碩士是為兩年半或者兩年學制的。我們先來說兩年半學制,大家可能對兩年半這個時間點不是很理解,小編舉個例子:2016年入學,2019年1-3月份畢業,這種學制時間被稱為兩年半制。
  • 非名校研究生值得耗費3年去讀嗎?與好學校碩士真正差距在哪?
    「如果不是985/211的研究生的話,讀了也沒什麼價值啊」「你本科211啊,也是名校,調劑到一個雙非的學校很虧啊,不讀也罷」......諸如此類的話,大家應該都都聽到過吧。可能他們的話沒這麼直接,但意思就是那麼個意思:不是985/211,就不必去讀了,讀了也沒意義。聽到這些話,學姐真的急了!
  • 非全日制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讀?
    沒錯,就是差別對待的問題,其實不光是研究生,所有的非統招學歷都會遇到總之,用人單位普遍上對非全日制研究生都帶有偏見,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差別對待之下,非全日制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讀?看完上文,我想,大家就會迷茫了,既然都不認可,那這個非全研究生究竟還值不值得去讀呢?
  • 研究生學歷真的水嗎?讀研究生還有用嗎?
    作為一名公職人員,我曾也有想過考取在職研究生的念頭,遂聯繫到讀研的老同學,他告訴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當初沒有選擇直接工作,而選擇讀研。當然不是說每個研究生都不值得讀。他當時考研第一志願沒考上,調劑到雙非學校。據我了解,除了985,少數211。大多數研究生研一在忙著上課,研二忙著寫論文。然後稀裡糊塗就畢業了。最初讀研的目的,是想學到一點真才實學,導師帶著做項目。
  • 申請讀博——準研究生必知的三個途徑
    如何申請讀博?從難到簡單來說有三個途徑先說最難的就是申請考核主要是跨學校申請讀博,主要需要碩士期間科研經歷、發表的文章、專利以及英語成績、獲獎,或許還需要推薦信,之後材料審核,外語水平考核、學院綜合考核,以哈工大化工院為例,競爭很激烈,報的人很多,能進來的都是有文章好幾篇的人,科研能力普遍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