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想不通很多問題時,就將蘇軾的這首詞銘刻於心,時時玩味!

2020-12-20 文化點心鋪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繪畫和音樂以外,還有什麼藝術形式能穿越時空,跨越千年,對整個人類產生深遠的影響?文學!當文字產生的那一刻,人類就徹底地擺脫了動物世界,邁著自信而堅定的步伐走向屬於人類的文明世界。而文學就是人類文明真實而浪漫的縮影。

任何時候,人類都需要在文學的天空下追古撫今,獲得無窮無盡的精神力量來面對人生中的各種風風雨雨。作為文學重要代表的詩歌無疑是最能表達人類情感,最能感動人心的文學樣式。而宋詞就是中國古典文學最傑出的代表之一。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宋代大詞人蘇軾的《定風波》,一首當你想不通很多問題時,值得銘刻於心時時玩味的千古絕唱。

定風波 蘇軾(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唯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宋神宗元豐二年,即公元1079年8月,蘇軾正在湖州任知州,依慣例要定期向朝廷上交一份工作報告。然而「禍從口出」,當時的蘇軾行事張揚,縱情任性,非常喜歡譏切時政。這一次,他又在自己的工作報告中寫了很多批評新政的話。

於是,那些對蘇軾早就心存不滿的人便利用蘇軾工作報告中的一些字眼,對他進行污衊,最後釀成了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在這一年年底,經過各方正義人士的拯救,蘇軾得救了。但是卻被流放到遙遠偏僻的黃州做了一個團練副使,無職無權,窮困潦倒。這首《定風波》就作於他到黃州第三年的春天。

詞的大意是說:不要在意那穿林打葉的風雨聲,反正都會被打溼,還不如從容地迎接它。拄著竹杖,穿著草鞋,非常輕捷,比騎馬還輕快,不用擔心?一身蓑衣照樣能抵擋風雨,讓我悠然地度過一生。

初春的風還有些寒意,將我的酒意吹散了一些,我感到微微有些冷。此時,一抹斜陽掛在山頭,像是要迎接我一樣。回頭一望,剛剛來時還蕭瑟的路上已經雲開霧散了。於是,我依舊很從容地走著,不論風雨交加還是天氣放晴了。

從詞前的序言可以看出:三月七日這天,蘇軾和幾個朋友前往沙湖,邊走邊欣賞沿途的景致。沒想到風雲突變,轉眼間就下起了雨。同行的朋友都被這場突如其來的雨攪得異常狼狽,只有他毫不介意。蘇軾想:「東躲西藏,還不是一樣要被淋溼,倒不如坦然面對。」

於是他腳穿草鞋,手執竹杖,和著雨打樹林的沙沙聲,唱著歌,吟著詩,安步徐行在風雨中。不一會兒,雲開日出,雨過天晴。一陣雨後的風吹來,讓沉浸在自然中的他感覺有點冷。回頭看去,一抹夕陽恬靜地掛在遠山,一切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當風雨撲面而來,蘇軾有著「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勇氣,迎接它就是了;當風雨驟然而去,蘇軾也沒有得意忘形,暗自慶幸。對此時的蘇軾而言,得失皆不足道,他已超然物外,寵辱不驚了。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人生在世,要想獲得真正快樂,就不要太在意外在環境的坎坷和不順了。

蘇軾之所以能曠達樂觀,超然物外,全在於他心有所歸。而他所歸之處不是陶淵明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他的家鄉眉州,而是一個能夠安放他心靈的精神家園。在黃州,蘇軾完成了一次真正的人生徹悟,不再任性縱情,變得內斂沉穩,從而使他的藝術才情也得到升華。在黃州的三年,無論從藝術上還是心理上,蘇軾真正的成熟了。

人們常說:成長需要一生,成熟只要一個晚上。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蘇軾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于于窮鄉僻壤的黃州,成熟於最痛苦而落寞的時刻。在黃州期間,蘇軾創作了大量經典之作,這首《定風波》只是前奏,真正的千古傑作正在向我們走來。

(註: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相關焦點

  • 蘇軾這首詞太香豔了,寫盡了西廂風月,有人懷疑這並非是蘇軾的詞
    蘇軾也曾經將一首婉約風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寫成了千古名篇。甚至於,蘇軾還曾經寫過一首頗為香豔的詞,這首詞以《會真記》為藍本,寫盡了當年西廂的風月——雨中花慢邃院重簾何處,惹得多情,愁對風光。睡起酒闌花謝,蝶亂蜂忙。今夜何人,吹笙北嶺,待月西廂。空悵望處,一株紅杏,斜倚低牆。
  • 蘇軾問:我的詞,跟柳永的比,誰高誰低?幕士的回答頗有玩味!
    我記得蘇軾有首自嘲詩,開頭第一句就是「自笑平生為口忙」。蘇軾此句不單單是自嘲自己的「吃貨屬性」,還附帶了對自己性格的自嘲。蘇軾一生起起落落,說到底還不是因為自己這一張心直口快的「嘴」!這件事見載於南宋吳曾所著的《能改齋漫錄》。宋仁宗真的不喜歡柳永詞嗎?但是,問題隨之而來?吳曾所記載的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宋仁宗是不是真的不喜歡柳永詞?與吳曾《能改齋漫錄》記載的不同,也有其他文獻說宋仁宗對柳永詞是十分喜歡的。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很多年
    見到蘇軾後,這三人一起到酒館歡聚,當時蘇軾看見這個美女子,心想這麼漂亮的女子,是真心跟著友人嗎?正巧小妾向蘇軾敬酒,蘇軾順便問了個很尷尬的問題:「你跟著他去吃苦,難道就沒有後悔過嗎?」於是,他揮毫寫下了這首《定風波. 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 即使仕途坎坷,也不改豁達之心,蘇軾的這兩首詞,盡顯逍遙灑脫
    你認識蘇軾嗎,這個號稱東坡居士,自得其樂的偉大詞人。他就像一朵浪花,在千年的文學長河之中激起一朵朵的浪花,或令人驚嘆、或令人感傷、或令人不覺奮勇向前。蘇軾中國古代文人之中的典範,一詞一句皆是妙談。仕途上的不順,卻造就了一個文學之上的大家。
  • 蘇軾的詞你會背幾首?這幾首你不可不知,對於了解他至關重要
    若說哪一首詞最能顯示蘇軾豁達的心胸,我最推崇的就是這首《定風波》。若說別的詞裡面有幾分的超凡脫俗俊逸風流,但是卻不得不帶有幾絲的無奈,那麼這一首詞便是真正的豁然開朗甚至具有佛道思想。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是烏臺詩案。
  • 蘇軾被貶時,只有一位歌女送行,蘇軾贈她一首詞,寫出了惺惺相惜
    夢醒午夜時分,你是否有過腦海中縈繞千愁別緒的時候。生活實屬不容易,回首自己每日的奔波勞累,每日的匆匆忙碌,每日的心累憔悴,不知不覺間眼淚沾溼了枕頭,孤寂的夜晚也為此時此刻的情感流露劃上一層悲哀傷感的灰色色調。
  • 蘇軾的這首詞很冷門,但描寫的杭州景色,卻美得讓人心醉!
    這首詞上片主要寫景抒發興懷,通過對杭州有美堂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蘇軾對其友人即將離別的不舍之情。下片則是通過描寫杭州當時華燈初上的繁華景色,進一步表達蘇軾內心的不舍之情。全詞意象極美,讀完能夠感受到極高的藝術享受。下面我們便來一起欣賞蘇軾的這首《虞美人》: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裡。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 蘇軾最經典的九首婉約詞,每一首都堪稱詞壇絕唱,你最喜歡哪首?
    蘇軾現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詞作中,有大約三百首是婉約詞,佔到全部詞作的85%以上,也就是說蘇軾的豪放詞實際只佔到他全部詞作的15%不到。王灼《碧雞漫志》說:「東坡先生非心醉於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因其在豪放詞風方面的開拓和突破性成績,很多人便以為蘇軾是只寫豪放詞,這是認識不全面的。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多年
    見到蘇軾後,這三人一起到酒館歡聚,當時蘇軾看見這個美女子,心想這麼漂亮的女子,是真心跟著友人嗎?正巧小妾向蘇軾敬酒,蘇軾順便問了個很尷尬的問題:「你跟著他去吃苦,難道就沒有後悔過嗎?」於是,他揮毫寫下了這首《定風波. 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 蘇軾這首《鷓鴣天》,雖不甘卻無奈,其中的傷感之情不言而喻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下來,傳世的詩詞何止千萬首,無論是膾炙人口的唐詩,還是別有韻味的宋詞,亦或是悠揚深遠的元曲,都是屬於我們的文化瑰寶,快來看看今天帶來的詩詞是什麼吧~蘇軾這位大文豪,在詩詞史上甚至是文學史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他六十多年的生涯中,不知為後世留下了多少的名篇佳作。雖然蘇軾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但是才俊多坎坷。
  • 蘇軾最抑鬱的一首詞,縱使灑脫曠達似謫仙,也有無奈鬱悶時!
    無論身處何種坎坷境地,蘇軾都能用微微一笑讓自己成為生活的無冕之王。然而,俗語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縱使灑脫曠達如謫仙,也有無奈鬱悶時。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可以說是蘇軾最鬱悶失意的一首詞作。從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抑鬱不得志的隱士形象。
  • 蘇軾這首詞,是宋詞「豪放」風格的開端,是詞史重要裡程碑,絕了
    由於蘇東坡寫封信朋友說:「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即柳永)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與鮮于子駿書》)。你看,作這一首詞時,柳永詞正盛行天下,敢與當代詞風叫板,蘇東坡非常自信!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詞: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 立春之日,蘇軾將平生豁達之氣寫進這首詞裡,開篇3個春字驚豔了
    作為24節氣之首,立春對中國人來說向來有特殊的意義,而2020年這個立春對我們來說顯得格外重要。「立春」的「立」是開始的意思,冬天要過去了,春天要開始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一天其實適用的地域僅是位於北回歸線上的嶺南地區,從氣候上來說,我國93%的陸地面積上還是嚴冬。
  • 賀鑄這首悼亡詞情意綿綿,完全可以比肩蘇軾《江城子》,同樣傷感
    蘇軾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道盡了相思之苦,通篇情意綿綿,每一句都感人至深。相信任何一個人讀蘇軾這首詞,那都是會被他的一片深情所打動。《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情感細膩可以算得上是蘇軾最經典的作品,現在只要提起蘇軾的詞,人們立馬都會想到這首,其實除了這一首之外,我個人認為,還有賀鑄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也是不容忽略,同樣情意綿,寫得也是很感人,儘管沒有蘇軾的那首名氣大,但是那份深情,還有對於妻子的懷念是一樣,完全可以比肩蘇軾那一首,只不過是蘇軾的名氣太大,再加上的確寫得好,以至於人們往往忽略了其它的作品
  • 遭遇人生重大困難時,不妨把蘇軾的這首哲理詞拿出來讀一讀
    當人生重大困難來臨時,有的人一蹶不振,從此再也站不起來了,一輩子就活在了沮喪和消沉之中,再也不見當年的蓬勃意氣;有的人可能會咬牙堅持下去,最後反而從這一困境中學會了很多,人生從此改變,雖然不再像當年那樣意氣風發,反而擁有了一種歷經磨難後充滿哲理的人生氣概。
  • 才女追蘇軾如追星,蘇軾盛情難卻送她這首詞,最後6個字耐人尋味
    而對於亡妻蘇軾始終沒有忘懷,在髮妻去世十年的時候他還曾作詞紀念,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至今還常被人傳誦,「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每每讀之都令人心中悵惘。但是蘇軾在那個年代,也是有著很高的名氣,相當於現在的「明星」,雖然蘇軾對於亡妻始終心心念念,但依舊還是常有女子對他示好。
  • 蘇軾很催淚的一首詞,儘管看過很多遍,也仍然會忍不住淚流
    無論是「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還是「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與九州同」;亦或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它們總能以最真摯的肺腑之言,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便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發自肺腑的一首催淚詞。因為它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且寫得極其沉痛纏綿,所以儘管看過很多遍,也仍然會忍不住淚流。
  • 蘇軾最「虛偽」的一首詞,句句爐火純青,最後一句滿滿的言不由衷
    本期要講的這首《鷓鴣天》正是來自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這大概是蘇軾最「虛偽」的一首詞了,看似有著「浮生偷得半日閒,心情半佛半神仙」的閒適,但是背後卻是滿滿的鬱郁不得志。全詞讀來朗朗上口,句句爐火純青,最後一句滿滿的言不由衷。《鷓鴣天》-(宋·蘇軾)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蘇軾愛熱鬧交友遍天下,想朋友了就寫首詞!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如果要用王勃的這首名句來形容愛熱鬧的蘇軾,那就應該改成「海內存知己,比鄰和天涯」。蘇軾太愛交友了。他天性喜歡熱鬧,喜歡結交各路「江湖人士」。不問出身,不分貴賤,在他眼裡,誰都可以成為他的朋友。
  • 蘇軾對好友說:「我仿了你的詞,別告訴別人」;今這詞成千古名作
    公元1081年左右,北宋文人章楶寫了首《水龍吟·楊花》。這位章楶在北宋也算是個人物,是一代名將,但論起詩文他與第一天團蘇軾、歐陽修、秦觀等人差距還是不小的,頂多只能算個二流文人。但他寫的這首《水龍吟》卻頗受人待見,蘇軾因太喜歡便依原韻仿了一首。寫完後他寫了封信給章楶,在信中表示:「次韻一首寄雲,亦告以不示人也」。這話換成大白話就是:「我仿了你的詞,你別告訴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