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代收成日常 便利多還是風險大?

2020-12-23 人民網

原標題:快遞代收成日常 便利多還是風險大?

  網購已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下班後去代收點拿快遞也不再是一件新鮮事。但本應送貨上門的包裹沒有溝通就被放在代收點「一扔了事」、投訴後反遭快遞員糾纏、逾期取貨需支付費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是不是快遞員變懶了」?隨著快遞行業的壯大,快遞代收亂象亟須解決。

  1 冒領、錯領、丟失……快遞代收問題多

  最近,有一條關於快遞代收的微博獲得了逾2萬的轉發和3萬多條評論,內容是網友「阿潘館長」的真實遭遇。自從3年前他同意某快遞投遞員在他不在家時將快遞放在小超市後:「我再也沒有收到過投遞員的電話,每次都直接扔進了超市裡,根本不管我在不在家,完全無通知,連個簡訊也沒有。」

  而他的一位女性朋友則遇到了更大的煩惱,快遞員未經她同意就把快遞放到了快遞櫃裡,她選擇了投訴,結果10分鐘之內快遞員就找上門來,糾纏許久並言語辱罵,直到報警後才離去。

  快遞代收引發的問題並不止「被代收」,記者調查發現,冒領、錯領等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突出。在上海市徐匯區某小區,記者發現所有快遞都扔在小區的代收點貨架上按樓號堆放,無人看管。任何人均可在貨架上自行尋找快遞,無人阻攔。在該小區居住的郭先生告訴記者,他「雙十一」購買的牛奶早已顯示籤收,但貨架上找不到。由於快遞員表示已放貨架上,他只能自認倒黴。

  郭先生的經歷引起了小區住戶的共鳴,有住戶表示:「我昨天也有兩個包裹找不到,貨架敞開問題真是太大了。」「快遞還經常放在別的樓貨架上,拿一個快遞要找遍整個小區的包裹。」多名住戶表示,一旦快遞放在代收點「失蹤」或被人冒領,「一點辦法都沒有」。

  據了解,此類糾紛數量並不少。2017年8月2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中消協與各地消協就徵集消費者意見結果揭曉》,其中簽收問題佔消費者意見較為集中的前五項,達到7.5%。

  2 快遞員「偷懶」實屬違規

  快遞代收,本應是為方便收件人而生,如今卻帶來了更多「不方便」。不通知的被動代收,到底是方便了收件人還是快遞員?

  上海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小區的快遞經常沒有通知就被放在「速遞易」快遞櫃,如未在一天內取走則按一天一元錢收費。「有一次我徹底忘了,取的時候花了5元錢。」逾期就得收費的快遞櫃,似乎變成收件人為快遞員的「偷懶」買單。

  面對諸多抱怨,快遞員們表示,很多時候他們選擇將物品放在代收點也是件多人少的無奈之舉。

  據負責上海閔行區相關小區配送的韻達快遞員小謝介紹,在韻達建設的代收點取韻達的快遞,用戶無需付費,但取別家快遞則要多付1元錢。據了解,一般代收點每天收幾十件快遞,按照每件1元每天20件快遞來估算,代收點每月能賺約600元。

  但一到了「雙十一」「雙十二」,快遞員因快遞太多只能統一放在代收點。此時用戶可免費取件,但快遞員需按每件7角的價格付給代收點。「我們送一個件才賺9角5,『雙十一』每天都要自掏兩三百元。」小謝向記者抱怨道。

  業內人士表示,未經收件人允許的代收行為看似事小,實則屬於違規行為。2018年5月1日起,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開始施行。其中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

  3「被代收」消費者可合理維權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快遞業務量超500億件,業務收入超6000億元,新增社會就業20萬人以上。快遞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而快遞末端投遞和代收業務,已成為物流的一項重要環節。

  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8年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全國範圍內已建設6.1萬個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點,投入運營近30萬組智能快件箱。「以住宅投遞、智能快件箱投遞和公共服務站投遞等模式互為補充的末端投遞服務格局有效保證了快件順暢投遞。」《2018年9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提到,快遞物流領域投融資規模超過1100億元,末端網絡則是其主要投資領域之一。

  快遞代收的快速發展,使得解決相關亂象變得刻不容緩,這對整個行業健康發展、保障消費者權益均有重要意義。

  京師(重慶)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璇龍認為,未經過用戶同意就把快遞放在代收點、快遞櫃,違反了合同約定。「用戶寄快遞,相當於與快遞公司建立了一個委託合同,委託事項是『將指定物品送達指定地點給指定的人』。未經收件人同意將快遞放在代收點,並不算按約履行了合同,是違約,也是違法。」

  記者發現,北京某些小區的快遞柜上已貼上「敬愛的快遞小哥,在把快遞放進貨櫃之前,請徵得客戶的同意」等字樣,但大部分代收櫃並未作出相應提示。

  劉璇龍表示,快遞代收大大降低了行業成本,解決相關問題需要快遞公司增加人手,提高服務意識,加強與用戶的溝通,才能保證服務質量。

(責編:楊曦、仝宗莉)

相關焦點

  • 國家郵政局發出通知,要求做好校園郵政快遞服務工作 便利師生日常...
    當前,隨著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多地學校陸續公布開學時間,引導師生有序返校報到,開學複課穩步推進。近日,國家郵政局向全系統全行業發出通知,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校園郵政快遞服務工作,便利師生日常工作學習生活,有效維護師生和校園公共衛生安全。
  • 報告顯示:代收成快遞剛需 菜鳥驛站認知度最高
    【TechWeb報導】10月13日消息,「傳統派件面臨快遞從業人員短缺和用戶體驗下降的瓶頸,代收已成為解決快遞最後100米困境的主流模式之一。」在1天1億件快遞後,1天10億的「小目標」也正在走來,快遞最後100米麵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 人民日報生活漫步:讓快遞「最後一百米」更便利
    快遞服務普及度越來越高,快遞的「最後一百米」已經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務屬性。讓成千上萬快遞更順利地到達消費者手中,需要相關部門、物業、快遞企業等各方共同努力      近日,智能快遞櫃「豐巢」宣布了新的管理舉措,提出要對超時存放的快遞收取一定費用,引發關注。
  • 唐久便利開啟快遞服務 便利店賣的是「便利」
    本報記者霍錚    「快遞到了,家裡沒人,小區門房又不代收,趕巧單位有事走不開,就讓快遞員放在樓下的便利店裡,我下了班取,很方便。」5月初的一天晚8時許,家住學府街的小徐路過樓下的唐久便利店取回了自己的包裹。
  • 小區快遞「咣咣」卸貨 便民還是擾民?
    隨著今年「雙12」落下帷幕,全民購物狂歡「買買買」的熱情雖然有所減退,但購物餘熱下帶來的每天收取快遞仍是不少市民日常的生活狀態。能夠在家門口收取快遞本是便民利民的好事,可如果因為樓下的快遞網點噪音過大而影響生活,又該如何破解?
  • 攜手社區便利店,藍店快遞共同提供社區綜合服務
    攜手社區便利店,藍店快遞共同提供社區綜合服務 來源:財訊網 • 2020-11-28 09:43:41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
  • 快遞承包與快遞代收前景如何?哪個容易做?風險高不高?
    說到做快遞,很多人都在糾結一個問題,就是到底是去承包快遞還是去開快遞代收點。承包快遞就是加盟快遞網點,快遞網點隸屬於快遞公司旗下,覆蓋範圍比較廣,負責一整片區域的快遞業務。快遞代收點只是單獨的一個小門店,主要負責小區周邊的快遞代收發業務,一般不負責配送。
  • 收到存在汙染風險的快遞怎麼辦!安徽多地疾控部門發布提醒!
    進入冬季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人物同防」形勢比較嚴峻,進口貨物存在新冠病毒汙染的風險。11月26日,合肥市疾控中心對快遞小哥發出提醒,在快遞裝運過程中,提倡採用非接觸方式收發快遞包裹。可用含氯消毒劑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和境外的快遞包裹表面進行消毒。合肥疾控還提醒快遞小哥注意↓↓↓日常要加強健康監測,堅持常態化防控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不去密閉空間、保持社交距離和注意個人衛生習慣等,並定期做好核酸檢測。
  • 中國最大快遞公司:年入6000多億,超越順豐快遞,卻被國人嫌棄
    但是,在過去快遞被人使用得非常少,同時快遞企業也並沒像現在這麼多。人們想要郵寄什麼東西,一般都會使用郵政。同時,在那個年代,由於人們的通訊手段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所以信件成為了人們遠程交流的主要方式,而寄信也成為了郵政快遞的主要業務,綠色的郵筒也成為了不少人記憶深刻的東西。
  • 2020在浙辦身份證更便利!周期大縮短 全國免費快遞!
    從2020年1月1日起,在浙江辦理居民身份證更便利了!證件可全國範圍內免費快遞送達!辦證周期大大縮短.。2020年1月1日起,凡符合條件的省內、省外和港澳臺居民,在全省公安機關戶籍窗口申請領取的居民身份證、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公安機關將統一提供全國範圍免費快遞服務,由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送證上門,真正做到居民身份證辦理「最多跑一次」。
  • 顧客拒絕菜鳥驛站,怒罵寄圓通快遞,本是享受不出門就接貨的便利
    對於很多顧客來說,他們拒絕到菜鳥驛站取快遞,怒罵寄圓通快遞,本是享受不出門就接貨的便利,初心怎麼改了?圓通快遞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因為擁有送貨上門的服務,但是,很多圓通快遞員竟然拒絕送貨上門。劉先生稱,用快遞就是為了享受點對點的快服務,享受不出門就接貨的便利,如果放到驛站,就不要說自己是快遞,直接郵政得了。也許,快遞員會去說的,不過也會用腳投票的。這世界哪有錢賺就去哪,哪賺錢開心就去哪。快遞公司不提高價格就沒人送沒人送就倒閉倒閉到市場上就一兩家了自然價格就高了。到時就會送貨上門了。不過能不能用得起快遞就難說了。最多十年吧。
  • 國家郵政局:中低風險地區允許快遞員進小區
    IT之家了解到,通知強調,中風險地區,要在強化郵遞員、快遞員健康防護管理基礎上,允許其進入小區、社區、物業等管理區域進行末端投遞;在設立智能快件箱的管理區域,郵遞員、快遞員做好進出登記備案、體溫檢測、佩戴口罩等工作後,應允許其優先將郵件快件通過指定路徑直接投遞到智能快件箱。
  • 快遞網點進社區便民 搬卸噪音過大擾民該如何破解
    原標題:小區快遞「咣咣」卸貨 便民還是擾民?隨著今年「雙12」落下帷幕,全民購物狂歡「買買買」的熱情雖然有所減退,但購物餘熱下帶來的每天收取快遞仍是不少市民日常的生活狀態。能夠在家門口收取快遞本是便民利民的好事,可如果因為樓下的快遞網點噪音過大而影響生活,又該如何破解? 12月17日,早報記者走訪島城不少快遞網點發現,如今許多快遞網點已經搬進了居民住宅區,每天從早到晚營業十多個小時,在為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有不少居民反映搬卸快遞產生的噪音過大,廢棄的快遞外包裝等垃圾到處堆放,影響日常生活。
  • 菜鳥快遞怎麼樣?天貓快遞加盟條件是什麼?
    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科技水平也在不斷發展,尤其是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帶來諸多便利。電子商務的崛起,給人們日常消費提供了諸多便利。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士,會選擇在網上購物。主要的原因在於,網絡購物較為便利,而且價格相對實惠。在這種趨勢之下,包裹的數量也會明顯增多。
  • 明知打火機不能寄 三家快遞還是收了
    11月是快遞實名制實施首月,隨著網上購物節即將到來,在快遞量暴增情形下下,快遞公司能否落實新規,打造「放心快遞」成為市民關注的話題。3日,記者走訪南昌多家快遞公司卻發現,不驗貨、不實名、受理違禁品等行為依然存在,一些快遞網點在執行中存在走過場、違規操作的現象。記者在告知有違禁品打火機的前提下,依然順利通過EMS將包裹寄出。
  • 在家自學,風險大?還是好處多?
    開始了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而不去上課(homeschooling)首先,很多人選擇homeschooling是因為在學校上課有很多缺陷:統一的課程、統一的評分標準,甚至是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和老師失能。但是homeschooling同樣承擔著一定風險,這是事實。
  • 前快遞小哥的這個舉動,為他帶來牢獄之災!
    快遞小哥、閃送小哥自從生活中有了他們小編覺得生活便利幸福度一百昏!而有些涉毒人員為了追求「便利」、運輸毒品「隱蔽」利用快遞、閃送行運毒之事最終——只能是落的個「銀手鐲」手上戴的結果前快遞員高額代取快遞被抓獲
  • 快遞代收業務不規範操作存多項風險 諸多問題待解(圖)
    雙11過後,快遞多。快遞到了,無法及時收取,怎麼辦?代收點代收是個辦法。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快遞代收業務存在諸多不規範,問題待解——  快遞代收,何時能有個商量?
  • 總工會:成立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同步啟動全市關愛快遞員「暖蜂行動...
    12月9日,常州市召開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首批近6000名快遞員加入工會組織,同步啟動了全市關愛快遞員「暖蜂行動」。常州市政協副主席、市總工會主席徐偉南致辭,常州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華飛講話並為 「常州市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 授牌,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家濤等領導出席。
  • 籤收快遞要承擔的風險 你網購前想過嗎?
    買家、賣家、快遞公司、還是老天爺?你隨手在網上買個東西,輕輕鬆鬆就撬動了兩個法律關係:你作為買家與賣家的買賣合同關係、賣家跟快遞公司的貨運合同關係。所以說法律離我們一點也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一般來說,買賣合同中商品意外毀損滅失的風險負擔,比如被天打五雷轟了,交付前賣家承擔,交付後風險立馬轉移給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