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樊登讀書 · 李更新
主播 | 樊登讀書 · 楊槍槍
前段時間,李誕的「廢人」在網上掀起了一波討論。
每天只想癱著不動,說自己是一個「完全懦弱」的人,還有隨時隨地流露出來的「喪」氣,宛如一個當代「廢青」典範。
「廢人」人設說得多了,不免被人吐槽:
李誕,像極了小時候總是和你說這次考試又沒考好,但是卻總是拿第一的那個同班同學。
嘴上說著自己是廢人,行動上卻沒有絲毫怠慢。
而你呢,卻總是恰恰相反,心裡藏著很多目標,想要上名校、進名企、過上富足且自由的生活,但最後卻總是什麼都沒有實現。
今天你立Flag了沒?
小Z,我身邊的朋友,我願稱他為「Flag狂魔」,每年他都愛給自己制定各種計劃。
日常朋友圈打卡,開頭都是「今天我要立一個Flag…」
前段時間,他看了《這就是街舞》,信誓旦旦要成為一個舞蹈大師。
他在某舞蹈工作室辦理了一張40次卡,上了5次之後,就再也沒有去過。
他說自己每年必須看十本書,每到雙11打折,就給自己狠狠囤上一波,書架滿滿當當,真正打開的可能只有寥寥幾本。
他非常希望自己能掌握一門外語,迄今為止,他學過韓語、日語、西班牙語三門語言。
但如果你問他學得怎麼樣了, 他會告訴你沒有一門語言真正精通了。
他還計劃著成為一個B站up主,收藏了一堆AE、PR軟體教程,但是半年過去了,第一個視頻還沒有正式出爐。
總而言之,他所有的Flag都倒了。
就像一片戰場上曾經軍旗飄飄,最後只剩一片狼藉。
思維上的惰性,比行為上的惰性更可怕
小Z的症狀是特例嗎?
不,它似乎是許多當代青年共同陷入的一個「怪圈」。
每天叫囂著要實現宏圖大業,最終全總是一事無成。
擁有這種症狀的年輕人,被統稱為「積極廢人」。
具體表現為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積極廢人」的成因,並不是源於行為上的懶惰,而是受限於思維上的惰性。
思維上的逃避、拖延、放棄,直接決定了他們在挑戰新目標時基本是0行動力。
我們可以發現,在Flag啟動的初期,「積極廢人」其實比任何人都充滿幹勁,他們做好了各種準備,也會快速地啟動計劃。
但是一旦遇到困難,就會變相說服自己中止計劃。
最後陷入「計劃剛剛開始,已經是結束」的窘境。
等到新的一年,再重新制定一波的新的Flag,來與過去的失敗告別,和現在的自己和解。
對於積極廢人而言,看似重新振作的人生,其實在廢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不斷倒塌的Flag,正在摧毀你的自信心
儘管「積極廢材」們樂衷於「設立Flag、推倒Flag、重新建立Flag」的機械重複,但並不代表他們充分享受這個過程。
間歇性享樂之後的恐慌,對自我懶惰的自責,如每一次循環後的垃圾一樣,堆積在「積極廢人」的心中。
「為什麼我總是一事無成」,成為了「積極廢人」不斷地自我拷問。
久而久之,這種思考慢慢轉化成了自信心的下滑和自我認同感的缺失。
最後,在「積極廢人」心中,對於「廢人」的自我定義將被不斷加強。
他們開始接受失敗,並且相信自己註定會失敗。
缺乏行動力,到底應該怎麼治?
「積極廢人」的失敗,在他們立下宏大Flag的同時就幾乎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人類會對未知的事情產生恐懼情緒,對將給他們帶去的負擔的事情產生逃避反應,這些因素抑制了了人們在踐行目標時的行動力。
針對這個問題,史蒂芬·蓋斯在其所著的《微習慣》一書中,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值得參考的建議。
他將書裡提出的方法稱之為「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相信能給許多朋友帶來啟示。
(1)將目標進行拆解,從最微小的積極行為開始
面對龐大的計劃,史蒂芬·蓋斯倡導:要學會目標分解成「小的不可思議」的習慣。
這種習慣小到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完成,從而保證行動的順利實施和開展。
例如,將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的目標縮小為1個,就能輕鬆達成目標。
「微習慣」的制定可以幫助人們降低了行動成本,避免了由於失敗帶來的沮喪情緒,也能更好地激勵人們堅持下去。
(2)從小到不可思議的一步,到學會超額完成計劃
在微量任務獲得反覆執行後,自動完成這個任務將會演變成人們的習慣性動作,逐漸成為潛意識的一部分。
這時候,我們可以鼓勵自己去超額完成一些目標。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裡,我們要避免為自己制定更宏大的目標,僅需要安排好自己多餘的精力即可。
有些時候,人們想要的一旦變多,也更容易陷入失望。
(3)建立回報機制,讓大腦獲得成就感
除了反覆實踐「微習慣」,史蒂芬·蓋斯還提出了一個較為普遍的觀點——為自己設置階段性的獎勵措施。
獎勵體系的建立,可以讓大腦獲得刺激,鼓舞大腦堅持執行「微習慣」,同時也能讓行動者在目標達成時有動力去執行下一階段的計劃。
和我們經常聽到的「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的論調不同,史蒂芬·蓋斯選用了一種更為輕鬆和易於接收的行動方式。
在書中,他批評設定目標天數這種行為本身是愚蠢的,轉而提倡更加順其自然的堅持。
看上去,史蒂芬·蓋斯似乎選擇了一個「最懶」的方法。
但不可否認,學會和真實的自己相處,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命題。
在這裡,我不想批評「積極廢人」們,也不想討論他們是否付出過努力。
就像每一個夢想的起點都是真實且美好的,那麼,每一個做著夢的人也都曾充滿憧憬與期望。
誰願意做一個真正的廢人呢?
抱一抱,每一個懷抱希望卻屢屢失敗的靈魂。
承認失敗、承認逃避、承認放棄,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
找到讓自己舒服的節奏,才能發揮自己無窮的潛力。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收聽《微習慣》精華講解。願每一個「積極廢人」,都能擁有積極卻不廢柴的人生。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