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

2020-11-09 女超人媽媽

導讀: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當幾個孩子一起玩耍時,不可避免地會有玩具競爭。孩子的表現不同,父母的處理方式也不同。一些孩子在搶走玩具後很安全,仍然可以和平生活。有些孩子在搶走玩具後會拼搏,見面時會躲起來。許多父母感到困惑,孩子的玩具被搶劫了。什麼是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我們社區裡有一個小廣場,孩子們喜歡堆玩具,並帶自己的玩具玩耍,以免感到無聊。儘管每個人都有玩具,但仍有兒童在抓玩具的情況。
青青2歲多,帶了一個小足球去踢球,小男孩3歲的小曼看到了,想踢足球。他上去從青青的懷裡搶了下來。青青的性格比較內向。看到球被拿走了,她去找母親,希望母親能幫助他把球拿回來。


媽媽認為他們都是孩子。她不好意思告訴青青:「小弟弟會在他玩得開心的時候把它還給你,媽媽會找你一個玩具!」路邊有一個圓形的木凳,可以滾動。在玩耍的時候,青青去玩。
小滿看到青青的木凳,覺得很有趣,扔了球,就去抓青青的木凳,青青的年齡自然比小滿小。剛愛上了這個玩具,就不能再玩了,也忍不住哭了。
媽媽安慰青青,「別哭,我們的足球在哪裡!現在就去踢足球吧!」儘管她的母親覺得清慶被小滿欺負了,但她還是有些生氣,但出於和平共處的原則,她選擇了謙虛。
玩具被搶了兩次,她的母親沒有為自己站起來。晴晴很不高興,不想再在這裡玩了,哭著喊著回家。我媽媽也有點難過,為孩子感到委屈,但是,如果你幫助孩子把它找回來,那將變得一個成年人欺負孩子,這是沒有道理的。


慶卿的媽媽真的很善良曾經有一位母親因為兩個孩子在操場上搶玩具。她的孩子處於不利地位。她將正在「欺負」自己孩子的小女孩拖到地上,對女孩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心理傷害。這兩個父母中的一個太謙虛,另一個太霸氣,都不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處理方式。如何處理它確實需要智慧。
一些孩子特別喜歡抓玩具,這與孩子的環境和年齡有一定關係。
一些孩子在家裡被寵壞了,家裡的一切都留給了他。只要家人不給他,他們就會晃來晃去,家人趕緊滿足自己的要求。孩子習慣了之後,他就這樣出去了,以為別人應該讓他走。
鄰居中有一個孩子就是這種情況。每次他出去玩時,他都會接受別人的東西,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只要他看到了,他就會想要它。有時他的母親會向他求助,使他更加自信。
當我看到某人的羽毛球拍時,孩子想要它,但他們卻不給。我母親對他們說:「我會在一段時間內將您送還,玩起來也不錯!」因為他多次搶劫玩具並阻礙了其他人玩。後來,當有人看到孩子時,他們會躲藏起來,以免害怕來搶玩具。


育兒專家張思來說: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無法通過語言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他們經常喜歡直接使用「抓緊」或「跳動」的肢體語言來解決問題。
孩子們總是有好奇心,總是認為別人的玩具比自己的玩具更好,因此他們總是想得到那個玩具,但是由於他們太小或自己的語言能力較弱,所以他們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他們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些孩子在家裡沒有被認真對待,他們會故意抓住東西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和照顧自己,他的目的不是為了抓住東西而是為了抓住父母的愛。在一些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中,表演尤為明顯。
當我女友的女兒三歲時,她又有了一個小妹妹。女兒沒有像以前那樣被父母照顧。她感到很難過。她一直在搶姐姐的玩具,導致哭泣。我的女友罵她的女兒,但她什麼都沒改變,因為只要抓住東西,父母就會特別注意她。


在1歲半到2歲之間,孩子們擁有強烈的佔有欲,無論他們是自己的還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們都認為自己是自己的。這時,搶劫他人玩具的情況開始出現。
在2-3歲時,我已經達到了對產權意識的敏感時期,我開始將我的與您的區別開來,但這是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它會非常牢固地對待自己的東西,不會讓別人搶走它們,但是當他們看到喜歡的玩具時它們就會走。搶劫,不會考慮別人丟掉的不良情緒。
二寶從一歲多就進入這種狀態,他的玩具是不允許他人移動的,但它們會搶走別人的玩具,當他和他的兄弟一起玩時,他看到他的兄弟在玩大玩具。他的哥哥讓他玩,當他去玩汽車時,他又跑去玩汽車,總是喜歡從別人那裡搶東西。


搶劫了一個孩子的玩具後,不同的孩子表現得截然不同,有的孩子特別安靜,有的孩子特別緊張。
有些孩子性格內向,性格較弱。當玩具被別人拿走時,他們會通過哭泣表達自己的情感,希望得到成年人的支持,這樣的孩子看起來很虛弱,但是哭泣的孩子有牛奶並且不會特別痛苦。也是一種很好的情感釋放,這比不表達它而將其牢牢地抓住心臟要好得多。
有些孩子長大了,或者因為在家中沒有地位而習慣了被搶劫,這樣的孩子遇到被搶劫的玩具時,會自己找到另一個玩具,不再玩耍,哭泣,製造麻煩,打架。如果是大人物,那就更好,態度好,受歡迎度高。如果習慣了被欺負,就會學會屈服。
有些孩子更加霸氣,會通過實際行動表達憤怒並舉起並抓住它,其中一些孩子自己很勇敢,而另一些孩子則經常不在家中成年,雖然不會受苦,但錯誤的處理會傷害他人或冒犯他人並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這是不好的。


父母要搶孩子的玩具,他們有自己的優勢。有些人非常明智,有些人軟弱,有些人矯kill過正,許多父母的指導存在問題。
如果一個孩子的玩具被搶,他將與另一個孩子一起推理。
如果您擁有玩具,您會說:「這是我們的玩具。如果您願意,可以玩它,並向我們的孩子徵求意見!」
如果這是一個公共玩具,但孩子先得到玩具,而孩子玩得還不夠,只需說:「這是我們孩子先得到的玩具。您先玩其他玩具。過一會兒我們會和您一起玩。每個人會輪流的。來!」
如果玩具可以與所有人一起玩,您可以詢問孩子的意見,看看是否可以一起使用。如果孩子同意一起玩,那將是一個快樂的結果。如果孩子不同意,仍然有必要尊重孩子的意見。


當一個孩子的玩具被搶劫時,為了面子,我很尷尬地要求它,一步一步地去做,因為擔心對方的父母不快樂。他們孩子的玩具。這時,父母更加尷尬。他們甚至可能責罵自己的孩子,並強迫他們貢獻自己的玩具並與所有人分享。
儘管這種處理方式似乎很慷慨,但孩子會非常不高興。如果您認為父母沒有幫助自己,並且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您會生悶氣的。將來的孩子在家裡玩耍時,他們會藏起來的玩具,不願意分享。最糟糕的結果是,孩子可能會在所有事情上都變得耐心,樂於受冤屈,並且不可避免地會變成一個不情願地「好孩子」人」。
一些父母表現得非常兇猛。當他們看到孩子的玩具被搶時,他們會立即幫助他們搶回玩具,甚至傷害對方的孩子。這似乎很划算,但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並影響人際關係。
有些孩子會模仿成人的習俗,在所有事情上都採取極端嚴厲的措施;有些孩子特別依賴成年人,總是希望他們能自救;沒有成年人的幫助,孩子將不知所措。
玩具拿回後,對方的孩子肯定會不開心,這會引起對方父母的不滿,如果父母雙方都脾氣暴躁,勢必會引發戰爭,搶玩具與搶劫之間存在矛盾。大人將不值得失去。


並非所有搶劫玩具案件都需要父母幹預。如果發現孩子不會因為搶玩具而引起身體上的衝突或危險,則父母可能不會幹預並讓他們自己解決。
當日本父母與子女發生糾紛時,他們傾向於「靜觀其變」,以使子女可以學習自己的社會經驗來處理糾紛,這有利於子女的社會發展。
有兩個4歲的日本孩子。當他們一起玩耍時,因為他們抓住了一個玩具而打架,一個孩子拉著彼此的頭髮,另一個拉著彼此的項圈。他們看上去很吵鬧,但兩個母親仍在說話和笑。
他們說,孩子們會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將來會知道如何處理困難。當他們年輕的時候,放手,他們長大後會更加獨立。只要不發生意外,就不要幹涉孩子們的事情。
最終結果是,被擊敗的孩子選擇了其他玩具,而獲勝的孩子感到沒有人會搶劫他。很無聊,自願放棄了玩具。
因此,我們也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不幹預兒童事務,而要注意經常觀察兒童,周圍沒有危險,他們手中沒有危險工具,以便他們解決問題。自己爭執。


如果孩子已經三歲了,請使用ICPS方法來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並讓孩子學習解決衝突和與他人相處的技巧。ICPS方法也是「我可以解決問題」的培訓計劃,摘自兩位美國心理學家舒爾和迪·吉羅尼的《如何培養兒童的社會能力》。
首先,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以幫助孩子識別問題。
其次,引導孩子說出發生了什麼。孩子可能不夠具體。幫助他完整地描述它,例如時間,地點,人和特定細節。再問一個原因並了解更多。
再次體驗並判斷您的感受,還請孩子說出當時的感受,是否悲傷,沮喪或其他事情,同時判斷對方的感受,是否生氣,生氣,不願意等,與他人討論您的感受並幫助您的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最後,引導孩子思考不同的解決方案,父母不能為孩子說話,而是讓孩子自己說話,例如,讓另一方玩一段時間,給另一方另一個玩具,與另一方玩耍,輪流玩耍等。如果孩子講了幾種方法,我們必須給予肯定,並幫助他總結好方法。


感謝各位看完這篇文章,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小編的文章的話,請記得給小編點個讚哦,小編收到大家愛的鼓勵,一定會元氣滿滿,繼續給大家推送每天不同的精彩內容的。長得好看的人都聚集過來啦,你還在等什麼呢?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的玩具被搶,是教孩子分享還是搶回來,聰明的父母是這樣做的
    當別的孩子來搶自家孩子玩具時,媽媽們的反應會是如何呢?A媽媽立刻去把兩個孩子分開,並對自己的孩子說:「玩具要跟小朋友分享的,你這樣太小氣了。」然後,不管自家的孩子的淚痕還在臉上,就把玩具徑直給了另外一個孩子玩。B媽媽嘴上一邊說:「沒關係的,給小哥哥玩一下,玩具是要分享的。」可手卻一直在掰開另一個小朋友的手指,讓玩具回到了自家孩子手中。
  • 孩子玩具被搶,教他謙讓還是幫搶回?聰明父母讓孩子更有主見
    在現實生活中,寶媽寶爸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自家娃心愛的玩具突然被其他小朋友給搶走了,孩子哭得稀裡譁啦的,做父母的非常心疼,但是卻不知道是否該插手孩子之間的事情。孩子玩具被搶,教他謙讓還是幫搶回?小何是一位年輕的寶媽,生下女兒的時候才二十幾歲,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她是十分欣慰。
  • 當孩子玩具被搶走,應該幫忙「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家長這樣做
    在網上有這樣一段視頻,內容真的很讓人生氣,開始的時候是兩位小朋友在搶玩具,本來是很簡單的小孩子之間的玩鬧,沒想到事情就這樣被升級了。在視頻被傳到網上之後,很多網友表示氣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有人說無論孩子是搶贏了還是搶輸了,家長都不應該插手,這是孩子的事情。
  • 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
    導讀: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超市旁邊有一個免費的娛樂區。
  • 孩子玩具被搶,父母該怎麼辦?
    一群孩子玩過家家別的孩子搶走了你家寶貝心愛的玩具寶貝哇哇大哭這時,你是應該教孩子「大度和諧」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對方玩還是逼著孩子搶回來甚至是自己出手幫孩子1 到底該如何處理其實,父母替孩子維護邊界,孩子才會懂得「我不可以隨便被侵入」。孩子生命中的那些「重要的人」如何對待孩子,將來這個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他人,這幾乎是個不變的真理。
  • 玩具被搶,孩子的表現暗示著他將來是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
    面對孩子玩具被搶的場景,不同的父母會有不一樣的態度和做法。第三種:直接回擊的孩子眼看別人把玩具搶走,孩子也不甘示弱,直接搶回來,有的孩子可能是邊哭邊搶,有的孩子哪怕搶不回來,也要打一下對方才甘心。孩子玩具被搶,智慧父母這樣處理
  • 不要小看孩子搶玩具
    要麼就是娃盯上了人家的玩具,要麼娃的玩具被別人盯上了。結果就是,前一秒還是好朋友,後一秒就「不共戴天」。不管哪種,父母都不得不被迫成為負責平息「對戰」的外交官。但,這個「外交官」當的著實困擾重重啊:如果是搶的一方,可能會有點面子上掛不住——你怎麼這麼霸道,又搶別人家的東西!
  • 孩子玩具被搶只能生氣?聰明父母三個步驟拿回玩具,讓孩子更自信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社交能力更好的孩子,他們往往能更快速的融入到集體生活,並且適應新的環境,而這樣的孩子往往處於集體的領導地位。但是孩子的社交能力並不是天生獲得的,當孩子玩具被搶或者搶了別人的玩具,這都是最佳的學習場合。
  • 孩子,東西被搶了要搶回來,不能慫
    孩子東西被搶了這幾天小區似乎恢復了活力,已經見到不少孩子跑來跑去,追著玩,雖然戴著口罩,但也別有活力。一個2歲多的小女娃,手上拿著一朵大紅花,開心地嗅著春天的味道。突然一個大點的孩子湊了過來,盯著花看了一下,一手就把花搶了過來。小女娃頓時愣住了。
  •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家長的2種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玩具被搶,簡直是分分鐘都在上演的事。這也讓不少家長感到困惑,到底該如何處理才好?第三種:直接回擊的孩子眼看別人把玩具搶走,孩子也不甘示弱,直接搶回來,有的孩子可能是邊哭邊搶,有的孩子哪怕搶不回來,也要打一下對方才甘心。這類孩子比較勇敢,懂得捍衛自己的權利,長大也不像個會吃虧的人。
  • 孩子玩具被搶咋辦?別直接搶回來,也別瞎客氣,家長這樣做才機智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什麼地方都不缺熊孩子,尤其是親戚聚會,大家都把孩子帶過來。在這當中,總會有那麼幾個熊孩子。要說這些熊孩子最愛幹什麼,除了破壞別人家裡的東西,恐怕就是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了。這個時候被搶的小孩子就會哭哭啼啼找家長告狀。
  • 「媽媽,他搶了我的玩具」:孩子玩具被搶時,你的做法影響他一生
    孩子的玩具被搶了,面對這樣的情況因為面子問題可能大多數家長會說:「沒關係,給她玩吧。」也有些家長可能因為害怕孩子會變得膽小懦弱,可能也會對孩子說:「哭什麼哭,你玩具被搶了,你就自己搶回來就好了,哭有什麼用。」還有些家長可能又比較心疼孩子直接幫孩子把玩具搶回來。這三種做法,無論是哪一種做法都是不太妥的。
  • 孩子玩具被搶後,委曲求全還是直接回擊?不同反應多年後差距很大
    孩子玩具被搶走了,大部分家長的做法就是鼓勵孩子學會分享。這種被迫分享,往往會讓孩子覺得很委屈。其實,玩具被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玩具被搶後,孩子是委屈求全?還是直接反擊?這暗示了孩子將來的性格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多多每次和媽媽去樓下玩,玩具總會被小區的同一個孩子搶走。
  • 孩子玩具被搶,該不該搶回來?
    這時,阿朵的兒子走過去拍拍女孩的肩膀,對另一個男孩說:「媽媽說搶玩具是不對的。我們不能隨便搶別人的玩具。如果想玩,要問她的。」「可是......我想玩。」男孩緊緊地抱著娃娃,生怕被搶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藏起來」這個行為,只是他們對這個物品喜愛的表達。如果在這個時候,父母一味的呵斥他們,甚至打他們,他們也是懵懂不知的,下次還是心癢難耐。
  • 小吳帶你了解:孩子玩具被搶,父母該怎麼教育?
    孩子的玩具經常被搶,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才好?是教孩子「大度和諧」,還是逼著孩子搶回來,乃至是自己出手幫孩子?​咱們來聽小吳的見解。希望能拋磚引玉,引發我們的考慮。她說:我方才看見你處理搶玩具這個事,方法挺好的,其實我也應該那麼做,但我就怕他人說孩子小氣、自私!我愣了一下,想起我家大女兒小的時分,我如同也有這樣的感覺,但後來我知道,那是非常不必要的憂慮。孩子被搶了玩具,委屈、哭鬧是再正常不過的表現,這不是自私或小氣,而是在表達自我鴻溝被侵入的不滿。
  • 孩子玩具被搶,你會怎麼做?媽媽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影響孩子性格
    以前在遊樂場玩,女兒正在玩的玩具,被其他孩子搶了。我總是安慰女兒「沒事我們要分享、要謙讓」,或者就是拿其他玩具,分散女兒的注意力,安撫他。 但有次,我看到一位媽媽,對搶她孩子玩具的小朋友說:「小朋友,妹妹先玩的,你不可以搶哦,你把玩具給阿姨,還給妹妹。」
  • 孩子的玩具經常被搶,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才好?
    孩子的玩具經常被搶,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才好?是教孩子「大度和諧」,還是逼著孩子搶回來,甚至是自己出手幫孩子?我們來聽一位媽媽的見解。希望能拋磚引玉,引發大家的思考。她說:我剛才看見你處理搶玩具這個事,辦法挺好的,其實我也應該那麼做,但我就怕別人說孩子小氣、自私!我愣了一下,想起我家大女兒小的時候,我好像也有這樣的感覺,但後來我知道,那是非常不必要的擔心。
  • 寶寶玩具被搶後,只知道哭,要教他搶回來嗎?
    寶媽來諮詢早教課時跟我們反饋:寶寶總體屬於很乖的,也樂於分享,有時自己玩著玩具,看旁邊有小朋友在看著,她還會主動讓出來。有時玩具被搶走,雖然很難過,哭得很委屈,但也只是哭不會去搶回來。我有點擔心她委屈了自己,要不要教育她進取霸道一些,想要就去搶回來,更加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 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父母三種錯誤做法危害大,正確做法是這樣
    JoJo媽還記得上次,也是跟這個小男孩一起玩,JoJo看到小男孩的玩具放在地上沒玩,就拿起他的玩具,然後小男孩的媽媽看到,立馬衝過來,一把搶走JoJo手上的玩具,說「你女兒怎麼那麼霸道,別人的玩具也玩,不好好管教,以後還了得」。瞧,這兩面三刀的媽媽,針對孩子搶別人玩具和孩子被搶玩具,完全是迥然相反的兩樣做法。
  • 別小看玩具被搶,孩子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玩具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其重要性無需質疑。很多父母因為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也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玩具,孩子也天生喜歡玩具,不僅僅喜歡自己的玩具,而且對別人的玩具也很喜歡,抱著不撒手也是常有的事情。孩子們一起玩,自己喜歡的玩具,很有可能剛好小夥伴也很喜歡,那麼這個時候大部分孩子表達情感的方式非常的直接,就是上手搶,想要把自己看中的玩具佔為己有。而面對自己心愛的玩具被搶的事實,不同的人也會有不一樣的表現,而孩子的表現和他們的人生態度有直接關係,作為父母不可輕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