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倫理學基本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

2020-12-14 搜狐網

  可以說,倫理學的發展是通過對那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的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索來實現的。關於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是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倫理學界引起普遍關注和爭鳴的第一個重要理論問題。因為對這一問題的不同理解,會影響到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倫理學研究對象的確認和基本理論體系的建構。

20世紀80年代,我國倫理學界圍繞倫理學的基本問題展開了激烈爭鳴,形成了多種不同的觀點。其中較有影響的是下述三種觀點,而影響最大、獲得較為廣泛認同的是第一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是利益與道德的關係問題。它包含兩方面的內容:第一,經濟利益與道德的關係問題,即是經濟關係決定道德,還是道德決定經濟關係,以及道德對經濟關係有無反作用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區分唯物主義倫理學與其他倫理學流派的基礎。第二,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關係問題,即是個人利益服從社會整體利益,還是社會整體利益從屬於個人利益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決定著各種道德體系的價值取向和倫理原則。把利益與道德的關係問題作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來理解,理由主要有兩個:首先,物質利益是道德的基礎。任何道德都是一定經濟關係的產物,是一定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反映,這是道德的本質。對於物質利益與道德的關係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倫理學說。其次,如何調整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關係,構成了階級社會或有階級鬥爭存在的社會裡的道德的基本內容。歷史上的各派思想家,因為他們在生產體系中的地位不同、階級立場不同,在回答和解決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這一矛盾時,他們所堅持的道德原則也是不同的。

  第二種觀點認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是道德與社會歷史條件的關係問題。所謂社會歷史條件,主要是指社會生產方式。道德與社會歷史條件的關係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社會歷史條件是道德的根源並決定道德,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決定一定的道德;另一方面,道德對社會歷史條件又具有反作用,這種反作用表現為或者起積極的促進作用或者起消極的破壞作用。把道德與社會歷史條件的關係問題作為倫理學基本問題的主要理由是:其一,這一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在倫理學中的集中表現。其二,對於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區分倫理學中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種不同觀點、兩條不同路線的主要依據。其三,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解決倫理學其他一系列問題的基礎和前提,決定著如何認識道德的形成、實質、社會作用和發展規律等一系列問題。其四,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制約著道德評價標準的制定。

  第三種觀點認為,善惡問題是倫理學的基本問題。倫理學就是善惡之學,是關於善與惡的性質、起源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把善惡問題作為倫理學基本問題的主要理由是:第一,善與惡是道德中的特有矛盾,是道德之為道德的根本原因,而道德又是倫理學的研究對象。倫理學研究對象的這種根本特徵,就決定了善與惡的問題是倫理學的基本問題。第二,善與惡的問題是古今中外一切倫理學家和倫理派別普遍關注和研究的重大課題。第三,善與惡的矛盾是道德發展的動力,人類社會的道德發展史就是善與惡的鬥爭史。第四,善與惡的矛盾貫穿於人類道德活動的一切領域,並且貫穿道德活動的始終。第五,善與惡是倫理學的核心範疇。

  關於倫理學基本問題的討論,涉及倫理學的身份認同和學科體系的建立。儘管20世紀80年代對這一問題的討論深化了人們對倫理學的認識,但由於倫理學是一門隨著人類道德生活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學科,因而倫理學的基本問題將永遠是一個開放性問題。只要倫理學還在發展,人們對倫理學基本問題的看法就會與時俱進。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新世紀以來,關於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我國一些學者就提出了新的看法。例如,有學者認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是意志自由與道德規範的關係問題,即道德主體的意志自由與道德規範的必然性的關係問題;還有學者認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有兩個,即「作為人我們應當做什麼」和「對於人什麼是有價值的」問題。應當說,對於倫理學基本問題的這種理解和定位,更加接近或符合倫理學自身的特徵。

相關焦點

  • 試論倫理學的基本問題
    也就是說,決定著倫理學的哲學基礎是唯物論還是唯心論的問題。第二是,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誰服從誰的問題。這個問題決定著倫理學所建構的道德規範體系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是個人主義還是集體主義的問題。(參見羅國傑主編:《倫理學》,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2頁)但也有人提出,善與惡的關係問題才是倫理學的基本問題。
  • 現象學倫理學的基本問題
    而這進一步意味著: 在這裡,在討論倫理學基本問題時,應當與胡塞爾討論其他問題 ( 如認識論的、邏輯學的、審美學的、社會學的基本問題) 時始終採納的現象學進路相符合: 回到原初的意識體驗,在這裡是回返到道德意識或倫理意識的體驗上,在內在反思中直接觀察和把握這些意識體驗,並通過本質直觀獲得其本質要素以及這些要素之間的本質結構奠基關係和發生奠基關係。
  • 淺談倫理學若干基本問題
    今天我簡單談談倫理學若干基礎問題。按照我個人經驗,想明白這些問題,已經足夠應付大部分日常生活了。如果你看完還有更多興趣,再去找倫理學的書來看無妨。倫理學關心什麼問題?倫理學關心的是「人」的問題,或者更具體說,是人如何與同類相處的問題。
  • 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凝聚思想共識、匯聚發展力量,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需要不斷總結和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其中,以下幾個方面十分重要、彌足珍貴。 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1954年,毛澤東同志指出:「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
  • 不斷拓寬倫理學研究視野
    改革開放催生了中國當代倫理學並為之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源泉,中國當代倫理學也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發揮著強大的作用。在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大背景下,推進中國特色倫理學體系建構成為當今學界研究的重點之一,倫理學研究視野也在不斷拓寬。
  • 醫學倫理學試題庫:醫學倫理學基本原則
    醫學倫理學試題庫:醫學倫理學基本原則 安徽中公教育為您提供安徽省醫療招聘信息,備考資料。中公衛生人才網幫助大家梳理醫學倫理學試題庫關於醫學倫理學基本原則,醫德基本原則包括尊重原則、不傷害原則、有利原則、公正原則。
  • 德性倫理學與規範倫理學之爭及其影響
    正是在這種相互批評和辯駁的過程中,關於德性問題的研究在西方再度興盛並不斷得以深化和拓展,並取得了一大批相關的學術成果;而且德性倫理學發展到今天,已經遠遠超出了最初簡單復興的範疇,而對整個當代倫理學發展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 醫學倫理學:醫學倫理學的基本原則都有哪些
    醫學倫理學:醫學倫理學的基本原則都有哪些。 醫德基本原則是醫德規範體系中居統帥和主導地位的最高規範,簡稱醫德原則。它是某一醫學發展階段及特定社會背景之中的醫德基本精神的集中反映,是醫德規範體系構建基礎和直接根據,是調節各種醫德關係都須遵循的根本準則和最高要求。今天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講一下醫學倫理學的基本原則。
  • 關於經濟倫理學的幾個理論問題
    簡言之,要把原本是倫理問題的行為還原為倫理學的研究對象;要把不是典型的傳統倫理學研究對象的經濟倫理作為倫理學的重要領域確立下來。經濟倫理學的研究現狀及其問題 我國經濟倫理學研究發軔於20世紀80年代初。迄今為止,這一研究在兩個方向上展開:一是介紹和研究西方經濟倫理學的經驗與成果;二是關於經濟與倫理關係的討論。
  • 從個體道德主體解讀倫理學的基本問題一兼論對我國道德建設的啟示
    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是學術界多有論述,同時也頗具爭議的:有人認為是道德的性質、起源和標準;有人認為是道德與社會 歷史 條件的關係;有人認為是善和惡;有人認為是應有與實有;有人認為是意志自由與規範必然性..…姜法曾先生在他的遺著《 中國 倫理學史略》中寫道:「道德的基本問題,就是人與人之間,即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階級、民族、社會的關係問題,說到底,即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關係問題。張岱年老師更是認為:「人己關係是倫理思想所研究的中心問題。在這眾多的聲音中,筆者認同最後二者的觀點,即:利己與利他的關係是倫理學所特有的、貫穿倫理學始終的、決定倫理學其他所有問題的基本問題。
  • 醫學倫理學第一單元倫理學與醫學倫理學考試難點及重點知識
    醫學道德現象包括:  1.醫德意識現象(醫學倫理的理論、觀點、認識、觀念、良心、輿論)  2.醫德規範現象(醫德原則、規則、宣言、守則)  3.醫德實踐現象(包括醫學道德決策、辯護、評價、教育與修養)
  • 談經濟倫理學的性質與任務
    經濟倫理學是理論學科也是實踐學科  經濟活動中的中心問題是決策問題。因此,經濟倫理學就是關於經濟主體經濟決策行為的倫理學,它把主體決策活動中的倫理問題作為研究對象。  經濟倫理學首先是理論學科。一般說來,整個倫理構成體系中首先是理論倫理學部分,這部分的任務主要是發現道德規律,告訴人們已做的是什麼,屬於認識論。
  • 不斷深化對「治理」的認識(思想縱橫)
    比如,當我們說治理汙染時,就是指妥善解決汙染方面的問題。在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歷史上,從上世紀50年代「治理淮河」,到80年代「治理整頓」經濟秩序,都是在這個意義上談治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生動的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也激活了思想前進的動力,「治理」一詞獲得新的時代內涵。
  • 醫學倫理學(一)
    醫學倫理學是規範倫理學在醫療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即運用一般規範倫理學的理論來分析和解決醫學實踐、醫學科學發展中的各種關係之間的道德問題而形成的一門學科,其屬於應用規範倫理學。6. 醫(3)生命倫理學是迅速發展的生物醫學對傳統醫學道德價值觀念挑戰的結果。7. 醫
  • 儒家倫理學是一種情感主義的美德倫理學
    所謂基本概念是指一個理論體系中用以解釋其他概念而本身無須其他概念加以解釋的概念,如後果主義主要是以「好的」或「好的後果」作為基本概念去解釋「正當性」「錯誤性」等概念,義務論則是以「正當」「義務」作為基本概念去解釋「好」「美德」等概念,美德倫理學則是以具體的美德概念為基本概念去解釋「正當」「好」等概念。
  • 近年來倫理學研究的前沿問題
    原標題:近年來倫理學研究的前沿問題   近年來,我國學者對當代社會生活和科技進步中所提出的諸多倫理道德問題予以了廣泛關注,其學術觸角主要涉獵如下倫理學前沿問題。
  • 新時代政治倫理學研究的問題域
    原標題:新時代政治倫理學研究的問題域   政治倫理是一個結構性、實體性存在,是觀念、關係、制度、心理等多因素的集合體,政治倫理學就是以政治倫理現象本身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政治倫理關係、政治倫理制度、政治倫理主體、政治倫理理念、政治倫理實踐等問題的科學。
  • 倫理學理論發展30年
    30年來,倫理學理論在不同發展階段曾就集體主義、義利關係、公平正義等一系列問題有過激烈的思想論爭,也曾就道德「滑坡」或「爬坡」、「潘曉事件」、「張華事件」等諸多社會現象有過熱烈的理論討論。這些內容豐富、看似繁雜的思想論爭,實際上一直圍繞著一個焦點,這就是個人權利義務關係問題:如何看待個人權利的價值?如何認識道德義務的合理性根據?
  • 從生命哲學到生命倫理學
    這就是說,哲學雖然是一種以理論形態表現出的文化自覺,研究的範圍十分廣泛,但其核心使命就是認識生命,尊重生命,進而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現在的問題是,從生命哲學到生命倫理學的轉向,又表明了現代哲學的什麼傾向?釐清這個問題,或許對我們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 曹剛:倫理學是什麼
    倫理學是最古老的學問之一,內容精彩紛呈,理論流派眾多,但歸根結底,回答的就是兩個基本問題:善和應當的問題。什麼樣的人才算是個好人,什麼樣的生活才算是好的生活,什麼樣的國家是個好的國家,什麼樣的社會才是一個好的社會,這些都是「善」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