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手帶大的孩子,也會缺乏安全感?多半是這幾個原因導致的

2020-09-16 小迪媽媽談育兒

文/歆小迪

6歲的小外甥女這幾天住我家,與小姑娘相處了幾天,發現小女孩特別缺乏安全感。比如,都是小學生了,還特別黏媽媽,她媽媽出差幾天,都能把嗓子哭啞,每天和媽媽視頻,再見又再見就是捨不得放下電話,到我家住一周,差不多把家都搬來了,什麼都要用自己的,尤其睡覺時候,必須抱著她的小熊睡。

我很好奇小姑娘從一出生都是妹妹一手帶大的,理應不會缺乏安全感,怎麼比留守兒童還缺愛?老公道出了答案,「你妹妹看似自己帶孩子,其實只是陪著,並沒有陪伴,她的脾氣還大,動不動就兇孩子,孩子能有安全感嗎?」

是啊,孩子是否缺乏安全不在於誰帶,而在於父母平時和孩子如何相處。

什麼是安全感呢?就是孩子對世界的基本信任。一個孩子必須懷有這樣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賴的。」才能獲得生存的動力、勇氣和毅力。

安全感好的兒童內心堅信:「我是可愛的,我是被愛的,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我有能力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我相信自己的判斷。

相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總是感覺到世界是有危險的、父母是不愛自己的,時時擔心會被父母拋棄;他會犧牲自己的健康發展,壓抑自己的真實內在,想方設法討好父母,以獲取父母的讚許和接納,從而獲取存在感。當這種安全感係數低的「詮釋模式」延伸到成年生活時,會令人時時擔心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自我評價依賴於外界的反應,缺乏內心力量。

父母的哪些行為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1、情緒管理不好的父母

父母管理不好情緒,喜歡喜怒於孩子,孩子整天惶恐不安,不知道那句話那件事會惹惱爸媽,這種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會缺乏安全感。

閨蜜說她小時候就特別會看眼色,她能從爸爸媽媽下班回家時,進門的表情、臉色、動作看出來,他們今天是開心的,還是生氣的,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我一度很羨慕她,小小年紀就會察言觀色,情商那麼高。一次聊天中才得知,閨蜜那不是情商高,是她父母易怒,不能管理好自己情緒,讓她不得不防著父母,以免被殃及。

閨蜜說她小時候每天都揪著心,生怕父母生氣,他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會找理由罵她,那種恐懼感一直伴隨到成年。儘管在她結婚後,父母不再動不動就罵她了,可他們臉色不對,她還是不敢上去詢問。

為人父母,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一定要重視。

2、缺乏陪伴的孩子

小時候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會缺乏安全感,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如果父母都不能與自己親密相處,孩子遇到事情不知道該與誰分享,會孤獨自卑,對陌生世界的恐懼。有的孩子別看很獨立,看起來比同齡的孩子更懂事,但他們內心深處是沒有安全感的。

因為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關注,這是自己的依靠,後盾。可有的父母看似陪著孩子,其實沒有做到陪伴,他們沒有和孩子互動,沒有傾聽孩子的想法,只是待在孩子身邊,這樣的陪是無效的陪。

陪伴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陪伴的質量,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放下手機,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愛。

3、以嚇唬的方式管教孩子

我家鄰居管教孩子有個殺手鐧,那就是「嚇唬」,比如孩子不聽話哭鬧,哄不住的時候,她就會說「你再這麼哭鬧,我就把你送回奶奶家」,「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我再生一個聽話的寶寶」......

小姑娘在這樣的嚇唬中,變得膽小怕事,特別黏人,尤其是媽媽,上幼兒園時候,總擔心媽媽不來接她。這種嚇唬管教的方式特別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作為父母,不管孩子聽話還是鬧脾氣的時候,都要讓孩子知道,他變成什麼樣,做了什麼,爸爸媽媽都不會不要她,都會愛她的,有這樣的底氣,孩子才會勇往直前,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對於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來說,成長過程中畏手畏腳,可能不會有勇氣去嘗試的一些決定,所以作為父母要給孩子一定的安全感和呵護。

相關焦點

  • 孩子無端愛哭 多半缺乏安全感
    孩子無端愛哭 多半缺乏安全感 有些小孩子特別喜歡哭,早上起來看不到媽媽哭;出去玩,人太多哭;親戚朋友想抱他,他也哭。有些人以為,這是太溺愛孩子的結果,其實不然,孩子總是莫名地哭,其實是因為缺乏安全感。那麼孩子缺乏安全感有什麼表現呢?又該如何幫助孩子營造滿滿的安全感呢?
  • 喜歡「黏人」的孩子,多半是缺乏安全感,父母要給予高質量陪伴
    文丨耿倩倩(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又容易讓孩子變得非常粘人,所以讓不少父母都感到非常困擾。小明的父母就因為這個問題感到非常的糾結,因為小明每天都會纏著自己的媽媽,導致媽媽不僅無法出去上班工作,還很難在家裡做家務。
  • 孩子的安全感多半是父母毀掉的?父母應做好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孩子的安全感多半是父母毀掉的?父母應做好這幾點,你做到了嗎?現在的年輕人由於工作都比較忙,即使是有了孩子之後,還是會將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工作上,因為他們希望能夠通過努力工作,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因此會讓家裡的老人幫忙照顧孩子,但是由於老人的教育觀念和年輕人不太一樣,所以也時常會發生分歧,有的父母發現孩子和老人在一起待久了,也會變得沒有安全感,特別是那些留守兒童。
  • 孩子缺乏安全感,會影響以後的性格,家長應該從自身找原因
    而孩子獲得安全感的主要來源,就是自己的家庭和家長,也就是說,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一定是家長的問題,家長應該從自身尋找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3點:1、父母感情不好有些父母經常吵架,而且還是當著孩子的面吵,甚至還會動手,孩子看到之後,會感到特別害怕,也會擔心父母離婚
  • 心理專家:偏愛這種顏色的孩子,多半缺乏安全感,父母要重視了
    同理,爸媽們也可以通過留心日常生活中孩子一些小習慣,注意孩子的一些動向,就能大致明白孩子內心所想。孩子偏愛這種顏色,多半缺乏安全感,心理學家直言,父母別不在意汪女士和丈夫離婚後,因為女兒還小,就判給了汪女士撫養。熬過了前幾年,汪女士如今薪資足夠母女二人活得輕鬆,但女兒自從上初中後,問題卻層出不窮,令汪女士非常頭痛。
  • 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該怎麼辦?
    實際上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之一,父母只需正確引導就能緩解哦。安全是兒童最基本的需要,會影響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小孩總是缺乏安全感,很容易變得膽小,懦弱,與周圍的小朋友不和諧。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 寶寶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寶寶缺乏安全感的原因2020-12-03 18:03:58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當寶寶開始探索外部世界的時候,依戀別人會使自己產生一種安全感。於是寶寶感受到危險的時候,就會立刻向父母或其它依戀對象求助。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僅僅滿足寶寶的物質需要是不夠的,還需要親情和心理安全。那麼,寶寶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有哪些?@視覺中國  家長不要看寶寶年紀小,其實寶寶也會焦慮、發脾氣的。因為寶寶還小,容易受到驚嚇,心理就會形成陰影。
  •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做好這3點,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常常會描述到自己對於外界事物的感受。在這之中,安全感就是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或許爸爸媽媽無法理解這種感情,但確實他又在人生活之中無形存在。一些兒童教育專家也表示:安全感對於孩子本身的成長較為關鍵。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不注意安全感的培養,會對他們產生極大的影響。
  • 孩子缺乏安全感,特別依賴父母,家長不妨用這3種方法解決
    這讓媽媽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其實,這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1.情緒容易爆發如果一個孩子在和其他人進行相處的時候,稍微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情況總是會大發脾氣,那麼就需要重視起來了。這種情況是由於他們自身缺乏安全感所導致的,所以他們會試圖通過攻擊其他人的方法來保護自己。
  • 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怎樣?
    安全感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建立對他人的信任感,是兒童生存的基本需求。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存在不自信、害怕與陌生人接觸、脾氣暴躁、喜歡粘著媽媽、咬手指、不喜歡集體活動等一系列缺乏安全感的問題,那麼家長知道這些情況產生的原因嗎?
  • 孩子缺乏注意力,多半是這4個原因,父母要對症下藥幫娃改正
    多半是這4個原因1.生理原因根據心理實驗我們可以發現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年齡是成正比的,在他們年齡還小的時候雖然身體已經能夠自主行動,但是他們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這也讓很多孩子都從小養成了不遵守規矩的習慣,從而導致他們的注意力無法集中。3.睡眠原因隨著現在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充足,所以有很多孩子睡覺的時間變得越來越晚。這樣就讓他們出現了睡眠不足的情況。
  • 孩子缺乏注意力,多半是這4個原因,父母要對症下藥幫娃改正
    多半是這4個原因 1.生理原因 根據心理實驗我們可以發現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年齡是成正比的,在他們年齡還小的時候雖然身體已經能夠自主行動,但是他們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自制力會變得非常差,很容易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情況。
  • 孩子安全感認知誤區你還在犯?孩子怕生粘人,並非缺乏安全感
    1、 抗拒與生人社交是缺乏安全感孩子不喜歡社交,有些孩子到了陌生環境下看見不熟悉的人會開始哭鬧,產生的抗拒心理往家長的懷裡縮,甚至有時候哭鬧著想要離開陌生的環境,而大部分家長都認為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所作出的舉動,其實不然,產生這種行為的主要原因是孩子認知能力還在發展階段。
  • 孩子太依賴父母,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前兆,家長要早了解
    很多教育專家都曾提到過,安全感的建立對於孩子極為重要,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安全感是人的第一願望」。嬰兒的降生本就帶有被動性,因為這不是嬰兒主動選擇的,這就決定了「不安感」源自天生,需要父母在養育過程中幫助他建立安全感。
  • 孩子喜歡啃指甲,與缺乏維生素無關,這四種原因才是關鍵因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孩子啃指甲似乎是一件太平常不過的事情了。由於啃指甲的行為過於普遍,所以並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反正大家都是一樣的,沒必要對孩子啃指甲這件事太在意。更有些所謂的專家指出,孩子啃指甲是由於缺乏維生素引起的。而根據一些權威的兒科醫生在網絡上的解答來看,孩子啃手指與缺乏維生素似乎並沒有必然的聯繫,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養成了啃指甲的壞習慣呢?
  • 孩子缺乏安全感,原因跟父母兩個行為有關,希望你及時改正
    究其根本,是因為媽媽工作太忙,婷婷獲得的母愛不夠,這是她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一、孩子缺乏安全感,原因跟父母兩個行為有關《例如,孩子惹了禍弄得家長不開心時,他們可能會通過忽視孩子的方式來懲罰他們。此外,一些家長使用不恰當的詞語,經常對孩子說一些負面的話,例如貶低、訓斥孩子,這意味著父母對孩子進行言語暴力。長期生活在冷暴力和言語暴力中的兒童很難有足夠的安全感。所以父母要及時避開以上兩個行為雷區,給予孩子安全感,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 去哪兒必須帶「安撫物」?孩子太「戀物」,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一般寶寶在6個月開始就有了依戀的情感需求,他們希望得到父母的撫愛和呵護,這也是出於對安全感的一種本能渴求。如果父母經常與孩子分開,寶寶缺乏應有的疼愛,就會缺乏安全感,戀物行為也會隨之產生。這是最初也是最強烈的依戀,這也是為什麼孩子斷奶會那麼困難的原因。②寶寶自己的手:孩子喜歡吃手,除了出於對身體及周圍的探索欲,還與對世界缺乏安全感,尋求心理安慰有關。③主要照顧者的身體。有些孩子睡覺時不踏實,總要抱著照顧著的胳膊或者身體才能入睡。
  • 寶寶的哪些行為,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呢?父母要明白
    殊不知小孩子發脾氣其實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對於一兩歲的孩子而言,家長的關注是獲取安全感的重要途經。但如果孩子經常通過發脾氣來獲取家長的關注,他的情緒會漸漸得不到合理的控制,這對今後的生長發育有不可小覷的影響。2.
  • 孩子畏畏縮縮沒有朋友?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父母要做到這三點
    其實很多孩子都會有點缺乏安全感,父母應該如何判斷,我們就來說說缺乏安全感會有哪些表現?1、 總愛發脾氣有些孩子喜歡通過大喊大叫來宣洩情緒,比起其他小孩,他們的情緒十分不穩定,這是缺乏安全的表現,有些父母在面對這些情況的時候,會採取打罵,或者是漠視的態度,其實當孩子的內心缺乏足夠的安全感的時候,就會希望得到更多周圍人的關注,以及在乎。於是通過發脾氣、大聲哭喊來達到目的。
  • 女生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女生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所以思維差異導致女生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其實在生活中,女生的有些行為就能表現出是否缺乏安全感。如:總喜歡抱著東西、睡覺總是蜷縮著、社交不願意與陌生人接觸……一、女生缺乏安全感的表現1、缺乏的安全感的女生考慮的問題比較多,所以在做某件事情時會猶豫,明顯的選擇恐懼症者,並且這樣的女生還比較容易被感動,總會因為一些小事感動的一塌糊塗,並且做什麼事情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做不好,別人對自己好一點,就已經感動的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