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英雄兒女、俠骨柔情、劍膽琴心......
每個人都在尋找那片俠氣豪情的江湖,然而理想中的江湖與我們的生活千差萬別,畢竟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所以我們喜歡脫離世俗的江湖,喜歡任思想馳騁在那遙不可及的地方。
《陳情令》無疑滿足了很多人對江湖的嚮往,鋤奸扶弱是很多人的志願,和知己行走天下匡扶正義,是大多數人心中所想。
每一個人物性格的飽滿,每一份感情背後的深情,......還有每一位精心挑選的演員,所以很多人說《陳情令》越看越喜歡,出不了坑。
不是耽迷,不是動漫迷,《陳情令》是先追劇,然後又翻原著,繼而聽廣播劇。
每一次接觸,感覺都會有新的收穫。
讓人痴迷的不是魏無羨和藍忘機最終走到了一起,而是從最初兩人相見時的惺惺相吸,到心願相同,共同踐行曾經許下的承諾;
讓人感動的不是魏無羨剖丹給江澄,而是那份兄弟情和囑託,他無願無悔的付出;
讓人羨慕的不是師姐對厭離的照顧,而是魏無羨對師姐的依戀,足以說明師姐這麼多年來待他的情意;
讓人嚮往的不是宋嵐和曉星塵的志同道合,而是他們能夠坦然說出「避世」的灑脫......
一曲《陳情令》,可以挖掘的感情太多太多。
無論是藍忘機對魏無羨的痴等,江澄的刀子嘴豆腐心,江厭離無條件的信任羨羨,她和金子軒的金玉良緣,薛洋對於曉星塵情感上的變化......
還是江楓眠和虞夫人臨終前的十指相扣,溫情溫寧姐弟情深,變成兇屍的宋嵐背負曉星塵的霜華行走天涯,金光瑤在臨死前把藍曦臣反手推出......
每個人都有自己背後太多的故事和情感,而每個人又不能單純地以好壞是非來評價他們的功過。
16年也許在有的人生命中不過是彈指之間,可是對於心中有情的人卻幾乎一生一世。
01 魏無羨
魏無羨幼年失去雙親,只有幾歲的他為了能活下來,撿別人丟掉的爛菜葉子,夜晚就露宿街頭。幸而父母的摯友江楓眠找到他並把他帶回了蓮花塢。
雖然沒有雙親的庇護,可是江叔叔對他的愛從來都不少,還有天下最好的師姐江厭離,對他亦姐亦母,寵溺之情用再多言語也無法表達得清楚。
江澄和魏無羨青梅竹馬一同長大,雖然他最擅長「損」魏無羨,但從來給魏無羨收拾爛攤子的那個人也是他。曾經他們憧憬「雲夢雙傑」,魏無羨輔佐江澄,天下無雙。
失去了雙親的魏無羨無疑是可憐的,可是擁有了蓮花塢這個幸福的家,溫暖的親情,他又是幸運的,歡樂的時光讓他成長為笑起來眉梢都藏著快樂的少年。
原本日子可以這樣無憂無慮地過下去,他和江澄會是一生一世的兄弟。
可是魏無羨遇到了藍忘機,他的生命裡有了和自己不同的色彩,他沒有想到被三千家規培養出來的澤世明珠、世家弟子楷模藍忘機,會成為始終和自己比肩的那個人。
為什麼江澄和魏無羨十幾年的共同成長,卻沒有成為最終走到一起的人?
說起來無非是志向不同罷了。比起來,江澄身上要扛起來的是整個蓮花塢的責任,他行事說話顧忌的太多,不可能像魏無羨一樣行俠仗義,遊走天下。
曾經江澄也是跟在魏無羨身後的,和他玩鬧,尋找陰鐵,在岐山聽訓時不時提點他......
魏無羨在江澄的心裡,其實是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因魏無羨和藍忘機走得近,而是不時扔出一句醋意十足的話。
只不過蓮花塢被佔,父母雙親的離世,江澄不得不背負起這沉重的一切,他的身份註定了他不可能再和魏無羨走下去,因為江湖險惡,為了自保他必然要做出選擇。
江澄的感情一向是隱忍的,雖然說話難聽,可是對魏無羨的感情始終不曾遠離過。
要不然他也不會一再地勸說魏無羨回去他的身邊,放棄溫家人。江澄想要的是兩全,既能給各大世家交待又能保住魏無羨,可是真的太難太難。
魏無羨的性格決定了但凡心意已決的事情誰也無法更改。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是江家的家訓,他一直在踐行。
命運註定他和江澄的漸行漸遠,即便蓮花塢是他再魂牽夢繞的地方,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沒理由再去那個地方了。
02 江澄
江澄其實是個很豐滿的角色。如果說魏無羨是我們心中嚮往的模樣,但江澄卻是每一個真實的我們。
誰不想義薄雲天,成為蓋世的英雄。可是每個人身上背負的不同,所面對的也不同。
江澄的命運一出生就註定了,他最大的願望是「將來我當家主,你當我的下屬」。
倒不是他要高魏無羨一等,這是命運已經寫好了的篇章。然而江澄的資質低於魏無羨,雖說世家子弟中他並不遜色,但因為有了魏無羨,他自幼被比到大。
所以單從成長的經歷來看,江澄待魏無羨真的是沒法說。試想我們誰能做到,自己身邊有比自己優秀的人,還能坦坦蕩蕩地和他談笑風生。少年時會,但長大後呢?
江澄不是不嫉妒魏無羨,但他更知道自己的能力確實不及他,所以他的執念是「雲夢雙傑」,是魏無羨輔佐自己,讓蓮花塢成為數一數二的世家。
其實江澄的能力已經是很厲害的了,不然他也不會被金光瑤及各世家忌憚。以他一己之力重建了蓮花塢,新一代巨星閃耀登場,所以才會中了別人的離間計。
因為無論江澄的能力是不是真的好,但他身後站的是世人稱道的魏無羨,所有人都會把這個功勞歸功於江澄身後有一個魏無羨。
這是江澄和魏無羨的悲哀。成長後的他們不可能再像少年時無憂無慮,已沒有人來庇護他們,只有自己在荊棘密布的叢林中趟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江澄從小所受母親的教導決定了他很多時候無法冷靜下來,倘若他能靜下心來和魏無羨開誠布公,也許就會躲開敵人的明槍暗炮,可是他不能,他的耐心是有限的。
而彼時的魏無羨缺少的就是信任和支持的力量,江澄不能給他,那麼他們只能分開。
兩人道不同不為謀,但不能說他們誰是對的,誰是錯的。
站在魏無羨的角度,溫情溫寧是他們的恩人,可是江澄顧及的是背後的蓮花塢。
即便到了最後,江澄還是對魏無羨有很深的感情的。
不夜天魏無羨跳下懸崖,世人都道江澄手刃魏無羨,可是藍忘機卻知道他很快就去崖下尋找魏無羨了。
如果說他沒有情,16年來他始終帶著「陳情」,16年來他到處在尋找奪舍之人。
即便魏無羨重生後江澄認出了他,他質問的也是「你回來第一時間不是回蓮花塢」。
他不在乎魏無羨嗎?正是因為太在乎,所以往往口不擇言,說出來後卻又後悔不迭。
都道江澄恨魏嬰。可是金鱗臺下魏嬰被金凌刺那一劍時,江澄表情中帶了多少擔心。
亂葬崗上眾人聲討魏無羨,可是站在他身邊的不只有藍忘機,還有默默無語的江澄。
16年後魏無羨再次踏進蓮花塢的門,跪拜在祠堂裡,江澄難道不想留下魏無羨嗎?只是他知道,真的回不去了。
其實一直到了觀音廟,江澄仍在做最後的掙扎,他痛斥魏無羨是想提醒他別忘了自己發過的誓言,只可惜魏嬰卻回復他「對不起,我食言了。」
曾經是親密無間的兄弟,最終成為陌路,不得不說,時勢使然,與本心無關。
03 藍忘機
藍忘機的童年,從母親離世時就結束了。所以他的生命中最欠缺的東西是什麼,他一直明白。儘管被三千家規所束縛,但他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陽光的嚮往。
當魏無羨出現時,他的生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動蕩。倘若魏無羨不過是個調皮的小混混,只知道偷雞摸魚有些小聰明,那他只不過是他生命中的小插曲。
偏偏魏無羨是那樣地優秀,看似他漫不經心,上課睡覺做小動作,可是談經論道面面俱到,藍忘機無疑是欣賞的。
兩人從初見面時魏無羨一語點破修士的狀態,他就把他記在心裡了,再加上與晚歸的魏無羨因為「天子笑」打了一架成為平手,他不想關注他都不容易。
難為讀弟機藍曦臣看透了弟弟的心事,一心一意攝合他們成為知己好友。藍忘機口中拒絕,但眼神早已默許了。
只不過魏無羨的人緣真的太好,身邊總是圍一群人,藍忘機走不進去,又怕失了雅正,又怕自己在魏無羨的心裡只是萍水相逢的過客。
藍忘機的感情其實是很複雜的,很像少年時的我們,喜歡一個人卻又生怕說出來,以後想接近的機會也失去了。
因為生命中缺少陽光,他把魏無羨看成是唯一可以懂得自己的人。可是魏無羨與誰仿佛總是大大咧咧,以至於藍忘機不得不保持著端方的模樣。
他們雖然志同道合,可是在心理溝通上總是欠缺了那麼一點。
所以前世才會失之交臂,儘管彼此都發現朦朧的感情,但終因時勢混亂,沒有讓他們冷靜下來思考的餘地。
3年的寒潭閉關,13年問靈,讓藍忘機確定了那個不歸人才是世間自己唯一想要的。
所以當他聽到多年前自己為兩人情誼所作的曲子時,他毫不猶豫地抓住了他,從此再也不願意放手。
只有經歷過失去,才懂得失而復得是何其幸運的事情。藍忘機不再掩藏自己的感情,世人非議也好,我願意和你一條獨木橋走到黑。
為什麼藍忘機在魏無羨重生之後沒有條件地對他好,不過是共同的誓言罷了。
這麼多年來他一直看著魏無羨,除了愛撩撥人之外,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無愧於心,無愧於他們的誓言。
藍忘機相信魏無羨的人品,正如他自己始終行得端方一樣。所以他和他在一起坦坦蕩蕩,並不理會小人的背後戚戚。
而魏無羨也正是想要一位這樣的畢生知己,能夠不畏人言,能夠在自己遭遇攻擊的時候和自己站在一起。
《陳情令》中的主角雖然頭上帶著光環,但他們何嘗不是我們心中所嚮往的江湖。
少年人的坦蕩,未知世事的艱險,為了自己的信念執意一條路走到底,其實誰又知道那條路是黑是白,是正是錯,不過是為了心中的俠氣豪情。
每個人的選擇,都與自己的成長經歷相關,像魏無羨,江楓眠給了他溫暖和慈愛,他以為自己的力量也能庇護有恩於自己的人。
像江澄,他不可能放棄一切追隨魏無羨,畢竟他有他的擔子要扛。
像藍忘機,他其實和魏無羨是一樣的人,因為理解,所以懂得。
曾經藍忘機想以自己的方式把他留在身邊,卻在失去之後才明白,讓魏無羨心甘情願和自己在一起,不是捆綁,而是在行為上支持他的選擇。
人生在世,都希望活成理想的樣子,可是又有幾個人能按照自己所設定的軌跡行走。
寄情於某些人物當中,是懷揣著美好的願望,把自己內心萬馬奔騰的理想,通過他們來真實地展現。
所以《陳情令》讓很多人不能出坑,一方面是劇情的鋪設合乎心意,另一方面演員的選擇,恰恰符合我們心中最佳的形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