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到了 你家門前插艾草了嗎

2020-12-22 陳榮攝影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5月26日,西安某社區物業人員為了使居民過好傳統端午節,準備了一些艾草,大家踴躍取之。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 圖為社區居民在取艾草。

艾葉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藥,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懸掛艾葉及燃燒艾葉可以殺菌消毒、預防瘟疫流行。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臨床上多數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成藥方子較少,如傷寒論中的「膠艾湯」等用到了艾葉。社區居民取回家插之,等於繼承我們多年的傳統。

端午在門上懸掛艾草、菖蒲的習俗,據說來源於這樣一個傳說。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這年五月,黃巢大軍兵臨鄧州城下。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在一個村外的路口,遇見一位年輕婦女,背背包袱,一手拉著一個小孩,另一隻手卻抱著一位年紀較大的男孩,正慌忙逃路。黃巢以為這個婦女不仁,抽刀欲斬。圖為社區居民在取艾草。

經詢問,方知原來大孩子是婦人大哥的遺孤,小孩子是婦人所親生,她寧願讓自己的孩子受苦,也不願讓侄兒遭罪,為的是不負大哥託孤之意。黃巢一聽,對這位年輕婦人肅然起敬,認為她是天下少有的義婦,於是揮劍砍下路旁艾草菖蒲,讓她拿回家去掛在門上,並嚴令將士:「進軍途中,如遇門掛艾蒲者,須加保護。」圖為社區居民在取艾草。

婦人聽了,半信半疑,但她回到城裡後,還是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左鄰右舍。第二天正是端午節,黃巢的軍隊攻打鄧州城,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了艾草菖蒲。黃巢果然信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領兵離去。從此,端午節掛艾草菖蒲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這個故事很有趣吧?它說明了好人有好報的道理。那些辛辛苦苦為大家準備艾草的物業人員就值得大家尊重!

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馬上就到了,我們是不是也趕緊行動起來,過一個文明、祥和的端午節。 (如果你身邊有感人故事, 敬請關注公眾微信號「陳榮攝影」,然後留言。)

相關焦點

  • 端午節,農村市場路邊好多賣艾草和菖蒲的2元錢一把,你買了嗎?
    6月份很快就過完了,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日子還是一天一天地過去,迷迷糊糊又到了端午節,一年有快去了一半,摸摸自己的口袋還是空空。不管疫情也好,沒錢也罷,一家人能夠健康的生活著,就是最大的財富。今天就是端午節了,早上去菜市場買菜,在市場的兩邊,看到很多本地的老人和婦女們,在路邊擺地攤賣艾草和菖蒲,他們把艾草和菖蒲綁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樣子,擺在路邊等著人們來買。其實在農村裡,種艾就是在端午節的時候,留著給自己家人備用,很多都是在端午節當天去割。哪怕去城市裡去賣的話,新鮮的艾草也只在初四、初五這兩天有賣,平時也只能在外面買到幹的。
  • 端午節掛艾草的習俗你真的了解嗎?艾草有啥神奇?
    端午節掛艾草闢邪去災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乾枯後的株體泡水燻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燻蒸。艾草歷史記載艾草與端午節的淵源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
  • 端午節來了,艾草菖蒲你買了嗎? 艾草五種美容方式值得你了解
    ■天府早報記者 胡瀟瀟說到端午節,大家肯定會想到吃粽子、划龍舟、飲雄黃酒等,但在很多成都人的端午節中,還有一個重要活動——掛艾草和菖蒲。原來,市民們正在挑選菖蒲和艾草,大的每把4元,小的每把2元。按照傳統習俗,每到端午這天,很多市民們都會購買青蒿、艾草、菖蒲等「藥草」,用於祛風、除溼、預防疾病。據攤主蘇女士介紹,整個車上堆放近100束艾草和菖蒲,共3個品種,一種是菖蒲和艾草捆在一起的,用於掛在門上;一種是只有艾草,身上有溼疹的市民可以熬水洗澡;第三種是10多種草藥捆綁在一起,也是用來熬水洗澡的。
  • 端午節、爺爺和艾草
    我家鄉的習俗是端午節的時候,門店一定會掛艾草,小孩帶紅布縫好的藥包,預防疾病,去除邪氣。還有就是要吃杏子。「端午吃個杏,到老不害病。「但是這些習俗裡,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艾草。每年端午節當天,爺爺總是一大早就去村頭,這一天平常賣菜的同鄉也會賣艾草。
  • 端午節來臨,家裡掛艾草與菖蒲,那你知道為什麼有掛艾草習俗嗎?
    端午節馬上到了,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
  • 端午節,艾草該掛什麼地方,掛上去有什麼講究
    在迎接端午節的時刻,在陰曆五月初一早上開始,一直到五月初五早上,這四天都是掛艾草的日子,我是在五月初一那天早上買的艾草,那天我到市場上溜達,看到很多人拿到艾草,我就問今天是什麼日子,賣艾草的人說,今天是陰曆五月初一,今天正式掛艾草的日子開始,我就花五毛錢買一小把艾草,買回來後把艾草插在我家門上邊
  • 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2020年端午,因為有了閏四月的存在,天文學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是21世紀最晚端午節的一次.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很拗口?因為21世紀,有三次端午節出現的比較晚,一是2001年,二是2020年,三是2058年. 2001年的端午節,是6月25   原標題: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2020年端午,因為有了閏四月的存在,天文學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是21世紀最晚端午節的一次.
  • 端午節,除了包粽子,玩「立蛋」,還要艾草煮雞蛋,你吃了嗎?
    端午節,除了包粽子,玩「立蛋」,還要艾草煮雞蛋,你吃了嗎?另外還有很多好玩的,快來看看吧。端午節到了,按照傳統的風俗習慣,這天要在門框上掛艾草,家裡的角落上撒雄黃酒、手腕上戴五色繩,小孩子的脖子上戴一個香囊。
  • 端午節掛艾草切勿3長2短,掛艾草要掛在什麼地方?答案來了
    端午節掛艾草切勿3長2短,老人說不吉利,掛艾草的老習俗,你懂嗎端午佳節,眼瞅著已經過去一半,但是你會發現很多地方老的傳統老的習俗卻都沒有了。早些年在農村,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規矩特別多,小孩子一哭,二鬧的就要挨打因此懂的規矩也多。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在北方,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是吃水餃、掛艾草,隨著南北文化的交流,現在吃水餃基本改成了吃粽子,但門前懸掛艾草的習俗卻一直未變,下面小編告訴你艾草的作用與好處。袪病招福,門口兩側懸掛一束艾草,象徵著一家人一年中身體健康,好運隨身。
  • 農村端午節要插艾草,艾草應該掛在哪?掛艾草有何講究?
    端午節家門上要插艾草,這是一直以來的習俗,不過具體掛在哪裡,這個不同的房子肯定也是不一樣的,住農房一般是掛在大街門上,住樓房真沒地方放,大多數就是直接放在門口了。今日端午節,打眼一看,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了艾草,端午節掛艾草可以驅害闢邪,而且我們當地的習俗是把艾草和折來的桃枝一起掛在門上,住在農村的一般家門口都會有一個橫梁,放艾草的時候就把它一起放在橫梁上就可以了,或者掛在門環上。再說住樓房的,住樓房簡單了,門口都是平滑的防盜門,沒有門環也沒有門框,那怎麼辦,只能直接捆起一把放在門角了。
  • 端午節,艾草應該掛啥地方?掛艾草有何講究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我在街上散步,就看到街上有人在擺攤賣艾草,一小把約五六棵賣5元錢,一些人正圍在那裡購買。端午節的當天早上,我上街買菜,看到街邊賣艾草的人更多了,賣的艾草也比較新鮮,看樣子是早上才割得,不時地有人在那裡購買。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端午節就要來了,滿城都在吆喝,送艾草就是送愛心!端午節為什麼要送艾草呢?原來送艾草,掛艾草是有講究的。每到夏天,蚊子肆虐,氣溫升高,百病滋生。夏天,簡直就可以說是一個災難性的季節。艾草可以幹什麼呢?聰明的先賢們經過探索,發現艾草對驅蚊有著神奇的功效。所謂大自然,一物降一物,家門口上,掛上艾草,不僅會散發出奇特的香味,而且還可以讓蚊避而遠之。
  • 每年端午節,農村人都有採艾草驅蟲的習俗,艾草真能驅蚊蟲嗎?
    每年端午節,農村人都有採艾草驅蟲的習俗,艾草真能驅蚊蟲嗎?每年端午節,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驅蟲」,那麼,艾草真的能驅蟲嗎?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以防蚊蟲,「避邪卻鬼。」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燻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燻蒸。
  • 端午節來臨,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有啥講究?看完明白了
    導讀:端午節來臨,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有啥講究?看完明白了端午節小長假馬上到來,屈原帶給我們的不止有粽子,還有三天的假期。明天6.25號假期開始,到6.27結束,端午節來臨,又到了採挖艾草的季節,農村老人認為端午節是全年「最毒」的日子,不但空氣、陽光都很「毒」,就連那些毒蟲也開始出沒,隨著溫度的升高,這些毒蟲也相當的活躍,像我們熟知的毒蛇、蠍子、蚰蜒、蟾蜍、臭蟲等煩人的毒物,端午節來到之後,不但活躍還很容易咬到人。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
    這句農諺的字面意思是說在清明節當天,會在大門的兩邊插上柳枝,而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又會在門窗處插上一把艾草。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了,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在民間的說法是端午節插艾,這樣不僅有招福驅邪的用途,而且還有防病驅蚊的效果,當然了重點在於後者了。
  • 端午節掛艾草「2不掛4講究」,掛艾草要掛在什麼地方?答案來了
    提到端午節,很多人都會興奮不已,每年端午節來臨之前,農民就會從農田裡尋找一些葦葉,再買上一些糯米,到了端午節這一天就可以包粽子,一家人吃上口感甘甜的粽子,這樣就可以感受著節日的氣息。儘管粽子一年到頭都可以吃,但唯獨今天去食用更有意義。
  • 泡艾草、掛菖蒲 專屬端午節的草藥飄香
    還有幾天才到端午節,敘永縣兩河鎮天生橋村的李成蓮已在後院田壩裡採摘起艾草,準備送給兄弟家掛上。不一會功夫,一根一米多高的艾草就被她連根拔起,一股濃鬱的藥草香瞬間在風中散開。在當地,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掛起菖蒲、陳艾,這是祖祖輩輩傳下的習俗,既可以避邪氣驅蚊蟲,也寓意這一年全家風調雨順、萬事大吉。
  • 在農村端午節是怎麼掛艾草的,掛的艾草什麼時候能取下?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現在是一個法定節目了,很多人都會回農村去過節。而回農村過端午的話,一些習俗都是需要傳承的,就比如說端午是需要掛艾草的。那麼端午節是怎麼掛艾草的,什麼時候才能夠取下呢,老農今天就來說說。
  • 為啥端午節家裡門前要掛艾草與菖蒲?一說你就明白了,古人真講究
    五月五端午節又要到了,記得小時候家長都會提前一天在門前掛上艾草和菖蒲,可這究竟有什麼講究呢?我們來一起看看~為啥端午節家裡門前要掛艾草與菖蒲?一說你就明白了,古人真講究。"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其實從古詩句中就可以清楚了解到,端午五月五,正是天氣越來越熱的時候,在古代因為條件有限,人們很容易受溼氣侵蝕影響而感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