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的玩具被搶了,兩位寶媽的不同態度,直接影響孩子未來性格

2020-12-23 糖果的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孩子們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家長們經常遇到自己的娃的玩具被搶,這也是常有的事兒,很多孩子在這個時候第一時間會去求助媽媽,這個時候媽媽的態度很是說明問題。

娃的玩具被搶,兩位寶媽的態度說明問題

第一位媽媽的做法:安撫

小東東跟小樂樂玩的正開心,忽然聽到小東東哇地一聲就哭了,家長連忙趕過去,原來是小東東喜歡的洋娃娃讓小樂樂給搶走了。小樂樂不但把洋娃娃佔為己有,而且還不讓小東東碰。東東媽急忙抱起了東東。一面安慰她。一面找來了樂樂媽。跟樂樂媽溝通後,東東媽哄:「小樂樂,你喜歡的話阿姨可以送給你一個一模一樣的,但是這個娃娃是東東的,東東還不想跟她的洋娃娃分開,你可以還給她嗎?希望你不要生氣,好嗎?」

樂樂媽批評:「快點把東西還給東東!不然媽媽再也不給你買玩具了。」

最後,樂樂還是把東東的玩具還給了東東。

樂樂媽還對委屈的樂樂講:「搶人東西是不對的,小朋友要懂得分享,洋娃娃兩個人玩比一個人玩更有意思,東東把心愛的玩具借給你玩,你卻不讓她玩了,這樣對嗎?」

樂樂很接受媽媽的批評,不一會兒,兩個小孩又玩到一起了,這一次則學會了謙讓。

第二位媽媽的態度:責罵

小青青和小林林也是在一塊玩,小林林一把就把小青青的玩具給搶了過來,還對小青青示威,意思是你敢搶回來我就揍你。

小青青哭著找媽媽。

媽媽一臉無奈的看著她:「你怎麼這麼窩囊!你說你跟那個小林林差什麼?憑什麼讓她搶了玩具!你自己說,是不是窩囊,長大不得讓人欺負?這可怎麼好?」

小青青鼓起了勇氣,一把把玩具搶了回來,此後再沒人欺負她。可是總是把別的孩子欺負哭,別的小朋友家長總是怒氣衝衝的,找上門來,讓青青爸爸很頭疼。

孩子玩具被搶之後,辱罵孩子或是嘲諷或是冷漠都對孩子性格造成什麼影響

因為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顛覆」他的世界觀,認為「被侵犯」都是錯的,容易讓小孩無法形成同情心,而且,小孩子很容易有極端的選擇,一是害怕,之後被侵犯後就不聲不響,長大後被欺負,也會悶不吭聲,性格也會變得很抑鬱。

還有就是報復心理,誰欺負我,我就打回去!誰搶我東西,我就搶回來。在這兩種方法看起來,表面上很輕鬆地解決了眼前的問題,可是,卻對孩子的情商和社交能力培養很不利。

孩子被搶東西之後,家長應該怎樣正確的安撫

孩子東西被搶了,要安慰。

對於家長來說,小孩子間搶東西是件小孩家家的事但是對於小孩來說,卻意義重大。因為受到了兩種傷害,一是失去了自己的所屬,二是心理上的委屈。尤其是心理的委屈,是很需要安慰的,需要家長給他安全感。

鼓勵孩子自己「捍衛」自己的權利

「這是我的東西,請把它還給我!」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之間關係很好,只是鬧著玩,或者孩子也不大放在心上,家長要尊重他的意見。

但是孩子不甘心,覺得委屈,想要搶回來的話,家長可以鼓勵他「捍衛」自己的所屬。讓孩子大聲喊出:「這是我的東西!」自己去把東西「要回來」,但不能搶,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勇氣。

不要直接去「教育」他,先和對方的家長溝通

搶別人東西並是一種正確的行為,當小孩子有這種行為的時候,他自己沒有多大意識,需要家長的引導。但「打狗看主」,對方也是有家長的,自己直接給教育了,很可能會引起對方家長的不滿,引發更大的矛盾。多數家長還是明事理的,溝通好了,對兩個孩子的教育都有好處。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理解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要保證不受傷,也儘量不要去傷害他人。如果孩子沒有領會正確的做法是怎麼樣的。孩子以後不是暴力,就是逆來順受,受欺負也悶不吭聲。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搶玩具後,不同的反應暗示了孩子未來性格,最後一種很危險
    ,當孩子心愛的玩具被搶走的時候往往會有不同的反應。這些不同的反應,也就代表了孩子不同的性格,還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出孩子以後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孩子搶玩具,父母回答需謹慎這天幾個孩子在商場裡面的兒童區裡玩耍,其中就有一個四五歲的男孩,和一個年齡相仿的小女孩在一起玩耍。
  • 自己娃玩具被搶,還被「熊」家長教訓,看這位寶媽如何「護犢子」
    導讀:自己娃玩具被搶,還被「熊」家長教訓,看這位寶媽如何「護犢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自己娃玩具被搶,還被「熊」家長教訓,看這位寶媽如何「護犢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家長的2種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長不同做法,將影響孩子一生面對孩子玩具被搶的場景,不同的父母會有不一樣的態度和做法。1、強迫孩子大方謙讓搶自家孩子玩具的孩子多半是鄰居或親戚的娃,不少家長會因為礙於面子或&34;而要求自家孩子分享。哪怕孩子抗拒,家長也會以&34;&34;為由,強硬要求孩子大方。最後,通常是孩子哇哇大哭、家長尷尬收場,甚至委屈大哭的孩子還會遭到家長的訓斥。
  • 「媽,我想玩會手機」,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決定了孩子不同性格
    文/大陽媽媽現在不少寶媽在帶娃過程中,都出現了一個新困擾,就是發現孩子經常抱著個手機玩起來沒完,孩子對手機越來越上癮了,如果父母不讓孩子玩,或者把手機強制帶走,孩子就會開始哭鬧磨人,有的孩子還會跟父母主動要手機玩,如果父母拒絕的話,孩子就會鬧起來沒頭了。
  • 孩子玩具被搶後的反應,決定了他將來長大後的性格,這不是胡說
    ,兩位家長看到兩個孩子其樂融融的也是開心不已。孩子們會爭搶玩具是一個正常的現象,而當孩子的玩具被搶以後,孩子的反應以及家長的處理方式基本上決定了孩子將來長大後的性格,這不是胡說,而是有一定理由的。1、 只知道哭當自己的玩具被搶了後,只會想著哭的孩子,一般在家也是家長寵著的樣子,而這樣的孩子以後性格會比較內向,也偏軟弱,同時受挫能力還很差,遇到問題只會想著哭,長大成年人受了委屈也只會自己忍著,不會反抗。
  • 別小看玩具被搶,孩子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玩具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其重要性無需質疑。很多父母因為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也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玩具,孩子也天生喜歡玩具,不僅僅喜歡自己的玩具,而且對別人的玩具也很喜歡,抱著不撒手也是常有的事情。孩子們一起玩,自己喜歡的玩具,很有可能剛好小夥伴也很喜歡,那麼這個時候大部分孩子表達情感的方式非常的直接,就是上手搶,想要把自己看中的玩具佔為己有。而面對自己心愛的玩具被搶的事實,不同的人也會有不一樣的表現,而孩子的表現和他們的人生態度有直接關係,作為父母不可輕視之。
  • 孩子玩具被搶後,委曲求全還是直接回擊?不同反應多年後差距很大
    孩子玩具被搶走了,大部分家長的做法就是鼓勵孩子學會分享。這種被迫分享,往往會讓孩子覺得很委屈。其實,玩具被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玩具被搶後,孩子是委屈求全?還是直接反擊?這暗示了孩子將來的性格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多多每次和媽媽去樓下玩,玩具總會被小區的同一個孩子搶走。
  • 孩子玩具被搶後的反應暗示性格,父母這樣教育,高情商解決危機
    ,當孩子玩具被搶時,父母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不同,到底該怎麼做呢?其實,孩子面臨的任何一個小問題,都是未來人生的小預演,玩具被搶該怎麼做看似是一件小事,實際上與孩子的競爭能力、社會適應性、情商、反應能力等有關,父母的合理教育會讓孩子受益匪淺。當孩子的玩具被搶走後,他們的表現不同,性格也會有所差異。
  • 玩具被搶,孩子的表現暗示著他將來是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
    面對孩子玩具被搶的場景,不同的父母會有不一樣的態度和做法。1、強迫孩子大方謙讓搶自家孩子玩具的孩子多半是鄰居或親戚的娃,不少家長會因為礙於面子或&34;而要求自家孩子分享。玩具被搶,孩子的表現暗示他的性格
  • 孩子玩具被搶,你會怎麼做?媽媽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影響孩子性格
    以前在遊樂場玩,女兒正在玩的玩具,被其他孩子搶了。我總是安慰女兒「沒事我們要分享、要謙讓」,或者就是拿其他玩具,分散女兒的注意力,安撫他。 但有次,我看到一位媽媽,對搶她孩子玩具的小朋友說:「小朋友,妹妹先玩的,你不可以搶哦,你把玩具給阿姨,還給妹妹。」
  • 孩子4歲大被搶玩具會打人?家長掌握這「3部曲」,寶寶乖順又大方
    孩子4歲大被搶玩具會打人?但是在孩子學校的時候往往會表現出截然相反的缺點,比如說自私到保護自己的玩具不讓別人碰,甚至是別人動了之後就大打出手!其實這既是壞事也是好事,可以儘早的發現問題,幫助孩子改正性格和脾氣這方面的問題,培養出一個乖順而又大方的好孩子。
  • 「我碗裡有根頭髮」,兩位寶媽的不同處理方式,影響著孩子的處事
    可見,這兩位寶媽處理問題的方式完全不同,這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都將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影響著孩子以後的為人處事。這時寶媽需要想辦法使孩子保持冷靜,平復孩子的情緒,並告訴他這只是一件小事,沒有必要大聲說出來引起大家的關注。此外,寶媽也可以把自己的飯和孩子換一換,孩子看到了乾淨的飯,情緒就會平和很多。這樣的做法可以防止小事擴大或影響朋友之間的關係。
  • 常和孩子說這幾句話,往往能使娃更自信又獨立,你是否對娃說過
    之前有位博主在網上提出了這麼問題,看似很日常很小的事情,但寶媽們的探討卻並沒有這麼簡單,因為很多父母都在這個時候反思到自己日常對孩子的態度存在問題,大致分為這麼幾類:1、噓寒問暖式從孩子放學開始就各種事無巨細的「連珠炮式」詢問,「今天中午吃的啥啊?」、「學校有沒有被欺負啊?」、「作業布置了什麼啊?」
  • 孩子「玩具被搶」,通過孩子的反應,就能了解孩子的性格
    孩子「玩具被搶」,通過孩子的反應,就能了解孩子的性格1.不哭不鬧,去找大人幫忙這類孩子的性格是比較沉穩的那種,懂得如何正確的處理困難,心思比較細膩。由此可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但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性格好的孩子,就有能力去面對,性格比較懦弱的孩子或者偏激的孩子,就容易引發矛盾。作為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 孩子玩具被搶之後的反應,隱藏著孩子的性格,家長要懂得分辨
    即使是,自己非常喜歡的玩具也是如此。鄰居擔心孩子這樣的性格,等到進入幼兒園之後被人欺負了也不知道反擊,於是想要&34;孩子。&34;我提出自己的疑問之後,鄰居無奈的笑笑,自己也是被氣急了。,但是這種變化並不大,想要知道孩子的性格如何,從他們玩具被搶之後的反應就能看出來。
  • 孩子玩具被搶時的表現,暗示著他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
    一、玩具被搶時只知道哭,這類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在玩具被他人奪走的那一刻,多數孩子都會下意識的對方爭奪玩具,但是還有部分孩子在玩具被搶時只知道哭,絲毫不知反抗,這意味著孩子性格裡有懦弱、被動的一面,只會把負面情緒壓在內心深處,不懂得捍衛自己的利益。
  • 還不知道孩子性格?看看他們玩具被奪後的表現吧
    性格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孩子的一些表現看出一些端倪,就比如家長們可以觀察一下孩子玩具被搶之後的反應。有些孩子比較佛系,自己手裡的玩具被搶了也不生氣,繼續樂呵呵地換個東西玩耍,為此有家長覺得,孩子是不是比較膽小懦弱了?其實不然,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表現,是因為他們比較樂觀,被搶的玩具在他們心裡也不是非有不可,自己換個東西玩也無所謂。這類孩子往往心胸比較寬闊,長大以後也會比較和氣,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和別人斤斤計較。
  • 「媽,我想和你一起睡」,2位寶媽不同的回答,直接影響孩子一生
    有人認為,孩子在6歲之前就必須要和父母分房睡,否則的話就會嚴重的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但事實上,在生活當中並沒有這麼準確的年齡劃分,主要還是要根據孩子的性格以及實際情況的不同來做出不同的選擇。小雅本來就怕的不行,一看媽媽這個態度更是覺得非常的委屈,便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害怕,我想和你一起睡,行嗎?」結果小雅媽媽嚴厲的制止了她的行為,並且對小雅說:「別人家的孩子才5歲,都是自己一個人睡,你今年都已經6歲了,讓你自己一個人睡,你還不肯,以後都不要再跑到我房間來了,不然我以後都要關門,讓你自己一個人站門外!」
  • 當孩子玩具被搶走,應該幫忙「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家長這樣做
    在網上有這樣一段視頻,內容真的很讓人生氣,開始的時候是兩位小朋友在搶玩具,本來是很簡單的小孩子之間的玩鬧,沒想到事情就這樣被升級了。誰家的孩子都是寶貝,圖中這位彪悍的寶媽,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自己不在孩子身邊,孩子被其他大人打的時候,當媽媽的心裡究竟有多難過。
  • 「媽,我把錢弄丟了」,兩種媽媽不同的回答,造就孩子不同的性格
    原來,孩子不小心把花剩下的錢,給弄丟了,媽媽在訓娃。這件事情裡,兩位媽媽的回答截然相反:第一種媽媽,「河東獅吼」一直在訓娃。第二種媽媽,安慰娃,勸解娃,幫娃彌補過錯。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6年後孩子的性格差距很大班主任老師說,孩子丟錢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媽媽的處理態度,卻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