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藏在教育戲劇中的成長密碼

2020-12-20 光明網

  戲劇是一種綜合藝術形式,除了具有審美功能外,還有教育功能。在人類歷史上,戲劇常被作為一種教化工具。如果恰當地把戲劇方法與戲劇元素應用在教學中,將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效果。

  孫春蘭副總理近日在中央美術學院調研時強調大力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加強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美育一直是近年來學校教育關注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出臺《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強調學校要開設豐富優質的美育課程,而美育課程包括了戲劇。2017年,教育部與北京、上海、山東等21個省份籤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備忘錄,要求學校及教師將美育滲透在各個學科之中。

  戲劇是一種綜合藝術形式,除了具有審美功能外,還有教育功能。在人類歷史上,戲劇常被作為一種教化工具。戲劇有人物、有故事、有情境、有表演、有戲劇衝突,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如果恰當地把戲劇方法與戲劇元素應用在教學或社會文化活動中,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效果。19世紀末,美國教育家杜威較早地將戲劇作為一種重要教學方式運用在學校教育中。歐美國家的學校一直把戲劇作為一種培養學生全面素質和能力的教學方式,而廣泛運用在教學中。

  在小學語文中引入教育戲劇,既能充分發揮語文人文學科的美育價值,又有助於更加全面地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增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肢體表達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表層認知 理解課文

  「理解」,是教師與學生在語文習得路徑中紮實基礎的前提。「讀懂」比起「讀會」更具有綜合素質提升的可持續性,而綜合素質體現在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運用上。

  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教育戲劇吸引學生自主參與過程中的體驗與自省,將切題的戲劇遊戲(Drama Games)結合傳統教學,落實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第一步——理解課文。教育戲劇的內容來自課本,依託於大綱對學生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等實際能力的評估標準,表演形式的所有輸出依託於教育戲劇作為促進情境式教學的方法價值,雙向結合互為補充。教師可以選取經過語文階段考試中考核結果的匯總統計,選取知識要點融通的課本,列出戲劇教學中的內容名錄,再根據調研結果反饋確定適合教育戲劇教學的課文。

  教師有意識地將知識薄弱點融入課文,學生在教師帶領下首先掃除生詞、長難句的理解,可以採取「你演我猜」或者其他耗時少、效率高的交際小任務。待解決語文教學「字句教學」的基礎性問題後,教師再引導學生「品讀」,針對文本中對話密集、故事發展高潮這類適合戲劇表演的部分,採取分角色朗讀、分情節朗誦等方式,讓學生對人物和情節有更加全面、清晰的認識。最後,對於較難理解的地方,比如人物態度前後的轉變、故事戲劇衝突的形成與發展等,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真實情境、抓特徵演示等「微戲劇」的方式引導學生體會理解。

  核心層情感態度共識 陶養「同情」

  教育戲劇契合孩子遊戲的天性,接近兒童認知、體驗世界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孩子增長知識,增進對課文的理解,還能夠讓孩子在編寫劇本、扮演角色時體驗角色的內心感受和想法,與角色「同感共情」,感受劇情中各種角色、各個場景中的各種情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和精神上的滿足。

  以這種同感共情為基礎,孩子在參與各種戲劇活動過程中,潛移默化受到劇情故事、人物角色的影響和同化,緩衝、疏導消極情感,體驗人際關係,感知社會規則,養成豐富積極的情感,促進了情感發展和完美人格的形成。

  小學階段的孩子,對新奇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冒險和探索未知世界,並且願意將自己的想法創造表現出來。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在教學中將課本與劇本組合,根據課文內容和形式,挑選合適的創編方法。教師要遵循大綱要求,選擇適合提煉核心情節的課文進行針對性的實踐研究,在核心情節中分別選取事件重演(Reenactment)、標題創作(Caption Creation)、 小組演繹(Group Play-Making)、角色互換(Role Reversal)等策略,依此打開文本中不同的溝通視角,使表演者投入切身感情,跳出紙面上的故事情節,激發更多富有創造性的想法。

  提煉核心情節的課文可採用這樣的教學步驟,比如找到核心人物;找到核心人物出現的事件,即為核心事件,如果核心事件有2—3個,可根據實際情況篩選;根據核心事件提煉出起因、經過、結果(包括何人、何時、何地、何事、為何、如何);引導學生熟悉核心人物與核心事件,理解主題及人物。

  除了情節的體會演繹外,對於發散性思維的培養也是教育戲劇的初衷。可以讓孩子以續編故事結尾的方式進行「再理解」。教師可以選取適合續編故事結尾的課本,比如《方帽子店》,教師可適時將學生表演暫停,讓表演者說出自己在此情節中內心的想法,並推斷大人們開的方帽子店是否最後真的成了古董,孩子們開的各式各樣的帽子店能否一直受到顧客青睞。藉此機會,學生的思辨能力得到了鍛鍊,對事物的看法也更加全面,同時也可以培養合理想像下的創造力。

  除了演繹、續寫之外,還有的課文可以通過情境置換的方法創編劇本。藉助對戲劇場景的創造,學生可以搭建起自我與課本內容在空間及心理上的距離,提升角色進入速度。情境置換具體策略包括建構空間(Defining Space)、見物知人(Objects of Character)等。

  行為效果 「最恰當」展示

  教育戲劇中應用的戲劇技巧,並不等同於專業戲劇演出時所運用的技巧。局限於藝術課堂的實施,我們所研究的表演依託於課本的展示,形式多種多樣,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徵和課文內容、形式,選擇適當的戲劇表演類型和表演策略。

  對於一、二年級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選擇手偶劇、啞劇這樣簡單易行的戲劇表演方式。

  對於三、四年級中年級的學生而言,改編劇本、創編劇本顯然是一個難度可控而又興趣盎然的教學形式。改編劇本需要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準確反映故事的主題、人物形象等。但是針對一些細節的處理或臺詞表達,中年級學生可以自己進行創作。這樣的做法對學生來講不會難度太大,又有一定的挑戰性。而且,隨著學生能力的提升,還可以利用劇本創編法,進一步研究故事,探索課文中精彩之處、懸念之處,展開合理的想像,添加場景、豐滿人物、改編結尾、續寫結尾。這樣一步步穩紮穩打,學生的理解力、表達力、想像力和合作能力會逐漸提高。

  對於五、六年級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原創短劇、原創組劇或許是一個培養、鍛鍊學生的好機會。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結合課文內容整合創作課本短劇,也可以融合當下熱點新聞事件、本校活動、賽事等大事件和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小事,創作短劇,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全校師生喜聞樂見的教育方式。

  以上種種實踐策略,讓參與者通過輕鬆愉悅、喜聞樂見的方式獲取新知識,並通過參與者主觀的認知與情感投入,創造性地對知識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習興趣。老師們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也收穫了知識和能力。

  (鄭茗月 作者單位:中華女子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9年09月12日第8版

[ 責編:叢芳瑤 ]

相關焦點

  • 用教育戲劇陪伴孩子成長
    上周我們的教育戲劇課在深圳正式開班,當越來越多的孩子需要這種方式來補充現行教育制度的不足,感受在平時的課程中感受不到的快樂,我們不僅看到了教育戲劇給我們的教育方式帶來的另一種可能性,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戲劇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 在教育戲劇浸潤中發展語言能力
    教育戲劇情境式教學的融入是小學語文教學夯實「雙基」的開拓,是學生個性成長的可持續發展路徑,也是提升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創新探索。教育戲劇對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概括講,主要有四個方面:教育戲劇能深扎「語義」之根小語姓「小」。小學語文教學貴在抓實「雙基」。只有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於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之中,語言表達能力才會有根、有基、有本。教學實踐中,教育戲劇能科學地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 以教育戲劇探尋「別樣」教育
    近年來,為了實現學校內涵發展、師生真實成長,山東省臨朐縣第一實驗小學從語文學科開始,探索教育戲劇的育人價值。如今,經過多年實踐,教育戲劇不僅成為語文教學的有效載體,學校還將其推廣到其他學科乃至校園活動、班級活動,戲劇之風湧動校園。臨朐縣第一實驗小學為什麼如此重視教育戲劇?
  • 戲劇教育是什麼——淺談戲劇教育的魅力
    那麼,「讓孩子快樂成長」和「讓孩子為上名校努力」是否衝突呢?這種魚與熊掌的關係能否並存?眼下就有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讓孩子接受戲劇教育。今天,就讓我們認識一位老師,並走進她的課堂,一起來探討戲劇教育的魅力。她便是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專業博士、深入戲劇創始人,早藝網平臺合作人李析靜老師。
  • 一件小事就可以抑制孩子的成長,戲劇教育卻能幫你
    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經常發生這種事呢?其實朋友的這種做法並不妥善,仔細向來,成長就是一個從不會到會,從不懂到懂,從不熟悉到熟悉,從不可能到可能的過程。從不到位到到位這個過程指的主要是學習一個技能卻還完全沒有掌握的時候,成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經驗的積累。
  • 什麼是教育戲劇?
    教育戲劇的概念:教育戲劇,是指將戲劇方法、技巧和形式運用在教學或社會文化活動中,讓學習對象通過戲劇遊戲、角色扮演、劇場/戲劇訓練等戲劇實踐,達到學習目標和目的。廣義上的「教育戲劇」指所有以教育為目標的戲劇活動,包括:滲透學科、戲劇活動、戲劇課/科、學習戲劇社團、教育劇場、綜合藝術學科等戲劇在教育中運用的各種形式。
  • 戲劇教育專家:兒童戲劇是素質教育的有效輔助
    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董事長董寧進行線上授課 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兒童劇委員會 攝中新網北京7月19日電(李雙南)「兒童戲劇是素質教育的有效輔助,給予孩子更高級的審美。」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董事長董寧近日在首期兒童戲劇朗誦教師「雲」培訓班上表示。
  • 教育戲劇 | 戲劇課對語言發展的促進
    教育戲劇課堂教育戲劇是通過戲劇的方式來達到教育目的的,而教育戲劇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表現形式就是語言。戲劇的語言豐富而多元,並不局限於語言符號本身,凡是能夠用來交流和傳遞信息的表達都是語言,比如肢體動作、語音和語調,包括表情都是交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教育戲劇的課堂上,對語言的學習是全面的。
  • 直面鴻溝戲劇大會:暨抓馬教育十周年論壇落幕
    抓馬教育主辦見學國際教育文化院、北京.77文創園協辦大會期間,200多名教育&戲劇領域的頂級學者、實踐者、愛好者,以及關注早期兒童發展領域的父母,聚集在此,直面當下社會、文化、教育現狀,共同探索戲劇的角色和公用,分享來自各國的經驗。
  • 生命中的基因密碼很強大
    這個問題涉及非常專業的生物遺傳基因學與心理學的,專業性非常強的問題,我不是這些專業的研究人員,不便作更深入細緻的評說,但是,有一點,人作為一個生物體,生命中的基因密碼確實是存在的,而且非常強大。人的性格形成也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我們後天的教育影響因素,其實都繞不過這個基因的前提。
  • 家長分享 | 小黑魚——教育戲劇裡靈動的生命
    一、結緣教育戲劇2014年6月,喬喬畢業於白雲區孫瑞雪幼兒園。畢業那一天,聽著他們的合唱歌曲《有你的地方就是天堂》,不禁潸然淚下。在愛和自由的環境裡成長了3年,馬上要入讀傳統小學,心裡不慌那是假的。就是那個暑假,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教育戲劇這個課程,所持理念就是愛和自由。也得知課程靈魂人物王曉燕老師(即王瑞君老師)與孫瑞雪老師淵源頗深,心底的激動無可比擬,感覺還有那麼一條線牽著過去,不至於在教育上被腰斬,於是毫不猶豫報了課程。很感激那時的自己,從此有了另一個在孩子教育上有默契的圈子。
  • 戲劇教育之旅
    已經在著手那個必要的序曲願以戲劇的方式令高校英語課堂飛起來堅信Drama in Education不只是基礎教育的翅膀堅信藝術教育不只是錦上添花堅信美的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二  戲劇教育的方式以《藝術教育法》的尚方寶劍讓戲劇進入國民教育課程體系是臺灣推廣戲劇教育的法寶以理論普及、教材開發、教師培育和課堂實踐一條龍服務推動戲劇教育大篷車
  • 淺談教育戲劇的發展
    教學改革派希望改變學校裡死板的的教育風格,主張在學習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並把這作為學校工作任務的重點。他們認為,遊戲是童年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藝術,則是學校教學課程重要的推動力。於是,教育界與戲劇界的有識之士積極倡導並開發戲劇元素在普通教育中的應用。戲劇教育(Drama in Education)誕生了。
  • 許錫良:生命中的基因密碼很強大
    這個問題涉及非常專業的生物遺傳基因學與心理學的,專業性非常強的問題,我不是這些專業的研究人員,不便作更深入細緻的評說,但是,有一點,人作為一個生物體,生命中的基因密碼確實是存在的,而且非常強大。人的性格形成也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我們後天的教育影響因素,其實都繞不過這個基因的前提。
  • 戲劇教育,發現人生更多可能性|葉遜謙I《生命·成長》第二季
    ▲「此念」嘉賓 葉遜謙導讀戲劇教育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戲劇教育?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孩子可以在多元的角色與環境中體驗、感受、成長,發現更多的可能性與創造力。葉遜謙,舞臺劇導演、資深戲劇教育工作者,他將與我們分享,戲劇對教育的意義是什麼?如何用戲劇開啟孩子的創造力、表現力?
  • 為什麼孩子需要戲劇教育?TIE2019青少年戲劇與創新教育論壇實錄
    在這場由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小不點大視界、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的論壇上,來自全球的戲劇導演、演員、創意總監、美術館和教育機構的負責人,以及教育戲劇行業創始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戲劇與教育創新等話題,讓我們了解到藝術教育,尤其是戲劇教育,不僅在培養青少年創造力上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人格培養上也有顯著的影響。
  • 戲劇教育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今天這篇文章就會告訴你,孩子費盡心思的表演,需要他們的大腦勝任哪些能力;你還會了解到,當下流行的「教育戲劇」如何能進一步讓我們的小演員發展這些能力,成為更加優秀的「社會人」! 如果說生活是一齣戲劇 那麼人類天生就是演員 人類在扮演自己這件事上,從來沒有停止過。
  • 甩掉「包袱」,擁抱未來,讓戲劇見證孩子的成長
    影片故事中的三個「傻瓜」鬧的其實不是寶萊塢片場,而是一所校風以嚴格苛刻著稱的印度大學。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戲劇!戲劇可以幫孩子更好的塑造性格,並找到學習的樂趣所在。戲劇教育戲劇教育是全世界教育學家公認為最有效幫助孩子塑造性格的教育方式,戲劇通過情境故事、人物角色塑造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價值觀;同時能讓孩子具備獨立堅強的性格,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地在學習生活中不斷取得成功。每當看到孩子們自信大方,又頗有個性的在舞臺上展示自己時,都很感動,因為那就是孩子們該有的樣子。
  • 鄭州市二七區:莎士比亞戲劇項目籤約 推動戲劇教育新探索
    4月24日,為提高教師教育教學專業水平,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探尋戲劇魅力,點亮多彩未來」莎士比亞環球英文戲劇項目學校籤約儀式暨河南省英文戲劇骨幹教師論壇在鄭州召開。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英語學科主任姚連榮、鄭州市二七區教體局副局長孫巖梅、河南省未來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於海洋、鄭州市二七區外國語小學校長任學智等出席儀式。
  • 戲劇教育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
    如今,越來越多的校園開始讓戲劇走到孩子們身邊,但戲劇這種藝術形式,究竟能帶來什麼呢?在由中國教育學會美育研究分會主辦,北京市東城區美育研究會、北京外國語大學外研培訓中心承辦,北京市教育學會中小學美育分會協辦的「美育·戲劇教育」主題論壇上,國內外戲劇教育權威專家和全國500多名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了「戲劇教育」這個越來越熱門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