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畏畏縮縮沒有朋友?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父母要做到這三點

2020-12-22 丹媽經驗說

安全感對一個人的發展來說非常重要,孩子在幼年時期對父母非常依賴,行為舉止都影響著孩子成長,如果父母不重視孩子對於安全感的需求,有可能會阻礙孩子的身心健康,給以後的生活埋下隱患。

同事的小孩杜杜今年剛上幼兒園,卻被老師反映了些問題,老師告訴同事,杜杜在學校總是特別內向,又有點膽小過頭了,見到老師都畏畏縮縮的,在幼兒園也沒有什麼朋友,基本上沒聽到過杜杜說話,這是孩子沒有安全感,希望杜杜媽媽注意一下孩子的想法和情緒,了解一下具體原因。

同事對此有些焦慮,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很多孩子都會有點缺乏安全感,父母應該如何判斷,我們就來說說缺乏安全感會有哪些表現?

1、 總愛發脾氣

有些孩子喜歡通過大喊大叫來宣洩情緒,比起其他小孩,他們的情緒十分不穩定,這是缺乏安全的表現,有些父母在面對這些情況的時候,會採取打罵,或者是漠視的態度,其實當孩子的內心缺乏足夠的安全感的時候,就會希望得到更多周圍人的關注,以及在乎。於是通過發脾氣、大聲哭喊來達到目的。

2、 吸吮手指

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都會吸吮手指,這樣可以刺激孩子的觸覺神經的發育,但是如果孩子在超過兩歲還經常吸吮手指,這就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體現。孩子由於經常被忽略情緒而變得十分敏感,當遇到他認為害怕、緊張的事情時,就會不自覺地吸吮手指,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隨著年齡的增大,這個習慣會越來越難改。

3、 過度依賴父母

有些孩子在處於一個新環境的時候,會顯得非常不安,一旦父母表示要與其暫時分開,他們就會十分恐懼,認為自己即將被拋棄,希望通過哭喊來挽留父母,或者是帶自己離開,只要不和父母分開。一旦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就會封閉自己,不與外界交流,無法參加集體活動,他們會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4、 缺乏自信

有些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在於遇到事情畏畏縮縮,比如孩子上了小學,他想要競選班幹部,卻又一聲不吭,甚至於老師指派都拒絕,害怕自己做不好,這就是孩子缺乏勇氣和自信的表現,而且,這類孩子以後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會在心裡暗示自己"我不行的,做不到",這會給孩子以後健康發展造成阻礙。

如果孩子有上述行為,家長就要注意了,要合理引導孩子找回缺失的安全感。

那父母應該如何做呢?

1、 鼓勵孩子、建立自信心

當孩子獲得一些進步,要儘可能的肯定孩子的付出以及能力。讓他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對孩子適當的鼓勵,也有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建立。如果孩子在努力過後失敗了,這時候父母要堅定不移地站在孩子身邊,安慰孩子並鼓勵他下次會更好。在他人面前,也儘量多誇誇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價值並被看中的。

當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父母也不要通過打罵來制止孩子的行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的情緒失控是因為他們在害怕,所以這時候更需要父母的安撫。輕輕地抱住孩子,拍著他的背部讓他安靜下來,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2、 父母離開要和孩子商量並按時回來

有些父母認為在孩子不知道的情況下偷偷離開,會避免孩子號啕大哭的場面,這樣自己也不會因為心疼而耽誤正事。殊不知,正是因為這樣的行為,才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所以父母在要離開的時候告知孩子離開是什麼事,商量何時回來,並且要在約好是時間裡按時到家,前幾次孩子也許會比較牴觸,因為他們認為父的離開就是消失了,把自己拋棄了。但是隨著父母的說話算話,孩子就會慢慢明白,父母依然很愛他,只是去處理事情了,還是會回來的。

3、 鼓勵孩子獨立能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以慢慢地讓孩子獨立,讓他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然後可以適當的讓孩子獨處,比如孩子在玩遊戲,可以和孩子說父母去做飯一下,讓他自己在房間玩,如果孩子有呼喚父母的時候,要及時應答。當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可以鍛鍊一下孩子出門的能力,比如下樓幫忙買一瓶醬油,或者買瓶汽水之類的,適當的鍛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當孩子特別抗拒的時候,不要採取強硬的態度,要選擇懷柔政策,耐心鼓勵,幫助孩子鼓起勇氣,獨立自主。

總之,想要讓孩子有安全感,變得自信,就是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但不是父母的過度溺愛,要讓孩子勇敢、自信,這是每個父母的希望。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如果你喜歡這類文章,請關注我 ,持續與您分享育兒小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交不到朋友,其實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家長可以這樣做
    雖然是男孩,但是同事家的小朋友一點都不調皮,甚至表現的有些畏畏縮縮。正是因為這樣,孩子在學校沒有什麼朋友,老師希望同事能夠重視小朋友的情況,因為孩子這樣很可能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家長首先要會判斷,孩子的哪些表現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吃手指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家孩子很喜歡吃手指。兩歲之前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因為吸吮手指能夠刺激孩子的觸覺神經發育,所以兩歲之前家長不用刻意阻止,如果兩歲之後寶寶還有這種情況,家長就要重視起來,這已經是他們沒有安全感的&34;,正確的引導非常必要。
  •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做好這3點,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常常會描述到自己對於外界事物的感受。在這之中,安全感就是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或許爸爸媽媽無法理解這種感情,但確實他又在人生活之中無形存在。一些兒童教育專家也表示:安全感對於孩子本身的成長較為關鍵。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不注意安全感的培養,會對他們產生極大的影響。
  • 孩子缺乏安全感?看看有沒有這四種表現?
    女兒快兩歲了,很沒有安全感,只要醒來或者平時沒看到我,就會哭著找媽媽。昨晚,婆婆洗澡好了,我和寶寶說,媽媽要去放水給你洗澡,你先和爸爸在這裡看電視。這麼小的孩子,非常沒有安全感,孩子缺乏安全感,會新發一些問題,尤其是性格上的缺陷,這些問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因此當寶寶缺乏安全感時,作為父母一定要及時的陪伴寶寶。尤其是發現寶寶有以下的問題。
  • 心理學:有安全感的孩子,父母都做到這三點,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有安全感的孩子,父母都做到了這三點:一、面對孩子的提問及時回復自己的需求與建議如對方能及時的回答,內心就會感到的被尊重。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建議與需求能得到他人的回覆,孩子亦是如此。之所以會產生生氣,憤怒的情緒在於缺乏安全感。每當孩子向父母提出問題時,父母由於工作忙碌就忽略孩子的問題,亦或是說好的,待會再告訴你,之後父母忘記了。面對孩子提出來的問題,父母若是不理不睬,不重視孩子的需求,忙於自己的事情,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說了也是白說。對於孩子的內心就會感到的不安,長大也就沒有安全感。
  •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一定要做好3點,非常重要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安全感?其實不管是對於孩子還是成年人,每一個人都渴望:我被愛是因為我是我,我本來的樣子就值得被愛。父母愛我的本來面目,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終身受用的不可動搖的安全感。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一定要做好3點,非常重要!
  •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於他們的童年成長經歷,即從懷孕開始到6歲的周圍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中給予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給予的是愉悅、溫暖和充滿愛的環境,那孩子就會獲得強烈的安全感;相反如果是壓抑、痛苦和缺乏愛的環境,孩子就缺乏安全感。
  • 孩子的這三種表現,證明「缺乏安全感」,家長們要給予保護
    後來發現,在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的條件下,日常生活受到了負面影響。如何給孩子安全感,是我們需要重視的。爸媽們要及時觀察孩子的這幾種表現,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還有的孩子不愛上學,並不是因為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而是覺得自己在學校會處在不安全的環境中,所以拒絕上學。尤其是在陌生的環境中時,孩子會格外牴觸,這都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 孩子膽小敏感,畏畏縮縮怎麼辦?養育敏感孩子,父母要注意這三點
    文丨十月育兒小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鵬鵬是一個膽小而敏感的孩子,這一點著實讓父母為此感到擔憂,雖然父母們總是鼓勵孩子勇敢一點,但是似乎這在鵬鵬身上並沒有奏效。如今,小傢伙已經上幼兒園的中班了,但是卻因為膽小而敏感的性格遲遲沒有融入其中。每次接送孩子的時候都看到孩子形單影隻的一個人玩耍,父母心裡都很不是滋味。
  •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的時候,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家長要注意
    朋友家的孩子平時很聽話,大家也都很喜歡他,可是聽朋友說,但凡他離開孩子一會,孩子是又哭又鬧的,一點都不讓人省心。其實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孩子從生下來,父母就一直在陪伴在身邊,孩子習慣了這種相處模式,但孩子都是敏感的,家長稍有不適,就很容易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 小孩子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安全感極度缺乏,家長可要警惕了
    所以為了讓孩子在人前以及家裡邊兒的性格表現一樣,家長最首要的就是給孩子一定的安全感,為了做到這一點,家長首先就要了解到看看寶寶是否有安全感,可以從以下這些事情來判斷。1、總是喜歡低頭咬手指玩:大人在心情低落的時候老喜歡咬自己的手指,小孩子也是這樣的。
  • 若孩子有這6種行為表現,說明他可能缺乏安全感,父母應引起重視
    所以在孩子的精神教育上,要多花點心思,留心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如果家長連滿足孩子的安全感都做不到,那麼這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導致性格發育不健全,降低幸福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孩子心靈成長的重要基石,能幫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這與父母的教養方式關係密切。
  • 孩子表現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問題在這裡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因為教育方式的不當。或者是父母在平時生活中沒有過多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幹涉。那麼在孩子生活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表現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有鍛鍊自信意識孩子表現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通常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父母一手帶大的孩子,也會缺乏安全感?多半是這幾個原因導致的
    文/歆小迪6歲的小外甥女這幾天住我家,與小姑娘相處了幾天,發現小女孩特別缺乏安全感。比如,都是小學生了,還特別黏媽媽,她媽媽出差幾天,都能把嗓子哭啞,每天和媽媽視頻,再見又再見就是捨不得放下電話,到我家住一周,差不多把家都搬來了,什麼都要用自己的,尤其睡覺時候,必須抱著她的小熊睡。
  • 孩子沒有安全感?懂愛的父母做好這三點,讓孩子的童年不缺愛
    這個孩子的異常行為讓我直覺孩子缺乏安全感。:要想讓孩子將來擁有幸福的能力,一定要給他在童年時期建立足夠的安全感。但是具體到具體的養育過程當中應該怎麼做,很多父母其實很茫然:孩子的哪些行為證明她有安全感?哪些行為證明她沒有安全感?我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愛才能夠讓孩子建立起安全感?
  • 寶寶睡覺出現這3個動作,家長要注意了,是極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寶寶睡覺出現這3個動作,家長要注意了,是極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幸運的人一生都會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童年時期也是培養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時期。
  • 寶寶睡覺出現這3個動作,家長要注意了,是極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寶寶睡覺出現這3個動作,家長要注意了,是極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34;,童年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童年時期也是培養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孩子往往有這種表現,都是因為家長很少陪伴孩子,所以孩子才會把對父母的依戀轉移到毛絨玩偶上,這樣可以讓孩子的心理得到滿足,這也是很多人睡覺必選抱著小玩偶的原因,並且自己天天抱著睡覺的玩偶是不允許別人去觸碰的。
  • 孩子睡前有這三個小動作,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家長要及時幹預
    童年時期是培養孩子安全感的重要階段,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更易養成自信、樂觀、熱情等性格,生活幸福指數比較高;相反,如果孩子在童年沒有獲得充足的安全感,那他就更易養成自卑、敏感、不信任他人的性格,幸福指數比較低。那家長要如何看出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呢?其實從孩子睡前的一些小細節就能觀察出來。入如果你家孩子睡前有這些小動作,那就說明他內心缺乏安全感,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了!
  • 安全感是獨立自信的基礎,父母要做好三點,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的成長需要四種養料,那就是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會自信獨立,能夠積極面對各種挑戰,這是孩子獨立自主的關鍵,安全感主要源自父母和家庭,父母要做好這三點,給孩子內心足夠的安全感。
  • 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時,說明他可能缺乏安全感了,很多家長都忽視了
    其實許多時候,孩子在缺乏安全感時,是會有相應的表現的,只要家長們多加注意就能夠及時的發現。當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時,說明他可能缺乏安全感了,很多家長都忽視了,這是需要重視的。情緒不穩定許多家長都不知道,如果孩子的情緒總是非常的不穩定,那麼這就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孩子可能是受到了一些驚嚇,情緒才會變得非常不穩定。當然,有時候孩子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也會故意鬧情緒,不過,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孩子缺乏安全感導致的。
  • 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和同伴在一起有明顯表現,看不見是父母疏忽
    導讀: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和同伴在一起有明顯表現,看不見是父母疏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和同伴在一起有明顯表現,看不見是父母疏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