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說疊詞不說整話,沒有邏輯交流差,語言發育遲緩真的如此可怕?

2020-09-09 清語語言矯正

養育兒女是一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眼看孩子從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帥氣的小夥子和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身為父母的我們沒有不自豪的。父母都不盼著孩子能賺大錢,只要健健康康就是家長最大的心願了。俗話說「不如意事常八九」,疾病是我們永遠無法逃離的問題,關鍵是面對疾病的態度和行為。

尤其對還處於發育關鍵期的幼兒來說,一些疾病的出現不僅標誌著孩子的發育情況出現問題,還有可能代表父母甚至整個家庭的育兒行為存在隱患。俗語叫三歲看老,家庭在前三年對兒童的一生都有不可動搖的影響。如果孩子的語言出現問題,應該由誰來背這個鍋呢?

先不要忙著追責,語言是人類進行溝通和傳遞信息的工具,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也正是由於重要性和特殊性,它經常會給我們找些麻煩,尤其是5歲以下的兒童,不會說話、說話晚、語言理解能力的缺失接踵而至。雖然看似只有三點影響,但其中包含的東西卻多得嚇人。

有一次,小編去兒童醫院看望一位做醫生的朋友,他就和我講了一件事情。今年6月份的時候,診室裡走進來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來看病。孩子三歲多快四歲了,因為二人工作在城市的關係,孩子就一直寄放在老家由爺爺奶奶照看。今年過年回家時,發現孩子居然還不怎麼會說話,除了「奶奶」就會說「飯飯」,連句整話都講不出來。

除此之外,孩子說話時的語言邏輯也是問題,不會用動詞或助詞,「狗狗,我,摸摸」這種結構是孩子常用的。交流也成老大難問題,同村的小朋友都不願意和他玩,只因為孩子不會說話。為此,媽媽難過了好幾天,後悔自己沒有親自帶孩子,也埋怨老人不會育兒。

我的朋友說,因為孩子長期和父母兩地分離導致的語言發育遲緩在幾年前處於高峰期,如今雖然有所減少,卻也是語遲最多的病因之一。父母為了生存而不得不遠離孩子也是無奈之舉,但這必然會導致兒童的發育產生或多或少的問題。

不少人對語言發育遲緩的了解仍然僅限於不會說話和說話晚,而對具體的症狀知之甚少。當孩子的語言邏輯和社交出現問題時,父母總是把責任歸類於孩子的調皮和不聰明,「只要你肯把心思都用在正道上,你絕不比別人差」。在三四歲的時候,孩子間的差距並不大,這時主觀能動性還不屬於他們,依靠父母的引導才是成長的關鍵。

如果有人問語言發育遲緩真的有那麼可怕嗎?那我告訴你,語言發育遲緩的終點是自閉症。我們剛剛說了,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語言能力不過關,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類自然會在心理層面產生極大的波動。

對於孩子來說,語言和智力的發育又是緊密相連的。父母總會把說話晚的孩子評價為「不夠聰明」「小笨蛋」,這也是有一定依據的。智力低下確實有可能造成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生,而語言發育遲緩也會導致兒童智力發育受阻,二者是相互影響的關係。

不僅如此,有研究表明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在感知能力、思維能力、運動能力等方面都要比正常兒童差上一些。可以說,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的影響是全面的。

相關焦點

  • 別放任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影響,這是一生的問題
    兒童語言在發育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比如口吃、構音障礙等等,而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的影響卻一點也不比這些問題來得輕鬆。尤其是很多人對於語言發育遲緩存在著錯誤的認識,比如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的影響並不大,不需要矯正也能恢復。事實真的如此嗎?
  • 大眾認為的語言發育遲緩和真的語言發育遲緩,有什麼不同?
    :「不就是一個語言問題,怎麼還就大眾認知和真的不一樣,真的是大驚小怪。」這句話雖然說得沒什麼毛病,但是大眾認知的語言發育遲緩和真的語言發育遲緩到底有沒有什麼不同,咱們接著往下說。一般來說,大眾知道語言發育遲緩無非是以下這幾種途徑:網絡、周圍人的講述、醫生或語言矯正師的解釋等等。但大部分人知道語言發育遲緩的存在應該還是基於網絡和周圍人的道聽途說,畢竟這是我們最常接觸的信息獲取渠道。
  • 孩子不會說話只能推遲上學時間,語言發育遲緩真如此可怕?
    老師說孩子的交流能力太差,不僅對老師的指令充耳不聞,還經常因為交流不暢和其他孩子打架。我也知道孩子說話的能力不太行,可我也沒辦法解決啊!」 醫生建議我們到語言機構上課,所以這才和您聯繫上的。」 語言發育遲緩作為最常見的兒童發育性問題之一,已經為很多家長熟知。這不僅因為它超過15%的發病率,也因為語言發育遲緩來得總是猝不及防,每每發現時孩子已經嚴重到一定地步了。 引起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分為兩大方面,一是先天生理疾病,二是後天語言環境。
  • 沒有人能忽略語言發育遲緩的存在,因為它不簡單
    如果有人對你說「語言發育遲緩不需要重視,那只是孩子正常的表現」這種話,那小編建議你最好自己多去了解一下再決定要不要聽從。作為最近幾年聲名鵲起的語言問題,關於語言發育遲緩的各種真假消息讓很多語遲兒童的家長感覺茫然。
  • 上饒●孩子語言發育遲緩該怎麼辦?
    在生活中很多小孩說話晚,或者到一定的年齡還不會叫「爸爸媽媽」,有的老人說:「貴人語遲」。但事實不是這麼簡單的問題,語言發育遲緩跟走路一樣,必須要引起重視。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
  • 發音差、語言差,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語言未來在哪裡?
    「誰說不是呢,我們家孩子也是,現在兩歲多,可是讓他說話就跟嘴上粘了膠水一樣,可愁死我們一家人了。」伴隨著孩子的成長開始,一個典型卻又不那麼容易被人發現的語言問題隨之出現,並且很快的影響著孩子的方方面面,其中最明顯的一個方面就是孩子的語言發展。這個典型的語言問題就叫做「語言發育遲緩」,一個近幾年逐漸展露名聲的構音障礙。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在家怎麼做康復訓練?
    6.特定性語言發育遲緩如果孩子沒有以上的明顯的原因導致語言發育遲緩的現象,我們稱為特定性的語言發育遲緩,或者是發育性的語言遲緩。特定性的語言發育遲緩的病因目前尚不是很清楚,可能與腦組織的某些感知覺功能異常有關,一般認為是先天因素所導致的。
  • 孩子三歲只會叫爸爸媽媽,語言發育遲緩真的那麼可怕嗎?
    語言發育遲緩無疑了。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數據來看,全球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生率為6%-8%,而中國還要略高一些。光從數據看,語言發育遲緩其實遍及我們身邊的孩子,是一類不容忽視的兒童發育性問題。1-3歲是幼兒語言的黃金髮育期,按理說在這一時期內,孩子的語言能力會得到飛速發展,甚至是看得見的與日俱增。最晚到4歲的時候,兒童的語言發育速度就會放緩至普通人的水平。
  • 語言發育遲緩:父母疑惑於孩子越來越差的語言能力
    有人說成長就是覺得自己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一場考試,雖然這句話有失偏頗,但每個人的成長總是會和下一個時代的人拉開很大的差距。但成長又不該如此,我們想像中的成長應該是各方面都有著很大的進步,比如站在舞臺上暢所欲言,在網絡上揮斥方遒。可是時代的變化的確讓很多人越發覺得自己與這個時代越來越無法適應,他們茫然地看著這個急劇變化的社會,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去表達。
  • 寶寶遲遲不會說話,語言發育遲緩有哪些危害?你知道嗎?
    可是有一些孩子卻口齒不清、不會說話,深受語言發育遲緩的傷害。而對於孩子語言發育遲緩,一些家長用「貴人語遲」當藉口,另一些家長會認為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會自己變好。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 5種表現提示孩子語言發育遲緩!
    ,與他人的日常生活語言交流了也不能與正常兒童同樣進行,稱之為兒童語言發育遲緩。《中國兒童保健雜誌》上刊登的一份報告顯示,我國3-6歲兒童的語言發育遲緩發病率至少在4%-6%之間,但如此高的發病率卻沒有引起家長們應有的重視,相反不少家長都會用"貴人語遲"來做解釋。如何儘早發現孩子可能存在的問題,早幹預,早治療,這是值得家長們引起警惕的問題。
  • 發音差、邏輯差,父母以為這是小問題,其實那是語言發育遲緩
    發音差、邏輯差、反應能力低下等等都是孩子受到語言發育遲緩影響所表現出來的特徵明明孩子從外表上看起來很正常,沒有什麼存在缺陷的地方,可是想讓他開口說話卻異常的困難,就是能夠說話,那一句話也是顛三倒四的說不清楚。如果說發音差、說話不清楚是很多語言問題共同存在的特徵,那麼語言邏輯差、反應能力低下、智力發展水平低應該就是獨屬於語言發育遲緩的特徵。事實上也正是因為這些特徵的存在,矯正師才得以區分語言發育遲緩和其他語言問題之間的關係。
  • 孩子語言邏輯混亂,也算語言發育遲緩嗎?需不需要語言矯正?
    孩子都2歲多了,還是不會說整句話,只能一個詞一個詞得分開說,而且邏輯也不對,總是主語賓語前後顛倒。有的時候,連父母都聽不懂孩子在說什麼。原本媽媽以為是自己的育兒經驗不足,導致對寶貝的話不太明白,後來發現其他家都沒有這個問題,媽媽終於意識到事情不對勁,連忙請假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 說不出來、說不清楚,語言發育遲緩給孩子的是一堆問題
    ,可惜有些孩子語言發展並不會這麼乖乖聽話,從一歲半左右開始,一些細心的父母發現孩子的語言似乎有了些不同的表現,比如一個簡單的字音總是囫圇轉圜的說卻還說不清楚。滿心期待的結果變成了語言問題,父母的心情可謂是從天堂墜落地獄,一時之間緩不過來。語言發育遲緩真的有這麼可怕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生率約為6—8%。而在中國,部分地區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生率高於9%,高出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不少。所以絕對不能忽視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因為它確確實實已經成為很多孩子遭遇的麻煩。
  • 同樣是三歲,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和同齡的孩子到底差在哪兒?
    ,甚至還會導致語言發育遲緩的出現。來看這樣一份數據:中國大約有7.4%-9.4%的孩子在語言發育方面會大幅落後於同齡人,其中有語言發育遲緩的比例為13.5%—17.5%。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的影響很明顯,而且很嚴重。
  • 語言發育遲緩不重要?語言遲緩的誤區,會耽誤孩子
    important}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語言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如果在過去,每個人都只關心能否說清楚話,那麼現在人們在乎的也越來越多了,例如音色,音調等。對於某些父母,他們對孩子的聲音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有人可能會說:「語言障礙只會影響孩子的語言。將來再訓練幾次是不夠的。不用這麼著急焦慮!」
  • 語言發育遲緩不重要?語言遲緩的誤區,會耽誤孩子!
    如果在過去,每個人都只關心能否說清楚話,那麼現在人們在乎的也越來越多了,例如音色,音調等。對於某些父母,他們對孩子的聲音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為了使孩子將來的語言表達能力超越其他孩子,許多父母在他們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各種計劃,例如各種語言輔導班,專業語言教材和視頻。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儘快掌握相對高級的語言技能和知識,以使他們帶孩子出去時面容燦爛。
  • 避開這些誤區,語言發育遲緩不可怕
    3、語言發育遲緩還可能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失去主動交流、溝通的意願,更嚴重的情況是逐漸產生內向、孤僻等缺陷性格的發生。關於語言發育遲緩的謠言1、等孩子長大就好了,貴人語遲,君子訥言都是自我安慰的美麗藉口,說話早晚只是語言的發育的現象,雖然孩子語言發育都各不相同,但差異過大,還是要從身心健康方面考慮為好。2、全部希望寄托在一項治療手段,希望一次性,短時間內徹底治癒。
  • 孩子學舌第一名,對話能力卻不行,語言發育遲緩如何影響孩子?
    如果寶寶過了1歲半遲遲不肯開口,年近4歲依舊只會說單字和疊詞,唯一的能力就是模仿大人說話,但對話能力卻十分欠缺。平日裡孩子撒嬌成習慣,一言不合就用哭鬧錶達不滿,作為父母你會怎麼想?你又會怎麼做?想必父母思考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問題怎麼治,以及能不能完全治好。
  • 孩子的不配合,無動於衷,或許是語言發育遲緩在影響
    在去醫院檢查後他們就不免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因為在正常情況下,孩子1歲時就應該能夠比較清楚地叫「爸爸」「媽媽」了,會對父母簡單的指令做出反應。可如果孩子到了一歲半左右還不知道怎麼叫「爸爸媽媽」,那家長們心裏面應該有一個比較準確的認識了:這就是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