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失去的十年」的前因後果 | 原想的歷史書架

2021-02-07 原想

導讀


每當提到現代日本的經濟發展,總避不開「失去的十年」這個話題。人們普遍認為,1985年多國籤訂的《廣場協議》是造成這「失去十年」的根源,但實際情況卻又不那麼簡單。本文的目的是梳理這「失去的十年」的前因後果,試圖給出一個相對客觀的解讀。同時,也給我們當下自身的發展提供一些啟發。


本文全文4200字,讀完約需10分鐘。



目錄


一、二戰結束時的日本

二、日本對美國的衝擊

三、後"廣場協議"時代

四、下流社會

五、對「失去十年」的反思

六、與當下中國的對比

七、參考書目



一、二戰結束時的日本


二戰結束,日本戰敗,本土經濟頹然崩潰。在勝利方重新劃分世界版圖時,日本成為了美國的遠東橋頭堡,與共產主義陣營分庭抗禮。1951年,日本又被迫與美國籤署了《日美安保條約》,允許美國在日本境內幾乎無限制地設立和使用軍事基地。

表面上看,日本受《安保條約》保護,因此節省了大量軍費預算,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於經濟發展。但實際上,這成了日後日本強大的經濟身形之下的阿喀琉斯之踵,也奠定了它未來數十年在國際舞臺上的劇本走向。


冷戰階段,美國高舉資本主義「經濟繁榮」和「自由貿易」的大旗,號令天下。在技術、貿易、匯率上給予日本許多優惠條件。日本也開足了馬力,生產更多的產品賣給美國,於是便走上了經濟高速發展的道路。




二、日本對美國的衝擊


70年代,日本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和蘇聯。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高達每年500億美元,約佔美國向全世界進口採購總量的40%。日本的多個拳頭產品(汽車、電子產品等)打的美國相關行業與企業叫苦不迭。

80年代,美國各地工廠倒閉、工人失業,以東北部最為嚴重,形成一個「鐵鏽地帶 Rust Belt"。鐵鏽帶上「長出"了一批憤怒的選民,他們大都是產業工人。這群人不斷施壓當地議員和和所在工廠工會,舉行大規模「反日遊行」。歷史驚人的相似,2016年將川普推選上總統寶座的,也恰是鐵鏽帶上的選民們。


一轉眼,以「日本,滾出美國!」的新聞標題鋪天蓋地襲來。從汽車到電子遊戲、從數控工具機到錄音機,這些日本主打的行業無一不受到民眾的反對。經濟專家、諾獎得主也紛紛站隊加入,從「專業」角度分析日本對於美國展開的經濟「侵略」行為。


1985年春天,美國參議院進行了一項表決,全票通過:將日本列為「不公正貿易國」。緊跟著短短60天裡,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不斷提出好幾百個制裁日本的貿易法案被提出。

一些職業政客也乘機撈取政治資本,公開發錶帶有嚴重種族歧視的言論——

日本經濟奇蹟怎麼來的?還不是我們美國人創造的。沒有美國市場,日本經濟奇蹟就是個屁。

從二戰到現在,美國人在太平洋上流血犧牲是為了什麼?難道是為了讓黃皮猴子騎在我們頭上?早知道這樣,當初就該把日本交給俄國人,讓俄國人去奴役他們。

那些現在還在幫日本人說情的議員,就是不折不扣的美奸!


這些壓力被集中、放大、傳播,反饋給了日本政府。比起經濟制裁,更要命的是那些駐日美軍基地,只要美國願意,就可以隨時掐死日本。

當然,弘揚自由民主的美國人不會那麼明目張胆的使用武力的,他開出的價碼是:美元相對日幣貶值,以此打壓日本的出口優勢行業。在經濟制裁和武力制裁的雙重威懾下,日本不得不進行了妥協。


1985年9月,日本參與了《廣場協議》的籤訂。協議約定美日德法英五國政府將聯合幹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兌主要貨幣(日幣、德國馬克等)有序下跌,以解決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問題。因為美日之間的貿易和匯率問題,同樣也存在於其它西方國家中。

協議籤訂之後,五國央行開始在外匯市場拋售美元,使得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主要貨幣中,日元升值幅度最大,三年將近翻翻



三、後"廣場協議"時代


日元升值苦了大多數的日本貿易出口型企業。僅1986年一年,日本外貿相關企業因日元升值的經濟損失就高達8萬億日元。為幫助企業走出困境並提振內需,日本央行開始下調利率,從1985年的5%持續降到了1987年的2.5%。


但利率的下調並未真正改善和促進企業的轉型再發展,而是催生了投機泡沫,尤其是股市與房地產。日本全國的大大小小企業,都紛紛成立了一個現在看起來匪夷所思的部門——「財務技術部」,其主要工作,就是炒股票、炒期貨、炒外匯


85年時,百年老牌國企NTT(日本電話)民營化上市了。市場熱錢湧入,使得NTT上市之後的兩個月內漲了200%。

在新聞和家人朋友的鼓吹下,原本對股票無感的日本人,越來越多的加入了股票投機行列。


除了股票,房地產市場也是一漲再漲。1986-1990年間,東京大阪等六大城市的地產價格指數增長了三倍以上。鼎盛時期,單就東京的地產價格相當於整個美國的。

不勞而獲的感覺實在太棒了!各大企業都搶著招人,尤其是大企業,或者炒股、炒房地產特別成功的中小企業。投機賺到的錢又該怎麼使用呢?打高爾夫、滑雪、蹦迪喝酒,總之就是不拿錢當錢。相鄰僅500米的舞廳和拉麵店,竟然沒有人願意步行前往,一群人手上抓著一把萬元大鈔——「師傅,停車!這錢就不用找了。」

日本研究泡沫經濟學的專家——野口悠紀雄,在泡沫巔峰的時刻曾寫過一篇長文批判日本房價和股價的巨大泡沫。

文章引起巨大反響,只不過主要都是抨擊和譴責的聲音。當大家都沉浸在浮華美夢中,這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學者,真的很叫人討厭。


日本政府卻開始意識到泡沫問題,但卻為時已晚。1989年5月,日本央行連續3次提高貼現利率。一年多內從2.5%上調至6%。幾個月中,日經指數頓挫七成,自此陷入了長達20多年的熊市。

1991年,日本不動產市場開始垮塌。之前還能「換取」一個美國的東京,1993年竟然連一個紐約都換不了了。

房地產價格的暴跌導致大量不動產企業及關聯金融機構破產,日本不動產破產企業的負債總額高達3萬億日元。

企業的破產也使得一大批職員失業。失業潮導致的按揭斷供又進一步促使地產價格下跌。隨著股市和樓市的泡沫破滅,日本經濟從此一蹶不振,走上了「失去的十年」。




四、下流社會


隨著企業的破產和裁員的增加,日本企業制度下的「三大神器」年功序列、終身僱傭、勞動工會逐步瓦解。公務員成為香餑餑。非正式僱員(派遣員)的佔比規模也在短期內增長到了四成。派遣員的出現使得企業能更靈活的調整經營策略,不用背負太多的薪資福利包袱。


由於再也回不到「泡沫時期」的那種光景,年輕人們對於未來感到毫無奔頭可言。低收入導致溝通能力、生活熱情、學習意願、消費欲望的全面下降。年輕一代源源不斷加入的「下流社會」,即「對全盤人生熱情低下」

被裁員的潛在可能、高昂的房貸、以及長時間的加班和通勤時間,使得日本上班族壓力巨大,自殺的人很多,特別是在證券界等周期性行業中。

電視裡最熱門的節目是告訴人們如何如何省錢,比如教家庭主婦如何用燒飯的餘熱煮雞蛋。


日本最近二十年的產業變遷,也是一部行業更迭的交響曲。製造業、奢侈品等傳統行業不斷衰落,而網際網路、便捷消費等新興服務業不斷興起。


在家庭、職場、社會的多重壓力下,次文化也快速發展起來,逐漸形成一個御宅族群體。動漫、電子遊戲、色情產品、偶像產業等等虛擬產品的層出不窮,使得中產下層和年輕人群體即使收入有限,也依然可以活得"很好"




五、對「失去十年」的反思


泡沫時代的日本房地產的教訓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日本政府由於受到經濟模式調整的壓力,對於讓企業轉型採取了過於急躁的態度。快速降低的利率,沒有真正幫助到經濟結構調整,反而是催生了投機泡沫。


再者,當泡沫吹到無法收拾時,日本財政當局又輕易的刺破了泡沫,去槓桿的過程相互纏繞、疊加作用,形成了金融共振,造成了無序的擠兌和踩踏。對於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者來說,如果眼前的泡沫已經成為一個不得不解決的問題,那麼謙虛的等待可能要比傲慢的「拯救」來的更有價值。


由於軍事上的受制於人和金融戰略的缺失,日本階段性的失敗似乎是一個必然結果。《日美安保條約》使日本在軍事上和安全保障上對美國產生依賴,又不得已被捲入美國的整體戰略和政策中。《廣場協議》的籤訂,讓人感到似乎只有美國才明確的意識到了「金融戰爭」的存在,也只有美國在努力在全球範圍內確立其「金融」優勢地位。


自1868年,明治天皇頒布《五條誓文》「求知識於世界」開始,日本脫亞入歐,並順利實現現代化,成為現代列強。其基本的理念是:日本必須「追趕」西方,才得以生存。但當表面上的經濟與生活水平超越了所謂「西方」標準後,整個社會便又失去了奮鬥的目標和動力。


日本本土的耕種面積極為有限、自然災害頻發,是埋藏在日本人心中最深的恐懼。一定程度上的「島國心態」驅使著日本人不停地忙忙碌碌,從永無休止的自我努力中獲取安全感,從技術的反覆更新、質量的精益求精中求得片刻的安慰


明治維新的創舉,脫亞入歐的領先,再到甲午海戰、日俄戰爭的接連勝利使得國家心態膨脹,推行了"共榮圈"的宏大遠景。二戰雖然失利,但出於美國的需要,又被拉上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得以迴避了對自身膨脹與戰爭失敗的反思機會。在其經濟被美國拋棄打壓之後,也喪失了原本最主要的動力來源。急於求成的想要找到新的增長方式,但缺少對自身情況更為客觀的剖析認識,使其在不歸路上越走越遠、越陷越深。




六、與當下中國的對比


中國當前的處境與三十年前的日本,表面上看起來十分相似,但實際情況卻截然不同。


主要的相似之處在於

一、都受到美國的外力作用,經濟結構不得不進行調整

二、地產行業積聚著泡沫

三、逐步步入老齡化社會,存在人口結構問題


而主要的不同在於

一、沒有他國軍事上的直接幹預

二、內生市場更為廣闊

三、處在美國霸權宏觀周期的不同階段


三十年前,浮動匯率還是個新鮮玩意,全世界沒幾個人搞得清楚匯率這一升一降背後的深遠意味。日本執政(劍)人也同樣「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雖然兢兢業業謀求發展,卻還是敗在了自己和民眾的盲目樂觀上。而今天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們手頭可出的牌更多,可研究的參考史料更為豐富,也相對更為謹慎客觀。


中日這對同出一脈的哥倆,一個自力更生、現已小有發跡,一個被外養多年、近來有歸來之意。雖同出一脈,但由於分開太久,生活理念上存在太多不同。未來能否和諧共處、攜手共進,還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好在近期利好信號頻頻,又是深度貿易合作,又是貨幣互換計劃。站在這大戲迭出的2018年尾聲,雖然還很難看清這部舞臺劇未來的走向,但仍舊讓人充滿積極的期待。



(正文完)



七、參考書目

《菊與刀》(1946)[美] 魯思·本尼迪克特

《金融戰敗》(2000)[日] 吉川元忠

《下流社會》(2005)[日] 三浦展

《大棋局》(2007)[美] 布熱津斯基

《現代日本》(2014) [英] 克里斯多福·戈託-瓊斯 

日本泡沫時代全紀錄(2018)江平舟



原想的歷史書架」是原想社群的一個分支話題,會定期組織讀書會和專題分享。我們專注於人類對於自身發展過往的文字記載內容,並希望從中汲取對於未來發展的思考沉澱。

相關焦點

  • 日本手機廠商失去的十年
    折戟智慧型手機時代,日本手機廠商失去的十年一條寥寥數語的公告,預示的卻是平井一夫時代的落幕。從2007年到剛剛過去的2017年,這十年對於索尼、夏普等日本手機廠商而言,就像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經濟一樣,是「失去的十年」。即便是後來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如日中天的蘋果,也會被人說與索尼相像。實際上,喬幫主本人就是「索粉」。
  • 日本昭和時代的結束,群眾不再對天皇唯命是從,被稱為失去的十年
    以1990年作為日本與全球歷史一個斷限時間,同時又是昭和時代的終結,其所包含的意義十分深遠。無論從全球性語境還是從日本國內精神狀況觀察,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最初10年這段時間,與20世紀80年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柏林圍牆在1989年被拆毀,次年東西德統一。
  • 《千與千尋》故事內核:日本經濟失去的十年
    而這一部在日本國內外引起巨大轟動的電影背後,折射了一個巨大的時代背景:日本經濟失落的20年(The Lost Decade)!下面這篇文章來自「知乎」,深刻描繪了千與千尋背後所暗喻的日本經濟。  【在一個無國界( borderless)的時代,無立足之地的人是最受人鄙視的。立足之地就是過去,就是歷史。
  • 日本人的書架上除了書,還有這種「變態」的東西
    而這次日本人在書架上擺放了另外一種東西,它不僅僅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更與書架上的書籍產生互動共同形成一種奇特的場景,讓人們看了都會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想像力和做法的確很「變態」,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通向另外一個神秘未知的世界,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去探索一番,或許它就是旁邊書籍中描繪的那個鄰家姑娘和小夥約會的街道,也或許是旁邊書籍中描述的那個安靜優美的古鎮小巷,更或許是警察正在查看的案件現場,一個「街道入口」就給了人們無限的聯想空間。
  • 白天公司職員,晚上陪酒,探秘日本風俗娘的「前因後果」
    白天公司職員,晚上陪酒,探秘日本風俗娘的「前因後果」A畫家從嫋嫋的香菸霧氣中若無其事地觀察著,他注意到那個叫春江的小姐動作有些矜持。儘管先前她也跟著店裡的小姐陪酒客打情罵俏,但總是僵直著上半身,臉上的微笑也是硬擠出來的。
  • 假面騎士:唯一失去變身能力的舊十年主騎——乾巧
    平成系列的假面騎士的分為新十年的和舊十年,在時王這個系列裡,新十年沒有回歸的只有假面騎士drive了,其他的新十年騎士都以各種形式回歸了,比如本人回歸、背影回歸、以及手部回歸。而舊十年的回歸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現在是響鬼篇剛剛結束,後面還有KIVA篇、kabuto篇和電王篇。
  • 「一帶一路」豎起「中國書架」
    書架上擺滿了各式精美的圖書,皆用外文寫成。信手翻閱,書頁裡縱橫著華夏千年的泱泱歷史,亦不乏現代中國的摩登面貌。  這裡是荊孝敏日常工作的地方。作為五洲傳播出版社的副社長,她對書架上的作品如數家珍。荊孝敏隨手翻開一本許淵衝的譯作,笑著對筆者說:「我們在國內出版社裡比較特別,出版的圖書有80%都是外文的。」
  • 12星座專屬「幸運書架」水瓶座寬敞書架,雙子座奇思妙想小樹
    12星座專屬「幸運書架」水瓶座寬敞書架,雙子座奇思妙想小樹相信很多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書架,可以在書架上放上自己喜歡看的書本和裝飾品,以此來裝飾房間,美化房間。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十二星座的專屬幸運書架是什麼樣的?有沒有你覺得好看的吶?
  • 心理學:你最喜歡哪個書架?一眼看穿你十年後的生活是什麼樣,準
    心理學:你最喜歡哪個書架?一眼看穿你十年後的生活是什麼樣,準ABC選A的人從你的選擇可以看出,未來十年你會過得很忙碌。你是一個很物質的人,你追求有質量的生活。在你的世界觀裡人的一生中,如果沒有錢註定是不會幸福的。
  • 書架怎麼做 書架哪些品牌比較好
    有些家庭主人覺得自己的閱讀量非常高,家裡面有一大堆書,所以想利用書架來擺放自己的用品。這些可以看看書架怎麼做,如果不想自己製作,還可以找到一些優質的品牌,價格也不會很貴,大多數還是比較容易令人滿意的。不過也要先看看書架哪些品牌比較好,如果產品質量不太好,可能會影響以後的使用。
  • 日本和英法美德一起籤的廣場協議,為什麼只有日本失去二十年?
    日本經濟日本在1985年的廣場協議之後,經濟開始快速發展、樓市、股市一片欣欣向榮景象,日本的GDP也是達到了5萬億美元。可是,要讓其完蛋,先讓其瘋狂。90年後泡沫達到了頂峰,接著外資逃脫,股票大跌、樓市暴跌。
  • 日本失去30年美國印鈔印出一身債!去凱恩斯化迫在眉睫!__上海有色網
    貨幣機制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沒有貨幣,人與人之間的交易將變得舉步維艱,價格機制無法發揮作用,市場經濟更是無從談起,但貨幣同時也給世界帶來了太多災難。不過,與其說是貨幣的罪過,還不如說是人類自己的罪過。貨幣不過是財富的象徵,本身並無罪。我們知道,凱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巨著《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由此標誌著宏觀經濟學的誕生,凱恩斯主義在此後的幾十年裡大行其道。
  • 日本對《三國志》下手了,從日本角度看三國,是怎樣一段歷史?
    《新解釋三國志》是一部2020上映的日本歷史喜劇電影,由福田雄一執導,演員大泉洋、小慄旬、室剛、賀來賢人、岡田健史、渡邊直美、橋本環奈主演。劇情講述在西元200年中國漢朝的亂世中,被後人視為英雄的蜀國武將劉備為重返太平盛世崛起,魏國曹操、吳國孫權等各國武將們在戰場上奔騰,終於發生了歷史上知名的"赤壁之戰"。
  • 「國際」拉美:「失去的十年」捲土重來?
    來源:經濟雜誌2020年上半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拉丁美洲(簡稱「拉美」)可能會經歷新一輪「失去的十年」,經濟持續停滯或萎縮,部分國家甚至會出現社會動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所以有如此結論,是因為各方面數據顯示,拉丁美洲正經歷自20世紀50年代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最嚴重衰退。
  • 我認識的3個書架
    這個書架上能看到的,是一個上世紀80年代左右讀大學、中途跳槽金融行業的中年精英,片刻不敢倦怠地自我訓練和修行的歷程。他是一個淵博的長者,經過常年閱讀積累、系統理工學科訓練的痕跡明顯一一邏輯清晰,思維敏銳。凡我提起的話頭,他都會接過去說一說自己的判斷,輕易便能直擊問題要害。書架A是一個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書架。
  • 書架的價格 書架結構功能
    買書架時候總免不了和商家談價格,現在的書架各種不同的價格、款式、風格、材質等,挑選起來也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今天鑄之巢小編就和大家聊聊不同書架的價格以及書架的用途。書架的價格1、現在的書架品牌眾多,許多品牌在市場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熱烈追捧,因為品牌的質量、價格都有獲得很多人信賴。如:一般鋼製書架市場尺寸高為2000*寬900*厚450,價格在750/組也可按購買者需求定做書櫃。
  • 日本又發明新型酒店,客房設計在書架上,網友:那是知識的味道
    關於日本的特色酒店,想必大家都知道「膠囊酒店」,還有非常注重隱私的「愛情酒店」,這些酒店都非常有特色,他們在設計酒店時與日本的文化有分不開的聯繫,最近日本又突發奇想,發明出一種非常文藝範的旅館,叫做「書店旅館」,也就是在書店裡面設計了獨立的房間,周圍全部都是書籍的味道,大家可以伴隨著書香入眠。
  • 七年書架 所有失去的與所有找回的—和你的孩子一起讀《失物之書》
    ——約翰•康奈利(1968-)一.故事概覽二戰前夕,小男孩戴維的媽媽病重去世。生前,媽媽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自己讀書並讀給戴維聽。深愛母親的戴維在媽媽死後一直鬱鬱寡歡。他原以為接下來會和父親相依為命,沒想到雪上加霜的是,有一天爸爸為他引薦了自己的新女友羅絲。父親與羅絲再婚後,由於戰爭炮火襲擊的日益嚴峻,戴維舉家搬離了倫敦,住進了羅絲在郊外的一所古老的大宅子。
  • 遊記-「小江戶」日本水鄉佐原漫步
    油茂制油所 創業於1630年,擁有將近400年歷史的老店, 也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油店 除了大桶的各式油品售賣, 還有包裝很可愛的小瓶油可以當紀念品帶回家。
  • 壁掛書架效果圖欣賞,不僅僅是書架
    不過,傳統的書房已經不再吸引人了,接下來介紹的幾款壁掛書架效果圖,大家可以欣賞一下,為書籍找到一個更特別的「家」。現代人的睡眠狀況是很差的,絕大多數人都被失眠所困擾。這個壁掛書架則設計在床頭。每天睡覺以前,可以從上面拿一本書看看,讓大家可以有一個更加平穩的心境,這對於入睡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