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宋詩人的最美詩詞裡,過一個詩情畫意的中秋節

2020-12-17 雨蘭詩文書畫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由於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少數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作為一個節日,開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到明清時期,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重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把中秋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中秋的月亮,因此也成為了親人團圓、鄉愁的象徵。

說起吟詠中秋和月亮的詩歌,最為人們所熟悉的,應該是李白的那首《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實在是流傳太廣了,幾乎就是婦孺皆知,詩歌朗朗上口,詩句淺白易懂。李白的另一首《古朗月行》,知名度也很高,尤其是前面兩句:小時不識月,喚作白玉盤。詩意明朗,淺顯可愛,有童心童趣在裡面。

吟詠中秋的詩詞中,最為人們所稱道的,應該就是北宋大才子蘇東坡的那闕《水調歌頭·丙辰中秋》詞了。「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也因此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千古名句。這闕詞寫於蘇東坡在密州任職的中秋節,詞前的小序裡寫道:「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與弟弟蘇轍,兄弟感情篤厚,兩人是宜兄宜弟,也亦師亦友。這闕詞是酒後情緒激蕩所寫,感情飽滿,意境開闊,情懷蕩漾,情景交融,盪氣迴腸。美好,總是帶著一點偶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的這首《望月懷遠》,可謂是境界闊大,格調天然高,深情款款,細膩飽滿,讀來感覺盪氣迴腸,也非常唯美,尤其是起首兩句,開闊大氣,不同凡響。不過,個人覺得,張九齡的這首七律,可以只保留前四句,變成七絕,意境開闊,格局宏大,而又餘韻悠長。

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諡文獻。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張九齡祖上也挺顯赫的,是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的十四世孫。

張九齡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王維和孟浩然都曾得到過他的親手提拔。杜甫在早年也曾想獻詩於張九齡,可惜沒有付之於行動,晚年還後悔不已。胡應麟評論張九齡的詩歌說:「曲江諸作,含清拔於綺繪之中,寓神俊於莊嚴之內。」(《詩藪》)

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和杜甫,被人稱為「小李杜」,李商隱的詩歌構思新奇,風格穠麗,但也有不少詩作寫得晦澀難解,撲朔迷離,以現在的眼光看,李商隱的詩歌很有種現代朦朧詩的味道。李商隱關於中秋的詩歌以《嫦娥》最為知名:「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後面兩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也成為廣為傳誦的千古名句。

唐代詩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寫得清新自然,含蓄優美:「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其它的關於吟詠中秋和月亮的經典詩歌,也是不勝枚舉。

相關焦點

  • 中秋節那些讓人甜得發膩的詩詞
    大家好,又快到中秋節了,今天我們來聊聊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大節之一,在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這一天,月亮正是圓滿,明亮,秋高氣爽。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也就是說在宋朝,中國民間才大規模的,慶祝中秋節,在此以前,只是史書上的記載,或者是王公貴族,文人雅士,以及軍隊來過中秋節,後來在明清兩代,賞月,拜月,吃祭祀果餅,這個餅一定是圓形,仿照月亮的形狀而製作,名為月餅。這時中秋節已經非常成熟了,記得光紅樓夢裡就描寫了三次中秋節的場景。
  • 詩詞大V少年怒馬為你講唐宋刷屏神作背後的故事
    沒有比在春和景明的時候讀上幾首詩詞更美好的事了。唐詩裡的夢想與遠方,宋詞裡的風雅與深情,一直是中國人最美的記憶,我們自小就熟讀很多詩詞名篇。 可是你知道嗎?對於那些如雷貫耳的詩詞大神,我們實際上知之甚少。有的詩人甚至像是只發了一條「朋友圈」,就消失在歷史的汪洋裡。他們都經歷了什麼?一首首神作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 唐宋詩詞看中秋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劉禹錫在《八月十五日夜觀月》中描寫了夜空如被月華洗淨,秋高氣爽而暑熱盡退的中秋夜景,詩句未被詩人寄託更多寓意,卻因純粹的中秋月景而打動人心。唐代被稱為詩的時代,中秋節又是在唐代正式地被視為一個節日,且與賞月玩月、親友團聚之意關聯在一起。張祜作《中秋月》「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 在最美的詩詞裡遇見最美的秋天
    秋 荷 湯青 攝影「如果說劉禹錫、晏幾道是一筆一色繪秋天,那範仲淹可是一個調色高手,他將藍黃調配為綠。在這裡,綠色成了秋天的主色。」在最美的詩詞裡遇見最美的秋天翻開八月的扉頁,立秋一詞闖入心頭,心中不禁一喜。「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喜歡古詩詞的我,在春夏秋冬的季節更替中,對秋天情有獨鍾。我喜歡秋風、秋雨、秋夜、秋聲、秋葉、秋色、秋月、秋思、秋愁、秋味的況味。
  •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唐宋詩詞中17個最美的疊字詩句
    古詩十九首是運用疊字的詩歌典範,其實唐宋詩詞中也有很多疊字詩句,增加了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讀一下唐宋詩詞中最美的17個疊字詩句。1、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在那盛開著梨花的小院裡,似水的月光照著我們相逢;微風吹過柳絮飛揚的池塘邊,我們曾相偎著,在微風裡傾吐著情衷。3、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 詩詞裡的中秋 中秋節的團圓古詩中秋節詩句大全推薦參考
    唐代被稱為詩的時代,中秋節又是在唐代正式地被視為一個節日,且與賞月玩月、親友團聚之意關聯在一起。張祜作《中秋月》「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華陽洞裡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以呼朋喚友欣賞中秋美好的月色,寄託友朋團聚之意。白居易對中秋之月則感慨頗多,他在《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中對摯友元稹深情表白:「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裡外故人心。」中唐時期,眾多詩人的中秋賞月詩敘寫月境時常寄寓親友不得團聚的思念之情,承繼了初唐以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詠月懷人傳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感慨「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 中秋節家長帶孩子怎麼過:聽故事學古詩,過一個詩情畫意的中秋節
    中秋國慶將至,而中秋節和國慶節同一天,在21世紀僅發生4次,比較罕見。怎樣讓孩子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帶孩子遊玩,不要忘記帶孩子聽一聽中秋節的故事,學幾首古詩,這樣更有意義!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推薦古詩:嫦娥 李商隱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 「春風十裡不如你」,最美的2月詩詞!這5首,最經典!
    過完春節,天氣漸漸和煦。雖然很多地方依然大雪紛飛,但是和冬天的雪比起來,卻暖意不少。尤其是徐徐吹過的東風,已沒有了凜冽,寒意中有絲絲嫵媚。2月,是連接冬與春的橋梁。2月是美好的,是詩人筆端的靈感,在描寫初春的詩句裡,2月更是一個符號,蘊育這驚喜和美好。以下作者整理幾首經典之作,一起和大家分享,希望喜歡。二月春風柔和,絲絲暖意,給人無限愜意。要說到二月最美的詩,大家最熟知的,莫過於唐代詩人賀知章的那首《詠柳》。
  • 唐宋詩人們筆下的「江南」究竟指哪裡
    唐宋詩人們筆下的「江南」究竟指哪裡?
  • 【趣讀】圍觀「唐宋文學編年地圖」你的城市幾位詩人曾來過?
    這幾天,網友又驚喜地發現,真有有心人整理出一個網站「唐宋文學編年地圖」,圖上有135位唐宋著名詩人一生的遷徙軌跡,何時何地寫下了哪些詩文都能一覽無餘。點擊「南京」,看到有59位詩人曾在此停留,並留詩592首。
  • 中秋節,品詩詞,觀賞月亮和桂花
    而且這些傳說起源很早,它們在《山海經》《周易》和《詩經》裡都有清楚的記載,在《淮南子》《搜神記》等書籍裡更是有了完整的情節和故事。由於一年四季的月亮只有秋天的最明亮,而秋天的七八九三個月裡,又數秋高氣爽的八月最明耀,於是就有了中秋,就形成了中秋節賞月的文化習俗。
  • 「詩詞鑑賞」在唐宋詩詞裡,那些動人的蝴蝶!
    在唐宋詩詞中有許多關於蝴蝶的美麗的詩句:唐代詩人李商隱有「莊生曉夢迷蝴蝶」 之句,杜甫有「穿花峽蝶深深見,點水靖蜒款款飛」 ,而宋代詩人楊萬裡有:「兒童急走追黃蝶,飛人菜花無處尋」.........夢江口-題自繪落花蝴蝶箑子清-汪淑娟雙蝴蝶,畫裡見些些。好夢作成三個月,痴情鬧了一生花。風怎肯饒它。
  • 今日立冬|在最美的詩詞裡,邂逅最美的冬天
    ,庭前木葉半青黃今日立冬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面對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漸藏的蕭殺景象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經典的吟誦感懷在最美的詩詞裡,邂逅最美的冬天《立冬》唐·李白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 中秋節的詩詞大全
    九、最壯闊的中秋詩詞——《念奴嬌·過洞庭》(宋·張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 唐宋那些不僅僅是詩人的「斜槓青年」們!
    但其實,每一個人並不都僅僅是詩人,他們有的是武術家,劍客,有的是發明家,軍事家,美食家,有的還是工程師,醫生,天文學家……總之,他們是集多項才能於一身的通才,用今天流行的話說就是「斜槓青年」。所謂的斜槓青年,就是擁有多重身份和職業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們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不同的職業。
  •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時間:2020-10-01 10:48   來源:讀書工 企鵝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中秋節秋高氣爽,又有皎潔的圓月和馥鬱的桂花相伴,因此在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裡,它就像春節一樣格外地受到人們的喜愛
  • 中秋節詩詞佳句鑑賞:十首最美的中秋節詩詞
    一、最雄渾的中秋詩詞——《望月懷遠》(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五、最清冷的中秋詩詞——《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 唐宋時期最著名的五首悼亡詩詞,前兩首知名度最高
    詩詞文化,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塊瑰寶,盛行於唐宋時期,代表了當時中國古典文學的最高水平,千百年來,深受世人喜愛。唐宋時期,湧現了數不勝數的詩人、詞人,也誕生了不勝枚舉的經典詩詞。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唐宋時期最著名的五首悼亡詩詞。
  • 清代的一個尼姑因天氣熱,難以忍受,隨口作了首詩,充滿詩情畫意
    一說到古代的詩詞,大家想到的可能更多還是一些詩人、詞人,但其實在古代的時候,除了這些人之外,比如一些僧人或者是歌妓等等,他們當中也有一些人文採非凡,為後世留下了很多的經典佳作。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十首最美的中秋詩詞(修訂版)
    到了宋朝,中秋就成了一個全民盛行的一個節日。到了當代,中秋儼然成為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與春節、元宵、端午、重陽、除夕等相比,中秋節無疑是最有文化底蘊的一個節日。既有浪漫主義情懷,洋溢著中國人特有的詩情畫意;又有現實主義關懷,充滿著中國人心中的倫理家國。描寫中秋節的詩詞汗牛充棟,不可勝數,構成了中秋燦爛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