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背後,往往都有一個「三觀正」的媽媽

2020-08-27 李玫瑾育兒課


有人曾經說過:「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一個母親的三觀,的的確確陶染著家庭及子女。


孟母三遷、陶母退魚、歐母畫荻、嶽母刺字,古代四大賢母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如今讀來,那種舐犢情深和正氣凜然的母愛仍令人感動不已。


母親的愛,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母親的教育,決定孩子一生的成就。作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母親的三觀是子女三觀的來源。


一個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個正直、善良、勤勞、樂觀、有見地和三觀極正的母親,就是子女最大的福報,就是家庭最大的福氣。


-01-

媽媽三觀正,孩子不入歧途


沒有比讀書無用、有錢為尊的三觀更可怕的。在這種信奉物質至上思想的影響下,有些媽媽正在毀掉子女的一生。


南懷瑾先生曾談到:「一個人為什麼要讀書?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老問題。一個人為什麼要讀書?傳統中最正確的答案,便是『讀書明理』四個字。」


然而,當下社會浮躁,物慾橫流,追名逐利已成為一些人生活的全部。為何要把這種疲憊不堪的生活方式也轉嫁給兒女呢?


尊重知識,重視讀書,是媽媽三觀正確與否的最基本表現。然而有些父母尤其是媽媽,卻常常叫嚷「女孩讀書無用,嫁人嫁的好才是真本事」「男孩是建設銀行,女孩是招商銀行」,這是多麼可怕的三觀傳承。


古代孟母何其重視孟子的讀書教育,為了給他營造一個好的氛圍曾三遷其住所。


昔日孟子年少時,父親早喪,母親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地,孟子和小夥伴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母見狀自言道:「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


後來便搬到了市集旁邊,孟子又學起了商人做生意的樣子,玩殺雞宰鵝討價還價的遊戲。孟母又自言道:「此地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最終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愛讀書。孟母欣喜的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孟母所為就是為了讓孟子遠離那些粗鄙庸俗的環境,讓他做一個愛讀書的人。正是孟母的遠見卓識,才成就了一代大儒孟子。


身為人母,就當有責任和義務引導子女擁抱真理和選擇正確的價值觀。而前提條件就是媽媽的三觀要正。


三觀正的母親懂得發展自我,媽媽本身要變成一個完善的人,不僅要有能力培養孩子,還要引導孩子。從小到大在讀書環境中長大的人,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所以讀書很重要。


-02-

媽媽三觀正,孩子人品好


作為媽媽,是否能善待老人,決定著孩子以後是否知道回報父母親的養育之恩;母親能否禮待親友和鄰居,決定著子女有無愛心。


「賢母使子賢也。」韓嬰《韓詩外傳》中如是說。

母親的善良和博愛,是子女將來擁有良好人際關係和事業發展的關鍵。母親的眼界、心胸決定著子女的前程是否遠大,胸襟是否廣闊。


許多家長自身道德修養有待提高,自己胸無大志碌碌無為,卻要求子女有出息;只顧自己發財賺錢,難得關心孩子教育,自己不看書學習,卻要求孩子名列前茅;自己沉迷麻將牌局或觥籌交錯,卻要求孩子專心致志;自己不孝敬老人,卻要求子女言聽計從;張嘴閉嘴汙言穢語,卻要求孩子禮貌文明……自己為了賺錢坑蒙拐騙,又怎能要求孩子品行高尚?


陶母退魚,講的是東晉名將陶侃有一位深明大義的母親,她不受兒子官物私贈,並教導兒子為官廉潔奉公的故事。


陶母對陶侃自幼管教嚴格,以紡織為業堅定地資助兒子的仕途。陶侃曾任漁梁吏,食用官府的醃魚時,念及家中貧寒的母親,就用陶罐盛裝了一些派人送給母親。未料母親如數退還,附信責備道:「汝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


正因陶母的言傳身教,陶侃雖家境貧苦,卻做官長久,曾任八州都督、徵西大將軍,後封為長沙郡公。


我們道德上的瑕疵和言行的不端,表面上看,無礙家庭生活;但是,孩子往往是大人的影子。


如果母親為人善良溫和,懂得持家理財,樂於助人、樂觀開朗、能吃小虧、勇於承擔,那麼她的這種思維方式和好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傳給子女。


曾記得中央電視臺有則公益廣告,講的是一位年輕媽媽在給兒子講小鴨的故事,講完後,母親去給孩子的奶奶端洗腳水洗腳,那個年幼的孩子見了,便跑去了衛生間……


當媽媽給孩子的奶奶洗完腳,回到自己的房間時,發現兒子不見了,回頭一看,只見她的兒子正顫顫巍巍地端著滿滿的一盆水,蹣跚地走過來童聲童氣地說:「媽媽洗腳。」媽媽欣慰地笑了。


隨後電視畫面上跳出了一行字「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每當看到這則廣告,都非常感動。


只有在兩代人的互動中才能傳遞文化,才能逐漸引導孩子認識整個世界,並讓好的言行成為孩子一生受用的資本。


-03-

媽媽三觀正,孩子情商高


每個人的命運是由多層次因素組成的,兒女們更是如此。媽媽的情商也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很多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不足,不能承受打擊,遭受挫折之後長時間的萎靡不振,不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情,跟人打交道不順暢,不能贏得周圍人的信任。所以逆商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北宋傑出的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年幼家境非常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可他的母親不懼艱難,付出極大的努力教育培養兒子。買不起紙筆,其母就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他認字書寫;家中無書可讀,歐母便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給歐陽修學習……


歐陽修的母親通過自身面對困境的勇氣和擔當,潛移默化地感染著成長中的兒子。歐陽修也繼承了母親的這筆寶貴的情商財富,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一心致力於讀書,終成一代文豪。


優秀的媽媽會培養孩子的逆商,使他們懂得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相反,不會太在意孩子成績是第一還是第二,上的大學是北大還是清華。


三觀正的媽媽情商高,兒女們耳濡目染必定繼承媽媽的高貴品格。


俞敏洪生長在農村,他曾講述過一個關於母親的故事。在他的心中母親特別善良。小時候有一天,突然天空風捲雲湧大雨欲來,他家和隔壁鄰居家都曬了稻穀,可鄰居家裡沒人。母親帶著他先把鄰居家的穀子收完然後才收自家的。


俞敏洪問母親為什麼不先收自己家的,母親說,遠親不如近鄰。正是因為他母親的高情商,俞敏洪的家才成了全村人聚會的地方。也正是受母親的影響,他從小就開始喜歡和享受快樂,懂得助人和分享,也最終成就了俞敏洪的成功。


三觀正則品行正,這是人行走世間最軒昂的氣度。


女人擁有好的品行是家中的珍寶,要比秀美的容顏、橫溢的才智更加讓人迷戀。在她身旁,男人不做莽撞事,孩子也會前程似錦。


而一個美滿的家庭不必鮮衣美食,也無需金玉滿堂,若能擁有一個三觀正確的媽媽,便是最大的福氣。

相關焦點

  •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被看見的媽媽
    >在丈夫的陳述著裡,眾人似乎看到一個幸福家庭的模樣,連法官都開始同情這個不幸的男人。,包括很多女性,都對勞動婦女的定義有一些誤解,認為職業女性才是勞動婦女。但其實,全職媽媽帶孩子、做家務,照顧家庭,她們所付出的勞動量和辛苦程度,絲毫不亞於職業女性。」一個全職媽媽,她既是家庭總管,也是孩子的輔導老師;她既當司機,又做家庭醫生……相比老老實實守著一個崗位做重複的事情,全職媽媽面臨的壓力更多,迎接的挑戰也更多。
  • 《知否》申氏:原生家庭幸福的女人,往往命也很好
    最終,齊衡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申氏才是齊衡的天地。申氏可以獲得幸福,與她的人生經歷有一定的原因。申氏出生在一個很幸福的原生家庭裡。申氏在電視劇有這樣一句臺詞:「大約是自家父母太過恩愛,總叫我以為全天下的男人都該是我父親那樣圍著娘子打轉的」。父母十分恩愛,自己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見申氏的童年過得有多麼幸福。
  • 古訓:媽媽三觀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
    母親的三觀,的的確確陶染著家庭及子女。喜歡讀史的人可能會察覺,每一位成就卓著的人身後,幾乎都有一位聰慧、有見地、三觀正確的母親。母親的愛,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母親的教育,決定孩子一生的成就。作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母親的三觀是子女三觀的來源。
  • 【夜讀】幸福的家庭,比三觀相合更重要的是不爭對錯
    懂得退出家庭「戰場」,絕不是逃兵,而是智者。來源丨洞見(DJ00123987)特別鳴謝本期主播:草莓蘑菇醬1知乎上有人問:幸福的家庭是什麼樣的?最高贊回答是:幸福的家庭都不爭對錯。很多人喜歡把家庭矛盾歸咎於「三觀不合」。可是,哪有那麼多的三觀相合?更多的時候,只是不分對錯。《辛普森一家》裡有一句話說的好:「親愛的,如果你太好勝,永遠都不會快樂的。」
  • 媽媽三觀正,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然而,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她教育孩子時超正的三觀。德國著名教育家福祿培爾說過:「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縱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手中。」媽媽的教育是「根」,是「源」,不可替代地浸潤著整個家庭及子女。縱觀歷史,無數名人志士的身後無不站著一位睿智明理的媽媽。媽媽的三觀有多正,決定了孩子能飛多遠。
  • 《小娘惹》三觀不正的教育,會讓一個家庭走向衰敗
    一個家庭是否會走向光明,那就要看你如何教育你的後代了,三觀正的教育會讓一個家庭走向興旺,三觀不正的教育會讓一個家庭走向衰敗。孩子生來是一張白紙,他的世界是單純、懵懂和無知的。你給他什麼樣的教育,就決定了他擁有怎樣的人生。最近的熱劇《小娘惹》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娘惹文化,還向我們透漏了黃、張兩大家族是如何走向衰敗。
  • 《三十而已》:媽媽三觀正,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媽媽的三觀有多正,決定了孩子能飛多遠。這家人,5個孩子都考上大學,更難能可貴的是,其中有兩個是女兒,都在清華讀書。親戚們都勸孩子媽媽胡治愛不要浪費錢,女兒讀書沒用,她卻反駁道:「我自己就是因為是個女孩子而沒有上學,在我心裡,男孩女孩都一樣。我們就是再苦再累也不能讓一個娃娃不上學,他們上到哪裡我就供到哪裡。」
  • 「我都怕她,你說你……」,幸福的家裡,往往有一個當老大的媽媽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幸福的家庭後背,都有一個當老大的媽媽這些都不是,因為他知道,一個幸福的家庭背後,都有一個當家的老婆。塗磊說:真正的責任是要在乎你所愛的人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感受。所以,爸爸讓著媽媽,遇到所謂的「錯事」秒變「慫」,不是怕,而是愛。而一個有愛的家庭,註定是幸福的。
  • 婚姻最正的三觀,不是各退各家,而是組建一個新的家庭
    前言婚姻是人一生的大事,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在古代的時候,往往都講究門當戶對,往小的說是希望兩個人能夠生活得好,往大一點說就是兩個家族聯姻。時間回到現代,儘管已經沒有那麼多婚姻陋習,都在追求男女雙方平等,拒絕包辦婚姻等。也許有人會說,組建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是兩個家庭的結合,也許在在古代,或者說農村都沒有問題。
  • 「百樹雲課堂」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被看見的媽媽
    ,他向朋友取育兒經;他安撫妻子情緒,他每個雙休日都在家幫著帶孩子;他還主動提出讓自己的母親過來幫襯……在丈夫的陳述著裡,眾人似乎看到一個幸福家庭的模樣,連法官都開始同情這個不幸的男人。,包括很多女性,都對勞動婦女的定義有一些誤解,認為職業女性才是勞動婦女。
  • 幾種媽媽是家庭的「福星」,培育出的孩子多半很優秀,有你麼
    ,勝過一百個好老師,俗話說,一個好女人旺三代人,有這幾個特徵的媽媽,是整個家庭的福星,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是很優秀的。一個三觀正的媽媽,會用正確的思想指引孩子,教娃明事理、知善惡,對孩子的人生發展起到正向引導的作用,而一個三觀不正的母親可能會教育一個「問題孩子」。
  • 家庭教育:媽媽三觀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
    孟母三遷、陶母退魚、歐母畫荻、嶽母刺字,古代四大賢母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如今讀來,那種舐犢情深和正氣秉然的母愛仍令人感動不已。有人曾經說過:「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一個母親的三觀,的的確確陶染著家庭及子女。
  • 人民日報盛讚男孩檢討書:有教養的孩子背後,都藏著三觀正的父母
    網友們紛紛對媽媽的做法表示讚賞:「好娃背後肯定有個好家長」「媽媽的三觀很正  02 飛揚跋扈的熊孩子背後,都有個三觀不正的家長 一位知乎網友自曝,過年時,一個親戚家的熊孩子拿了瓶礦泉水往自己的鋼琴鍵上倒
  • 優質男的三觀到底有多正
    哪個女生在尋找另一半的時候不想找一個優質的男生呢,這可是每個女生夢寐以求的,現在的女生談戀愛都是奔著結婚去的,希望可以直接遇見一個優質男幸福的步入婚姻的殿堂,相守一生。可是在感情中,光是喜歡是不夠的,兩個人的三觀要一直,很多女生遇見的男生大多都有點大男子主義,所以遇見一個三觀正的男生是很不容易的。三觀正的男生是什麼樣的?也更想知道優質男的三觀到底有多正?三觀正的男生是什麼樣的?
  • 假「名媛」背後是毀掉的三觀,養女兒注重這五點,強化三觀教育
    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背後,透露著現今社會女孩子的三觀問題。真摯的情感,強大的自我,屬於自己的事業,這些都是女孩值得擁有的美好的東西。依附另一半是不牢靠的,即使衣食無憂,也會因為缺乏安全感、成就感和不被尊重而感到不幸福。
  • 真正優秀的家庭,一定是始於陪伴,陷於教育,終於三觀
    一個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個願意陪伴的父親,一個三觀正確的母親,一個重視教育的氛圍,就是子女最大的福報。01始於陪伴前段時間,考上北大考古系的女孩鍾芳蓉火了。父母總渴望家庭和睦,渴望子女成才,可你若長期缺席,憑什麼經營一個幸福的家,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呢?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曾國藩,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卻成功培養出好幾代優秀的子女兒孫。因為不管他有多忙,都會花時間陪伴孩子。
  • 每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背後都有一個不作為的爸爸
    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內容主要講了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對家庭的危害有多大,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婚姻,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還影響了一個家庭的至少三代人。文章詳細地講述了,一個全職媽媽,總是處於發脾氣的狀態,使得老公不愛回家,孩子膽小懦弱,最後還要被公公婆婆指責。
  • 幸福的家庭是什麼樣的?有個會花錢的媽媽,就是一個家庭的幸福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Matt,提倡體驗式家庭教育,倡導科學育兒、理性育兒。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家裡有個會花錢的媽媽,真幸福。「人的嘴唇所能發生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
  • 原生家庭很幸福,是一種什麼體驗?這個答案的價值觀很正
    原生家庭很幸福,是一種什麼體驗?答案:媽媽被寵愛,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納!說起原生家庭,其實已經算是老話了,只不過很多人還是看不到原生家庭對自身的影響,有時候,你的行為處事,是什麼性格,往往都是在小時候被原生家庭影響的。
  • 有出息的孩子背後都有一位優秀的媽媽,這4點很關鍵,媽媽要知道
    許多媽媽為了培養孩子為之付出不少的努力,可結果並不能令人滿意。教育的失敗,並不能說明你不是一個好媽媽,或者說你不愛你的孩子,可能只是你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那媽媽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才能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有出息呢?我們不妨來看看有出息的孩子都有著怎樣的媽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