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媽帶JoJo在樓下小區玩耍,很多小朋友拿著自己的玩具在一起玩耍。突然有一個3歲左右的小男孩搶走了JoJo手上的泡泡機,JoJo瞬間坐到地上大哭起來。小男孩的媽媽也在旁邊,看到她家孩子搶走別人的玩具,她動都沒動,揮著手說,「小孩子家的爭搶,我們不用管,讓他們自己解決吧」。
合著這不是你們家的孩子,哭不哭的都無所謂。JoJo媽還記得上次,也是跟這個小男孩一起玩,JoJo看到小男孩的玩具放在地上沒玩,就拿起他的玩具,然後小男孩的媽媽看到,立馬衝過來,一把搶走JoJo手上的玩具,說「你女兒怎麼那麼霸道,別人的玩具也玩,不好好管教,以後還了得」。
瞧,這兩面三刀的媽媽,針對孩子搶別人玩具和孩子被搶玩具,完全是迥然相反的兩樣做法。正如小男孩的媽媽一樣,如果自己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父母通常會有以下四種處理方法,快來對照看看,你是哪一種父母吧。
第一種父母的處理方法就像小男孩媽媽一樣,隨意法,孩子之間的爭端和問題,就讓孩子自己解決吧,尤其是自家孩子是搶人玩具的那個。其實換位思考,這種做法是不對的,被搶玩具的那個孩子肯定嚎啕大哭,你這樣旁觀站著,好意思嗎,尤其還是你家的孩子造成這樣的局面。
第二種父母的處理方法是強制性奪了玩具還給被搶的那個孩子。這種屬於控制型的方法,通常情況下,如果父母把玩具強制性還給別人,那自己的孩子肯定也開始嚎啕大哭,你將面對的是兩個嚎啕大哭的小孩。
第三種父母的處理方法是賄賂型的方法,父母哄著孩子把玩具還給別人,對孩子說「你想要的話,走,媽媽帶你去買」。這種方法其實也不對,如果每次孩子搶別人的玩具,你都要給孩子買一個新的玩具,那你家的玩具估計都堆不下了。這種方法費錢,也容易讓孩子變得貪婪不知足。
第四種父母的處理方法是綜合型。首先哄自己的孩子把玩具還給別人,不強迫孩子,讓孩子主動歸還。告訴孩子這不是我們的玩具,是別人的,我們不可以不問自取,如果想玩,要先問過別人能不能玩,在徵得別人同意的情況下才可以玩。如果別人不給玩,就拿自己的玩具交換,如果別人執意不肯交換,父母則告訴孩子,我們不可能事事如意,那是別人的玩具,他們可以選擇不給我們玩,我們要接受這個現實。可以娛樂的玩具和小夥伴有很多,我們可以選擇跟別的小夥伴玩,玩其他的玩具。
其實誰都知道,第四種是比較理想的解決方法,可以讓孩子明白世道的險惡,讓他們明白凡事不能盡如人意,學會接受現實。此外,這種方法也在教導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多種思路解決問題。但在實踐的路上可以說是困難重重,前路不管多麼艱難,我們都要堅持以正確的方式培養孩子。
如果你家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你是哪種方式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