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檢測運動員興奮劑的方法 尿檢血檢和飛檢

2020-12-17 搜狐

  搜狐體育訊 從體育發展史來看, 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對自行車運動員進行了小規模的某些藥物檢測,這是首次在奧運會上進行興奮劑檢測的嘗試。全球正式開展反興奮劑鬥爭應從1968年的格勒諾布爾冬季奧運會和墨西哥城夏季奧運會開始算起。至此以來,檢測方法歸納起來不外乎尿檢和血檢兩種,其中尿檢是最常用的方法。而飛行檢查則是國際社會為推進反興奮劑鬥爭而祭出一記「殺手鐧」。

  尿檢

  尿檢,就對運動員的尿液樣本進行化驗,由此判斷運動員是否使用了興奮劑。為什麼通過尿液就可以判斷運動員是否使用了興奮劑呢?原理很簡單。由於人體服用或注射藥物後,這些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在一定的時間內或多或少地會出現在尿液中,通過對運動員的尿液作定量及定性的檢測工作,就能檢查出這些運動員是否使用過興奮劑。

  尿檢的步驟通常是這樣的:當運動員接到藥物檢查的通知後,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到檢查站接受檢查,在同性別的工作人員監督下到專門廁所留取尿樣,然後檢查人員將採集到的尿樣分別裝入A、B兩個集尿瓶中。A瓶用做試驗,B瓶封存於專門的冰箱中待用。當工作人員查出A瓶為陽性時,將這一結果報告有關負責興奮劑監督委員會,再由它通知該運動員所屬的代表團,並要求運動員做出用藥說明。此外,檢測人員在有關方面監督下,開啟B瓶尿樣進行複查。若A、B兩瓶尿樣為同樣的結果,再報告上級領導機構,以決定對運動員如何處理。

  取樣結束後,進行實驗室分析,目前所運用的是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通常分為兩個過程。

  首先,檢測人員將這些尿樣經氣相色譜分析儀進行分析。樣本的一小部分經氣化後,經過檢測儀,樣本的化合物分解後依次排出,其特徵被記錄下來,並與計算機資料庫中一系列已知的參照物質作比較。因某些化合物氣化後會被破壞,因此對尿樣還需要用溶劑運載樣本,通過高性能的液相色譜儀分析,各種化合物便會分解出來。

  其次,在以上兩種檢測的基礎上,把發現的有禁用物質的成分輸往質譜儀鑑定,並由計算機將此物質與資料庫裡的已知特性的物質作比較。

  現在,利用最新的高分辯率質譜儀,檢測技術上有了新的飛躍和發展。按國際奧委會規定,從1997年開始,檢測的精密度從過去每毫升10納克提高到12納克,靈敏度提高了510倍。就如同一個25×50平方米的標準遊泳池中,過去加一小匙糖能正確測得含糖量,現在5—10個標準遊泳池放滿水,同樣加一小匙糖,照樣能測出。過去停止服用興奮劑兩周後查不出來的,現在即使間隔50—60天,也難逃高科技的法網。

  血檢

  血檢,即血液檢查,就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和要求,從運動員身體中抽取一定量的血液,對其檢測和分析,然後依此判定運動員是否使用了興奮劑。

  運動員只要使用了興奮劑,它就要和營養物質以及其他代謝物一起以血為載體送到體內各個器官、組織直細胞,並發揮它的作用。這時只要對血液進行檢測,就能及時精確地「抓住」服用興奮劑的證據。尤為突出的是,有的違禁藥物目前難以在尿檢中查出,如縮氨酸、荷爾蒙及其同類產品像促紅細胞生長素(EPO)、人體生長激素(hGH)等,而血檢則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血檢的程序與尿檢不同。以國際田聯1994年4月公布的《興奮劑檢查程序手冊》為例,當某運動員被選定進行血檢時,他將會得到通知書,並籤字表示認可。如他拒絕提供血樣,國際田聯反興奮劑委員會將直接通知運動員提供血樣。如果運動員在通知下達一周後仍拒絕檢查,即按照服用興奮劑進行處理。

  取血應由醫學專業人員進行,取血前應向運動員出示醫學資格證明。取血器材包括止血帶、血樣包(內有無菌靜脈管、真空樣品管、注射器),還有無菌臺布和樣品包裝傳送盒等用具。運動員可自己選擇一個血樣包。

  取血部位在運動員上肢肘窩處的表淺靜脈。一共抽取25毫升血液,分別注入4隻真空樣品管。由取樣員將其分為A、B兩組,編號置於樣品傳送盒中,立即封存。運動員在確認了自己血樣編號,認為抽血取樣程序無誤後再行籤字。

  運動員在興奮劑檢查單上,還要詳細提供前10天內服用的所有藥物名單,說明前6個月內是否接受過輸血。運動員最後拿到興奮劑檢查單後,血檢即告結束。我國在第九屆全國運動會上已開始了大量的血檢工作。

  飛檢

  飛行檢查,簡稱「飛檢」,亦稱賽外檢查,指的是在比賽以外期間進行的不事先通知的突出性興奮劑抽查。

  1991年,國際奧委會通過了一項議案,率先在其醫務委員會下成立賽外檢查委員會。如今,絕大多數國際體育組織和許多國家已開始實施賽外檢查計劃。

  「飛檢」可在一年中的任何時間和地點進行,檢查重點一般都放在訓練階段,因為運動員最有可能在訓練階段為增加肌肉力量、快速消除疲勞而使用興奮劑。「飛檢」的主要對象是那些著名運動員和在短期內成績異常提高的運動員。執行「飛檢」的有關體育組織的代表、取樣官員和監察員可在未通知任何人的情況下,突然來到受檢人員的訓練營地、宿舍或常駐地要求進行興奮劑檢查。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拖延接受檢查。取樣官員和檢查人員應出示自己的身份證明或相關的委託書。

  由於「飛檢」特有的突然性和威懾性,它已成為當前國際反興奮劑鬥爭的「殺手鐧」。例如國際田聯在1993年對27個國家或地區的進入世界前20名的優秀運動員進行了476人次的飛行檢查,其中20例檢查結果呈陽性,陽性率為4.2%。而同年國際田聯在比賽期間檢查的陽性率僅為0.6%。二者相差近了7倍之多,事實說明「飛檢」更能如實反映運動員使用興奮劑的真實情況。

相關焦點

  • 興奮劑檢查,尿檢和血檢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麼?
    作為一名泌尿外科的醫生,當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興奮劑」三個字的時候,我的關注點就聯想到了」尿「。為何又將興奮劑和我的老本行」尿「掛上鉤了呢?原來興奮劑檢查最主要的方式是尿檢,除此之外,還有血檢,那兩者又有什麼關係呢?
  • 全運安排2575例興奮劑檢查 運動員戒心還需戒嘴
    據悉,為保證乾淨公平的競賽環境,十二運將安排2575例興奮劑檢查,包括2300例尿檢和275例血檢,總量比上屆增加了261例,上升12%,還將採用生物護照檢測,要以「零容忍」和「三嚴方針」(嚴令禁止、嚴格檢查、嚴肅處理)為堅決態度。按照一些基本原則,十二運的興奮劑檢查不排除尿檢血檢同時進行,冠軍肯定要查、前三名會抽查一個、前8名也會抽查一個,但具體的檢查計劃是保密的。
  • 奧運百科:興奮劑檢查(Doping Control)
    興奮劑檢查指賽前、賽後甚至平時,各級體育組織派專門的檢測人員對運動員進行檢測,以確定其是否使用了違禁物質或違禁方法。有尿樣檢查和血液檢查兩種取樣方式。自國際奧委會在1964年奧運會上首次試行興奮劑檢查以來,國際上一直採用的是尿檢。直到1989年,國際滑雪聯合會才在世界滑雪錦標賽上首次進行血檢。
  • 孫楊三名尿檢官被完全曝光:血檢官穿超短裙,助理為建築工人冒充
    在整個會議中,我們了解到了更多的細節,而其中三名尿檢官的種種不專業行為,更是讓人覺得荒唐至極,就連孫楊在最後總結陳述時都質問國際反興奮劑組織:「如果現場可以播放當時的視頻監控,你們敢看嗎?」會後,孫楊律師張起淮就談到了這三位不專業的尿檢官,首先是三位在現場均沒有出示任何有關證件,主檢官只有身份證,而血檢官也只帶著護士證,不僅如此,血檢官還穿著超短裙就來了,甚至還自稱是孫楊粉絲,希望能拍照,這樣的不專業讓孫楊在聽證會上做這番陳述時都不禁笑了出來然而更為荒唐的是,也許是迫於輿論的壓力,如今三名中還有一位「檢測人員
  • 【格韜法研】楊紅偉|孫楊興奮劑違規案●誰在做偽證
    下文只探討尿栓助理是否為IDTM工作人員或作為尿檢助理是否滿足「H.4.1 樣品採集機構應:a)確保DCO、監陪人員和BCO崗位的必要能力和資格要求;」的規則要求。孫楊一方提供了尿檢助理於2019年10月21日的一份書面陳述:「只負責按要求臨時駕車接送主檢官。我不是任何形式的興奮劑檢查官。……主檢官是我的中學同學。……我想澄清一件事。
  • 仲裁早新聞:「這是讓該運動員清醒的一課」
    孫楊不滿檢測人員的資質和行為,孫楊和其母親向國家遊泳隊隊醫、浙江省反興奮劑中心副主任、國家遊泳隊領隊電話諮詢,幾方的觀點都是只有有資質的檢測官才能對運動員進行檢測,而血檢助理和尿檢助理未提供IDTM的授權文件,因此其收集的血液樣本無效,不應被帶走。主檢測官說安全容器是封死的,樣品取不出來。
  • 「特寫」HIV檢測之爭:選擇尿檢還是血檢?
    京東上銷量第一的準信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名稱)告訴界面新聞,店鋪銷售的品牌以準信為主,主要是以基於血檢和唾液檢測為主的產品架構。據介紹,準信是北京庫爾有限公司的旗下子品牌。75萬的銷售量對於一個店鋪而言,不算小。但這個數據還是被低估了。
  • 孫楊血檢官女護士證件照曝光,泳聯:她拒回答一切問題
    假如三個中國檢測官在全世界直播的聽證會上說出真相,那麼孫楊就可以馬上證明自己的清白,打臉那些西方媒體,但是三個檢測人員躲貓貓讓原定9月的聽證會推遲到11月,等到11月他們很可能繼續缺席……孫楊事件的經過不需贅述,簡單的說,就是主檢測官曾經與孫楊發生過摩擦,被孫楊投訴過,反興奮劑機構繼續讓其負責孫楊的檢測,本身就不嚴謹。
  • 王靜遭遇興奮劑之後 一天沒有進食高燒到38.7度
    得知「噩耗」 一天一夜沒進食  十一運會女子100米冠軍、福建運動員王靜興奮劑檢測呈陽性,被取消冠軍成績。按照相關規定,她還將被終身禁賽。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王靜一天一夜沒有進食,高燒燒到38·7度。經過隊友和教練的反覆勸導,第二天她的身體狀況才有了好轉。
  • 意選手為避藥檢 買來假陽具進行尿檢
    賽場內外躲避尿檢的方式還真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不妨讓我們來看看各種各樣讓人啼笑皆非的「尿不起」。  假陽具裡預充合格尿液 義大利選手「出奇制勝」  對於所有運動員來說,賽後接受尿檢都是必須經歷的一個環節。
  • 孫楊一案專家組裁決意見和CAS仲裁案裁決的具體事實和程序簡介
    其英文翻譯指出:「2018年9月4日晚,國際泳聯的4人對孫楊先生進行了血檢和尿檢。四個人之一司機,與案件無關。其餘三人進入房間。三者之中,[主檢測官](卡號[…])持有並出示了興奮劑檢測官證書。[孫楊]積極配合檢測。
  • 孫楊:尿檢官不知IDTM是什麼公司 血檢官屬非法抽血
    網易體育11月19日報導:今天晚上,孫楊就聽證會事件再次發文,他表示,「尿檢官壓根兒不知道IDTM是什麼公司,也不知道如何進行興奮劑檢查,血檢官異地非法抽血每年十來餘次,還主動把血瓶交出來,擰了又擰,說可以嘗試著從底部打開,主檢官則讓我們自己想辦法分離......如果WADA認為他們的錯誤不嚴重,那麼嚴重的錯誤是怎樣的?」
  • 孫楊事件重要節點:18年9月賽外藥檢起衝突 542天後遭禁賽8年
    2019年11月18日晚,新華社報導稱,三名IDTM測試人員中的一位透露,他不是受過培訓的興奮劑檢測助手(DCA),而是一名建築工人,當晚是去幫忙檢測的,完全沒有搞清狀況,也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這位人士還表示,原本自己被安排在聽證會之前的視頻會議上發言,都準備好了,卻沒有人聯繫他。
  • 長跑大國肯亞的背面:獎金、興奮劑、禁賽和運動員被摧毀的身體
    2014年芝加哥馬拉松衝線瞬間  而在2015年《星期日泰晤士報》和德國ARD/WDR電視臺爆出800多名血檢結果可疑的田徑選手中肯亞運動員一共有  顯而易見,對於肯亞的跑者來說,勝利很重要——哪怕違禁使用興奮劑。而興奮劑風波帶來的影響卻代價巨大,禁賽者失去了收入來源一朝從高處重新跌回貧窮的谷底,而對於沒有使用興奮劑的肯亞運動員來說,他們也同樣承受著來自外界的懷疑。  對於肯亞千千萬萬的長跑運動員來說他們就像是希臘神話的西西弗斯,那塊馬拉松成績的巨石總是不斷的因為興奮劑問題而回到起點。
  • 美國體育官員郵件曝光 200名運動員合法使用興奮劑
    10月7日,俄羅斯黑客組織「奇幻熊」在官方網站公布了美國體育官員與美國反興奮劑機構(USADA)負責人馬修•費多魯克博士的通信文件,稱USADA幫助運動員以醫療豁免權名義使用禁藥。 美國運動員獲得醫療豁免權名單 據相關文件顯示,共有超過200名美國運動員得到USADA幫助獲得醫療豁免權,僅在2015年反興奮劑機構就曾開出583
  • 體育總局辦公廳關於做好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反興奮劑工作的通知
    明確本單位所屬運動員、教練員、隊醫、科研、管理等人員在反興奮劑工作中的責任,通過層層落實責任制,確保所屬運動員在備戰和參加十四冬會過程中不發生任何興奮劑問題。  各省(區、市)體育局應在本通知下發之日起一個月內,將本單位十四冬會反興奮劑工作計劃和聯絡員報體育總局科教司,抄送反興奮劑中心。
  • 義大利田徑選手別出心裁 買假陽具逃避尿檢(圖)
    賽場內外躲避尿檢的方式還真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不妨讓我們來看看各種各樣讓人啼笑皆非的「尿不起」。  假陽具裡預充合格尿液 義大利選手「出奇制勝」  對於所有運動員來說,賽後接受尿檢都是必須經歷的一個環節。
  • 孫楊「翻案」,禁賽撤銷原因公布,但運動員的職業生涯能有多久?
    摘要:瑞士當地時間1月15日,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發布新聞公報,由於國際體育仲裁法庭仲裁小組中的一名仲裁員存在偏見和歧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決定撤銷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對中國遊泳運動員孫楊的8年禁賽處罰,國際體育仲裁法庭需要組建一個新的仲裁小組重新作出判決。
  • 這些食物上榜運動員外出禁食名單 咋就和興奮劑有關了
    著名體育評論員黃健翔曾經發過一張運動員外出就餐禁用食品的圖片,除了豬肉及豬肉製品榜上有名外,還有甘草、蓮子、瓜子、釋迦果、紅牛飲料等。「我們對興奮劑非常謹慎,孫楊十幾年沒吃豬肉了。」近日,我國遊泳健將孫楊出席了在瑞士舉行了興奮劑檢測事件聽證會。孫楊的媽媽在鏡頭前講述兒子遭遇的興奮劑檢測事件風波時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