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具被搶後,委曲求全還是直接回擊?不同反應多年後差距很大

2020-10-05 櫻花媽咪

孩子玩具被搶走了,大部分家長的做法就是鼓勵孩子學會分享。這種被迫分享,往往會讓孩子覺得很委屈。其實,玩具被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玩具被搶後,孩子是委屈求全?還是直接反擊?這暗示了孩子將來的性格和為人處世的態度。

多多每次和媽媽去樓下玩,玩具總會被小區的同一個孩子搶走。多多又不敢把玩具搶回來,經常會委屈地哭,而且可憐巴巴地等很久,那個孩子才會把玩具歸還給他。有時候還要媽媽幫忙溝通,幫他把玩具要回來。

媽媽覺得多多太軟弱了,回家教多多,下次再有孩子搶他的玩具,他可以把玩具搶回來。多多總是癟著嘴小聲地說,「我不敢!」媽媽恨鐵不成鋼,可又無可奈何。

一直到多多上小學,甚至是初中,他逐漸養成了凡事忍讓的性格。即使在學校被同學欺負,遇到了委屈,多多也是憋在心裡,從來不向父母訴說,他的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內向。

孩子玩具被搶,不同性格的孩子,往往會有不同的表現。有的孩子會覺得委屈,只知道向媽媽哭訴,或者追在搶玩具的孩子身後,想讓對方把玩具還給自己。有的孩子可不這麼想,他們願意擁有主權意識,屬於自己的東西一定要把握在自己手中。而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的性格發展影響深遠。

孩子玩具被搶後,委曲求全還是直接回擊?不同反應多年後差距很大

1、直接回擊的孩子

玩具被搶了,選擇直接將玩具奪回來,這種孩子往往比較勇敢、膽大,知道捍衛自己的權利 。特別是平時喜歡玩具的孩子,就會格外愛惜玩具,特權意識也比較強。雖然不會主動去欺負別人,但是面對別人的欺負,懂得勇敢還擊。孩子將來步入社會後,也定然不會吃虧。

家長就要對孩子正面引導和教育,讓孩子明白,並非任何事情都可以採取武力解決的辦法,以免影響孩子正確的認知觀,避免將來犯下大錯。

2、隨和對待的孩子

有些孩子在玩具被搶走以後,感覺無所謂,表現比較隨和,還會自玩自樂。這樣的孩子比較受其他小朋友的歡迎,懂得遷就和忍讓。但是孩子長大後,面對他人的請求往往不懂得拒絕,遇事只有委屈自己,成全別人,容易吃虧。

3、哭鬧求助的孩子

面對同齡人搶奪玩具的行為,孩子不懂得反抗,只會躲在家人懷中哭鬧,或者向家人求助。這種孩子的性格比較軟弱,也比較膽小,遇事容易被欺負,會一直很被動。受了欺負,有了委屈,也只會通過哭鬧向大人表達自己的委屈和不甘,而不會自己爭取。

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性格懦弱,遇事膽怯,不敢爭取屬於自己的權益。即使面對問題,也不能很好地解決,不善於處理和他人的矛盾以及人際關係,很難受到重用,也不會有所成就。

面對不懂得回擊的孩子,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1、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孩子去談判

孩子之間爭搶玩具,雖然比較常見,但是也要引起重視。如果孩子不懂得爭取自己的權益,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表達內心的想法,鼓勵孩子去和對方談判。比如,孩子可以禮貌地要求對方把玩具還給自己。

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話術,「你可以把我的玩具還給我嗎?」「我們一起玩玩具吧。」讓孩子學會採用迂迴戰術,緩和矛盾,友好交流和溝通。

2、幫助孩子建立交換意識

如果其他小朋友來搶奪玩具時,要讓孩子學會拒絕,勇敢說「不」,懂得捍衛自己的權利。家長還可以鼓勵孩子去和小朋友交換玩具,就避免了搶奪玩具的情況。家長可以教孩子說,「我們可以交換玩具玩嗎?」相信大多數小朋友都會接受。

其實,孩子交換玩具的過程,也是一種美好的體驗。孩子學會了分享,也就能感受到團體的快樂。同時,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能得到培養,對孩子來說,受益良多。

孩子的玩具被搶走,根據孩子不同的表現,可以側面了解孩子的性格。家長就要針對不同孩子的表現,引導孩子採取正確的方法,合理解決問題。孩子只有掌握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各項綜合能力才會得到提升,對孩子將來的發展也比較有利。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搶玩具後,不同的反應暗示了孩子未來性格,最後一種很危險
    ,當孩子心愛的玩具被搶走的時候往往會有不同的反應。這些不同的反應,也就代表了孩子不同的性格,還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出孩子以後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孩子搶玩具,父母回答需謹慎這天幾個孩子在商場裡面的兒童區裡玩耍,其中就有一個四五歲的男孩,和一個年齡相仿的小女孩在一起玩耍。
  • 孩子玩具被搶後的反應暗示性格,父母這樣教育,高情商解決危機
    ,當孩子玩具被搶時,父母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不同,到底該怎麼做呢?「這就對啊,鏟子是樂樂心愛的玩具,如果你要玩,他會很樂意分享,可是你直接搶走的話,樂樂也會難過、不開心的。」「阿姨,對不起,我知道錯了。」
  • 孩子玩具被搶後的反應,決定了他將來長大後的性格,這不是胡說
    孩子們會爭搶玩具是一個正常的現象,而當孩子的玩具被搶以後,孩子的反應以及家長的處理方式基本上決定了孩子將來長大後的性格,這不是胡說,而是有一定理由的。1、 只知道哭當自己的玩具被搶了後,只會想著哭的孩子,一般在家也是家長寵著的樣子,而這樣的孩子以後性格會比較內向,也偏軟弱,同時受挫能力還很差,遇到問題只會想著哭,長大成年人受了委屈也只會自己忍著,不會反抗。
  •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家長的2種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長不同做法,將影響孩子一生面對孩子玩具被搶的場景家庭教育和環境的不同,會造就性格不一的孩子。而性格不同,面對玩具被搶,也會有做出不同的反應。我們不妨來看看,準不準?第一種:只知道哭被搶後,除了愣在原地大哭,或是找媽媽哭訴之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這類孩子,一般性格較弱,不敢去搶回來,膽子也比較小。如果孩子一直沒有學會怎麼去解決矛盾衝突,長大後也容易處於被動地位,很容易吃虧。
  • 玩具被搶時孩子的反應,暗示著他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別大意
    玩具被搶時孩子的反應,暗示著他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我在外面看到過這樣的一件事情:在體育館旁免費的娛樂場地,有一個孩子3周歲,旁邊5、6歲的孩子總拿3歲孩子面前的玩具,孩子的媽媽沒有說什麼,孩子也不介意。
  • 玩具被搶,孩子的表現暗示著他將來是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
    面對孩子玩具被搶的場景,不同的父母會有不一樣的態度和做法。擁有物權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自然更具有自尊自主的意識,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維護自己的權力,更樂於和別人一起分享。當然,切忌因為衝動而二話不說直接上手幫孩子搶奪,以免誤導孩子解決問題就得靠暴力或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不敢主動。
  • 孩子玩具被搶之後的反應,隱藏著孩子的性格,家長要懂得分辨
    ,但是這種變化並不大,想要知道孩子的性格如何,從他們玩具被搶之後的反應就能看出來。孩子玩具被搶後的4種常見反應。第一種反應:毫不在意。就像鄰居家的孩子一樣,自己手中的玩具被別人搶走之後完全不在意,很多家長覺得小朋友是因為害怕、懦弱。其實並非如此,小朋友會出現這樣的反應很可能是因為樂觀,在他們的心中玩具並不是非有不可的,自己換一個玩耍也無所謂。這意味著小朋友的心胸比較闊達,長大之後也會過得比較隨意,不會因為一些小事和別人斤斤計較。
  • 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
    導讀: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超市旁邊有一個免費的娛樂區。
  • 孩子被搶玩具後的表現,可能暗示了他所缺乏的能力,你家中了嗎?
    有的時候,兩個孩子在一起玩耍,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搶玩具的情況,對於被搶的一方,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的表現,有的孩子愛哭,愛告狀,有的孩子則是直接將玩具搶回來。一、玩具搶走了之後,孩子大哭一般來說,很多的孩子在玩具被搶了之後,肯定要大哭一場,因為他們感覺到很委屈,進而還感覺到很憤怒,想要搶回自己的玩具。對這種孩子,媽媽不需要過於擔心,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活動。
  • 孩子東西被搶後幾種表現,暗示日後發展大不同,看看你家娃是哪個
    在這樣的家規下,小小的天天養成了剛毅的性格,當別的孩子還在夢中時,天天和爸爸已經一起去晨跑鍛鍊身體了,受爸爸的薰陶和影響,天天不光樂於助人,還是個勇敢的孩子。原來,天天拿了新買的玩具,卻被一個比他大三歲的孩子不分青紅皂白地就搶去玩,天天雖然年紀不如對方大,但卻絲毫不示弱,立刻跟對方展開了飛機爭奪戰。一來二去,就吵了起來,大人們連忙阻止,搶玩具的大孩子自知理虧,被媽媽灰溜溜地帶了回去。
  • 孩子被打,被搶玩具,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孩子打人,被打,搶玩具,被搶玩具。這些都是孩子在一塊玩耍時,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小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一些敏感期。手欲期最多的表現是:推人,拍人甚至打人。這些現象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然,家長適當正確地「引導」很重要!說說我家女兒經歷「被打」,「被搶」時,我的處理。一次, 在樓下玩。女兒的好朋友們都沒有下來,只有不太熟悉的兩個男孩在樓下。其中,大一點的男孩叫沐沐,小一點的男孩叫和和。
  • 娃的玩具被搶了,兩位寶媽的不同態度,直接影響孩子未來性格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孩子們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家長們經常遇到自己的娃的玩具被搶,這也是常有的事兒,很多孩子在這個時候第一時間會去求助媽媽,這個時候媽媽的態度很是說明問題。
  • 「犟嘴」和「不犟嘴」的孩子,差距有多大?多年後的現狀截然不同
    「犟嘴」和「不犟嘴」的孩子,多年後差距有多大?兩人的現狀說明一切小孩並不是可以把全部事兒達到家長都認同,家長難免會指責小孩。當小孩遭受指責的時候,孩子們反映的反應就各有不同了。自小對於家長的講道理,兩人的反應各有不同。
  • 孩子玩具被搶了只會哭,怎麼辦?
    有時玩具被搶走,她雖然很難過,哭得很委屈,但不會去搶回來。我有點顧慮,擔心她會委屈了自己,要不要教育她霸道一些,讓她更加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呢?好的,這是關於「玩具被搶了只會哭」的話題。1 歲半到 2 歲的寶寶逐漸有了自我意識和物權意識,所以她的玩具被搶了會難過、會哭,是正常的反應。甚至更直接的本能反應是呆住或逃避,而不是搶回來。為什麼呢?
  • 你娃是「不爬直接走」還是「先爬後走」?李玫瑾:差距很大
    可見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但作為新手父母,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家娃比別家的更早掌握某個動作,比如:不爬直接會走路!01、你娃是「不爬直接走」還是「先爬後走」我鄰居生了一個女兒在她女兒十個月的時候,就會扶著東西直接走路,而我家孩子在是一個月的時候,只會爬,不喜歡走。當時,她很得意,覺得自家孩子很厲害,跳過爬行直接走路。可我心知肚明,爬行的好處很多父母都想不到。
  • 寶寶玩具被搶後,只知道哭,要教他搶回來嗎?
    另一個重要標誌是物權意識萌芽,被搶玩具會難過哭,更直接的本能反應是呆住,或逃避,而不是搶回來。為什麼呢?因為搶回來是基於一個基本社交原則:沒經別人允許不能拿別人東西。也就是說,孩子只是產生了感受,並沒有判斷對錯,於是就沒有決定怎麼做的行為,只是哭。而到2歲-2.5歲孩子才真正進入同伴交往的敏感期。這個時候,才會逐漸用理性大腦認知和學習到社交原則和規則。
  • 玩具被搶卻讓孩子學會分享,是對孩子的傷害,培養邊界感很重要
    一個孩子的時候,家長們要處理的問題已經很多了,而當有兩個孩子的時候,遇到的情況也許會更加令家長們措手不及。比如孩子和小夥伴在玩鬧的時候,總少不了有小矛盾的產生。孩子的玩具被搶就是常見的情況,令孩子難過,還讓家長煩惱。
  • 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
    導讀: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玩具被搶只能生氣?聰明父母三個步驟拿回玩具,讓孩子更自信
    當孩子玩具被搶之後怎麼辦?很多家長會憤怒的幫孩子討回公道,其實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次挫折都是最好的教育,聰明的父母把握好機會,讓孩子學會如何去解決問題,情商低的父母,只會顧慮孩子的情緒,但是同樣的問題下次還會出現。父母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孩子玩具被搶,表面看來是孩子吃虧了,但是反過來,孩子玩具被搶,父母們需要用對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三項能力。
  • 孩子玩具被搶時的表現,暗示著他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
    但有一天,女兒放學後卻哭著向她抱怨:「媽媽,小朋友們都搶我的洋娃娃玩,我又搶不過他們,這該怎麼辦啊?」詢問幼師後,阿沁得知女兒在玩具被搶時顯得非常懦弱,基本上沒有伸手去攔,只是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哭個不停,根本不敢拿回本就屬於自己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