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新農村建設一角。李輝攝
沛縣新農村建設一角。李輝攝
近年來,江蘇沛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大花園」、農村「大公園」、農民「大樂園」三園建設為總牽引,不斷滿足群眾產業融合生產美、秀麗宜居生態美、幸福和諧生活美的期盼,奮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精心勾勒農業「大花園」工筆畫
沛縣張寨鎮禾順家庭農場正在建設6840平方米玻璃陽光板智能溫室,配置了自動化外遮陽系統、自動化天窗啟閉系統和電控系統。農場主聶建軍告訴記者,「智能化」的家庭農場將大大提升產出效益,項目建成後農場將形成四季有果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近年來,沛縣以張寨「葡萄小鎮」、湖西「稻漁小鎮」、魏廟「味稻小鎮」、沛城「花果小鎮」、敬安「辣椒小鎮」、河口「牛蒡小鎮」、鹿樓「果蟬小鎮」、安國「西瓜小鎮」等8個「花園農業」樣板為引領,不斷優化農業產業布局,構建更加彰顯沛縣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農業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圍繞「百萬畝良田、百億元產值」目標定位,精細化實施農業「2811」工程,「一紫雙綠、兩紅一白」農業特色品牌不斷凸顯,「沛縣牛蒡」「沛縣山藥」榮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敬安辣椒」獲批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產銷總量佔據全國辣椒制種市場半壁江山。
重彩繪就農村「大公園」寫意畫
走進後五段鎮六段村,房前屋後綠樹成蔭,水泥路乾淨整潔,牆上的宣傳畫各具特色,圍繞該村轉一圈,處處可見一幅幅美麗如畫的鄉村風景。
居住環境好了,群眾的業餘生活也豐富多彩。「出門不用走多遠,就有平整寬闊的廣場、豐富多樣的健身設施,在這裡休閒娛樂、鍛鍊健身,真不孬。」後六段村村民張鋒說。後六段村黨支部書記徐龍飛表示,「我們充分利用群眾身邊的文化陣地,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提高了群眾生活質量和文化品味。」
沛縣把打造生態宜居美好家園作為農村建設發展的關鍵,堅持以鎮帶村,開展「美在鎮區」「美在村莊」「美在庭院」「美在田園」「美在河湖」創建活動,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搶抓蘇北地區農民住房條件改善和採煤沉陷區搬遷安置歷史機遇,汪塘新村、梁莊新村873戶村民搬入新居,農民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持續實施美麗鄉村「111」工程,全域推進五段鎮美麗鄉村試點,創建挖工莊、劉寨等7個特色田園鄉村,打造113個美麗宜居村莊。精心打造沿微山湖、大沙河鄉村旅遊觀光帶,高標準打造大屯安莊漁村等特色片區,獲評年度國家鄉村振興旅遊目的地。鄉村公共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網建設基本完成,垃圾收運體系進一步健全,農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沛縣模式」全省推廣。
揮毫潑灑農民「大樂園」水墨畫
每天傍晚,動感十足的音樂會在棲山鎮胡樓村法制廣場準時響起,隨著音樂的節拍,偌大的廣場很快就成為了舞者的天地,大家不僅跳出了健康更跳出了新時代農民的精氣神。今年55歲的朱新傑說,他每天晚上都會來這裡和大夥一起跳廣場舞,既鍛鍊了身體,又收穫了快樂。
在胡樓村,棋牌室、健身室、閱讀室……各種文體設施應有盡有,村民在這裡享受健康快樂生活的同時,也接受著精神文明的洗禮,涵養著和諧淳樸的鄉風。一年一度的「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成為了胡樓人最喜歡的群眾文化「品牌」。胡樓村黨總支書記王吉永說,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讓群眾文化火起來。
沛縣紮實推進「美在鄉風」建設,獲評省級道德模範提名1人,「江蘇好人」1人,「徐州好人」8人,廣泛開展「最美鄰裡」「最美婆媳」「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講和諧、議家風、傳美德成為鄉村新時尚。基層公共服務配套不斷完善,新增600平方米以上村級綜合服務中心156個,建成醫務室、幼兒園、休閒廣場等服務設施256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覆蓋。全面推進陽光村務建設,搭建「5+1」陽光村務平臺,把村務全面置於群眾監督之下。發揮「新鄉賢」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特殊作用,有力促進了鄉村和諧穩定。 (閆峰、李輝)