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能級結構是發光現象的物質基礎,雷射的產生

2020-12-27 果果的空間

白熾燈、日光燈、高壓脈衝氙燈、雷射燈的發光現象,都是光源系統中原子(或分子、離子)內部能量變化的結果。原子的能級結構是發光現象的物質基礎,雷射的產生,不外乎通過以下幾個過程和步驟:

(一)激發一般原子系統中,絕大多數的原子不是處於低能級的基態,而是處於高能級的激發狀態的原子數目,相比之下是非常少的。例如:在室溫(27~28℃)的情況下,紅寶石晶體中處於基態的鉻離子數目為激發態的1030倍,因此,紅寶石鉻離子基本上是處於基態的。

如果要使這些處於基態的粒子產生輻射作用,首先必須把這些基態上的粒子激發到高能級去,從低能級到高級去的這一過程稱為激發或抽運。這個吸收能量的過程,稱做光的受激吸收(圖4-26-4)。

激發的方法很多,主要是給基態粒子外加一定能量,例如光照、電子碰撞、分解或化合以及加熱等。基態粒子吸收能量後即被激發,例如紅寶石激發器就是脈衝氙燈照射的方法施加光能,使鉻離子從基態激發到高能級的激發態上。

又如氦-氖雷射器通過電子與氦原子碰撞,使氦原子獲得能量。氦原子通過碰撞又將能量傳給氖原子,氖原子獲得能量後從基態激發到高能級去。化學激發器是用分解或化合的方法作為激發能源。

由於原子內部結構的不同,在相同的外界條件下,原子從基態被激發到各個高能級去的可能性是不一致的。通常把原子從基態激發到某一能級上去的可能性,叫做該能級的「激發機率」。各能級的激發機率是不同的,有的很大,有的很小,這種機率取決於物質自身的性質。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原子結構模型和能級圖!
    1、玻爾模型玻爾認為,圍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軌道半徑只能是某些分立的數值,這種現象叫做軌道量子化;不同的軌道對應著不同的狀態,在這些狀態中,儘管電子在做變速運動,卻不輻射能量,因此這些狀態是穩定的;原子在不同的狀態中具有不同的能量,所以原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 雷射冷卻和操控原子:原理與應用
    因此,理論上經過1 ms時間,雷射可使鈉原子的速度降為。在上述過程中,光子通過不斷被原子吸收和自發輻射,對應光子的散射過程或原子的自發輻射過程,產生作用於原子的機械作用力,稱為散射力或自發輻射力。這種力的作用需要光頻率接近原子的能級躍遷頻率,才能產生和保持。光對原子的另一種作用力則不需要保持與原子近共振,稱為偶極力。
  • 光通信 | 牢牢抓住這幾個雷射光學原理!
    今日光電因你而變,歡迎留言、分享...我們一起用科技光耀世界、溫暖人間……      說到雷射的產生就要先從原子結構說起。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得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依照公認的電動力學法則,繞核運動的電子將連續發光,並因能量損耗終將崩潰落人核內,這與觀察到的分立光譜線並不一致。
  • 雷射是什麼樣的?
    雷射是什麼樣的?光是一種物質形態,它具有波粒二象性。那麼雷射又是什麼呢?要答覆這個問題,就得深入到原子內部去看一看。大家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電子圍繞著原子核不停地運動著。如果我們用水平線的高低來表示電子各個運動軌道的能量大小,就得到一張階梯式的圖,其中各個軌道對應的能量叫能級。表示各激發態與基態之間的能量差。當原子從較高的能級跳到較低的能級,或者說原子中的電子從能量較大的運動軌道跳躍到能量較低的運動軌道時,多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這就是原子發光了。所發光的頻率取決於兩個能級的能量之差。
  • 科普:雷射(港臺叫鐳射)
    這一理論是說在組成物質的原子中,有不同數量的粒子(電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級上,在高能級上的粒子受到某種光子的激發,會從高能級跳到(躍遷)到低能級上,這時將會輻射出與激發它的光相同性質的光,而且在某種狀態下,能出現一個弱光激發出一個強光的現象。這就叫做「受激輻射的光放大」,簡稱雷射。港臺翻譯為「鐳射」(音譯)。
  • 光和物質的相互作用:「完美」的阿秒雷射實驗
    使用超快脈衝雷射的新型實驗正在變革雷射物理學研究,這種阿秒級脈衝雷射可使研究人員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了解物質結構,分析原子、分子和凝聚態中電子的特性和動力學過程
  • 高二化學結構 2:原子光譜
    原子光譜,是量子化學的基礎,結構化學的最難點,沒有之一。    原子光譜難在什麼地方?
  • 「冷分子製備與操控」專題講座第五講:基於雷射冷卻原子的超冷分子製備與外場操控
    超冷分子物理研究涵蓋了超冷分子的製備、測量和操控等實驗和理論研究內容,不僅是重要的基礎物理科學研究內容,而且推動了精密測量、量子物理和超冷化學等交叉領域的快速發展。在超冷分子物理研究興起的過程中,首要目標是產生穩定且密集的超冷分子樣品。由於分子缺少閉合的循環躍遷能級系統,除極少種類的分子之外,其直接雷射冷卻往往難以實現。
  • 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物理諾獎3
    用雷射使物體保持一定位置的技術被稱為光學鑷子(optical tweezers),阿什金利用這一技術探索了細胞內部,調整其內部結構,並為理解人體正常和疾病狀態提供了新的思路。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技術也被延伸應用到基礎科學領域,例如在原子蒸汽中實現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在貝爾實驗室工作期間,阿瑟·阿什金研究微波、非線形光學和光學俘獲。
  • 原子吸收光譜儀基礎知識(一)
    光譜學是光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各種物質的光譜的產生及其同物質之間相互作用。光譜是電磁輻射按照波長的有序排列。根據實驗條件的不同,各個輻射波長都具有各自的特徵強度。通過光譜的研究,人們可以得到原子、分子等的能級結構、能級壽命、電子的組態、分子的幾何形狀、化學鍵的性質、反應動力學等多方面物質結構的知識。在化學分析中它提供了重要的定性與定量的分析方法。習慣上把光譜學區分為發射光譜學、吸收光譜學與散射光譜學。這些不同種類的光譜學從不同方面提供物質微觀結構知識及不同的化學分析方法。
  • 玻爾原子模型
    且電子在這些軌道上繞核的轉動是穩定的,不產生電磁輻射,也就是說,電子的軌道是量子化的。1.從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 發射光子:以光子形式輻射出去(原子發光現象)。關於玻爾的原子模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原子的能量是連續的B 電子在原子內部是靜止的C 電子的運動軌道半徑是量子化的D 玻爾的原子模型能解釋一切原子的光譜現象2. 關於原子結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湯姆修根據氣體放電實驗斷定陰極射線是帶負電的電子流,並求出了這種粒子的比核。
  • 雷射是如何產生的,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能量?
    雷射在當今世界,不論是軍事領域,還是生活領域都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所以我們對於雷射也比較熟悉,但如果要是問雷射是如何產生的,可能大多數人就不太清楚。可以肯定的說:雷射是從原子中來的,這件事情我們要追溯到100年前,丹麥有一名物理學家為了解釋氫光譜量子化的問題,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原子模型,這位科學家就是後來著名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學派領袖波爾,故這個全新的原子模型被命名為:波爾模型。
  • 高中物理原子結構與原子核知識點精編匯總,務必掌握!
    1、J·J湯姆生模型(棗糕模型):1897年發現電子,認識到原子有複雜結構。在這些能量狀態是穩定的,並不向外界輻射能量,叫定態③原子可以從一個能級躍遷到另一個能級。原子由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放出光子,在吸收一個光子或通過其他途徑獲得能量時,則由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原子在兩個能級間躍遷時輻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
  • 第十六篇(玻爾的原子模型)
    盧瑟福的核式結構學說與經典電磁理論的矛盾 盧瑟福的核式結構學說與經典電磁理論的矛盾以上矛盾表明,從宏觀現象總結出來的經典電磁理論不適用於原子這樣小的物體產生的微觀現象。為了解決這個矛盾,1913年丹麥的物理學家玻爾在盧瑟福學說的基礎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論運用到原子系統上,提出了玻爾理論。
  • 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鍾 將出現7時59分60秒的特殊現象
    產生國際原子時(TAI)的70多個實驗室中有中國3個實驗室,對TAI的產生具有話語權。其中國家時間頻率計量中心/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鍾準確度達到1.5×10-15,即2000萬年不差1秒,被國際計量局接收為基準鍾,使中國成為第8個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的國家,與法、德、美、英、俄等一起,正式參與國際原子時的校準工作。
  • 玻爾的原子模型與霓虹燈的色彩
    實驗表明,光是由原子內部電子的運動產生的,研究光譜也是探索原子結構的一條途徑。原子光譜是些分立的譜線。經典物理學無法解釋原子的穩定性,也無法解釋光譜的分立特性。1913年,在普朗克關於黑體輻射的量子論,愛因斯坦光子說和巴耳末簡潔公式的啟發下,玻爾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結構假說。
  • 雷射那麼「熱」,為什麼可以用來冷卻原子?
    但是,現在卻有雷射冷卻,能把原子的溫度冷卻到只比絕對零度高那麼一點點兒。這是怎麼做到的呢?熱的本質雷射冷卻不難理解,但在徹底理解它之前,我們還需要再了解一些東西。熱大家都知道,但是熱的本質,我們還需要再回顧一下。「今天氣溫有多高?」「水有多冰涼?」
  • 高中物理 | 18.4波爾的原子模型詳解
    以上矛盾表明,從宏觀現象總結出來的經典電磁理論不適用於原子這樣小的物體產生的微觀現象。為了解決這個矛盾,1913年丹麥的物理學家玻爾在盧瑟福學說的基礎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論運用到原子系統上,提出了玻爾理論。
  • 雷射切割機廠家分析雷射的解決方法和產升原理
    ,在使用雷射切割機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切割頭不出光的問題,一旦出現這種故障,應當及時關閉雷射切割機的電源,逐步對設備進行排查,首先檢查雷射電源輸入是否正常,如果有還是不出雷射,則有可能是電源故障。雷射電源裡面有異響,通常情況為電源接頭接觸不良,處理辦法重新焊接牢固,清理電源裡面的灰塵。查看控制面板指示燈是否正常,檢查設備功率調整是否正確,計算機控制系統參數是否設置正確。查看雷射管出光是否正常,檢查雷射傳輸光路是否有短路。 雷射的產生原理 有原子結構可知,電子繞核旋轉,具有不同的軌道。這些軌道稱為能級。
  • 探索亞原子世界的利器——阿秒光脈衝
    阿秒光脈衝的出現使人們能夠結合阿秒量級的超高時間解析度和原子尺度的超高空間解析度,實現對原子-亞原子微觀世界中的極端超快過程的控制和了解的夢想。1. 什麼是阿秒光脈衝阿秒光脈衝是一種發光持續時間極短的光脈衝,其脈衝寬度小於1fs。為了更好地認識阿秒光脈衝,我們需要了解雷射的產生和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