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 張 北
編輯| 白復海
城市會生長,也會死亡。建築每一分鐘都在衰老,不管曾經多麼巍峨。
蜘蛛人,漫威世界裡的超級英雄,飛簷走壁、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而他們,是被稱作蜘蛛人的普通勞動者。頭戴安全帽,腳穿水膠鞋,或提著一個又笨又重的水桶和一根專業清洗棍,或手拿小錘腰挎電鑽,依附著幾根長繩,全天候在空中吊上吊下,在高樓牆外作業。
蜘蛛人施工時需要幾個人分工協作
據統計,我國高空服務業企業有2萬餘家,蜘蛛人約有數十萬人。與勞動力市場上,瓦工、力工們習慣單幹不同,蜘蛛人喜歡與親戚、老鄉搭夥組成施工隊,以團隊形式出活兒,彼此熟悉默契,幹活兒放心。
四十出頭的蜘蛛人高師傅幹外牆保溫已有五六年了,是這個工種中少有的「文青」,曾在朋友圈裡寫了這樣一段話:「生活就是這樣,別人只看結果,自己獨撐過程。有時你會覺得莫名的累,身累、心累,但所有的累只能一笑而過。面對生活,我們除了堅強,就是繼續,別無選擇!」
「文青」高師傅
在施工隊裡,高師傅年齡最小,卻是所有人的主心骨,談業務、管財務都指著他。施工隊流動性大,哪兒有活兒就往哪兒跑,入秋後,天氣轉冷,活兒少就只能回老家。高師傅常為如何讓大家在春、夏旺季裡多掙點兒錢而犯愁。
在東北,外牆保溫活兒按平方米計算,每單生意從三四千元到兩萬元不等,如果有屋頂防水工作要三四天完工,面積小,當天就能幹完。如此一個月下來,收入可觀。和高師傅一樣,大多數人最初選擇這份工作是覺得工資高,「能掙快錢」。
在大風天,蜘蛛人會在清洗玻璃幕牆時,使用吸盤確保身體不會隨風擺動,這種吸盤可以將蜘蛛人吸在建築表面,減少發生意外的可能
前不久,貴州六盤水工人17樓高空作業時,突遇繩索斷裂的新聞,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大眾視線又一次聚焦到蜘蛛人這個高收入與高風險並行的職業。據住建部統計,2003年以來,我國每年發生高空墜落事故約450起,高處作業墜落事故分別佔施工事故總數和死亡人數的52%和48%。在建築施工領域,因蜘蛛人高空作業導致的高處墜落,已成為建築行業的第一大殺手。
按規定,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和專業考試合格後才能持證上崗,但現實情況是,市場準入門檻很低,除一些大型企業聘用的空調裝卸工、外牆玻璃清潔工外,持證的極少,這也是安全問題頻發的關鍵。
一條主繩、一條副繩和一條用來提拉工具的繩子,是蜘蛛人唯一的安全保障。繩子放好後,會打4個死結,兩個人再一起用盡全力擰,這個步驟,沒人敢怠慢。「像我們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換一根繩子,用的時間長了,就算繩子沒問題心裡也不踏實。」高師傅說。
瀋陽新世界會展中心SA2工地,蜘蛛人正在43層安裝玻璃幕牆。最大的玻璃幕牆,重達375公斤,要把這樣的龐然大物吊到43層並安裝到位,6個人一起幹需要20分鐘
遇上蜘蛛人施工時,常有人上前打趣:「是不是坐在繩子上悠悠蕩蕩很好玩?」實際上,蜘蛛人在空中作業,受到風的影響會搖搖晃晃,要靠全身發力來控制。兩三小時下來就累得汗流浹背、腰腿酸疼。有時為了趕工期,要在繩子上吊十幾個小時,為了不上廁所,只喝一瓶水,連午飯都要讓人從樓層窗戶遞到外邊吃。
高師傅說上繩前與家人發兩條微信,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和老婆孩子聊兩句,能更安心,幹活兒也有勁。」大多數蜘蛛人都不願過多談及家人,也不願和家人談及自己的工作。很多人即便回家,也只說是在工地上幹活兒,不會說具體幹什麼。高師傅也說,他最多再堅持幹兩年,就會考慮開家餐館,轉型當個廚子。「這行吃的是青春飯,我是絕不會讓孩子再幹這行的,玩命的錢不好賺。」也許是想到了許久未見的兒子,高師傅突然笑了,笑容裡夾雜著只有他自己才懂的辛酸。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