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就可以抑制孩子的成長,戲劇教育卻能幫你

2020-09-05 咘嚕DRAMA

有一次去朋友家,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情況:

用餐結束後,朋友家的孩子想幫助父母一起收拾餐桌上的垃圾,但是父母怕孩子做不好而拒絕了他。

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經常發生這種事呢?

其實朋友的這種做法並不妥善,仔細向來,成長就是一個從不會到會,從不懂到懂,從不熟悉到熟悉,從不可能到可能的過程。

從不會到會

當小孩從不會走路到會走會跑會跳,從不會做家務到會做……這個過程主要是技能的習得,是通過學習來完成的。

從不敢到敢

這個過程主要是突破心理恐懼,突破自我設限等等。突破這個過程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做好充分準備,勇敢邁出第一步,之後再不斷練習,不斷強化。
從不到位到到位

這個過程指的主要是學習一個技能卻還完全沒有掌握的時候,成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經驗的積累。


從不可能到可能

不可能一般是別人或自己對自己不自信的評價,是對自己不信任的表現。而這個過程需要重塑自信,需要正確認識自己。

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然後鼓勵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正確的引導。

戲劇教育正是可以滿足孩子這種需求的教育。

在戲劇教育的課堂上,全程都有老師進行引導和保護,於此同時用戲劇的各種方法引導孩子們去進行場景想像,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現角色。讓孩子去體驗各種情景與力所能及的事情,擁有自由構建的權利。

再通過討論、劇本創編和場景演繹把故事中的問題引申到生活中的場景,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時候能夠更加自如的面對,從而自由地去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想法,釋放情緒、表達觀點、構建自我。

戲劇教育就是提供一個安全的大環境,鼓勵孩子進行力所能及的體驗和嘗試,順應孩子的自然成長。

相關焦點

  • 甩掉「包袱」,擁抱未來,讓戲劇見證孩子的成長
    只為幫助他們擺脫傳統的應試教育,找尋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真正的理想。現在就跟隨Twinky,一起走進他們的世界吧!獲得知識本身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現如今卻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和一隻沉重的「包袱」。那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給孩子營造一個快樂又輕鬆舒適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習興趣,同時培養孩子的多方面人格,成就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戲劇!戲劇可以幫孩子更好的塑造性格,並找到學習的樂趣所在。
  • 用教育戲劇陪伴孩子成長
    上周我們的教育戲劇課在深圳正式開班,當越來越多的孩子需要這種方式來補充現行教育制度的不足,感受在平時的課程中感受不到的快樂,我們不僅看到了教育戲劇給我們的教育方式帶來的另一種可能性,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戲劇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 為孩子做好每一件小事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擇園攻略>擇園經驗>正文為孩子做好每一件小事 2011-03-25 17:13 來源:武漢新東方
  • 風靡國外的戲劇教育,到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你對戲劇教育了解多少?我們為什麼需要戲劇教育?戲劇會給我們的孩子帶來怎樣的改變?......戲劇教育的誤區在國內,很多家長總是這樣的疑問:「戲劇表演課是培養演員嗎?」有的家長也會說類似的話:「我的孩子沒有表演基礎,不知能不能演好啊?」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 蘊藏在教育戲劇中的成長密碼
    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教育戲劇吸引學生自主參與過程中的體驗與自省,將切題的戲劇遊戲(Drama Games)結合傳統教學,落實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第一步——理解課文。教育戲劇的內容來自課本,依託於大綱對學生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等實際能力的評估標準,表演形式的所有輸出依託於教育戲劇作為促進情境式教學的方法價值,雙向結合互為補充。
  • 戲劇教育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要說孩子讓你頭疼生氣的行為,也許很多爸爸媽媽會把撒謊放在 TOP3。一想到孩子犯錯還不承認,想要通過說謊來瞞天過海,就讓人氣得牙痒痒。不過,今天我們可能要顛覆你的認知了——與其說孩子「撒謊欺騙」,不如說他們「腦力過人」! 別看孩子撒了個謊,這個行為背後,其實需要他對大人的心理狀態、大人所能獲得的信息做出細緻縝密的分析,確認你沒有證據,再用精巧的演技騙過你。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有點厲害了?
  • 戲劇教育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為孩子成長賦能
    而這一切明明都可以從小培養。在很多家長的印象中,改變孩子一生的方式就是努力學習。拓寬知識儲備固然沒錯,但愛因斯坦說過一句話:「創意比知識更重要」。這可不是哪家藝術機構的宣傳語,而是愛因斯坦這一生智慧的總結。
  • 寫作指導/成長中的一件小事(適合五年級)
  • 小事不小,培養獨立的孩子從小事做起
    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孩子急得語無倫次地說:「媽媽,我要,我要,我要自己開,你把我抱起來,我就可以勾到了!」 孩子這句話讓我大吃一驚,不由暗自感嘆:「我怎麼就沒想到這樣為他提供幫助呢?」我的本意是想幫他,實際上卻是想用行動代替他自己要開門這件事的行為,而孩子是多麼想自己嘗試。
  • 直播乾貨:好的戲劇教育,如何改變孩子的一生?
    7月7日,未來春藤特邀杜薇老師為春藤的家長們帶來了一堂《好的戲劇教育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直播講座。 直播中,杜薇老師跟我們聊了戲劇教育為何從冷門變成熱門,好的戲劇教育能給孩子和家庭帶來什麼,還有如何為各年齡段的孩子進行戲劇教育,且在直播的最後為家長們答疑解惑。 下文為本次直播課的乾貨整理。
  • 戲劇教育是什麼——淺談戲劇教育的魅力
    在中國,大部分家長都普遍認為要想讓孩子上名校,就必須要一味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於是乎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層出不窮,巨大的壓力讓孩子們失去了童年的快樂。那麼,「讓孩子快樂成長」和「讓孩子為上名校努力」是否衝突呢?這種魚與熊掌的關係能否並存?
  • 暑期和孩子做好一件小事,比補課強100倍
    也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一定的空閒時間,別讓孩子那麼累,讓孩子撒歡地玩。這樣兒的,一般迷迷糊糊的一個假期就過去了。剩下的家長很想幫孩子把假期安排好,但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孩子不會做計劃,自己給孩子做的計劃,孩子又有些牴觸,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 教育戲劇 | 被遺忘的衣服
    教育戲劇充滿無數未知的可能性,也有著化平庸為神奇的魔力。在教育戲劇的課堂中,你會看到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你永遠也不會知道,孩子們在下一秒會給你什麼驚喜。他們給我的解釋是:因為乞丐穿著很破舊的衣服,這件衣服對於他來說,是一件全新的衣服,而且非常的漂亮,風把衣服吹下來,對乞丐來說是一件禮物,可以讓她成為最漂亮的乞丐的禮物。
  • 戲劇教育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
    如今,越來越多的校園開始讓戲劇走到孩子們身邊,但戲劇這種藝術形式,究竟能帶來什麼呢?在由中國教育學會美育研究分會主辦,北京市東城區美育研究會、北京外國語大學外研培訓中心承辦,北京市教育學會中小學美育分會協辦的「美育·戲劇教育」主題論壇上,國內外戲劇教育權威專家和全國500多名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了「戲劇教育」這個越來越熱門的話題。
  • 《陪孩子終身成長》:你必須成長,才能幫孩子成長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陪孩子終身成長》。本書的作者樊登是「樊登讀書」的創始人,他不僅講書做領讀人,他還是一個參與、陪伴和享受孩子成長的父親。樊登老師曾在他的《讀懂孩子的心》一書中,幫助很多無所適從、迷茫的父母解決了各種棘手的難題,比如,孩子牴觸寫作業、叛逆、內向、缺乏社會能力等等。《陪孩子終身成長》這本書是樊登老師想寫給那些為孩子操碎心的父母。
  • 《陪孩子終身成長》|你必須成長,才能幫孩子成長
    讓孩子帶著潛意識裡的創傷去複製我們人生中的痛苦嗎,小兔相信,這是為人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養育孩子,本身就是個複雜體系,孩子更像是一片森林,他們自身是有生命的,要允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成長。你能給予的是陽光、雨露、適當的肥料、陪伴和耐心。
  • 戲劇教育能給孩子帶來什麼?不僅僅是「演」,有些品質能伴隨一生
    如今,越來越多的校園開始讓戲劇走到孩子們身邊,但戲劇這種藝術形式,究竟能帶來什麼呢?戲劇「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有關於這種綜合藝術形式的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領域。在東城區教委副主任尤娜看來,戲劇首先帶給孩子們的是一種愉悅的藝術體驗。扮演角色時,孩子們既能學習表演的技能,又能藉此感受不同的人生際遇,在特定的情景下,設身處地地「沉浸」其中,往往比家長老師的耳提面命更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提升尚在成長階段的孩子的自我認知是非常有好處的。
  • 為什麼孩子需要戲劇教育?TIE2019青少年戲劇與創新教育論壇實錄
    一、為什麼孩子需要戲劇教育如今的時代,一方面迎來技術的巨大變革,另一方面又面臨未來社會的高度不確定性,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各種機遇和挑戰,創新能力日益成為社會對於未來人才的核心訴求。因為戲劇藝術是在虛擬環境下讓你嘗試你沒有嘗試過的人格,潛移默化地彌補你認為的短板。比如有的孩子不願意跟人溝通,但是在戲劇課堂上會有一些遊戲,會有一些虛擬環境設置,讓他在裡面玩起來,他不自覺地就會與人溝通,也就是說填補他自己在家裡面天生的不善溝通的短板。
  • 教育戲劇 | 發展孩子的領導力
    從這種自發性中,我們會發現:七八歲的孩子在小團體中開始發揮自己的作用,知道要彼此協調,才能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重要性。跟幼兒園的孩子完全不同,幼兒園的孩子完全處在獨立個體的狀態,對集體狀態的存在處在一種沒有認知的狀態中,所以沒有能力去協作完成一件事。而七八歲的孩子進入到團體中,就能明白要使整個團體完成目標,而不是站在個人角度去思考。
  • 讓教育戲劇為孩子「開啟一扇窗」
    繪本已經從文字變成文字的藝術和畫面的藝術,現在還可以變成戲劇的藝術。」  隨後,蘇老師以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系列為例,分享了自己和同事們以此為基礎開發的互動課程。「師」的意思是你要親自做,起到示範、引領的作用。教育戲劇也是一樣,讓小朋友在演戲體驗中獲得成長經歷,首先老師們應該是參與者、引領者,由此老師才能給其所教的孩子們起到「師」的作用,孩子們才能首先通過模仿、效仿起來,進而實現拓展與創新,調動起更多的想像力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