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團購全國開花之時。誠然,市場已經開始接近豐滿。
最大的團購們現在都在以「生鮮」作為自己的關鍵詞,搶佔這個離生活最近的市場。當然,這也是每天最大流動率和流動量最大的關鍵詞。
至於為何?一根小蔥,一個土豆也能算作一單,帶來的直接效果當然是成單率極高,和每日的復購率和單量也極高。這在數據上自然是非常好看的,我相信這樣的數據和復購率確實可以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但是只要有一個人走這條路成功了,這條路自然就會有了無數的同路人。用他們的優勢走你開創性的道路,這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自然生鮮市場頓時擠滿了各種投資者,創業者,而新入者,是否可以另闢蹊徑在社區團購上尋找一個新出路呢?
眾所周知,社區團購紮根於社區,成單率和購買大部分都來源於家庭婦女和中年家庭。任何東西也並不能和每日三餐相抗衡,特別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社區。
但是如果我們轉換思維,換一個角度切入。社區團購是否一定要立足於社區呢?如果,立足於寫字樓和大學城。以零食為關鍵詞作為主力呢?
如果立足於寫字樓,在寫字樓中開發每個公司的獨立團長,是否可行?如何解決取貨分發問題,是否應該避開工作時間送貨到團長手中?問題頗多,但是並不是不可解決的問題,如果按此方向開啟,市場又當如何?
若是立足於學校,從大學生寢室樓層開小賣部的學生們入手,以學校為基點。在學校周邊開設倉庫,供應整個學校的學生團長,以學生為分發點,既可以方便學生團長拿貨,如果有大宗銷售又可以直接去倉庫取貨。免除學生開小賣部的取貨方便問題,拿貨渠道問題,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