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1號錄音公開:和地球失聯後,太空人說看到一個「大媽媽」

2020-12-11 紫俠號

美國人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實現了登陸月球的夢想,這就是著名的阿波羅計劃。美國人當時付出了難以想像的財力物力,最終在阿波羅11號的時候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夢想。現如今,阿波羅11號登陸已經成為一段久遠的歷史,以至於很多人不相信美國登月的真實性。實際上,由於提前準備充分,阿波羅11號的登陸過程十分順利,但執行第一次登月任務的三位太空人依然承受了巨大的風險,他們也看到了人類從未親眼見過的奇異景象。

最近,美國宇航局公布了一段半個世紀前,阿波羅11號登陸後的一段錄音。當時阿波羅11號正進入月球軌道的遠端,和NASA的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了聯繫,可以說在降落月球的過程中,阿波羅11號是在跟地球失聯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段錄音也顯示出了當時太空人們心中的興奮和不安。

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首先打開了話匣子,他對另外兩個太空人說了一句相當古怪的話,「那兒也有一個大媽媽。」實際上,「大媽媽」是當時太空人們對月球隕石坑的調侃,隕石坑的英語是craters。巴茲·奧爾德林本身是一個十分風趣的人。

阿姆斯特朗則回應說,「奧爾德林,大媽媽這個詞不合適,現在給它們取一些別的名字吧。」

負責駕駛登陸艙的太空人麥可·科林斯則表達了自己的驚訝之情,「看吶,那個隕石坑周圍的山脈,就像是怪物一樣。」

太空人們在登陸艙裡興高採烈,地面指揮中心卻緊張得一片寂靜。由於和登陸艙失去了聯繫,所有人都不知道太空人們是否安全,登陸計劃執行得是否順利。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後,地面控制中心終於得到了太空人們的回應,登陸一切正常,接下來所有人陷入了狂歡。

這一天的下午4點17分43秒,阿波羅11號降落在了地球上。阿姆斯特朗成為了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類。後來有人問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他作為第二個踏上月球的人,會不會嫉妒阿姆斯特朗。風趣的奧爾德林回答說,他不會,因為阿波羅11號回到地球的時候,他是第一個走出艙門的,所以他是第一個從外星球回到地球的人類!

相關焦點

  • 阿波羅11號太空人麥可·柯林斯50年後重返NASA發射臺
    北青網訊 阿波羅11號太空人麥可·柯林斯周二回到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美國宇航局甘迺迪航天中心的發射臺,50年前,他與已故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德林一同飛往月球。「回到39A發射臺的感覺真好,」阿波羅11號指揮艙飛行員柯林斯在發射臺接受甘迺迪航天中心主任鮑勃·卡巴納(Bob Cabana)的採訪時說。在1969年的登月任務中,88歲的柯林斯留在了月球軌道上,而他的隊友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踏上了月球表面,這一事件令美國人欣喜若狂,標誌著人類太空飛行的卓越篇章。
  • 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太空人的「史努比帽」亮相倫敦!
    當地時間2019年7月18日,英國倫敦,為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當地展出了180多件登月主題的私人藏品,包括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在阿波羅11號在執行任務時戴過的「史努比帽」。英國倫敦,為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當地展出了180多件登月主題的私人藏品。
  • 阿波羅11號:超越競爭的奇蹟
    圖片源自:wikipedia 雖然僅在一個月後,美國太空人阿蘭·謝帕德便乘坐「自由7號」水星飛船順利進入太空,實現了美國的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但此次飛行從各技術層面來說,均無法與蘇聯的東方一號飛船相提並論,因此遭到蘇聯專家的嘲諷,還被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戲稱為「跳蚤的一躍」。
  • 科技日曆丨阿波羅8號成功發射,三名太空人完成人類首次繞月飛行
    在任務公開宣布之前,博斯蒂克就參與進來了,他被告知不能告訴任何人他在做什麼。他和同事們只有一個周末的時間來決定是否有可能將阿波羅8號(阿波羅8號最初是為大氣層再入大氣層而進行的一次實踐活動)重新定向到繞月旅行中去,只有幾個月的準備時間。這股熱潮引發了更多的冒險行為。
  • 對比嫦娥五號,看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關鍵謎點
    ↗上圖是嫦娥五號月表國旗展示的照片(截圖)與此同時,也引發了一場對美國1969年那次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大辯論,不少人對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提出種種質疑。↗以上是阿波羅登月的照片我們再來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上到月球的除了登陸器之外,還有太空人和其它一些設備,當中還包括一輛體積「巨大」的「老爺車」;從照片上看,這輛車與登陸器的比例好像並不協調。也就是說,登陸器除了要提供太空人的生活空間之外,還需要足夠的空間來容納這輛「老爺車」和其它一些設備。
  • 誰證明了月球表面適合阿波羅太空人登陸?
    圖解:執行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太空人 圖源:baidu因此,在1968年,阿波羅8號的一個主要任務目標就是為未來的登月尋找平緩合適的地點,來自月神9號和勘測者的數據讓美國宇航局加強了月球表面不會有太多的石頭,或坑坑窪窪的信念,但是沒有現代電子傳感器的幫助,機器人獲得的結果並不像人類肉眼觀測月球表面來的可信
  • 美國太空人在月球上遇見嫦娥了?怎麼回到地球就言行失常
    闖入廣寒宇宙的大門似乎對人類漏出了一道縫。埃德加米切爾埃德加米切爾在1971年乘坐阿波羅14號登月,回到地球後在1972年選擇了退役,1973年和許多志同道合的科學家成立了諾體克科學研究所,研究所的唯一目標是尋找並且研究外星文明
  • 阿波羅13號事故45周年:真相公開
    但最重要的一點還在於,在哪個仍然主要依賴算尺和極度原始計算機設備的年代,在45年前,在經歷了那樣嚴重的故障之後,阿波羅13號究竟是如何安全返回地球的?在從地球飛往月球的過程中,阿波羅飛船實際上是由3個(其實也可以說是4個)主要的部分組成的:粗短的阿波羅飛船指令倉是太空人所在的艙段,柱狀的阿波羅服務艙裡則主要用來安放飛船的電子和環境維持設備,另外還有外觀略顯笨拙的登月艙,而登月艙本身則也可以再分為兩個部分——上升段以及下降段。
  • 夢想不熄:谷歌協同阿波羅11號功勳麥可·柯林斯共慶登月50周年
    (很可惜這裡不能為大家展示這一彩蛋的視頻)他分享了坐在土星5號重型火箭的頂部被發射出地球、親自看到月球的感受和在他獨自在軌道上等他的同事——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orng)和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創造歷史時喝的咖啡有多好喝這些趣事。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太空人柯林斯重回39A發射臺
    美國宇航局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太空人柯林斯重回39A發射臺中新社休斯敦7月17日電 當地時間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太空人麥可·柯林斯回到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據美聯社報導,當日,美國宇航局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舉行「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的慶祝活動。88歲的柯林斯在現場回憶說:「1969年7月16日9時32分(美國東部時間),搭載著『阿波羅11號』的土星5號火箭於39A發射臺發射升空。」他表示,「50年前,無論是朋友還是敵人,每個人都在關注著我們。我們肩負著來自世界的重任,我們要竭力做到最好」。
  • 登月太空人返回地球後為何都開始研究「地外文明」或「上帝」?
    導讀:NASA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大多數太空人都說在太空中感受到了「神」的存在,數十位太空人退役後都開始研究神學或地外生命。51年前,阿波羅11號首次登月成功,阿姆斯特朗邁出了自己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但是在兩位太空人走出登陸艙後,竟然向地面指揮中心提出了一個「離譜」的要求:靜默片刻,表達對「神」的感激之情,感謝神讓自己登陸月球。除此以外,他們不僅放了一面美國國旗,還放了一塊牌子,就好像在和外星人對話:我們為了人類和平而來。
  • 1981年美國太空人在太空中發現怪象,它到底是什麼來的?
    筆者-小文太空是人類最為嚮往的地方,但太空環境卻遠比地球危險百倍,因此,去到太空的太空人都需要經歷大量的訓練,並且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1981年,少將弗拉基米爾在飛船的舷窗看到了一個奇怪的東西,和手指大小的不明物體在他面前快速飛過,而且還發生了爆炸,他認為這是一艘路過的宇宙飛船發生了意外,但也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太空隕石在飛速運行時發生了碰撞,亦或是遙遠的太空一顆超新星正在爆發
  • 嫦娥五號「打水漂」返回地球,驗證載人登月,阿波羅不敢玩
    但當嫦娥從月球回到地球就不一樣,在地球的強大引力下嫦娥會一路加速,在到達地球時它的速度會接近11.2公裡/秒(第二宇宙速度)。以這個速度闖入大氣層的後果是災難性的,如果是載人飛船,大概率船毀人亡。
  • 太空人在月球到底經歷了什麼?歸來後不是性格大變,就是行為怪異
    但是,英國作家安德魯·史密斯曾採訪過其中9名太空人,根據採訪內容,匯集成一本書,書名:《月亮塵土:尋找那些掉向地球的人》據書中採訪內容披露,大多數太空人從月球降落地球後,心性大變!有些人皈依宗教組織,有些創建超自然力量的組織!
  • 嫦娥五號「打水漂」返回地球,驗證載人登月,阿波羅大多不敢玩
    但當嫦娥從月球回到地球就不一樣,在地球的強大引力下嫦娥會一路加速,在到達地球時它的速度會接近11.2公裡/秒(第二宇宙速度)。以這個速度闖入大氣層的後果是災難性的,如果是載人飛船,大概率船毀人亡。阿波羅11號返回模擬圖阿波羅的好「運氣」在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前,美國先是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包括阿波羅4號和6號無人飛船高速返回模擬最壞的情況
  • 阿波羅11號升空!人類首次載人登月獲得圓滿成功
    阿波羅11號是第一艘成功登月的載人飛船。由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和登月艙飛行員巴茲·奧爾德林組成的美國機組,於世界標準時間(UTC)1969年7月20日20:17乘坐阿波羅登月艙降落在月球表面。阿波羅11號於6月16日13:32被位於佛羅裡達梅裡特島的甘迺迪發射中心的土星五號火箭發射,這是NASA阿波羅計劃的第五次載人飛行項目。阿波羅飛船分為三部分:一個指揮室(CM),配有三個太空人的倉位,這也是唯一會返回地球的部分。一個供給室(SM),為指揮室提供推動力、電力、氧氣和水。
  • 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冒險
    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的聲音從月球表面傳回,宣布阿波羅 11 號登月艙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那是 1969 年 7 月 20 日 20:17:43,距離今天正好過去了 50 年。圖 | 阿波羅 1 號任務中遇難的三名太空人,左至右分別為格裡森、懷特、查菲(來源:NASA)1969 年 7 月 16 日,阿波羅 11 號的土星 5 號火箭載著三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環繞地球一圈半後,第三級子火箭點火前往月球。
  • 五十年前阿波羅11號登月有哪些疑點?
    1969年7月20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歷史上的這一天,美國阿波羅11號成功地降落在月球的寧靜海區域,英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跳下登月梯,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月球留下腳印的人!熊貓電視機其實1969年阿波羅11號第一次登月後,美國陸續發射了12-17號阿波羅登月飛船,除了阿波羅13號因為服務艙氧氣罐爆炸導致提前返回外,都獲得了成功。
  • 阿波羅計劃太空人都把什麼留在月球上...
    奧利裡應該是知道的,她自己就是一個特殊團隊的成員,這個團隊負責統計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在阿波羅11號著陸期間留在月球上的所有東西。總的來說,該小組確定了一個包含106個物體的保守估計清單,另外加上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的腳印。
  • 阿波羅10開展繞月任務,無意聽到「歡迎音樂」,是誰放的歌?
    1969年阿波羅11號,實現了載人登月,打開了人類探索月球大門,這項任務花費了眾多科研人員心血,為了給阿波羅11號排除了太空「地雷」,才實現了載人航天登月,阿波羅11號還沒有升空的兩個月之前,阿波羅10號的三名太空人進行了繞月任務,目的是為了讓阿波羅11號在登月的過程中,減少問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