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體育鍛鍊對健康有益 而進行更多的運動則更好

2020-12-20 騰訊網

根據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一項新研究,任何強度的體育鍛鍊對健康都是有益的,但更劇烈的運動對健康有益。在迄今為止通過加速度計測量的體育活動的最大規模的研究中,由劍橋大學醫學研究委員會(MRC)流行病學研究小組領導的研究小組分析了超過96,000名英國生物銀行參與者的數據。

英國首席醫療官當前的身體活動指南建議成年人應該每天保持活躍,並且成年人應該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相當於快走)或75分鐘的劇烈強度的運動(例如運行)。先前的研究表明,中等強度和劇烈強度的運動比光強度的運動具有更大的健康益處,但是尚不清楚這是否是因為它對體育鍛鍊總量做出了更大的貢獻,還是它還具有其他健康益處這個。

研究人員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在日常活動過程中積累的低強度偶然運動很難準確回憶,因此很難使用問卷進行測量。穿戴式設備可以更好地檢測構成我們日常體育活動大部分的這種類型的運動,但是迄今為止,沒有大規模使用這種運動來確定更劇烈的運動是否對健康有所貢獻,這與增加總運動量截然不同卷。

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英國96476名中年成年人的數據來調查中等強度或以上強度的活動是否比其對活動總量的影響高,從而降低了死亡風險。這些人在其主要腕部上佩戴了研究級活動追蹤器一周,這是他們參與UK Biobank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員使用有關運動持續時間和強度的數據來計算活動的總量,以身體活動的能量消耗(PAEE)表示。研究人員還確定了通過中等強度的劇烈運動達到的體積百分比。

英國生物庫參與者平均PAEE為40 kJ / kg /天,其中三分之一來自強度至少中等的活動,這也是平均水平。由於研究規模較大,潛在的強度貢獻在相似的體積水平上有很大的差異。

研究人員檢查了平均3.1年的隨訪期內,體育鍛鍊水平是否與死亡風險相關。在此期間的96人中,有732人死亡,有476人死亡,儘管研究人員從分析中排除了第一年內死亡的人,並考慮了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等現存狀況,因為這可能會減少體育鍛鍊。

在接下來的三年中,花費更多強度的能量與降低死亡風險密切相關。通過體育鍛鍊積累20 kJ / kg /天的參與者比那些積累了15 kJ / kg /天的參與者死亡的可能性要低三分之一,這兩種情況下至少來自中等強度活動的參與者的死亡率為10%。額外的活動等同於步行35分鐘,並以更快的速度增加2分鐘。

每天累積至少30 kJ / kg /天的人死於死因的概率是那些每天累積至少15 kJ / kg /天的人死於兩種情況的人的一半。但是,如果30 kJ / kg /天的體積包括至少中等強度活動的30%,則它們死亡的可能性僅為四分之一。此方案與參考值之間的差異為15 kJ / kg /天和10%,相當於一個小時的步行路程加上35分鐘的快車行駛速度。

MRC流行病學部門的Tessa Strain博士和該論文的主要作者說:

「我們的結果表明,多做任何強度的運動都是有益的,但是,通過進行更多強度的運動來消耗這些卡路裡仍然更好。通過逐漸增加我們每天進行的體育鍛鍊的強度,我們可以改善我們的未來健康。」

也是MRC流行病學部門的S renBrage博士,該論文的資深作者補充說:

「我們的研究表明,在大型人群中使用可測量身體活動的可穿戴設備如何幫助弄清活動量和活動強度在影響未來健康方面的作用。英國生物銀行近100,000名參與者的數據可用性,並得到了系列驗證研究,使我們能夠比較活動的影響烈度與體力活動的總體相似卷組,並證明更激烈的體力活動對健康有益不僅僅是促進總活動量。我們的結果還表明,幾乎僅通過輕度活動積累的活動量仍可將死亡風險減半。綜上所述,這意味著可以通過多種不同的途徑來保持身體健康,人們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途徑。」

相關焦點

  • JBM:運動有益健康——信則有,不信則無?
    2016年8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每個人都知道鍛鍊有益身體健康,但若相信鍛鍊會有積極的效果,這比運動本身促進我們的健康要更重要。心理--學家 Hendrik Mothes和他的團隊進行了一項研究證明如果測試對象對運動持有積極心態那麼當他們運動後就會獲得更多的心理方面的愉悅和身體方面的好處。研究人員對76名年齡在18歲到32歲之間的男性和女性在實驗室進行了研究,在那裡他們必須進行30分鐘的自行車測力計鍛鍊。
  • 多篇亮點研究夯實體育鍛鍊對機體的諸多益處
    2017年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我們都知道,體育鍛鍊對機體健康非常有益,當然研究者們在這一領域也進行了大量研究,並獲得了許多可喜的成就;比如刊登在JAMA>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就通過研究發現,積極鍛鍊有可能降低個體罹患13種癌症的風險,比如肝癌、腎癌與乳腺癌等,那麼體育鍛鍊還會帶來哪些健康效益呢?
  • 科學家研究發現劇烈的運動可以改善新陳代謝促進身體健康
    健康和體育活動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體育活動和更好的健康之間是有聯繫的。就像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比如說,「定期的體育鍛鍊是你能為你的健康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 運動總比不動好!研究發現僅周末鍛鍊同樣對身體有益
    研究顯示鍛鍊本身並不會幫助減輕重量    如果你還在努力甩掉那些假日裡養出的膘,那麼這對於你來說是個壞消息:鍛鍊並沒有多大幫助。  據美媒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不論進行多少運動,如果只是鍛鍊,體重秤上的指針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
  • 英國學者新研究問世:空腹鍛鍊讓你燃燒更多脂肪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外媒稱,根據一項針對進餐時間、代謝健康和運動是如何相互影響的研究,空腹鍛鍊會增強運動帶來的健康益處。這項研究選取久坐的男性作為研究對象,讓他們進行適度的蹬自行車運動,研究結果表明,是否以及何時進餐可能會影響運動效果。
  • 經常進行體育鍛鍊的孩子,這些變化你想像不到
    有人說體育予人快樂,有人說體育予人健康,有人說體育予人自信,有人說體育予人發展…今天,體育壹佰分就用科學的理論,新穎的觀點,帶你看看體育除了能給孩子帶來健康以外,還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一、在體育上「浪費時間」,學習反而會更好美國一項名為「零時體育計劃」的研究表明,運動有助於提升學習成績。 芝加哥一所中學,要求學生早七點到校跑步、做運動,心跳達到最高值或最大攝氧量的70%,之後上文化課。
  • 運動飲料真的有益健康?
    直到企業開始贊助一些科學家進行運動補液方面的研究後,其重要性才廣受關注。現在,這些科學家們通過對運動醫學機構施加影響向運動員和普通人傳達恐懼——脫水的危險。 運動飲料產業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動搖了人們對「口渴」的信任。口渴,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一個相當完善的發現及應對脫水的體內平衡機制。
  • 沒時間鍛鍊?每天運動15分鐘,也比不運動強!看完這個研究你就明白了!
    作者: 劉淑芬(北京協和醫院) 美國曾於 2008 年發布了《美國國民體育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周應該至少有 150 分鐘中等強度的體育鍛鍊,或者至少 75 分鐘的高強度的體育鍛鍊。
  • 威斯康星大學:研究發現有氧運動與高風險成年人阿爾茨海默病易感性...
    據外媒New Atlas消息,此前一些的研究向我們展示了規律的鍛鍊如何對認知功能有益,並有助於預防與痴呆症和阿爾茨海默病有關的大腦退化,但科學家們仍在繼續了解其作用機理。該領域的最新發現來自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人員,他們在最近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描述了定期有氧運動與高風險成年人中阿爾茨海默病易感性降低之間的關係。
  • 研究表明:早晨鍛鍊對大腦更好
    對許多下班後鍛鍊的人來說,在長時間的工作後運動有助於減緩壓力,並會使他們更有活力。實際上,只要你不是久坐少動的人群中的一員,那麼無論什麼時候鍛鍊都會帶來額外的好處。但一項研究表明,早晨鍛鍊對大腦更好。
  • 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好處
    您已經知道鍛鍊對身體有益。但是您知道它在治療抑鬱症,焦慮症,壓力等方面也有效嗎?運動與抑鬱 研究表明,運動可以像抗抑鬱藥一樣有效治療輕度至中度抑鬱症,但是當然沒有副作用。舉個例子,哈佛大學泰晤士河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跑步15分鐘或步行一個小時可將患嚴重抑鬱症的風險降低26%。
  • 新發現!一天當中,在這個時間段進行嬰兒遊泳鍛鍊效果更好
    因為專家表示,讓寶寶適當進行科學的遊泳運動,能有效提高寶寶免疫力,讓寶寶少生病。那麼,秋季到了,一天當中讓寶寶在哪個時間段進行嬰兒遊泳鍛鍊效果比較好呢? 雖然有研究表明,遊泳每天的七點至中午十二點,下午兩點至五點,是人體肌肉速度、力量和耐力處於相對最佳狀態的時間,此時進行合理的體育鍛鍊,能得到最好的效果。而在其他時間段,從事體育運動,很容易造成疲勞,超負荷等問題,影響鍛鍊效果。
  • 最新研究:缺乏體育鍛鍊可致抑鬱和痴呆!
    最終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在晚年,更高水平的體育活動也能帶來更好的情緒、減少焦慮和更好的生活質量。經常鍛鍊的女性抑鬱的可能性比不鍛鍊的女性低50%。這些發現與之前報導的研究結果一致,這些研究表明,在老年婦女中,低水平的體育活動與抑鬱之間存在顯著的關聯[10-12]。
  • 先吃飯還是先鍛鍊?把鍛鍊時間提前,運動效果翻番!內附九大運動|高...
    《科學新聞》雜誌官網報導儘管在研究進行期間參試者體重變化不大,但研究者巴斯大學衛生系的 Javier Gonzalez博士認為:先鍛鍊再吃飯,肌肉能夠更好地對胰島素產生反應,這就有助於保持血糖水平穩定,增強體能,降低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可以給你的整體健康帶來深刻而積極的變化。
  • 試管懷孕期間的體育鍛鍊和運動
    試管周期完成,懷孕之後,孕婦是可以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的,可使孕婦的身體狀況更好,並使孕婦進行妊娠和分娩的風險降低。在懷孕期間進行體育鍛鍊的許多好處中,我們強調以下幾點:減少消化不適和便秘增加心理健康減少焦慮,抑鬱和失眠的程度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改善動脈壓預防妊娠糖尿病此外,已經表明,懷孕期間進行體育鍛鍊可以減少產後住院時間和減少剖宮產的次數。
  • 雙語:哪些運動對心理健康最有益?
    研究人員研究了運動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發現團體運動的效果最好,騎車次之,無論是戶外騎行還是在室內騎動感單車。   研究發現,總體而言,以團體形式進行的運動(如球類運動和團操課等)比跑步或走路更有益處。   Researchers rated mental health based on a survey.
  • 研究發現,不經常鍛鍊的人患抑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更高
    他們在日後對這些病人的隨訪中發現,在研究開始時展現出較好身體素質的那些人,即使之後遇到了收入、飲食、疾病等生活變化因素,他們也有更高的可能表現出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況。研究的一些結果與發現。研究人員發現,與單純的力量或耐力相比,整體的身體素質與心理健康結果的關聯更為密切。這表明,結合多種鍛鍊方式創造一個平衡的鍛鍊計劃,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會更有益。
  • 擴大學生體育鍛鍊參與度 為學生健康「增值」
    「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調研,以中共中央〔2007〕7號文件、教育部教體藝〔2011〕2號文件,以及上海市學生健康促進會議、上海市基礎教育工作會議有關精神為指針,按照《上海市中小學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和「上海市小學2011學年度課程計劃」的要求,對維繫「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學校體育課、體育活動課、廣播操和眼保健操的實施情況進行調查研究。420人次參與調研工作。
  • UCI:研究發現上午九十點是鍛鍊身體的最佳時間
    雖然鍛鍊已被認為是整體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即在一天中的某個時間鍛鍊是否會帶來更多益處。一項新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答案,與在早晨鍛鍊的人相比,在更晚時候安排運動的夜貓子獲得的鍛鍊效果可能更不理想。
  • 「運動」和「靜止」對健康的益處,取決於兩者之間的平衡狀態!
    ,是否存在著關係,到底是運動對身體有益,還是靜止對身體有益呢?就拿運動員來說,他們從小就接受了正規的體育學習,從小接受專業的體育鍛鍊,「運動」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自己的夢想和工作,但是他們所接受訓練都是在自己身體能力所能接受範圍之內,甚至還會配置專業運動鍛鍊師來進行指導。但是運動員過度的運動,並不是一件好的事情,過度的運動會使身體增添傷病,縮短自己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