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球人才邀約,中國醫學科學院打造下一個「NIH」 - 生物醫藥...

2020-12-27 中國高新網

  免疫學、微生物學等12個學科領域論文被引次數居全球前百分之一,臨床醫學和藥學的這一數據更是進入了全球的前千分之一。

  12月2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曬出」學科成績單,並向全球人才發出邀約:加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院校),共同完成習近平總書記「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的囑託。

  歡迎創造,匹配以硬體、軟體保障

  對標NIH(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設立27個研究所和中心,學科設置覆蓋醫學幾乎所有的領域),王辰表示,在這些方面院校還有很大努力的空間,無論是對於已經有的還是沒有的院、系、學科,院校都求賢若渴。

  「例如,臨床信息學是國內非常缺乏的,需要這方面的人才在國內開闢全新的領域。」王辰說,對於列出來的已有學科領域,大家可以自行匹配進入,而對於沒列出來的,大家可以「創業」。

  歡迎創造,院校將匹配以硬體、軟體保障。

  「從研究經費支持、大型設備使用、人才待遇保障、研究生招生名額、頂級醫療資源配置上,院校都有一系列的安排。」王辰表示,對於開創新的學科和領域的人才,院校將提供優質的平臺和條件。

  「到一個單位來『創業』,除硬體支持之外,『軟體』更是至關重要,包括我們的治學態度、管理水平、文化氛圍。」副院校長王健偉表示,例如在學者的準聘期(3—6年),院校會減少考核、延長考核期,讓學者潛心研究,而對於經過準聘期轉為長聘教職的學者,院校將會匹配更好的生活待遇和充足的科教資源。

  據了解,相關聘任方式在院校已形成制度。2018年,院校率先在國內醫學院校中實施準聘長聘教職和臨床醫學教職制度,目前已聘任了128名學者進入準聘長聘教職系列。

  歡迎持之以恆,匹配以充足經費支持

  「我們歡迎可以心無旁騖、做引導性、前沿性研究的,能夠長期、持之以恆進行學術探索的學者。」王辰說。

  換句話說,歡迎甘坐冷板凳、有前瞻性、能夠專注研究的學者。對於這類型的學者,院校擁有充足的建設性、基礎性、非競爭性的戰略經費,完全有條件支持面向探索的學術生態,鼓勵傑出的科研工作者「十年磨一劍」。

  相較而言,NIH在2014年起開展的「傑出研究者計劃基金R35」在我國引發了科研資助模式的討論,由於其研究不受預設研究目標的限制、注重對申請人本身的考察、資助穩定持續,管理靈活,為傑出研究者持續深入的研究提供穩定支持,這一資助機制收穫了不少原創性研究,被認為是對基礎性、長遠性科研領域的戰略布局。

  業內普遍認為,對於傑出學者的穩定、長期支持將為國家培養引領性的優勢學科。對此,院校給出了自己的實踐。

  「通過實施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等支持途徑,優秀學者將獲取穩定的經費支持。我們的科研人員不會因為跑項目、圍著項目轉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王健偉進一步解釋,穩定、足額、強有力的經費支持,將促進優秀的學者心無旁騖地去鑽研學術,在自己喜歡的方向上進行深入、系統的工作。

  「建立中國醫學科學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是國家所賦予我們的重要任務。」王辰強調,院校要成為國家醫學科技和醫學教育的先進思想源和強勁動力源。

  院校對於優秀學者充足支持、鼓勵前瞻性探索的學術生態,無疑將「收穫」更多醫學領域的開拓者和引領者。

  歡迎青年人成長,匹配以頂級平臺和導師

  萬事開頭難,怎麼縮短撫育期,助力青年學者儘快成才?

  到新的崗位或者回國創業剛開始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院校為青年科研人員提前做好了應對方案——

  「我們將為青年科研人員配備頂級導師。」王健偉說,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擁有219名學部委員、院校有500多名高層次人才,這些頂級學者將成為引進青年人才的青年導師。院校可以為學者聘請高水平的專家提供指導,幫助引進人才在項目申請、團隊組建、科研方向的確定、項目的組織實施等方面順利開展工作,儘快幫助他們走上正軌,避免走彎路。

  據介紹,此次全球招聘,院校首批開放100餘個職位,廣納學術水平與業務能力達到同學科國際一流的科研教學人員加盟。招聘崗位包含教授、長聘和準聘副教授、助理教授等,這些崗位長期動態招聘,可隨時申報。

(責任編輯:韓夢晨)

相關焦點

  • 向全球人才邀約,中國醫學科學院打造下一個「NIH」
    免疫學、微生物學等12個學科領域論文被引次數居全球前百分之一,臨床醫學和藥學的這一數據更是進入了全球的前千分之一。12月2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曬出」學科成績單,並向全球人才發出邀約:加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院校),共同完成習近平總書記「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的囑託。
  • 發出全球招募令,中國醫學科學院瞄準下一個「NIH」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免疫學、微生物學等12個學科領域論文被引次數居全球前百分之一,臨床醫學和藥學的這一數據更是進入了全球的前千分之一。12月2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曬出」學科成績單,並向全球人才發出邀約:加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院校」),共同完成習近平總書記「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的囑託。
  • ...中國召喚世界醫學人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向全球...
    應對全球健康挑戰 中國召喚世界醫學人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向全球發出邀請函 2020-12-21 2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應對全球健康挑戰 中國召喚世界醫學人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
    據最新統計,全球新冠確診人數已逼近八千萬,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正在深刻影響著世界格局和人類安全,醫學發展迎來巨大挑戰和重要機遇。12月22日上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通過廣泛途徑同步向全球發出邀約:加盟中國醫學!
  • 科學網—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舉辦生物醫藥專場路演
    本報訊 12月15日,北京市科技成果轉化統籌協調與服務平臺系列項目路演——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生物醫藥專場舉行。
  • 坪山生物醫藥產業應著眼全球
    ,坪山是深圳最年輕、最具活力的城區之一,吸引了大批生物醫藥產業高科技人才以及新藥新技術聚集於此。深圳正在加速形成「全市生物醫藥產業以坪山高新區為核心聚集發展」的發展格局。12月18日10時,深圳市政協2020年第八場「委員議事廳」圍繞「探索灣區合作新模式,打造坪山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城」主題展開熱議,吸引超過120萬網友在線關注。
  • 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進入「廣州時間」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中國科學院院士、前同濟大學校長裴鋼,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徐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軍事科學院副院長賀福初,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姚新生等10多位兩院院士;還邀請到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學術院長裴端卿,龍沙生物製藥科技公司高級副總裁Karen Fallen,綠葉生命科學集團執行主席劉殿波等國內外生物醫藥領域的著名院士級科學家及優秀企業家
  •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新藥可利黴素攬獲全國大獎獲...
    2020年1月11日中午,2019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項目正式揭曉。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與瀋陽同聯集團共同研製的可利黴素入選「2019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並榮膺網絡投票冠軍。魏於全院士(左)與王以光教授據悉,作為國內醫藥領域的頂級峰會,本次活動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中國醫藥生物技術》雜誌共同主辦,代表了國內醫藥行業發展的最高水準。每年,該盛會都備受國內外醫藥相關專業領域的關注。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按照廣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核心區規劃布局,形成了研發在生物島、中試在科學城,製造在知識城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三大集聚區已入駐生物醫藥企業超過千家;打造了一批國家級生物醫藥專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搭建了中以、中英生物科技之橋等國際合作平臺,促成了120多個合作項目。科技創新凸顯,建設開放共享的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省實驗室,正在加快布局建設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
  •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推進新型疫苗邁進「中國創造」
    人民網昆明6月22日電 (徐前)6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興產業 促跨越」第一場「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篇」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自主創新疫苗研製體系,推進新型疫苗邁進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發出全球人才招募令,首批開放百餘職位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23日電 12月2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院校)舉辦2020年全球人才工作交流活動,面向全球廣納賢才,招募具國際視野和能力的醫界菁英。院校如今擁有以23名兩院院士和500餘名高層次人才為代表的人才隊伍。「首席人才招募官」王辰院士介紹說,此次全球招聘,院校首批開放100餘個職位,廣納學術水平與業務能力達到同學科國際一流的科研教學人員加盟。招聘崗位包含教授、長聘和準聘副教授、助理教授等,這些崗位長期動態招聘,可隨時申報。
  • 2021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招聘27人公告
    一、單位簡介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創建於1958年,原名抗菌素研究所,是國內第一所現代化的微生物藥物研究機構。研究所「微生物與生化藥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是:傳染病、腫瘤、代謝疾病及免疫相關疾病等的藥物,包括了基礎、應用基礎和應用性研究。研究所為國家衛生健康委所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招聘崗位均為正式事業編制。
  • 重慶英才大會生物醫藥人才論壇舉行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王翔)11月23日,「2020重慶英才大會首屆重慶生物醫藥高峰湖人才論壇暨巴南-溫江生物醫藥協作峰會」在巴南區舉行,與會的院士專家圍繞打造「智力引擎」、健全科技創新體系等,積極為重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 後疫情時代中國需要一個怎樣的醫學科學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後疫情時代中國需要一個怎樣的醫學科學院?在後疫情時代,思考從國家層面建設真正的醫學科學院對增強公立醫院科研實力、完善公立醫院建設體系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如包括整合公立醫院進行預防性醫療和救治性醫療,更好從專業、權威角度發聲進行輿論引導等。
  • 王辰院士:願天下賢才在此得其所|協和|中國醫學科學院|人才|英國|...
    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正在深刻影響著世界格局和人類安全,醫學發展亦迎來巨大挑戰和重要機遇。2020年12月2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辦「應對全球健康挑戰,中國召喚世界醫學人才」邀約會,回顧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百年歷史,探討醫學精英聚才大計。大會通過廣泛途徑同步向全球醫學精英發出邀約:加盟中國醫學!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發出全球人才招募令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曼玉)全球新冠肺炎肆虐,人才成為應對全球健康挑戰的第一戰略資源。12月2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院校)舉辦2020年全球人才工作交流活動,面向全球廣納賢才,招募具國際視野和能力的醫界精英。
  • 系統化支撐 多維度發力 西安高新區打造全球知名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世界各國提升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關注度,紛紛提出各種發展規劃與目標。11月3日,在2020年陝西省「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啟動儀式上,西安高新區領導向與會嘉賓介紹了高新區醫藥產業規劃和發展情況,描繪出一幅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發展藍圖。
  • 第十二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圓滿落幕 助力打造大灣區世界級生物產業...
    廣東、廣州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動生物產業從跟蹤模仿向創新引領轉變,引導技術、資金、人才等高端要素加速向生物產業集聚,為廣東、廣州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撐。
  • 2020生物醫學國際論壇在深圳大鵬舉行
    他表示2020生物醫學國際論壇在深圳大鵬新區舉行,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全國、全世界肆虐蔓延,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鍾南山院士表示通過這次2020生物醫學國際論壇的舉辦必將把產業的發展基礎能量蓄勢謀遠,為下一步的國際合作工作打開新的局面,也對大鵬新區的未來發展送上祝福,期待生物醫學產業結出碩果。
  • 北京協和醫學院向全球人才發出邀請函
    12月22日上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通過廣泛途徑同步向全球發出邀約,首批開放100餘個職位,廣納學術水平與業務能力達到同學科國際一流的科研教學人員加盟。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院校」)是我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醫學教育機構,歷經百年深厚積澱,群星璀璨,名家輩出,為中國現代醫學創新發展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