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總比不動好!研究發現僅周末鍛鍊同樣對身體有益

2020-12-20 科技世界網

    平時工作太忙沒時間鍛鍊?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平時沒時間鍛鍊可以在周末運動,只要動起來就可能降低死亡率。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們每周應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身體鍛鍊或75分鐘高強度身體鍛鍊。但每天具體的鍛鍊時間並無定論。許多人平時太忙,只有周末才有空鍛鍊,這是否有效一直不甚清楚。

  

    2017年1月9日,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期刊》報告說,他們分析1994年至2012年間近64000英國人的鍛鍊與死亡數據。研究期間,共有8802人因各種原因死亡,其中2780人死於心血管疾病,2500多人死於癌症。

  研究結果顯示,只要鍛鍊,就有健康效益。與不鍛鍊的人相比,僅在周末鍛鍊一兩次、但每周鍛鍊時間也能達到世衛建議水平的人死亡率下降30%,其中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率下降40%,癌症死亡率下降18%。

  研究負責人、雪梨大學副教授斯塔馬塔基斯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很讓人鼓舞,每周只要運動一兩次與死亡風險下降存在關聯。」不過,他補充說,要達到最佳鍛鍊效果,還是建議人們達到或超出世衛建議水平。

  《美國醫學會期刊》配發的一篇評論文章說,這些結果表明,對降低死亡率而言,鍛鍊肯定比不鍛鍊好。


研究顯示鍛鍊本身並不會幫助減輕重量

    如果你還在努力甩掉那些假日裡養出的膘,那麼這對於你來說是個壞消息:鍛鍊並沒有多大幫助。

  據美媒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不論進行多少運動,如果只是鍛鍊,體重秤上的指針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的人類學專家赫爾曼•龐瑟進行了這項研究,研究對象是坦尚尼亞的一個部落。

  龐瑟說:「我在坦尚尼亞北部一個名為哈扎的以狩獵、採集為生的傳統民族裡做了一個項目,來測量能量的消耗。他們沒有任何形式的農業以及機械等,他們每天都很活躍,走很多路去打獵和收集野生植物,做成食物。」

  龐瑟認為過度的體力活動會讓哈扎族人消耗很多額外的卡路裡,但其實並沒有。

  之後,研究人員決定對比一組享受現代生活便利的西方人能量消耗的程度。

  

    他們觀察了300多名參與不同程度體力活動的美國人和歐洲人所消耗卡路裡的數量,其中包括了非常活躍的人、中度活躍的人以及只進行少量運動或從不運動的懶人。

  研究人員通過測量每個參與者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數量來判斷他們的能量消耗。活動越多,二氧化碳的水平越高。

  結果發現,人們運動量的大小對他們消耗卡路裡的數量沒有什麼影響。

  龐瑟說:「不論你是中度活躍或是進行極度的體力活動,你的平均能量消耗水平、每天燃燒的卡路裡是一樣的。我們並沒有看到每日消耗的卡路裡數量增加,因為身體似乎會適應那些高強度的活動,並試圖在每天保持能量水平以及卡路裡一致。」

  龐瑟說,研究人員確實發現中度活躍的人每天比整日躺在沙發看電視的懶人要多消耗200多卡路裡。

  不過,他很快補充說,不要僅僅因為這不會幫助減重就放棄鍛鍊。「鍛鍊對於保持心臟、肺等器官的健康來說很重要。上面的研究只是說明,鍛鍊可能不是控制體重的最好工具,特別是對於試圖減重的人來說。」


美研究發現:積極鍛鍊可降低13種癌症風險

    《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卷》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積極鍛鍊有可能降低罹患13種癌症的風險,如肝癌、腎癌與乳腺癌。

  此前數百項研究已顯示,鍛鍊可以降低結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但由於許多研究中的參與人數較少,一直無法得出確定性結論。

  在新研究中,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歐美144萬人的情況。這些人被平均追蹤11年,平均每周運動約150分鐘,運動方式有步行、跑步與遊泳等,這與美國衛生機構建議的時間差不多。研究期間,18.7萬人罹患癌症。

  

    這項研究共分析了26種癌症,結果顯示,鍛鍊程度排在前10%的人與排在後10%的人相比,有7種癌症風險降低至少20%,分別是食管腺癌(降低42%)、肝癌(27%)、肺癌(26%)、腎癌(23%)、賁門癌(22%)、子宮內膜癌(21%)與骨髓性白血病(20%)。

  還有6種癌症風險也有所降低,包括骨髓瘤(17%)、結腸癌(16%)、頭頸癌(15%)、直腸癌(13%)、膀胱癌(13%)與乳腺癌(10%)。

  由於另有13種癌症風險未見明顯降低,研究人員分析後指出,總體來講,積極鍛鍊會把癌症風險降低約7%。

  值得注意的是,在13種通過鍛鍊能降低風險的癌症中,有10種風險降低與減肥無關,這說明癌症風險降低的機制可能與減肥無關。而肺癌風險降低只見於菸民或已戒菸的人。

  領導研究的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史蒂文·穆爾在一份聲明中說,眾所周知,在閒暇時間參加鍛鍊有助降低心臟病和死亡風險,但這項研究顯示,鍛鍊能降低許多癌症的風險。因此,醫務人員「應積極宣傳,運動是健康生活方式與預防癌症的一部分」。


方法正確才能越跑越瘦 運動的同時更要注重飲食

  很多MM一直在用跑步減肥,但是到最後效果不是很明顯,這就是越跑越胖的錯誤跑步減肥法!想要跑步減肥的你,趕緊繼續往下看吧!

  只要多運動,便可達到減肥目的?

  運動可以消耗體內的熱量,但僅靠運動減肥效果並不明顯,研究表明,即使每天打數小時網球,但只要多喝一兩瓶甜飲料或多吃幾塊點心,辛辛苦苦的減肥成果便會化為烏有。因此要想獲得持久的減肥效果,除了進行運動外,還應從飲食上進行調整。

  空腹運動有損健康?

  很多人認為空腹運動對身體很不利,但美國達拉斯健美運動中心堆帕博士研究認為,飯前1至2小時(即空腹)進行適度運動,如步行、跳舞、慢跑、騎自行車等,有助於減肥。這是由於此時體內無新的脂肪酸進入脂肪細胞,較易消耗多餘的脂肪(特別是產後的脂肪),減肥效果優於飯後運動。另外,由於運動量適宜,熱能消耗較少,體內貯存的能量足夠使用,不會影響健康。另外,專家也提醒飯後一小時內和睡前一小時內,不適合跑步鍛鍊。

  

    每天堅持30分鐘慢跑即可減肥?

  30分鐘的慢跑雖可達到有氧鍛鍊之目的,但減肥成效卻甚微,實驗證明,只有運動持續時間超過大約40分鐘,人體內的脂肪才能被調動起來與肝糖一起供能,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脂肪供能的比例可達總消耗量的85%。由此可見,少於大約40分鐘的運動無論強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顯。

  放鬆雙臂跑步

  跑步減肥就要放鬆來跑,收掉平日習慣性的刻意擺臂動作,儘可能地放鬆雙臂,讓雙臂自然地擺自然地屈,這樣跑起來也就會更加地輕鬆自在,你就會在感覺不到吃力的情況下,完成了減肥大計啦。

  跑步減肥建議長時間連續不間斷

  如果減肥者早上進行一段時間的跑步減肥,然後晚上再進行一段時間的跑步減肥,這種減肥方式的效果也比較差。因為,跑步減肥需要連續不間斷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所以,這種間斷式的有氧運動減肥比連續不間斷的減肥方式差。

  因此在這裡建議這位求教的朋友,早上8:40前進行長時間的跑步減肥,這樣有利於減肥刷脂。

  如果是為了減肥刷脂秀肌肉,建議在每次長時間的有氧運動後補充高蛋白食物,比如雞蛋白、牛肉、魚、蝦等。因為人體在長時間有氧運動過程中,不僅消耗脂肪,同樣也流失肌肉。如果在運動後能夠及時補充蛋白質,這樣就會減少肌肉的流失。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自 科技世界網)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體育鍛鍊對健康有益 而進行更多的運動則更好
    根據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一項新研究,任何強度的體育鍛鍊對健康都是有益的,但更劇烈的運動對健康有益。在迄今為止通過加速度計測量的體育活動的最大規模的研究中,由劍橋大學醫學研究委員會(MRC)流行病學研究小組領導的研究小組分析了超過96,000名英國生物銀行參與者的數據。
  • 老年人多多運動鍛鍊好,還是靜養不動好?本文為你說清楚
    老年人健康養生,動和靜其實並不矛盾老年人到底應該動還是靜呢?其實這兩者之間並不矛盾,老年人想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動靜結合是最好的養生方式。這裡說的「動」,主要是指老年人在身體條件允許,沒有運動鍛鍊禁忌的情況下,還是應該多多加強和堅持運動鍛鍊,老年人運動鍛鍊對身體可以帶來多方面的健康獲益,一方面可以促進身體的代謝能力,輔助加強三高的控制,同時還能夠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能力,對於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也是很有益的生活調理方式;對於骨骼肌肉方面,運動鍛鍊能夠有助於提高骨密度
  • 運動確實可以改善抑鬱 兩周不運動身體會怎麼樣
    我們總說不運動增加疾病風險,適量運動有益健康,這是為何?①在你停止運動的十幾天,身體已經在慢慢發生著變化了……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2019)年會上公布的一項研究發現,對於年輕的非肥胖成年人,即使短時間不運動和久坐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 BBC調查:鍛鍊的真相,徹底顛覆了我們的運動常識!
    這部紀錄片顛覆了人們對運動的很多常識性認識。主持人Mike通過親身參與運動實驗的方式,揭示了健身中的幾個最常遇到的問題:01. 慢跑、快走等低強度運動,雖然對我們的健康有益,但是其能量消耗卻很低,低得令人髮指。
  • 世衛組織發布《關於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動起來有益健康
    資料圖日前,世界衛生組織新發布的《關於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強調,「每個人,不論年齡和能力,都可以進行身體活動,而且每種活動方式都有用」,再次重申了包括運動鍛鍊在內的身體活動對於健康的促進和改善作用
  • 研究發現,不經常鍛鍊的人患抑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更高
    他們在日後對這些病人的隨訪中發現,在研究開始時展現出較好身體素質的那些人,即使之後遇到了收入、飲食、疾病等生活變化因素,他們也有更高的可能表現出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況。研究的一些結果與發現。研究人員發現,與單純的力量或耐力相比,整體的身體素質與心理健康結果的關聯更為密切。這表明,結合多種鍛鍊方式創造一個平衡的鍛鍊計劃,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會更有益。
  • 英國衛生研究院&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任何活動都有益長壽!
    動起來就比坐著強。上世紀50年代,一項研究發現,倫敦公交車司機的冠心病發病率高於同車的售票員搭檔。 此後,人們逐漸認識到久坐對健康的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指南建議,18歲-64歲成人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的劇烈運動。然而,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這個數字可能讓相當一部分人覺得目標難以達成。
  • UCI:研究發現上午九十點是鍛鍊身體的最佳時間
    雖然鍛鍊已被認為是整體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即在一天中的某個時間鍛鍊是否會帶來更多益處。一項新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答案,與在早晨鍛鍊的人相比,在更晚時候安排運動的夜貓子獲得的鍛鍊效果可能更不理想。
  • 運動總有「小傷小痛」 快記好科學鍛鍊知識點
    專家提醒:瀋陽市骨科醫院渾南分院院長、運動醫學科主任郭大偉介紹,健身不當造成運動損傷的典型原因,就包括動作不規範、過度運動、負荷過大、準備活動做得不好等。因此無論年輕人或中老年人,運動之前務必要充分熱身,讓身體能夠適應接下來的大幅度運動。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戶外運動時務必注意保暖和熱身,運動場地要選擇平整、防滑的地面,避免在結冰、下雪的地面運動。
  • 為什麼堅持鍛鍊還是總生病?醫生:重視好5方面,病不找身體好
    為什麼堅持鍛鍊還是總生病?醫生:重視好5方面,病不找身體好! 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改變,不用常外出辦公,再加上飲食的不合理,多數人肥胖,不愛運動鍛鍊,都讓我們的身體健康受到損傷。堅持科學合理的飲食,堅持運動鍛鍊,對健康來說,就很重要了。但在我們身邊,不少中老年人天天運動鍛鍊,還是總生病,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 囧研究:夜貓子為什麼不愛運動?
    研究表明,晚睡的人都有久坐不動的習慣,很難堅持運動。   Night owls also make up more reasons not to be active.   夜貓子們也為自己不運動找了很多理由。
  • 據說,整個周末你都在做這項運動……
    普通人的周末一般睡懶覺,健身人的周末一般在運動。普通人由於缺乏鍛鍊,肺活量偏低;健身人因為經常鍛鍊,肺活量較大。普通人遇到事情小心臟經常吃不消,健身人小心臟更結實健壯。運動能增強心臟功能。堅持一天沒什麼,但長久的堅持下去,就會發現你和別人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 先吃飯還是先鍛鍊?把鍛鍊時間提前,運動效果翻番!內附九大運動|高...
    先吃飯還是先鍛鍊?別再說光吃飯不鍛鍊了,把鍛鍊時間提前,運動效果翻番!空腹鍛鍊減脂效果好英國科學家在2017年發現,空腹鍛鍊有助於燃燒更多的體脂,促進代謝,在長期內更有利於健康。
  • 胸部鍛鍊意義重大,不僅有益健康,還能讓上肢身體更有型
    為什麼在運動當中,胸部會受到我們更多的關注呢?可能是因為胸部是我們身體各大肌群當中的一個吧,佔的面積比較大,並且對胸部進行鍛鍊,也能夠更直觀地展現出我們的好身材。這是針對於男性來說,同樣的,對於女性來說,對於胸部的肌肉進行鍛鍊還能夠起到抵抗歲月侵蝕所帶來的下垂問題,從而讓自然的輪廓得到修飾,所以不只是針對於男性,於女性而言,胸部的鍛鍊一樣是必不可少的。
  • 十天不動身體機能就退化,適度運動每年挽救百萬人
    具體到北京,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近期面向20242名18~79歲的北京居民發放問卷,對其運動情況調查發現,受訪者體力活動主要以職業勞動為主,經常鍛鍊者(每周參與中高強度鍛鍊至少3天,且每天至少30分鐘)僅佔31.5%,年輕人、女性和學歷較低者經常鍛鍊的比例較低,相比,中老年人更關注健康,有更多時間運動。
  • 高血壓≠不能動 科學運動有益降壓
    但有一些高血壓患者認為運動後人的心臟跳動會加快,導致血壓升高,提高高血壓的發病率。因此,很多患者得了高血壓後不願意運動,甚至連路也不願多走,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事實上,運動並不是高血壓的「敵人」,相反,適當運動可以達到一定的降壓效果。
  • 健身鍛鍊10陋習:吃完飯劇烈運動 鍛鍊時抽菸解乏
    健身專家在接受鍛鍊者諮詢的時候,常常聽到這樣那樣的抱怨:我運動的效果怎麼不如別人那麼好?我在鍛鍊中怎麼那麼容易受傷?我付出那麼多的汗水去運動肥膘怎麼減不下來?我的鍛鍊怎麼老是堅持不下來,是不是我太懶……其實,這些問題大多是由我們鍛鍊時的不良習慣所導致的。科學的健身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合理的運動方式則會起到相反的負面效果,極大地傷害鍛鍊者的健身積極性。
  • 專家來給你解釋:運動的好處(雙語)
    世界衛生組織稱,鍛鍊有益身體健康。它降低了所有某些導致死亡原因的危險,包括癌症和心臟病。   But many people who work all week have little time for exercise.   但是很多人整個工作日都在工作,沒有時間鍛鍊身體。
  • 為什麼天天鍛鍊減肥還胖了?不運動反而瘦了?
    如果你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樣的鍛鍊,身體的適應就會阻礙脂肪的減少,你的身體會試圖保護你當前的脂肪和體重。研究表明,你的身體會很快適應你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樣的中等強度的的有氧運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燃燒更少的卡路裡。
  • 研究表明:早晨鍛鍊對大腦更好
    對許多下班後鍛鍊的人來說,在長時間的工作後運動有助於減緩壓力,並會使他們更有活力。實際上,只要你不是久坐少動的人群中的一員,那麼無論什麼時候鍛鍊都會帶來額外的好處。但一項研究表明,早晨鍛鍊對大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