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當你喝酒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是大老闆,越喝越覺得自己有錢。而喝茶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是窮人,越喝越覺得自己是窮光蛋。這就是喝酒與喝茶的明顯區別,喝酒的時候,往往是很多人一起喝,越喝越起勁,也越喝越迷糊。
而喝茶基本上人數不會很多,可能是兩三人聚在一起品茶,正如三人成品,越喝茶反而越清醒,所以就對自己的認知更加深刻,覺得自己沒錢。我國的酒文化和茶文化一樣都很深遠,但兩者在文化表現上卻有很大不同。
就像前面所說,喝茶往往只有兩三人,而喝酒往往很多人,至少4人以上。生活中還有一句俗語是形容這種現象,叫做「茶三酒四」。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後半句,合起來叫做「茶三酒四踢桃二」,是流傳在潮汕地區的一句諺語。
眾所周知,潮汕地區的人是出了名的愛喝茶,簡直到了嗜「茶」如命的狀況。潮汕工夫茶遠近聞名,也是我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有客人來到,潮州當地人就會熱情地用茶來接待客人。工夫茶泡法有很多道程序,對杯子的擺放很講究,喜歡擺三個杯子,成品字狀。品的意思,既有品茶的意思,又有品德的意思,也是人數3的意思。
喝茶不追求人數,而喝酒卻相反,人數少則喝酒不盡興。假如只有三個人喝酒,其中兩個人在划拳,那麼剩下的那個人豈不是會有點尷尬。如果是4個人喝酒,那麼兩兩划拳,大家都不寂寞,都不尷尬,氣氛很好。
喝酒講的是熱鬧的氣氛,所以要人多,而喝茶講的是用心品茶,人多則顯得喧囂,不利於品茶,所以最好是一主二客,靜下心來飲茶。而後半句的「踢桃」指的是玩耍,一般出去旅遊,可以二人組隊,如果是三人的話,那麼兩人交談,怕冷落另一人,所以去結伴遊玩的話,最好是2人或者是偶數。
不管是喝茶還是飲酒,又或者是遊玩,古人對人數也挺講究的,仔細想想,還真的有深刻道理。沒來由地想起另一句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一個人不要去寺廟,因為如果被懷疑偷盜,沒有第二個人證明自己清白。兩個人不要去看井,如果其中一個出了意外,自己就說不清。三個人合作抬樹木,怕中間那個人偷懶,不用力氣抬。
兩句俗語在數字的運用上,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先人的智慧結晶。
文|小詹茶肆(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更多精彩白茶知識,歡迎關注【小詹茶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