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催生了中國當代倫理學並為之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源泉,中國當代倫理學也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發揮著強大的作用。在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大背景下,推進中國特色倫理學體系建構成為當今學界研究的重點之一,倫理學研究視野也在不斷拓寬。
為當代社會現實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經過幾代學者的不懈努力,我國倫理學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已經形成了由倫理學原理、中國倫理思想、外國倫理思想和應用倫理學四個分支學科組成的學科體系框架。中國倫理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孫春晨表示,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研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倫理學發展繁榮的一個突出特色。學者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作為倫理學研究的理論根據,堅持以唯物史觀作為建構倫理學學科體系的方法,將對道德文化的研究與社會經濟基礎和物質生活生產方式聯繫起來,在道德起源、道德本質以及道德的社會作用等理論問題上超越了唯心主義和形上學的理論模式,進行了科學闡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者對現代倫理生活進行了有效論證,闡釋了許多具有普遍意義的基本價值和道德規範。在井岡山大學校長曾建平看來,倫理學研究為當前中國道德建設和道德教育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在理論上,中國倫理學者對一些重大基礎性問題進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新的主張,如關於倫理學的基本問題、道德本質問題、集體主義問題、人道主義問題等。在實踐上,中國倫理學界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諸多領域均有所回應或探究,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政治與道德的關係、市場經濟與道德問題、人對自然的倫理義務以及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人工智慧與倫理問題等。
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許多倫理學問題,我國學者進行了探討,並根據文化傳統、時代精神和實踐需要作出了新的回答。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江暢表示,中國當代倫理學立足改革開放實踐,挖掘和整理了中國傳統道德思想和觀念,引入並評價了西方倫理學和道德思想觀念,研究並回答了一些重大道德理論問題,從倫理學的角度為當代社會現實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介入新的社會生活實踐領域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許多新的社會生活方式應運而生,也引發一系列新的倫理問題。曾建平提出,中國倫理學研究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及時關注新興的社會生活方式和社會關係模式,積極介入新的社會生活實踐領域,認真研究這些新生活方式、新關係模式的性質和特徵,準確把握新的社會生活實踐領域中矛盾和問題的焦點。在此基礎上,以全新的思路、方法、工具、手段和話語,為人民的社會生活提供倫理學規範與引領,使之成為建設美好生活的推動力量。
如何正確處理倫理學理論的本土探索與借鑑西方理論,如何在民族道德文化的傳統與現代化社會發展之間保持平衡,如何看待普遍性道德知識與地方性道德知識的關係,都是我國倫理學必須面對和回答的根本問題。孫春晨提出,構建中國倫理學學科體系,必須考慮不同倫理觀和道德觀賴以生存的具體歷史語境和文化背景,承認人類道德文化傳統的多樣性,探究不同道德生活共同體之間的文化差異。
要在「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國」的雙向互動中,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批判地繼承、吸收世界優秀的道德文化成果,創造我國人民普遍認同的新的價值體系。河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餘達淮認為,新體系的理論來源於東西方傳統文化的融合。一方面,要對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進行辯證的分析、批判的繼承,從中找到培植現代倫理內容和精神的契機和突破口,從而實現對傳統文化內容上的超越與創新,努力開創出新的符合現代倫理發展的倫理價值和道德理論體系。另一方面,要理性地承認並接受現代人類世界所認同的一些共通的文化價值理念。對西方文化,要在反省其現代性負面效應的前提下,汲取其中能夠反映現代性基本精神的理念,使之與中國文化和社會實踐相結合,以文化的創造功能去建構一個融合世界優秀文化精髓的價值理論體系。
積極構建當代倫理學學科體系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人的主體意識也不斷覺醒。一些學者認為,倫理學研究要引進現實的「人」,要研究人的本性、人的需要、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幸福、人的全面發展等。在這樣的背景下,主體論倫理學、人學價值論倫理學、優良道德體系論倫理學等新研究方向應運而生。
在餘達淮看來,這些都是構建當代中國倫理學學科體系的嘗試。從探索過程來看,這些研究不斷突出對「人是目的」這一主體性價值原則的高度張揚,理論建構視野不斷拓寬。探索過程既是合目的的,又是合規律的。要建構當代中國倫理學學科體系,就要依據現代社會生活和文化的基本要求及特點,創造和確立一種開放的、有效的、進取的、現代理性主義的倫理學價值論。
構建當代中國倫理學學科體系,不能脫離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歷史傳統,不能脫離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持守的價值觀和理想信念,不能脫離當代文化環境下大眾的日常生活世界。推進當代倫理學學科體系建構,應堅持道德文化自信,以道德文化自信引領中國倫理學學科體系構建,充分展示中華民族道德文化傳統的智慧魅力和現代價值。孫春晨建議,採取開放的態度,將倫理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融入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大環境中,讓民族的和世界的優秀道德文化傳統形成合力和互動。
為推進我國倫理學學科體系建構,江暢認為,要加大傳統倫理學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力度,重視提煉和提升時代道德精神,給人類發展與社會進步提供哲學智慧和道德智慧;要促進中西倫理思想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原創性的倫理學體系,形成更多不同的倫理學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