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作為一位父親(或母親),你不曾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因為每個家長都知道,孩子有時候是多麼令人頭疼:他(她)會打亂你的日程安排;如果得不到想要的玩具,他會在商場裡大哭大叫,讓你難堪;他還會&34;般地講給幼兒園老師你們夫妻間的親暱言行;他甚至知道如何在父母中間暗示他的要求,並使父母意見分歧。
當然,給婚姻和家庭帶來不和諧不僅如此,缺乏管教或管教不當的孩子會變成小暴君,不時與小朋友打架,打破盤子,把媽媽的化妝品丟進垃圾箱。在幼兒園裡,他會有嚴重的動作遲緩、閒蕩的行為,稍大一點,他拒絕上學,在超市裡亂跑,將餅乾的包裝袋撕破。無論你怎樣大喊大叫,他也不收拾擺滿地板的玩具。孩子拒絕聽你的安排,並馬上反問&34;,儼然一個遊戲機——小霸王。
最精的是這種無法無天、喜歡操縱一切的幼兒,長大後會變成脾氣暴躁、攻擊性強和具脅迫性的小孩,像這樣的孩子未來很難在社會中生存。他們會在進小學後,仍舊一樣易怒,愛哭鬧和尖叫;傷害小動物和他人;破壞屋子。拒絕合作;不願對自己做錯的行為負責,並且責怪他人;欺凌弱小,朋友很少;一再觸犯學校的規定,甚至違法亂紀。
當然這是最糟的結果,畢竟,一個正常的孩子,也可能給你帶來痛苦。即使是最可愛的孩子,也會令你感到心煩意亂,甚至有時無法忍受和他住在一起。若孩子沒有接受適當的愛的管教,等他們到青少年和成年時會更難相處,而且他們不易有知心朋友,因為他們不懂與人相處,他們希望永遠是大家注意的焦點,並對未來有不切實際的期望,而且他們所有欲望都要被滿足,不然他們就抱怨世界對他們不夠好。
而且他們不在意身邊人的需要,無意識中就傷害了別人。解決問題的技巧就是嚴正地向孩子宣告做父母的權力,你們有管理他的權力,你要讓他明白,生活中必須有限制和規矩。我們的行為都是受限於社會道德之下。想想看,如果碰到紅燈,沒有人停下來,那交通--定混亂不堪。我們接受社會的限制,不僅為我們自己好,同時也是為了社會及大眾,這些限制提供我們安全和平靜。
所謂家庭是組成社會的單位,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規則或限制。有些是約定的,有些是簡單易解的。制度在教導孩子許多重要的課程的同時,也給孩子安全保障。孩子過馬路時,必須牽著你的手;他不能隨便與陌生人說話,更不能要人家的東西;他必須遠離打火機和燃氣灶;他不能玩刀、火柴、咬人、捏人、或拉扯老人的頭髮。這些都是你必須督促孩子注意的限制。
最後,限制是將你的孩子從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的重要步驟,社會心理學家投注一生在研究嬰兒如何成為社會人,學術界已確認孩子必須學會服從家庭和社會所設的限制和規範。做父母的職責,就是教我們的孩子配合家庭社會的限制和規範,管教即是方法之一。當我們的幼兒有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時,管教和限制是在幫助他們的行為社會化。如果我們容許他們不合理的行為,可能會使他們很難社會化,長期下來,反而害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