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教育能給孩子帶來什麼?不僅僅是「演」,有些品質能伴隨一生

2020-12-27 北晚新視覺網

如今,越來越多的校園開始讓戲劇走到孩子們身邊,但戲劇這種藝術形式,究竟能帶來什麼呢?在由中國教育學會美育研究分會主辦,北京市東城區美育研究會、北京外國語大學外研培訓中心承辦,北京市教育學會中小學美育分會協辦的「美育·戲劇教育」主題論壇上,國內外戲劇教育權威專家和全國500多名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了「戲劇教育」這個越來越熱門的話題。

孩子們學習黃梅戲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劇場即教室,舞臺即人生。戲劇「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有關於這種綜合藝術形式的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領域。在東城區教委副主任尤娜看來,戲劇首先帶給孩子們的是一種愉悅的藝術體驗。扮演角色時,孩子們既能學習表演的技能,又能藉此感受不同的人生際遇,在特定的情景下,設身處地地「沉浸」其中,往往比家長老師的耳提面命更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提升尚在成長階段的孩子的自我認知是非常有好處的。

戲劇給予的啟發,遠不止「演」這麼簡單。除了角色扮演,戲劇遊戲、劇本創作、團隊協作、情景體驗等環節能從各個方面提升學生的能力。尤娜至今清楚地記得燈市口小學兒童劇《馬蘭花》中飾演「和合二仙」的一位小演員。正式演出前,小朋友有些發燒,但他不顧爺爺的勸阻堅持登臺表演,因為這個角色沒有B角,一旦退出,受到影響的會是所有參加表演的同學,小朋友肩上的擔當和責任感讓老人家備受感動。「其實,絕大部分孩子最後都不會走上專業的戲劇表演道路,但這個過程中學習到的美好的品質會伴隨他們的一生,『美』的種子也一定會埋在他們心裡」,東城區教育研究學院副院長、東城區美育研究會秘書長姜婷說,「我們感到非常好的一點是,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開始認識到戲劇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以戲劇為代表的美育教育在學校中的逐漸「歸位」也帶來了新的問題:誰來為孩子們引路?在戲劇教育的資源方面,東城區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也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鑑的模式。在這片土地上,北京人藝、北京兒藝、中國兒藝等院團雲集,專業的演員和導演常常會走進校園為孩子們指點迷津,比如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就是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的指導老師。「很多演員和導演會用專業的視角,把孩子們的校園生活呈現在舞臺上」,姜婷告訴記者,現在的戲劇教育已經不拘泥於社團和單純的展演,而是逐漸自然地融入到學校的每一門課程中,「無論是舞臺演出還是日常學習,院團都給了很多指導和經驗,」姜婷說。

在與院團進行合作的同時,許多學校也開始培養自己的師資團隊。近年來,北京、四川、江蘇、廣東等省市的學校相繼開展師資培訓、課程建設、劇目展示等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本次「美育·戲劇教育」主題論壇也安排了戲劇教育體驗工作坊、學校代表交流發言、嘉賓評述等許多環節,為參會者提供學術理論和實踐經驗的交流平臺,國際戲劇/劇場與教育聯盟主席Robin Pascoe與澳洲戲劇教育奠基人、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教授John O』Toole等國外專家的主題演講也分享了國際戲劇教育的經驗。「戲劇教育畢竟起源於國外,他們對戲劇教育非常熟悉」,尤娜和姜婷都希望,能夠藉助這樣的交流機會,凝聚起更多的力量,和國內外的同行一起深入地探討「怎樣培養『人』」的話題,也探索讓孩子能更加全面成長的途徑。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高倩

流程編輯:tf011

相關焦點

  • 戲劇教育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
    如今,越來越多的校園開始讓戲劇走到孩子們身邊,但戲劇這種藝術形式,究竟能帶來什麼呢?在由中國教育學會美育研究分會主辦,北京市東城區美育研究會、北京外國語大學外研培訓中心承辦,北京市教育學會中小學美育分會協辦的「美育·戲劇教育」主題論壇上,國內外戲劇教育權威專家和全國500多名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了「戲劇教育」這個越來越熱門的話題。
  • 風靡國外的戲劇教育,到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你對戲劇教育了解多少?我們為什麼需要戲劇教育?戲劇會給我們的孩子帶來怎樣的改變?......戲劇教育的誤區在國內,很多家長總是這樣的疑問:「戲劇表演課是培養演員嗎?」有的家長也會說類似的話:「我的孩子沒有表演基礎,不知能不能演好啊?」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 英國王室都在注重的戲劇教育,到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中國大多數家庭還較為陌生的戲劇教育,到底可以為孩子帶來什麼?通過合理的引導,戲劇教育幫助孩子們釋放創造與表現的天性,激活感受性和想像力。戲劇教育學者們廣泛認為,角色扮演」能為兒童提供一項正面的工具,用來協助他們建構自我的認同感及面對問題的能力。
  • 直播乾貨:好的戲劇教育,如何改變孩子的一生?
    7月7日,未來春藤特邀杜薇老師為春藤的家長們帶來了一堂《好的戲劇教育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直播講座。 直播中,杜薇老師跟我們聊了戲劇教育為何從冷門變成熱門,好的戲劇教育能給孩子和家庭帶來什麼,還有如何為各年齡段的孩子進行戲劇教育,且在直播的最後為家長們答疑解惑。 下文為本次直播課的乾貨整理。
  • 校園戲劇給孩子帶來了什麼
    著名學者餘秋雨說,一個孩子如果沒有機會從小學習表演,將來很難成為有魅力的社會角色。讓兒童參加舞臺表演,不是要培養文藝愛好者,而是要賦予孩子們一種社會技能。戲劇教育有何意義?校園戲劇能帶給孩子什麼?
  • 應對生活難題、發現自己……戲劇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戲劇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鍾英是85後,帶妻女去俄羅斯旅行的時候,他特別安排了一個晚上讓女兒感受當地劇院上演的《胡桃夾子》。這是6歲的女兒第一次看舞劇,看得特別歡樂,中場休息還和表演者簡單用英語對話。散場後,鍾英一字一句給女兒講《胡桃夾子》背後的故事。  養育一雙兒女的90後姑娘Rita,近來很糾結要不要帶孩子進劇場。
  • 戲劇教育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為孩子成長賦能
    這句話看著讓人有些費解,但其實正是無數人乏善可陳的一生最真實的寫照。然而要想活出不一樣的色彩,唯有創意,才能給原本一成不變的人生帶來無限可能。在很多家長的印象中,改變孩子一生的方式就是努力學習。拓寬知識儲備固然沒錯,但愛因斯坦說過一句話:「創意比知識更重要」。這可不是哪家藝術機構的宣傳語,而是愛因斯坦這一生智慧的總結。過去教育注重的是記憶,但時代發展到如今,有什麼事計算機做不了?計算機可以比任何人記得更好,算得更快。
  • 談談北京的一個戲劇教育品牌《表演課堂》
    戲劇「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有關於這種綜合藝術形式的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領域。在北京市東城區教委副主任尤娜看來,戲劇首先帶給孩子們的是一種愉悅的藝術體驗。扮演角色時,孩子們既能學習表演的技能,又能藉此感受不同的人生際遇,在特定的情景下,設身處地地「沉浸」其中,往往比家長老師的耳提面命更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提升尚在成長階段的孩子的自我認知是非常有好處的。
  • 戲劇表演普及的教育意義
    說起戲劇表演課,在國外是很常見的。在國內,我總聽到這樣的詢問:「戲劇表演課是培養演員嗎?」有的家長也會說類似的話:「我的孩子沒有表演基礎,不知能不能演好啊?」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可以說,戲劇表演課的重點也不全在表演。那麼,戲劇表演課到底內涵些什麼呢?
  • 以教育戲劇探尋「別樣」教育
    臨朐縣第一實驗小學為什麼如此重視教育戲劇?英國著名戲劇教育家布賴恩·威認為,戲劇不僅僅是供少數人消遣娛樂的藝術,它是一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戲劇教育開發每一個人。布賴恩·威曾舉例說明教育戲劇的重要作用:如果學生問「盲人」這個詞的意思,教師可能回答「盲人是看不見任何東西的人」。
  • 戲劇教育是什麼——淺談戲劇教育的魅力
    眼下就有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讓孩子接受戲劇教育。今天,就讓我們認識一位老師,並走進她的課堂,一起來探討戲劇教育的魅力。她便是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專業博士、深入戲劇創始人,早藝網平臺合作人李析靜老師。作為早期藝術教育的倡導者,李老師早已把戲劇教育深深地融入到她的課堂之中。
  • 什麼是教育戲劇?
    教育戲劇的概念:教育戲劇,是指將戲劇方法、技巧和形式運用在教學或社會文化活動中,讓學習對象通過戲劇遊戲、角色扮演、劇場/戲劇訓練等戲劇實踐,達到學習目標和目的。廣義上的「教育戲劇」指所有以教育為目標的戲劇活動,包括:滲透學科、戲劇活動、戲劇課/科、學習戲劇社團、教育劇場、綜合藝術學科等戲劇在教育中運用的各種形式。
  • 談教育戲劇時,我們談些什麼
    教育戲劇在國外方興未艾,不少學者將教育戲劇的理論引入我國,希望「教育與戲劇的擁抱」能帶領學生進入「美妙的戲劇花園」,因為「教育戲劇是基礎教育的明日之星」。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的背景下,要發揮教育戲劇塑造教師的教學個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的作用,必須釐清對教育戲劇內涵的認識。
  • 為何強調英語戲劇教育?
    教育的真正目標,是喚醒與生命和生活相關聯的洞察力和判斷力的真實力量。唯有這樣的喚醒方能引向真正的自由。 ——魯道夫·斯坦納 戲劇教育 戲劇教育不等於戲劇表演,它的目的不是要孩子去學習專業的演技,而是以遊戲的形式帶領孩子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想像。
  • 周野芒 :戲劇是要讀的,要閱讀,而不僅僅只是看
    現代戲劇《毒》講了一個關於「失去」的故事。兩個曾經相愛的人在一場意外中失去了兒子,在那之後,他們漸行漸遠,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對方。《毒》劇照 本文圖片 尹雪峰 攝《毒》的編劇洛特·維克曼斯是荷蘭人。有一次看完演出,她和朋友們在咖啡館聊天,一位演員聊到,或許可以寫一個關於失去孩子的戲來演。
  • 教育戲劇≠舞臺表演,和我一起走進別樣英文戲劇課堂吧!
    瑞美森英文戲劇課堂在我們小小森寶的戲劇課上,老師也融入了"看圖說演"作為拓展環節,通過老師和寶貝們一起觀察、想像,用"說"、"演"描繪出自己的故事。小朋友和家長們一起熱身(Warm up)一起做了無實物表演練習(no physical performance exercises) 所有家長——無論是溫柔的媽媽、慈祥的奶奶還是威嚴的爸爸,都放下了平時的矜持和大人的「架子」,與孩子們一起全情投入,用肢體、誇張的面部表情、童趣化的思維來配合孩子,積極參與到戲劇遊戲中,身體力行的與孩子互動。
  • 「深圳紅樹林外國語小學」教育戲劇的師資培訓騎士教育戲劇
    2020年8月17日-18日,騎士教育戲劇為紅樹林外國語小學的老師們進行了一場師訓,此文章由紅樹林外國語小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撰寫,「騎士教育戲劇」轉載,以期更多學校了解教育戲劇走進校園的情況。採取戲劇教學法熱身,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在遊戲中熱身,達到快樂課堂的效果,同時能更有效的鍛鍊學生的身體、注意力,提高學生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品質等。——王煥斌老師戲劇表演中,不同的孩子眼中有不同的哈姆雷特,一個字母m的造型,放在不同小組會有不一樣的展現創編。
  • 機器人教育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我們要做的不是扼殺它而是去發現引導它 今天要給大家好好聊聊「機器人教育能給孩子帶來哪些改變」這件事。01、培養自主性 自立、自主的品質對於在過分優越的環境中成長的獨生子女來說是一個難題。這樣的合作能力在未來社會的許多工作中都會涉及到,這就必須讓孩子從小就學會與他人交往、協作。
  • 感統訓練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有些家長認為只要孩子身體健康就行了,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對開發孩子的潛能,促進孩子的情智發展非常重要。,會通過有計劃而且專業的訓練,為孩子徹底清除學習障礙,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改善孩子的情緒,提高自控能力,邏輯能力,還有自我的生活品質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 自然教育是什麼?自然教育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自然教育」熱的經濟社會背景伴隨著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城市人群的「自然缺失症」越來越顯現出來。近年來自然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和認同,相對於歐美以及日本、韓國,中國的自然教育起步雖晚,但最近兩年呈現出發展迅速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